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時代變與不變:百廢待舉絕非坦途(組圖)

2020-12-13 搜狐網

  5月18日晚,馬英九和夫人周美青參加當地電視臺和紅十字會等為四川賑災募款的「把愛傳出去」晚會,圖為馬英九和周美青在接聽民眾的捐款電話。中新社發陳立宇 攝

  5月24日上午,馬英九、蕭萬長在臺北賓館與將於26日前往大陸訪問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一行茶敘,為其餞行。 中新社發陳立宇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馬上扁下」完成了第二次政黨交替後,臺灣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但問題並不是馬上就能解決  文/邢新研(發自臺北)

  5月20日馬英九正式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

  當天上午臺北「總統府」,57歲的馬英九身穿黑色三顆扣西裝,配銀藍色領帶亮相,身旁的夫人周美青緞面、合腰的寶藍色窄裙套裝,配銀色花卉胸針,一身樸素裝束。

9點4分,馬英九高聲宣誓,隨後從「立法院長」手中接受印信。這是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也標誌著馬英九的時代正式來臨。

  9點10分,宣誓結束,馬英九、蕭萬長送陳水扁、呂秀蓮離開「總統府」。

  9點20分,馬英九籤署第一份公文,正式任命劉兆玄為「行政院長」。

  當陳水扁、呂秀蓮離開「總統府」時,身後傳來如雷的掌聲,但隨後人們才明白掌聲是歡迎的掌聲,而非歡送的掌聲。

  一位黃姓中年女子情緒激動地說,「沒有陳水扁的臺灣,真是美妙!」  

「兩岸和平共榮」

  「5·20」就職演說,幾乎是每4年觀察兩岸關係的重要焦點。此前,兩岸各界以及美日和關心海峽兩岸發展的國際人士,都在等待這份就職演說稿。為了這份就職演說,馬英九方面不僅成立專門小組研擬草稿,並且參考各國著名的就職演說,包括長度、內容、口氣等,都仔細揣摩。

  這篇題目定為「人民奮起,臺灣新生」的就職演說,全文3700多字,由「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與「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合力撰寫,再由馬親自潤稿,內容涵蓋未來治理藍圖,與重大施政方針。

  過去,馬英九常遭批評缺乏魄力,因此在就職演說中,他的語氣異常堅定,吐出的每個字幾乎都很用力;在25分鐘的演說中,有八九分鐘扣緊兩岸關係。

  馬英九表示,希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他強調,將以最符合臺灣主流民意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憲法架構下,維持臺灣海峽的現狀。

  馬英九重申,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4月12日博鰲論壇中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臺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指出,馬演說最值得玩味的是,對外關係的拓展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要強化與美國的軍事與經濟的合作關係,其次,是要珍惜對「邦交國」的情誼與承諾,最後才說要與所有理念相通的國家擴大合作。其中,將無「邦交」關係的美國放在第一位,擺在「邦交國」之前,意義頗不尋常。

  5月17日,在馬英九就職典禮之前,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在北京宣布,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歡迎並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中國國民黨訪問團來大陸參觀訪問。

  而馬英九就職典禮之後兩天,陳雲林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談話說,兩岸正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談判作出積極努力。

  就職演說也提及對四川地震的關切。事實上,臺灣政府與民間及時慷慨解囊,大大縮短了兩岸間的距離。5月18日晚間,馬英九和夫人周美青共同出席由中時媒體集團舉辦的「把愛傳出去」四川賑災晚會,夫婦倆有模有樣擔任接聽捐款專線的義工,周美青上接線臺四個小時,全程不休息,只喝了少許的水。在此之前,馬英九也通過臺灣紅十字會捐款20萬臺幣賑災。  

陳水扁成被告走向法庭

  就職演說的高潮在後段。

  馬英九在述及他與臺灣的情感時表示,「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職務,也是我一生最重大的責任。英九雖然不是在臺灣出生,但臺灣是我成長的故鄉,是我親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臺灣社會對我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我義無反顧,別無懸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這段話讓不少人為之動容,全場報以熱烈掌聲,久久不止。主持人陶晶瑩還開玩笑說,這不是製作單位的安排,而是來賓自發的表現。

  8年前,陳水扁的就職演說還要華府審閱通過,當時在美方要求下,扁的就職演說提出「四不」,4年前,扁已成「麻煩製造者」,美再度施壓,時任美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公開要求扁在就職演說中重申「四不一沒有」。這回美方並不擔心馬英九的就職演說會「出包」,自然沒有事先過目的必要,但馬陣營仍透過特殊管道與美方溝通就職演說內容。

  個性溫和的馬英九,利用就職演說修理民進黨,綠營聽起來格外刺耳,尤其馬以不點名方式,重批民進黨8年執政,「政治操作扭曲了社會的核心價值」等,惹得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以「鞭屍」形容抗議,認為是對失敗者與傷痛者落井下石。

  馬英九風光上臺,陳水扁則要走向法庭。

  卸任後失去刑事豁免權,5·20交出印信後的一個小時,陳水扁立即成為貪瀆案被告,臺灣最高檢察署特偵組20日上午,將封存的國務機要費案貪瀆案分案偵辦;檢方將在陳水扁安頓好搬家事宜後,對他展開偵訊;同時,若全案有涉及境外資金問題,檢察官不排除境外辦案,如果發現可疑資金流向,也不排除對資金強制作為。

  搬離玉山官邸,陳水扁住進臺北信義區豪宅,媒體報導在這個名人云集的小區內,扁大手筆添購了兩戶大宅,價值上億臺幣,「總統府」發覺社會觀感不佳,立即發新聞稿澄清表示,扁的新居非購買,而是承租的,每月房租28萬臺幣,但房仲業認為花大錢租豪宅有違常理。

  在官司纏身,政治反噬下,陳水扁仍想做「李登輝第二」,卸任後繼續揮舞政治指揮棒,他以臺灣凱達格蘭學校作為政治基地,希冀能成為他的政治保護傘,一如當年李登輝創立臺灣團結聯盟。問題是,陳水扁名聲不佳,民進黨對他避之惟恐不及,加上前副閣揆蔡英文當選新任民進黨主席,黨內世代交替勢在必行,其將不得不淡出政治舞臺。  

臺灣經濟「馬上」就好?

  臺灣在經過扁政府8年的內耗後,社會元氣大傷,馬政府就任,社會空氣變得乾淨許多,只可惜股市以跌停坐收,沒有慶祝行情,有些美中不足——馬英九演說講稿中一度提及「未來仍會有合理軍購」,這項論述出乎市場意料,再加上亞洲股市同時段開始下修,使得失望性賣壓湧現,指數重挫226點。

  臺股重挫,正好敲醒仍沉醉在就職喜悅的臺灣地區新領導班子,事實上,誓言要為臺灣開創「百年盛世」的馬英九,面對陳水扁8年所留下的爛攤,百廢待舉,艱巨的挑戰才剛要開始。

  馬英九打著拼經濟口號當選,而且重新晉用執政經驗豐富的國民黨時代技術官僚,但臺灣經濟是否「馬上」就會好呢?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石齊平指出,全球原物料飛漲,民進黨凍漲油、電價,擺明就是要把難題丟給新政府,這是馬蕭首先要面對的燙手山芋;其次是財政惡化,接近崩潰;第三要解決財政負擔,就得活絡經濟,當中又涉及兩岸關係,若沒有穩定的兩岸關係,臺灣經濟要再起飛,無異是緣木求魚。

  橫梗在馬英九前面的絕不是一片坦途,但馬上臺後,整個社會空氣確實變乾淨了:他不準公家機關學校公眾場所懸掛他的照片;也不要媒體將他的住處稱為「官邸」(改稱寓所);新首長上任,辦公室的走廊再也看不到長串的祝賀花籃。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組圖:馬英九臺東謝票 錯把客家話當臺語講
    組圖:馬英九臺東謝票 錯把客家話當臺語講
  • 《經濟學人》澄清:系臺媒錯譯 絕非侮辱馬英九
    《經濟學人》澄清:系臺媒錯譯 絕非侮辱馬英九     圖為9月5日,中國國民黨在臺北舉行中常會,馬英九在會上講話。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撰寫有關馬英九的文章。
  • 稱臺灣明顯「站隊美方」,馬英九基金會:臺灣已經不安全,絕非危言聳聽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創立的馬英九基金會表示,蔡英文當局已旗幟鮮明地選邊站隊美方,執行長蕭旭岑更表示,臺灣已經不安全,因此希望於22日舉辦研討會討論化解之道。 馬英九基金會認為,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展開各項交流,臺海情勢歷經史上最和平、繁榮的景況,如今「國際危機組織」(ICG)將臺海列為「政治及安全情況重大惡化」地區,臺海已經被國際認證
  • TVBS辯後最新民調:馬英九維持不變蔡英文下滑
    圖片來源:臺灣TVBS環球網12月18日消息,臺灣第二場大選辯論結束,根據臺灣媒體TVBS最新民調,有33%的臺灣民眾認為蔡英文表現最好,馬英九28%表現次之,15%的臺灣民眾認為是宋楚瑜,至於支持度方面,馬英九維持不變,支持率40%,蔡英文下滑到36%,宋楚瑜7%持平,馬蔡支持度差距擴大到4個百分點。
  • 蔡英文花蓮人氣不如馬英九?文青輕旅行vs老派政治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花蓮在強震後百廢待舉,觀光產業更是受到直接衝擊,適逢年底2018「九合一」選戰前,這裡無疑是各政治人物必去的舞臺。前後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蔡英文都去了,但風格截然不同;老馬走老派政治的鬧哄哄路線,而小英則走一貫文青的輕旅行風格。
  • 申論模擬題:時代在變 以英雄為精神坐標永恆不變
    王繼才是全國千萬民兵中的普通一員,身份平凡、崗位平凡的他,卻詮釋了不平凡的生命價值,豐盈了英雄精神的時代內涵。宣傳英模、學習英模,用英雄文化校正青少年一代和廣大官兵的精神坐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網絡上針對青少年審美追求側重「陰柔化」現象給予關注,認為陰柔之風盛行,會導致陽剛之氣下降,這對於培育民族精神、國防觀念十分不利。
  • 馬英九拜謁蔣經國陵寢 表情哀戚(組圖)
    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大溪陵寢。(圖片來源:中評社) 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桃園大溪陵寢,向蔣經國表達追思。因日前右踝跑步扭傷,馬英九今日戴著護具,行動不便,只能慢慢行走。 據中評社報導,在前馬辦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馬英九今日先在陵寢中庭,擔任主祭者,依照儀式獻花追思。接著進入陵寢,站在蔣經國遺照與靈棺之前,又追思了3分鐘,表情哀戚,黯然離開。 今天上午前往謁陵的島內團體單位不在少數。郝柏村、郝龍斌父子提前10分鐘抵達,並完成追思程序,先到旁邊廂房休息。
  • 蔡英文遭批靠「時代力量」拉下馬英九 被反噬是報應
    對此,前228紀念館長廖繼斌表示,民進黨以前利用「時代力量」鬥馬英九,現在執政沒多久即遭反噬,估計以後「大綠」「小綠」將殺成一堆。廖繼斌進一步說,比較馬英九與蔡英文面對陳抗的態度,馬英九才擺一層拒馬就被說成民主倒退,蔡英文現在基本就擺三層,維安做得比以往都好,這種反差一般人都可以看得到。再看看戒備警力方面,目前的布置,警力不少於抗議人數的1/3,有時候甚至出動了跟抗議人數一樣多的警察。
  • 從這場被神化教育OMO,看變與不變
    這種行為的深層次原因是源於焦慮,害怕被這個時代拋棄,害怕錯過巨大的風口,害怕抓不到被封神的流量。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的焦慮,烙下來的,就是時代的印記。上個時代,最大的焦慮來自變,害怕改變,追求穩定,就是這一代人的標籤。
  • 組圖:馬英九發福袋 民眾全家出動排隊索取
    馬英九(左3)10日至臺北市行天宮發送新春福袋,不少民眾全家出動排隊索取,輪到1名小弟弟時,因太開心而飛撲抱住馬英九,讓馬英九忍不住哈哈大笑。  馬英九(前右)、臺北市長郝龍斌(前左)10日至臺北市行天宮祈福,馬英九在發表談話後,與現場民眾問答互動,並發送新春福袋祝福民眾。
  • 泥路變坦途,荒地成花園!諸暨農村裸露地面「變形記」
    泥路變坦途,荒地成花園!……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 供稿:俞仕煒 張鐵寒原標題:《泥路變坦途,荒地成花園!
  • 《時代雜誌》觀點偏頗 馬英九何來「魯蛇」之名
    最近,《時代雜誌》亞洲總編輯譚崇翰(Zoher Abdoolcarim)撰寫專文批評「習馬會」,形容馬英九是個過氣的政客,並認為習近平是在「錯誤的時間見了錯誤的人」,「習馬會」只是歷史性的握手,無足輕重,並戲稱馬英九為「魯蛇」(loser)。
  • 桃園機場一店員拾金不昧 馬英九致電讚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馬英九昨天打電話給日前拾金不昧的桃園機場免稅店店員陳淑惠,稱讚陳的行為;他強調,「揚善必須高調,才能帶動正向社會風氣」,拾金不昧的美德,正是臺灣軟實力之一。  意外接到馬英九來電,讓陳淑惠上班特別有勁,她說自己沒有那麼偉大,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如果是同事拾獲,一定也會送警招領。
  • 泥路變坦途致富有出路
    原標題:泥路變坦途致富有出路   遂寧高新區境內的金石路
  • 智慧超洋:閱讀分享《不管你變不變,這個世界都在變》(三十五)
    今天,一起來分享:《不管你變不變,這個世界都在變》的十篇讀後感。讀完《不管你變不變,這個世界都在變》,就像文章的標題所說,不管你變不變,這個世界都在變。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變,在變化中堅守,是所有優秀企業共同的特質。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無論時代發展怎樣風起雲湧,志存高遠的企業都將善於遵循商業的本質,保持機敏的戰略眼光與穩健的戰略定力,持續加強組織能力建設,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
  • 一圖讀懂,快時代下,人力資源的變與不變
    12月5日,混沌大學的《快時代下,人力資源的變與不變》中,寶潔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方殷崢拆解了寶潔背後的練兵之道,並詳細介紹寶潔人力資源助力業務持續發展的創新舉措。寶潔的基石PVP在寶潔,什麼都可以改變,唯獨PVP和對人的重視永不變。什麼是PVP?也就是寶潔的宗旨、價值觀、原則。很簡單的三個英文字母,把全球99000個人和數十萬的寶潔校友們連接在一起。
  • 小學生又開始「瘋補」暑假作業,時代在變,補作業的心情永遠不變
    小學生又開始「瘋補」暑假作業,時代在變,補作業的心情永遠不變還記得剛放暑假時的心情嗎?那簡直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幸福的不要不要的!我隨便上網找了一下發現,雖然時代在變,但是學生補作業的心情永遠不會變!
  • 化綠為藍 蘇俊賓:臺灣南部絕非鐵板一塊
    化綠為藍 蘇俊賓:臺灣南部絕非鐵板一塊 2012年02月28日 08: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