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校規」豈能變成「家規」?

2020-12-27 搜狐網

  議論風生

  周末不準看湖南衛視!生日不可請同學一起過!不許使用手機、MP3、MP4!10月22日,一位網友將其近日開家長會的經歷發到網上,稱孩子在南京某名校上初一,老師在家長會上「頒布」了N多的「個性」規定,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嚴格執行(《南京晨報》10月23日)。

  對於如此嚴苛的條款,家長有的「力挺」,有的「拍磚」,網友也分為「支持派」和「反對派」。但無論是家長還是網友,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學校有權針對學生回家看電視、怎樣過生日等制訂校規嗎?

  在討論這一「校規」的具體內容是否合理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何為「校規」。所謂「校規」,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用以規範在校師生的言行,包括儀容、出勤情況、禁帶物品說明、室內行為、公共場所行為等。毫無疑問,針對學生的「校規」,只能規範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而一旦學生離開學校,在學校之外,約束學生行為的便是社會法律規範,只要學生的行為符合社會法律規範,包括一般規範以及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規範,學校也就無權幹涉。

  由此觀之,學生回家看電視,怎樣過生日,平時使用電子設備,都屬於校外活動——如果有什麼規定,當屬「家規」範疇,就是有家長制訂這樣的家規,也是值得商榷的,家長是否尊重學生的個體選擇與私人空間——學校再制訂規定,讓家長監督執行,是把「校規」變為「家規」,甚至社會規範,這就不是辦學,而是辦社會了,不是管學校,而是無所不管了。此前有學校規定學生在學校不允許帶手機,這是學校可以管理的範疇,但就是對這樣的「校規」,也有反對意見。

  按說,這是基本常識,學校是學校,家庭是家庭,社會是社會,學校的管理權限,應在一校之內——就是對學校進行管理,我國《教育法》也規定,學校有義務維護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接受監督。近年來一些學校制訂「變態」、「雷人」的「校規」,引起社會關注,是屬於這一範疇的問題——超出學校的管理範疇,去幹涉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與個人空間,就是越權。無論有怎樣良好的初衷,從本質上都是不允許的。

  熊丙奇(學者)

(責任編輯:黃珊)

相關焦點

  • 「校規」何以變「家規」
    但無論是家長還是網友,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學校有權針對學生回家看電視、怎樣過生日等制訂校規嗎?  在討論這一「校規」的具體內容是否合理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何為「校規」。所謂「校規」,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用以規範在校師生的言行,包括儀容、出勤情況、禁帶物品說明、室內行為、公共場所行為等。
  • 愛和自由:家有家規,校有校規
    苦惱了好幾天後,終於找到了好的方法:親子閱讀,用繪本的故事告訴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繪本故事一:《阿寶上學去》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繪本,我們已經讀過很多遍了,恩寶對這個故事了如指掌。而我們這次要講出新的含義:學校有學校的規定,我們要按照規定做。
  • 「校規」不等於「家規」學校管理莫延伸至家庭
    升學競爭激烈,校方和老師壓力巨大,所以制定各種各樣的校規都是為了淨化學習環境。但是一些學校權力意識過於強烈,制定出一些「雷人」規定,不僅對於學生的在校行為過於苛刻,還將手伸向了校外尤其是家庭教育。這是學校強勢監管慣性思維的必然結果,如果長期以往,會扭曲學校「樹人為本」的育人初衷,而家長也需要謹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界限的逐漸模糊,給孩子更多的自我空間。
  • 市外國語學校:校規家規千萬條 安全教育第一條
    市外國語學校:校規家規千萬條 安全教育第一條源稿: |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02日 16:11:09 | 作者:孔亮 | 編輯:董之震  9月1日,新學期的第一天,市外國語學校組織全校63個班級2000多人統一觀看了「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內容,集中圍繞消防安全
  • 【作文預測】2017中考英語寫作話題預測:校規
    校規除了家規,校規在各所中學也是普遍存在和熱議的話題。關於校規,你怎麼看?
  • 廣州日報:「奇葩」校規不利於學生成長
    原標題:「奇葩」校規不利於學生成長   學校是青春期男孩與女孩接觸時間最多的場所,應該成為青少年進行正常異性社交教育的主陣地,不能簡單粗暴地禁止男女交往。   近日,有學生反映青島某高校的校規中,男女生的牽手摟抱行為被算違紀並受處分。
  • 鹿邑縣遠志高中舉行「遵守校規校紀 共建文明校園」主題升旗儀式
    9月23日早晨六點,鹿邑縣遠志高中舉行「遵守校規校紀 共建文明校園」主題升旗儀式.全體師生在紅旗廣場隆重舉行「遵守校規校紀,共建文明校園」主題升旗儀式。校規校紀的建立和執行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同學們的安全、健康、成長,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 示範課豈能變成「表演課」?
    但筆者總覺得不是滋味,示範課豈能變成「表演課」?筆者事後調查得知,學校為了準備這堂課全校總動員,從校長到教務處、年級組、教研組乃至全體教師,花了近半個月的功夫,從教案設計到課堂演練、課後練習,反反覆覆「預演」了4次,甚至還請了上級教研部門進行專門指導以確保「演出成功」。所有「程序」(包括提問哪些學生,問哪些問題,怎麼回答)都是事先設計好的。
  • 安以軒曝光「變態」家規 婚後老公變成霸道總裁
    安以軒曝光「變態」家規 婚後老公變成霸道總裁時間:2018-09-26 14: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億太太不好當!安以軒曝光變態家規 婚後老公變成霸道總裁 女明星嫁豪門本來就見怪不怪,但是豪門規矩多,尤其是所謂的豪門婆婆,如果說刁鑽起來是真的很刁鑽,但是儘管如此,女明星們還是削減了腦袋擠破頭也要嫁入豪門,女明星安以軒嫁給了百億澳門富豪,一   原標題:百億太太不好當!
  • 教育評論:教師獲得表彰豈能靠「要」
    教育評論:教師獲得表彰豈能靠「要」優秀教師推薦由領導的事變成教師自己的事,廣大教師才能真心實意辦好評優的事。回歸「授予」原點,著眼於主動「給」,評選推薦結果充分釋放誠意,廣大教師方能心無旁騖,安靜教書,安心育人。
  • 校規如何避免變「笑規」
    這是河南某高中的校規。校規中還有多條規定禁止男女生單獨接觸、交往,而一旦違反,根據規定最嚴重的將被開除學籍、勒令退學。對此,不少學生及網友質疑:在該校老師眼中,學生之間已不存在純潔的男女同學關係,並稱其為「史上最嚴校規」。
  • 在當今,何為家規?
    在古代,家規是作為一種規範家族成員的品德行為而形成的行為規範。人類在歷史的演變中慢慢地由個人走向小團體,由小團體走向家族。面對新形成的社會形態,家規的產生為當時社會秩序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在當今,「家規」一詞已經成歷史,但是人類所形成的家庭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對於當今的家規也已經不是那種有嚴格條條框框的條令,而是「家風」。「家風」體現著一個家庭裡良好、積極的風氣,這種風氣與家人的品性有關,與一個家庭的文化相關。相比於「家規」更柔和一些。
  • 最嚴大學校規出爐,你們學校有哪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校規呢
    文|你好學長湖南大學出最嚴校規,通知中要求全校學生上課交手機;每周早晚自習的次數不得少於6次;除午休晚餐時間外,早上8:00該大學的學子表示有種重回高中的感覺,低下評論更是一片涼涼!不知道你們學校有哪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校規呢?奇葩一:男生不準牽手,比手勢查房男生不準牽手,這是害怕搞基麼?這麼奇葩的規定還真讓人誤解。
  • 廣東這些高校校規太狠,學生:我上了個假大學?
    都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於大學來說,也會有一套自己的規章制服,我們稱之為「校規」。校規,是學校意志的體現,對於學生來說往往有著強而有力的束縛,甚至在某些時候會讓學生覺得自己上了個假大學。今天,廣東中學生為大家盤點廣東高校中那些奇葩校規。
  • 教育法規、校紀、校規是老師手中最好的塑型「手術刀」
    農民用鋤頭除去田間的雜草,讓莊稼生長的更旺盛;醫生用手術刀切除病人體內的病變組織,讓病人恢復健康;老師是勤勞的園丁,想要讓花園裡的花朵長的更鮮豔、造型更美就需要使用造型「手術刀」,教育法規、校紀、校規就是老師手中最好的塑型「手術刀」。
  • 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嚴格管理,禁止手機進校園
    作為一名學生,在成才之前必須先成人,遵守校規校紀,嚴格自律,錯誤可以犯,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要明白學校作出的任何規定都是為了對學生的負責。無規矩不成方圓,在任何時候都得守住規矩。在新加坡有一種刑罰叫鞭瘩,一旦有人違反法律,就會脫光衣服,被當街拿鞭子抽打。
  • 校規何以成「笑規」
    校規是為了規範學生行為,使其將更多精力用在對自身成長有益的事情上。無規矩則無方圓,但如果規矩本身有誤差,那麼衡量出來的結果也未必是正確的。屢成「笑規」的校規之所以被人詬病,源於以偏概全的定論沒有徵求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便急於出臺,自然無法服眾。制定校規時應多傾聽學生意見,使之既能規範學生行為,又能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 評論:「神奇坐墊」豈能成「侵權神器」
    來源:經濟日報相關新聞:用智能坐墊「監視」員工 呼吸心跳、摸魚早退老闆全知道 公司回應原標題:「神奇坐墊」豈能成「侵權神器」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所在公司給員工發了一批坐墊,結果幾天後,自己就被人事「盯」上了——你為什麼每天上午10:00到10:30都不在工位上
  • 魔法世界的學校,是否有校規,霍格沃茨的校規是什麼
    分了學院之後,那就要正式讀書了,魔法世界的學校,是否有校規呢,是否那校規管得並不怎麼嚴格,或者甚至說是沒有校規呢?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從《哈利·波特》中我們可以看到,霍格沃茨非但有校規,而且,校規還相當多,相當繁瑣,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古怪。
  • 校規裡咋有恁多「不許」
    在詢問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坦承違反過這條或那條的校規。  家長:校規是為了「管」學生?  對於校規中的各項規定,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家長持肯定態度,「沒有規矩,學生哪還管得住啊!」「哪個學校能沒有校規,孩子就聽老師的話,回到家就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