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防控現季節性特點,冬春季節絕不能掉以輕心

2020-12-18 第一財經

當前,非洲豬瘟防控的形勢總體來說一句話「依然複雜嚴峻」。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國非洲豬瘟病毒已經形成了較大的汙染面,預計疫情將來還會在我國呈點狀發生。

1月8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做出上述判斷。

當前,非洲豬瘟的防控要特別重視季節性特點。

于康震提到三個方面,一是冬春季節是大多數傳染病高發的季節,非洲豬瘟也是如此;二是疫情發生的風險將隨著生豬存欄的快速增加而增大;三是春節前生豬和豬肉產品調運增多,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會大大增高。「對此,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在北方地區,現在氣溫都在冰點以下,很多消毒措施很難到位,水潑出去就凍成冰。消毒措施如果落實不到位,疫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更高。」

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2020年第1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3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5.48元,環比漲3.4%,同比漲159.7%。

這一周國內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環比上漲,這是由於大體重生豬存欄量明顯降低,養殖戶惜售情緒漸濃,加之規模養殖場看漲後市,減少生豬出欄量。致使市場供應緊張,支撐生豬和豬肉價格上漲。

豬肉是城鄉居民的重要「菜籃子」產品,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最根本的是要靠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在各項政策措施和市場行情的帶動下,養殖場戶增養補欄信心不斷增強,全國生豬產能繼續保持恢復向好勢頭。

從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數據來看,2019年12月環比增長2.2%,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比9月份增長了7.0%,顯示全國生豬基礎產能回升勢頭逐步穩固。12月份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2%,連續4個月增長;其中母豬飼料大幅增長10%,這說明全國生豬基礎產能在積極恢復。

此外,生豬出欄量顯著增加。據監測,去年8—11月份生豬出欄環比持續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環比大幅增長14.1%,有效緩解了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

前期生產恢復較早的東北、西北和黃淮海地區生豬產能進一步釋放。2019年12月份,內蒙古、黑龍江、山東、陝西、甘肅和寧夏等省份生豬出欄環比增幅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儲備肉投放方面,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將於1月9日開展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2萬噸競價交易。據統計,在春節來臨前夕,國家共先後投放中央儲備肉19萬噸,穩定市場。

高豬價也帶動了替代肉類的消費。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稱,2019年以來,牛羊肉、禽肉、雞蛋和牛奶生產全面增長。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9年全年肉雞出欄同比增長13.2%,水禽增加更多,初步測算,禽肉產量增幅在15%以上,增產約300萬噸,這是歷年少有的。牛羊肉產量約增長3%左右。雞蛋產量增長5.7%,牛奶產量增長5.7%,增幅都顯著高於近5年來的平均水平。

他說,總的來看,牛羊肉、禽肉、禽蛋、牛奶市場供應十分充足,這是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既可一定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缺口,又能豐富老百姓的「菜籃子」,改善膳食結構。

在各項政策措施落地之後,于康震也坦言稱,疫病防控將可能成為制約生豬生產恢復發展的最大風險因素。

針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嚴峻複雜形勢,農業農村部提出了兩項應對措施:一是面向全國所有養殖場戶和動物防疫人員舉辦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和復養技術大講堂、遠程培訓,組織各地開展「大場帶小戶」技術培訓,壓實各方責任,提高防控能力;二是根據防控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優化非洲豬瘟疫情處置方案,繼續督促指導各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傳播和發生的風險,確保疫情不反彈,為生豬生產的恢復發展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防控與本地豬瘟的診斷區別
    非洲豬瘟防控與本地豬瘟的診斷區別王喜忠1病原體非洲豬瘟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唯一成員 , 只有一個血清型 ,是唯一一種由節肢動物—蜱作為傳播媒介的核酸 DNA 病毒。豬瘟病毒在細胞質內複製,不能凝集紅血球,與牛腹瀉病毒有相關抗原。該病毒對乙醚敏感,對溫度、紫外線、化學消毒劑等抵抗力較強。2流行特點非洲豬瘟的傳染源為病豬、隱性感染豬、康復豬、軟蜱。健康豬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感染本病 : 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媒介蜱傳播。
  • 非洲豬瘟有什麼特點?
    問:非洲豬瘟有什麼特點?  答:與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相比,非洲豬瘟有其特殊性。  一是至今無有效疫苗可用於防控。  二是發病後死亡率100%。  三是可與鈍緣軟蜱、野豬等形成病毒生態鏈,擴散後難以根除。
  • 湖北陽新縣發生豬瘟疫情 官方:不是非洲豬瘟
    農村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當前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餐飲經營企業的監管,要求其從正規渠道購買合格豬肉產品,並按要求收集處理好餐廚垃圾;禁止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泔水飼餵生豬,嚴防疫情擴散蔓延。要共同努力打好打贏非洲豬瘟殲滅戰,全力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肉品供給和社會穩定。
  • 非洲豬瘟並不可怕
    原標題: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高溫下病毒可徹底滅活——非洲豬瘟並不可怕近來,人們不斷從各種途徑獲知「非洲豬瘟」這個詞。作為豬肉消費大國,我國豬肉年消費量超過5000萬噸,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消費者們都很想知道:非洲豬瘟到底是啥病?怎麼傳播的?會不會影響豬肉的食用安全?又該如何防控?
  • 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應 推動豬肉漲價 豬瘟防控具有兩個特點
    自從2018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已持續近6個月。這次疫情的複雜性和長期性,超出我們預期。對食品和肉類行業影響以及國人消費習慣,也將慢慢呈現出來。  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版)》。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諸多因素共同決定了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複雜性和長期性。
  • 防控非洲豬瘟簡單有效的方法,你用對了嗎
    自從2018年非洲豬瘟進入我國以來,很快蔓延大江南北,全國各地都有發生。由於非洲豬瘟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又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因此,100多年來,非洲豬瘟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和發生,所到之處,人們都拿他沒有辦法。因此,我們針對非洲豬瘟疫情,只能進行預防。
  • 當前的非洲豬瘟檢測技術亟待升級
    毋庸諱言,非洲豬瘟基因缺失毒株在我國較大範圍內流行,並導致部分陰性豬場被迫「群體免疫」,不斷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的悲劇。面對非洲豬瘟基因缺失弱毒株的防控,豬場需科學認識、放棄幻想、嚴防死守,避免無妄之災。但非洲豬瘟基因缺失毒株感染早期很少有典型臨床症狀,這導致很難對基因缺失毒株進行早期發現。非洲豬瘟病毒具有嗜免疫細胞的特性,因此,基因缺失毒株感染的豬只在免疫系統不斷被侵害、甚至完全被破壞之後,才會表現出臨床症狀。但在這3~6個月的潛伏期內,經多次轉群、並群等生產操作,感染源可能遍布多棟豬舍,因此非洲豬瘟基因缺失毒株呈現多點同時發病的特點。
  • 生豬復養系列丨非洲豬瘟與消毒防控
    我是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的張世棟,本周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非洲豬瘟防控消毒要點」。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是:非洲豬瘟洗消防控與消毒產品的選擇。非洲豬瘟與生物安全防控非洲豬瘟在我國的爆發與快速傳播,極大提高了我們的生物安全意識。
  • 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
  • 非洲豬瘟是什麼?非洲豬瘟流行情況如何?
    問:什麼是非洲豬瘟?  答:非洲豬瘟是一種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豬的烈性傳染病,於1921年在非洲的肯亞首次發生,發病症狀病變與傳統豬瘟非常相似,所以稱作非洲豬瘟。  問:非洲豬瘟的流行情況如何?  答:非洲豬瘟最早在1921年於非洲的肯亞確認發生, 其後擴散到非洲各國及歐洲、南美洲。
  • 非洲豬瘟對人沒有危害丨我省發布《非洲豬瘟防控明...
    非洲豬瘟會感染人嗎?豬肉還能放心吃嗎?19日,我省發布《非洲豬瘟防控明白紙》給群眾明確的答案。非洲豬瘟屬於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對人沒有危害。非洲豬瘟是怎樣的動物疫病?
  • 【疫情防控】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可以認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發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4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為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現就加強豬用飼料監管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飼料生產企業暫停使用以豬血為原料的血液製品生產豬用飼料。
  • 松山新區關於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情況
    2020年在市農委及各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松山新區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完成了全年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一、防控情況人員配備方面,松山新區三個鄉鎮動監所人員全員上崗,同時安排專人報送非洲豬瘟日報表。藥品方面,松山新區按時發放消毒藥品,全區目前還有19件消毒藥品儲備。主要防控措施,目前準許販賣和運輸,但要求省內運輸需要消毒和檢疫證明,省外運輸還需要有檢測報告。
  • 陳武在貴港檢查指導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時強調
    8月20日,自治區主席、自治區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指揮部指揮長陳武到貴港檢查指導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並召開自治區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指揮部(擴大)會議。陳武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廣西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全國非洲豬瘟防控視頻會議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克服麻痺鬆勁思想,抓好疫情防控、生豬恢復生產和保障供應工作,全力打贏打好這場非洲豬瘟防控攻堅戰和持久戰。
  • 【疫病研究】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機制
    二、傳統豬瘟與非洲豬瘟比較2018年8月2日,瀋陽市瀋北新區瀋北街道五五社區發生非洲豬瘟,這是中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與豬瘟皆屬於OIE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本文從五方面對豬瘟與非洲豬瘟進行比較。病原學比較:非洲豬瘟( 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毒是DNA病毒,基因組大、複雜、多變,屬於 雙鏈DNA病毒目、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是該科唯一成員,也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蟲媒 DNA病毒,據文獻報導,目前已發現24個基因型。
  • 【技術在線】附近有豬場感染非洲豬瘟?該如何防治非洲豬瘟
    非瘟病毒無法殺死,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方法。諸穩清 在非瘟防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多種名貴中藥材和幹擾素能夠迅速提高大群免疫力,(幹擾素)阻斷病毒DNA的複製,從而達到極佳的防控效果。 我國開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之後,到現在雖然有所控制,但是養豬戶產生的損失還是非常大的。而且現在仍有一些地區不斷在發生非洲豬瘟,嚴重的侵害了養豬戶的經濟利益。
  • 政策解讀|防止德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  傳染源  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家豬、野豬(包括病豬、康復豬和隱性感染豬)和鈍緣軟蜱為主要傳染源。
  • 我國首次暴發非洲豬瘟疫情!這些你必須知道
    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8月3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非洲豬瘟Ⅱ級疫情預警,確認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 中小型豬場如何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與挑戰?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各類豬場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但相對而言,目前中小規模型豬場存在的風險更大,出現的防控漏洞更多。本文反映出了中小規模型豬場在非洲豬瘟防控方面所暴露出的薄弱環節,這些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還是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
  • 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非洲豬瘟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
    疫情應急實施方案》(農業農村部2020年第二版)的有關要求,現就全省進一步做好當前非洲豬瘟防控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二、開展新版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的培訓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第二版《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各地通過郵箱:FYC88906672@163.com/密碼:88906672自行下載),對一些防控要求進行了調整,根據疫情流行特點、危害程度和涉及範圍,在疫情響應分級標準、疫情報告和檢測有關要求、生豬運輸過程中發現非洲豬瘟疫情的處置原則等方面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