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防止德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

2020-12-15 食品夥伴網

  一、公告內容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0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德國布蘭登堡州發生1起野豬非洲豬瘟疫情,為該國首次發生。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公告如下:


  01


  禁止直接或間接從德國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停止籤發從德國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撤銷已經籤發有效期內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


  02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啟運的來自德國的豬、野豬及其產品,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本公告發布之日前啟運的來自德國的豬、野豬及其產品要加強檢疫,經檢疫合格後方可放行。


  03


  禁止寄遞或攜帶來自德國的豬、野豬及其產品入境。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04


  在進境運輸工具(如船舶、航空器、國際列車等)上,如發現有來自德國的豬、野豬及其產品,一律作封存處理,且在我國境內停留或者運行期間,未經海關許可,不得啟封動用。其廢棄物、泔水等,一律在海關的監督下作無害化處理,不得擅自拋棄。


  05


  對邊防等部門截獲的非法入境的來自德國的豬、野豬及其產品,一律在海關的監督下作銷毀處理。


  06


  凡違反上述規定者,由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07


  各海關、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分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有關規定,密切配合,做好檢疫、防疫和監督工作。


  二、疫病簡介


  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傳播迅速,傳染性高,無明顯的品種、性別和年齡差異。家豬和歐洲野豬的病死率最高達100%。


  流行病學特點


  01


  傳染源


  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家豬、野豬(包括病豬、康復豬和隱性感染豬)和鈍緣軟蜱為主要傳染源。


  02


  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液感染。接觸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病毒血症期豬的分泌物和排洩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近距離內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與被病毒汙染的飼料、墊草、飲水、工具、設施接觸也可引起感染,特別是飼餵了未煮熟的泔水。


  此外,在有鈍緣軟蜱存在的地區,感染病毒的軟蜱叮咬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03


  易感動物


  家豬和歐亞野豬高度易感,無明顯的品種、日齡和性別差異。疣豬和藪豬雖可感染,但不表現明顯臨床症狀。


  04


  潛伏期


  根據OIE《陸生動物衛生法典》,一般家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潛伏期為15天。


  05


  發病率和病死率


  強毒力毒株可導致豬在4~10天內100%死亡,中等毒力毒株造成的病死率一般為30%~50%,低毒力毒株僅引起少量豬死亡。


  06


  季節性


  該病季節性不明顯。


  臨床症狀


  最急性:無明顯臨床症狀突然死亡。


  急性:體溫可高達42℃,沉鬱,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可視黏膜潮紅、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共濟失調或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其他神經症狀。妊娠母豬流產。病死率高達100%。病程4~10天。


  亞急性:症狀與急性相同,但病情較輕,病死率較低。體溫波動無規律,一般高於40.5℃。仔豬病死率較高。病程5~30天。


  慢性:波狀熱,呼吸困難,溼咳。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毛色暗淡。關節腫脹,皮膚潰瘍。死亡率低。病程2~15個月。


  三、溫馨提示


  為保護我國畜牧業生產安全,防止非洲豬瘟疫情傳入,海關提醒您:


  1. 不要直接或間接從非洲豬瘟疫病流行國家和地區進口豬、野豬及其產品。


  2. 不要寄遞或攜帶來自疫區的豬、野豬及其產品入境。


  非洲豬瘟疫病流行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德國、匈牙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摩爾多瓦、蒙古、越南、柬埔寨、朝鮮、斯洛伐克、塞爾維亞、緬甸、菲律賓、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希臘、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等。

      相關報導: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104號(關於防止德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的公告)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問:非洲豬瘟如何進入中國,如何傳播的?  答:首先,這個病是從國外傳入的。2018年之前,我國一直未發生非洲豬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與喬治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
  • 非洲豬瘟是如何傳入我國,又是如何傳播這麼快的,專家如此說的!
    目前國內養豬行業的頭等「大敵」非非洲豬瘟莫屬,而且非洲豬瘟也成功從藍耳病、病毒性腹瀉手裡搶奪了國內生豬疾病第一把交椅這個位置。面對如此嚴重的疾病和疫情,相信多數養豬人都想搞明白非洲豬瘟是如何傳入我國,又是如何傳播這麼快的?
  •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104號(關於防止德國非洲豬瘟傳入...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0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德國布蘭登堡州發生1起野豬非洲豬瘟疫情,為該國首次發生。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間接從德國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停止籤發從德國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撤銷已經籤發有效期內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
  • 非洲豬瘟並不可怕
    1921年,非洲豬瘟在肯亞被首次確診,1957年傳入歐洲,1971年傳入美洲,2007年傳入俄羅斯以及高加索地區,並在多個東歐國家擴散和流行。僅2018年,全球共有22個國家報告發生6200多起疫情。2018年8月,遼寧瀋陽出現我國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肆虐全球多國,它究竟是如何傳播的呢?
  • 非洲豬瘟的經濟後果
    上篇文章考查近年「南豬北養」政策的緣起、要點與利弊得失,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我國生豬存欄累計已過度下降,預示後續可能出現較大市場供求缺口。更具有挑戰意義的是,去年8月初東北報告首例非洲豬瘟,此後疫情在全國範圍快速散發傳播,使我國生豬產能受到進一步重創,直接導致目前豬肉供求失衡與市場異動。本文考察非瘟疫情傳入擴散情況,並著重討論其經濟影響。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各省份生豬價格變化對照表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根據2009年發布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和2012年發布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我國生豬生產達到盈虧平衡點的豬糧比價約為6:1。
  • 湖北陽新縣發生豬瘟疫情 官方:不是非洲豬瘟
    經湖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4份樣品均為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診斷結果為豬瘟疫情。鑑於該病屬於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縣政府立即對疫點(黃顙口鎮三洲村周妹生豬養殖場)實行全面封鎖。值得一提的是,進入8月份以來,非洲豬瘟首次傳入我國,遼寧瀋陽瀋北新區、河南鄭州經濟開發區、江蘇連雲港海州區、浙江溫州樂清市、安徽蕪湖南陵縣先後發生5起非洲豬瘟疫情。
  • 繼非洲豬瘟後,又一外來物種侵入我國,近半數省份已中招
    如果說之前很多人對外來物種侵入我國並不太關心,認為那是離自己很遙遠的事,那麼,隨著非洲豬瘟的爆發,相信大多數人都認識到了外來物種的威力。「去年8月3日,當第一起非洲豬瘟在瀋陽爆發的時候,我僅僅是看了看新聞,認為跟自己沒啥關係」,廣西的養殖戶老周說道,「當時怎麼也想不到,幾個月後廣西也開始出現疫情,特別是最近,外地的豬販子紛紛跑到廣西拉豬,豬價低的可憐」。
  • 非洲豬瘟疫情頻繁爆發,中國科學家有了最新回應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據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19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從8月3日至15日,我國在遼寧瀋陽、河南鄭州、江蘇連雲港市三個相隔很遠的地區,接連發現三起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一時間成為熱詞。    諸多疑問也紛至沓來:三起疫情之間有無關聯?後兩起是否與8月3日首次在瀋陽發現的非洲豬瘟有關?
  • 什麼是非洲豬瘟?它會感染到你嗎?
    (圖源:SM Brookes)關於最早發現非洲豬瘟病症,記載於 1921 年的肯亞,當時被描述為一種高致死性傳染病的病原體。1957 年,在葡萄牙裡斯本傳出首個病例,直到 1990 年代中期才撲滅非洲豬瘟。聯合國糧農組織於 2013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非洲豬瘟最有可能是通過野豬患病方式,從喬治亞傳入。
  •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怎麼辦?我們專訪了聯合國首席獸醫
    這是繼遼寧省瀋陽市、河南省鄭州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浙江省溫州樂清市之後,我國發生的第五起非洲瘟疫疫情。1921年首次爆發於肯亞,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簡稱ASF)是一種高傳染性、對豬有著致命危害的疾病。非洲豬瘟病毒(ASFV)可以感染家豬、疣豬、歐洲野豬、美洲野豬等,引起豬的急性、烈性出血性傳染病。根據病毒型別不同,病畜的病死率在30%-100%不等。
  • 「闢謠」近期不能吃豬肉、多人感染非洲豬瘟死亡?關於非洲豬瘟的...
    8月3日下午,農業農村部發布非洲豬瘟重大突發動物疫情預警,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河南鄭州經濟開發區、江蘇連雲港海州區、浙江溫州樂清市、安徽省蕪湖市先後又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據農業農村部介紹,目前疫情都得到有效控制。
  • 出恭有沒有傳播非洲豬瘟的風險
    人員流動對於非洲豬瘟傳播起到關鍵作用,由於非洲豬瘟有較強的環境耐受能力,人的皮膚、毛髮以及衣物等都可能成為非洲豬瘟的傳播媒介。一個比較有有意思的問題是,人吃了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之後,排洩物中有沒有活病毒,會不會傳播?對這個問題筆者查找了一些科研文獻。
  • 【德國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病例】德國聯邦食品和農業部部長尤利婭...
    【德國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病例】德國聯邦食品和農業部部長尤利婭·克勒克納10日宣布,德國於東部布蘭登堡州緊鄰波蘭邊境的地區確診了首例非洲豬瘟病例。她強調,儘管這種動物流行病對於豬是致命的,但其對人類沒有危害,倘若食用可能被汙染的豬肉也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險。
  • 面對無法治癒的「非洲豬瘟」——我們應如何進行預防?
    導語: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生豬傳染病,其特徵是病程短、死亡率高,臨床症狀、剖檢變化等類似豬瘟。非洲豬瘟對生豬生產危害重大,被稱為生豬養殖產業「頭號殺手」。非洲豬瘟一經感染是無法治癒的,到目 前為止,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物、不能有效治療,但是可以預防。如何預防非洲豬瘟的發生?
  • 溫州樂清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 會傳染人嗎?速看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嚴重危害著全球養豬業。我國將非洲豬瘟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烈性外來動物疫病,豬感染後,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高達100%。  非洲豬瘟主要發生在哪裡?
  • 兩部門:禁止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防止非洲馬瘟傳入我國
    針對近期馬來西亞發生一起非洲馬瘟疫情,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9月11日發布公告,防止馬來西亞非洲馬瘟疫情傳入我國。9月2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馬來西亞登嘉樓州發生一起非洲馬瘟。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從即日起禁止直接或間接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及其相關產品(源於馬屬動物未經加工或者雖經加工但仍有可能傳播疫病的產品)。禁止寄遞或攜帶來自馬來西亞的馬屬動物及其產品,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 海關總署:防止馬來西亞非洲馬瘟傳入我國,加強對交通運輸工具媒介...
    海關總署官網近日發布《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105號(關於防止馬來西亞非洲馬瘟傳入我國的公告)》,公告稱,2020年9月2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馬來西亞登嘉樓州(Terengganu)發生1起非洲馬瘟
  • 「調豬轉調肉」政策違反了流行病學規律!於非洲豬瘟防控無益!
    但是,我還是那句話:在非洲豬瘟面前,一切短暫的、眼前的利益都要讓讓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諸位的基業長青,才能保證諸位的永續經營。非洲豬瘟在中國發生以後,以「烽火燎原」之勢迅速蔓延。官方很重視,多次指示和批示必須迅速遏制非洲豬瘟疫情的擴散。我國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積極應對,但收效不佳,疫情依然蔓延至全國25個省市區。
  • 非洲豬瘟是什麼?非洲豬瘟流行情況如何?
    問:什麼是非洲豬瘟?  答:非洲豬瘟是一種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豬的烈性傳染病,於1921年在非洲的肯亞首次發生,發病症狀病變與傳統豬瘟非常相似,所以稱作非洲豬瘟。  問:非洲豬瘟的流行情況如何?  答:非洲豬瘟最早在1921年於非洲的肯亞確認發生, 其後擴散到非洲各國及歐洲、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