在南京,還好有全家集的陪伴 一家集溫暖與便利為一體的便利店

2020-12-17 小小生活觀察員

你知道全家集嗎?你見過全家集嗎?全家集便利店是由南京泰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所創辦的,是新零售便利店中的一匹黑馬。不僅擁有線下店鋪,還有線上小程序、智能販賣機、二十多項便民服務等等。目前,在各地都漸漸有了TA的身影。

我剛開始很好奇,TA為什麼要起全家集這個名字,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有一家便利店叫全家,而全家集就比全家多了一個集。原來,全家集名字中的那個「集」,意指集大家所需為一體的便利店,TA標誌上的「+」代表著TA擁有的無限可能。

在全家集,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秩序感,店裡人多的時候,也聽不到有特別大那種鬧哄哄的感覺。因為在TA這裡,幾乎沒有需要排長隊的現象發生,因為TA擁有多個收銀機,還增設了自助結帳機。在這裡,感覺就是一個「哆啦A夢」,可以收發快遞、買車票、複印列印,最重要的是,提供旅遊服務,這使得我一個人的旅遊好似沒有那麼迷茫了。

第一次到全家集的時候,是我剛到南京的那一天,我的目的是想買一瓶礦泉水的。但是在這裡,我看到了我最喜歡的香草奶油三明治,並且還標著「第二件半價」。聽店員說,經常會有這樣的活動,還會有各種小驚喜。

便利店裡可以選擇的小吃有很多,這裡是關東煮和烤腸包點的櫃檯,我一般會買上幾樣熱乎的關東煮和熱乎乎的烤腸。在旁邊我聞到了咖啡的香味,特別的濃鬱,但無奈是晚上,只能作罷。

全家集便利店裡的商品價位屬於大眾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像鴨腿飯、涼皮、意面、牛肉飯、雙拼飯,也只是8-18元的價格。

在南京的日子裡,一個人不知道去哪的時候,就會到全家集坐一坐。買上一點小零食,打開手機的「王者農藥」,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這裡有吃有喝WiFi還快。餓了就吃個便當或者啃個三明治什麼的。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涼冰冰的便當要如何加熱呢?顧客所有的問題,在這裡都不是問題。這不,在收銀臺旁邊就是微波爐,要是遇到有些顧客不會用的話,前臺小姐姐就會細心地幫忙熱好。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了非常溫情的一幕。一位顧客徑直走向了收銀臺,並沒有購買任何的商品,遞上一個水杯,請店員加滿熱水。看來,這家店還有免費給顧客加熱水的服務啊。

這是一間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想像一下,一個人在深夜身心疲憊地下班回家,途中順路走進了一家全家集,坐上舒服的靠椅,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關東煮,這時候的你,會不會開心一點?

相關焦點

  • 在便利店多功能時代下,全家集如何打造新一代「便利店王國」?
    縱觀整個行業,如果說便利店是零售行業快速發展的前段業態,那必然就會有對應的主要消費群體。通過大數據統計發現,在這個時代,80後、90後逐漸成為消費群體主力軍,他們的消費者觀與60後、70後有很大的不同,年輕一代更追求的便捷、快速、隨性、碎片化的消費觀,這與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
  • 全家集便利店代表的不止是便利 更是精神的寄託
    在《康熙來了》曾經有一期講單身熟女,「麻辣教授」曲家瑞說,她每次半夜走進便利店的心情——「雖然一個人很孤獨,但看見還有人24小時微笑著等待自己,就覺得如果沒有便利店,真是不敢單身這麼久!」是啊,便利店也正在成為當代都市青年(尤其是單身青年)最有效的深夜安慰劑,對他們來說,便利店不止是可以帶來便利,更是他們的情感棲息地……以全家集為例,今天記者採訪了在店內的消費者王女士:「我做的是文案工作,有時候為了趕進度會加班到很晚,在前幾天晚上,和公司的一個女同事更是直接『肝』到了凌晨三點多
  • 日本的便利店便利到「變態」?網友:國內也有一家,叫全家集
    在日本現在有近6萬家便利店,基本每條街道都有一家便利店。而且日本人超愛便利店,日本便利店的銷量竟有10萬億日元。這甚至超出如斯裡蘭卡、白俄羅斯和亞塞拜然等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出。     網友們說,其實國內也有一家如此「變態」的便利店,叫全家集便利店。
  • 全家集便利店,一個像「家」一樣有溫度的便利店
    當這家充斥著人間煙火,生活氣息濃鬱的全家集便利店走進社區,用一站式、豐富多元化的商品服務,處處幫你分擔這生活的繁瑣事,滿足你對日常生活的所需,為你打造便利的品質生活。TA以這種方式,再次喚醒每個人心中對「家」的情懷,仿佛來到了這,就像回到了家一樣。
  • 全家集 一家用心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便利店
    下班後,拖著滿身疲倦的身軀,走進每天必去的便利店,一杯熱奶茶讓人滿血復活。便利店裡明亮的燈光,為苦逼的「打工人」照亮前行的道路。一家便利店可以為人們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因此,當人們有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便利店。就如這一間小小的全家集便利店,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TA仿佛扮演著一個救世主,又或者說是一個生活管家。
  • 便利店能便利到什麼程度?全家集一定有「話語權」
    相信大部分人去日本旅遊,一定會去感受那裡的便利店文化。不論是7-11,還是全家,或者是羅森,凡是看到街邊或巷子裡有便利店的時候,就忍不住進去,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便利店最早起源於美國,卻興於日本。凡是去過日本便利店的朋友們,都會讚不絕口,誇讚他們的服務多,服務好,商品多。更多的是感嘆: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才有這麼便利的便利店啊!其實,有!我們本土就有一家可以和日本便利店媲美的便利店,去過那裡的人都說好。不信?
  • 懂得借勢的便利店有多稀奇?全家集一一應驗了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在中國,13000人左右擁有一個便利店,而在亞洲國家則是平均2000人,相差高達6倍。這意味著,中國便利店的市場規模仍具增長空間。而作為主要以「便利店+」為核心,整合多項便民服務、線上網店+無人販賣機+菜鳥驛站等多業態發展的全家集便利店,自然而然滿足了消費者及時性的需求。同時,再根據全家集品牌定位於為「生活智慧便利店+」,門店主要在社區、辦公樓等附近「紮根」,恰好解決了用戶的消費需求,全家集自然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購物平臺,隨之也會帶動著便利店的銷售業績。
  • 全家集便利店,讓城市多了一絲人間煙火氣息
    就如我們所熟知的便利店,為了適應當代年輕人快節奏、碎片化的生活,也在不斷轉換著角色定位,以新鮮面孔出現在大眾視野。誰也不曾想到,從前的小賣部角色竟然逐漸演變成了便利店模式。縱觀市場上的便利店,品牌眾多,而且定位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家便利店,被人們稱之為「便民小站」,又或者說是像「家」一樣的便利店,因為TA在陌生的城市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氣息。這個便利店即是全家集。
  • 實地走訪全家集便利店,深剖消費者需求的新零售模式!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兩年的便利店都在開始尋求轉型。不管是商品的種類、支付方式,還是門店便民服務項目,都進行了升級和調整,可更為令人比較驚嘆的是這家便利店——全家集。從店員比較直觀的感受得出,全家集便利店從一開始,就與其它便利店有著很大區別。商品更齊全,種類變得多樣化「以前去便利店,大多數是買一些生活用品,或者一些零食即可。
  • 全家集手把手教你 如何開一家賺錢的24小時便利店
    隨著便利店行業競爭的加劇,24小時便利店的經營模式也越來越被人認同,並成為了時下常態。從早上為顧客提供每日新鮮的早餐開始,到最後一批「打工人」歸家,24小時便利店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著方便快捷的服務。那作為一家24小時便利店應該怎麼經營才能夠賺錢呢?以全家集便利店為例,為你解析其中的奧秘……「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便利店的經營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收銀、商品系統等系統的支持。
  • 全家集便利店把握自身條件 打造年輕人喜愛的便利店品牌
    因此,這些「小而精」的連鎖便利店,因迎合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群體的生活購物喜好,正在逐步取代距離較遠的商超等其他業態,展現出勃勃生機。提到便利店,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7-11、羅森、全家集等這種便利店巨頭,他們各自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在全國遍地開花。其實這些品牌的成功,都有著類似的特點:跟隨住宅、交通發展、市場需求的東風,變身社區的必需配套。
  • 全家集便利店,是一座城市獨特的「地標」
    隨著一聲清脆的門鈴聲之後,踏入一家不大不小的便利店,隨之而來的是一句甜美的「你好,歡迎光臨」,這除了是消費者的日常,同時也是全家集店員的日常。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快節奏的生活早已習以為常,也逐漸習慣便利店的一聲聲問候。
  • 人們為何都熱衷於去全家集便利店 其緣由在何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便利店也越來越受歡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捨棄商超,到便利店購物。那麼你是因為什麼去選擇一家便利店購物的呢?是因為離家近?隨心情?又或者是其品牌的便利店有吸引你的一些特別之處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看中了便利店「便利」的特點,從時間、地點,甚至是購物方式上,都能給人帶來便利的條件。就如我們身邊的這一家全家集便利店一樣……TA無處不在,在社區、商業區、寫字樓、公寓等地,都能看到TA的身影,而且與我們的直線距離也非常近。如在社區附近的全家集,離我們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只需要走幾步路就能到達。
  • 全家集便利店服務更便捷,科技融入生活
    全家集便利店,憑什麼能抓住2020年的尾巴,在市場上馳騁前行?如果仔細研究,你們會發現,這個品牌的爆紅,那絕對是有些許厲害之處的。在南京的一家全家集便利店裡,記者發現,門店前放置自助菜鳥驛站,走進門店發現門口一側的冷柜上放著娃哈哈、加多寶、元氣森林等當紅飲品,而顯眼的位置的貨架上擺放著草莓、皇帝柑等當季水果,而另一側的貨架上,則有菜花、蓮藕等蔬菜……除了在商品的調整結構上,全家集便利店是圍繞消費者需求所展開的。
  • 便利店市場「攪局者」?深剖全家集便利店的市場競爭力
    但近年來,受零售業下沉市場的觀念推動,社區便利店成為了行業的「新玩法」。但從整體來看,相應市場的發展態勢並不理想。在後疫情的影響下,社區便利店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不僅有各種新興品牌相繼入局,各大品牌巨頭也紛紛下沉。
  • 科技改變生活,而生活不能沒有全家集便利店
    近年來,便利店可謂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視點,從之前在特別旺的商圈才會看到便利店的蹤影,到現在幾乎每一個地段都會看到一家甚至幾家便利店在營業。或是傳統的便利店,如7-11、全家、美宜佳等連鎖經營的店鋪;或是網際網路思維下的便利店,如結合線上和線下應用的全家集;或是超市旗下的便利店,如華潤萬家的vingo、家樂福的Carrefour easy……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便利店出現在大街小巷中,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從傳統便利店開始,人們能在附近的門店買到各種生活剛需,不用再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大商場慢慢選購
  • 全家集便利店越開越多,但TA的利潤就只有進貨差價嗎?
    當前,80、90後消費者已經成為主力消費人群,他們的消費觀與之前的60、70後有很大的不同,年輕一代消費者追求的是消費的性價比,主張的是便捷、快速、隨性、碎片化的消費,這與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便利店因此迎來了行業的「春天」,一時間,綜合業態的大企業紛紛把重點向便利店業態轉移、從事過零售行業的創業者也看準了便利店的發展前景而下定決心投資。
  • 在你眼中的全家集是什麼樣的?是溫暖的或者是美味的
    等待著深夜裡忙碌而疲憊的身影,為你守候,填滿孤獨,讓你感受到深夜的溫柔。就像是離你不遠的全家集……有人說「全家集是便利店的海底撈」在你一個人剛加完班下班,發現已是深夜的時候,已經是餓的飢腸轆轆了,走進了拐角那家全家集便利店,仍然是進門的那個熟悉的「叮咚」聲,仍然是一聲甜美的「歡迎光臨」,吃一碗熱騰騰的關東煮,喝上一杯暖胃的奶茶
  • 全家集便利店新零售逆襲之路,緊抓品牌核心,啟動同步運營模式!
    究其原因,從中發現:傳統便利店大多數是門店開起來之後,對產品,對門店裝修設計,不會在上面多花巧思;而新零售下誕生的便利店企業,存在著急速擴張企劃,導致後端服務跟不上腳步,大部分門店也以倒閉收場。為解決這一問題,全家集便利店是這樣做的!①品牌價值觀明確。致力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消費者、創業者創建「便利小站」。
  • 便利店改變生活,全家集是「網際網路+社區民生」的存在
    20多年過去了,人們走進便利店不再單純為了買東西,吃飯喝咖啡、取快遞、充值交通卡等新需求不斷催生著便利店發展新業務。但大家對便利店的熱衷除了它方便、24小時營業外,還有它的熟悉感。無論你在哪個城市,相似的陳列和進門時的那句「歡迎光臨」,總能讓人感覺到莫名的親切感,像是一種被陌生城市接納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