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劉村,建設中的樓房隨處可見。
□ 見習記者 馬桂路
「宋劉村的村民,誰家不有個百八十萬啊。」說這話的時候,將軍大廈旁邊擺地攤的張大娘滿眼裡寫滿了羨慕。
在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將軍路西側,就是張大娘所說的宋劉村。在她看來,在宋劉村只要有套房子就意味著有了一棵搖錢樹。張大娘來自梁山,一大家人在宋劉村租房住,擺地攤一天百元左右的收入和宋劉村村民的房租收入比起來相形見絀。來濟南6年,張大娘見證了宋劉村從一片平房居民區到外來務工人員聚居地的轉變,據了解,「現在每年在宋劉村租房子的外來打工人員有幾千人」。
一個村的蓋樓生意經
「我來的時候,宋劉村的建築還都是平房,我那時在旁邊的石門租房子住,8間屋子一共才700塊錢」,張大娘告訴記者,那時候,將軍路剛開始修,BRT4號線還沒有開通,村裡也不像現在這麼多的人,這麼嘈雜。現在,走進宋劉村,滿眼都是正在建設的樓房,電線桿和牆面上貼的滿滿的都是租房廣告。6年來,宋劉村的房子從平房變成了樓房,從兩層增高到3層、4層,又到現在普遍的5層和6層,而張大娘的房租也早已從700元8間房變成了500元每間。
蓋樓的風潮始於BRT4號線的開通,交通便利使得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入,催生了住房需求,宋劉村的村民開始抓住商機紛紛蓋樓,然後將房子外租,收取租金。普遍的做法是,一樓自住,2樓及以上房間往外出租,房間基本都是一室一廚一衛的格局,十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最搶手,四五百塊錢。現在的宋劉村,幾乎每一家都變成了一個旅館。
「我們村是由5個莊合在一起組成的村,現在有1000戶左右人家」,當地一個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宋劉村只要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蓋樓或者在現有樓房的基礎上加層,「原來是一層的,現在加蓋幾層也無非花個三四十萬塊錢,五層樓至少可以改成30個房間,一個房間一個月400塊錢的話,每個月就有上萬的租金」。
蓋樓的風潮不僅為宋劉村的村民帶來了不菲的租金收入,還催生了整個村莊的餐飲和超市百貨生意。從將軍路到村中心是一條小吃街,每天晚上飯店都會把炒的菜放到盆子裡擺出來供租客們選購、打包。而經營飯店的人基本全是外地人,因為這樣掙錢少,當地人不屑於幹。像張大娘這樣在村外將軍路上擺攤的也有30人左右,全是外地人,張大娘賣煎餅果子,一天能賣300多個,掙100元左右,但「總比閒著什麼都不做強」。
蟻族聚居帶來管理難題
據當地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租房子的幾千人中,大部分是外地來濟打工的人員,為數不少的人是在建築工地上打工,他們對住房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也不會要求租的房子必須有家具、電視甚至是網線一類。房子對他們來說僅僅是晚上的一個歇腳地,因此,便宜成了他們選擇宋劉村的最主要原因。
李雲今年剛畢業,現在在齊魯軟體園一家網絡公司工作,畢業後他就來到了宋劉村,雖然距離公司比較遠,但是低廉的房租是個不小的誘惑。「一開始我找的是洪家樓和甸柳莊那邊的房子,去公司也不用倒車,但是和人合租的話也要五六百元,而且是單間,什麼都沒有,在宋劉村的話500元就能自己住個20平左右的房子了」。現在李雲每天去公司都要早一個小時起床乘BRT4到長途汽車東站再倒車,但他感覺這樣也算物有所值。
但是像李雲一樣留下的大學生並不多,早晚施工的噪音讓很多人煩不勝煩,很多人直言在晚上甚至難以入睡,早上剛5點鐘樓房施工的噪音就響徹在村裡。而到下雨天,村裡更是寸步難行,雖然家家都在蓋樓但是並沒有誰負責修建下水道,連續多日的大雨讓租房客叫苦不迭。25日,李雲展示給記者一張他趟水而行的照片,身旁的轎車已快沒過車輪,「不認識了吧,這就是宋劉村的小吃街」。
人多了之後,隨之而來的難題就是管理問題。17日早晨,宋劉村的鄰村石門發生一起慘劇,一名20歲左右的打工學生在橫穿馬路時被BRT碾過身亡。李雲對此很是感慨,「人多了就是亂,出什麼事情都不奇怪」。雖然整體治安情況良好,但是失竊事件仍時有發生,「前段時間,一個租房的外地人丟了一個金項鍊,但是後來警察又給找了回來」,一個租客對記者講,因為租的房子都沒有單獨的陽臺,洗了衣服之後就只能拿到頂層的陽臺去曬,衣服和物件丟失的情況並不少見,為此,宋劉村的村民們都為自家樓裡每層都安裝了監控。
雖然對現在的住房條件並不是很滿意,但李雲並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向哪裡,對於每月工資還僅有2000多元的他來說,租金仍然是個不小的負擔。「我想有一天能有自己的房子,但是現在濟南的房價太高了……」一心紮根濟南的李雲,心裡很躊躇,「說不定哪一天,我就回老家了」。
違規建設誰來管
對於宋劉村村民的加蓋樓房風潮,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外來租客對記者表示現在很多村民加蓋樓層是因為宋劉村規劃拆遷,村民想多拿拆遷補償款;但當地村民則直接否認,認為「宋劉村不會拆,也沒人敢拆」,村裡每家每戶都有一棟樓房,真的拆遷起來,補償款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23日,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對《濟南市市區宅基地審批與建房規劃管理實施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中規定,村(居)民住宅建築基底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的70%;建築層數以兩層為主,不得超過三層;凡村(居)民住宅建設面積超出本意見規定標準的部分,按違法建設處理,徵地拆遷時不予補償安置。也就是說,對於村民們加蓋的樓層,都將按照違法建設處理。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當地村民建設樓房其實都是頂風違規建設,並沒有得到允許,但是因為每家每戶都如此,也並沒有人來查。當地村民直言蓋樓都是誰家有錢想蓋就蓋,且蓋樓的人基本都是自己找社會散工建設,樓房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原標題:租房需求催生村民蓋樓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