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束,馬上就會有新一批的初中生步入高中,新高一需要完成的不僅是身份的轉變,還有學習上的轉變,尤其是數學這種全員皆難的學科,更需要認真對待,一起來看看吧。
1、知識差異。
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
如:初中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範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在內的所有大小角。
又如:高中要學習《立體幾何》,將在三維空間中求一些幾何實體的體積和表面積;還將學習「排列組合」知識,以便解決排隊方法種數等問題。
如:①三個人排成一行,有幾種排隊方法,(=6種);②四人進行桌球雙打比賽,有幾種比賽場次?(答:=3種)高中將學習統計這些排列的數學方法。初中中對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為±i.即可把數的概念進行推廣,使數的概念擴大到複數範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2、學習方法的差異。
(1)初中課堂教學量小、知識簡單,通過教師課堂教慢的速度,爭取讓全面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後老師布置作業,然後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反反覆覆理解,直到學生掌握。
而高中數學的學習隨著課程開設多(有九門課學生同時學習),每天至少上六節課,自習時間三節課,這樣各科學習時間將大大減少,而教師布置課外題量相對初中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初中少,數學教師將像初中那樣監督每個學生的作業和課外練習,就能達到像初中那樣把知識讓每個學生掌握後再進行新課。
(2)模仿與創新的區別。
初中學生模仿做題,他們模仿老師思維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題、思維學生有,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學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學生全部模仿訓練做題,也不能開拓學生自我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只能是一般程度。
現在高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初中學生大量地模仿使學生帶來了不利的思維定勢,對高中學生帶來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閉了學生的豐富反對創造精神。如學生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要不就錯、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數學生不會分類討論。
3、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
初中學生自學那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初中教師基本上已反覆訓練,老師把學生要學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問題,都集中表現在他的耐心的講解和大量的訓練中,而且學生的聽課只需要熟記結論就可以做題(不全是),學生不需自學。
但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要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
另外,科學在不斷的發展,考試在不斷的改革,高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的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的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
其實,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人生活的需要,他從一個方面也代表了一個人的素養,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後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學習,靠的自學最終達到了自強。
4、思維習慣上的差異
初中學生由於學習數學知識的範圍小,知識層次低,知識面窄,對實際問題的思維受到了局限,就幾何來說,我們都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三維空間,但初中只學了平面幾何,那麼就不能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
代數中數的範圍只限定在實數中思維,就不能深刻的解決方程根的類型等。高中數學知識的多元化和廣泛性,將會使學生全面、細緻、深刻、嚴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將培養學生高素質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遞進性。
5、定量與變量的差異
初中數學中,題目、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代數的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們採用對方程ax2+bx+c=0(a≠0)的求解,討論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時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學生很快的掌握了對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學習中我們還會通過對變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所用的數學思想。
1.知彼
高中數學並不是同初中數學完全割裂的,它是初中數學的一種延伸,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推廣和完善。可以說,二者之間差異與聯繫並存。
初中階段對數的討論均是在實數範圍內展開的,而高中數學將進一步擴大數的範圍,所謂有實必有虛,虛數的神秘面紗即將被你揭開。
初中數學僅研究平面幾何問題,而步入高中,你將接觸體的概念,將研究空間幾何問題。若沒有點線面的平面幾何知識做基礎,這一步躍遷將難以完成。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初中學習的平(立)方根其實是n次根式(這將在高一學到)的一種;又比如初中階段只學習了一、二次函數及反比例函數,而在高中你將接觸到函數大家庭的更多成員,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在學習過程中,要多多開動腦筋,注重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如此才不至於被突然劇增的知識搞得焦頭爛額。
2.知己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對自身的正確評估,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別人影響心境。
若你思維敏捷,善於創新,那便嘗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本質;若你思維不夠靈敏,那便夯實基礎,穩紮穩打,掌握同類型題目的共性規律及通用解法,絕不能好高騖遠。
同時要善於反思,在反思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及時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3.百戰
學習數學,最忌諱紙上談兵、眼高手低。思想及方法固然重要,但將其落到實處解決問題更為重要,而這離不開大量的練習。而且正所謂知識怕重複,唯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將知識徹底掌握。
但這並不意味著盲目地採取題海戰術,一定要結合自身特點,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適量的題,這樣才能達到解題的速度和質量兼重的效果。
在做題過程中,會不斷地有錯誤出現,這時一定要建立錯題本,力求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要能由果溯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藥。
在數學學習中,小問題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最忽視不得。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問題最終也可能造成高考時的致命傷。因此有必要以一顆耐心和恆心將不斷出現的小問題逐個擊破。這樣,取得好成績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