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何為家規?

2020-12-20 靜穆如清風

在古代,家規是作為一種規範家族成員的品德行為而形成的行為規範。人類在歷史的演變中慢慢地由個人走向小團體,由小團體走向家族。面對新形成的社會形態,家規的產生為當時社會秩序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在當今,「家規」一詞已經成歷史,但是人類所形成的家庭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對於當今的家規也已經不是那種有嚴格條條框框的條令,而是「家風」。

「家風」體現著一個家庭裡良好、積極的風氣,這種風氣與家人的品性有關,與一個家庭的文化相關。相比於「家規」更柔和一些。

在古代,有人犯法必然要受到國法的懲處,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然而除了國法,社會中的家族還出現了一種要求家人行為規範的家規,如果家人有人觸犯家規,那麼也必然要受到家規的責罰,也很顯然這樣會給家庭,甚至是給社會帶來一種良好的風氣。

在《共產黨人劉少奇》這部劇中曾出現一幕,少年時候的劉少奇因為學習了一篇關於鷸蚌相爭的文章收到父親的責罰,要求背祖宗家訓一百遍。

「家規」一般由一個家庭最年長、威望最高的人執行。一個人一手遮天,充滿著很強的封建性,有些更嚴厲的規則甚至是取一個人性命,比如浸豬籠,這都是很殘忍的。

所以相比家風,家規的不民主性就顯得尤為突出,這樣也難免會給一個人套上枷鎖,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阻礙社會的進步。而家風卻不會,好的家風不僅可以起到教化作用,還會端正一個人的行為準則,這對社會的進步是有利的。

如今的社會是講究民主的社會,並且隨著人們對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講究民主,這最大的體現就是大多數父母不在過分幹涉子女的婚姻。

然而再看當今的一些家庭現狀,學生早熟現象,校園類敏感事件、大部分青年人扭曲的世界觀,這難道與家庭的風氣沒有關係麼?如果說是父母教育,那麼這些因素又屬不屬於家風的範疇呢?

時代在進步,人類的文明也應該有所改觀,腐朽的東西必然要被淘汰。然而封建的家規也並不完全不適合現在,只是需要正確理解,需要取其中適合現在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內容。

如此說來,好的家風決定了社會的好風氣,社會的好風氣又會慢慢形成優秀的國風。

對於當今的家規,您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溫兆倫為愛女定家規:不許踏進娛樂圈(圖)
    原標題:溫兆倫為愛女定家規:不許踏進娛樂圈(圖)   溫兆倫微博截圖   中新網9月25日電 溫兆倫於今年九月喜得千金,昨日下午他在微博上曬出女兒的腳丫照,並為其列出家規,稱不許女兒踏進娛樂圈,若不服從家規將一無所有。
  • 評論:「校規」豈能變成「家規」?
    在討論這一「校規」的具體內容是否合理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何為「校規」。所謂「校規」,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用以規範在校師生的言行,包括儀容、出勤情況、禁帶物品說明、室內行為、公共場所行為等。  由此觀之,學生回家看電視,怎樣過生日,平時使用電子設備,都屬於校外活動——如果有什麼規定,當屬「家規」範疇,就是有家長制訂這樣的家規,也是值得商榷的,家長是否尊重學生的個體選擇與私人空間——學校再制訂規定,讓家長監督執行,是把「校規」變為「家規」,甚至社會規範,這就不是辦學,而是辦社會了,不是管學校,而是無所不管了。
  • 「家規意識」的重要性
    宜未雨而綢繆,毋渴而掘井……見富貴而生諂容,最可恥;遇貧窮而生驕態者,賤莫甚……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這種家規意識,在今天仍是非常需要的。現在很多家長,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缺少家規意識,在家庭生活中,明顯的缺少規矩的約束,這不但對家庭建設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 立家規 行家規 武義治水家訓薪火相傳
    俞氏後人將護水寫進宗譜和家規家訓,還告誡世世代代禁絕濫砍山林。「五水共治」工作開展以來,武義在全縣範圍開展「培育治水好家風、傳承護水好家訓」活動,切實將治水護水特別是剿滅劣V類水行動與家規家訓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發動黨員幹部圍繞治水護水內容自覺「立家規」,帶頭「行家規」,為守牢「五水共治」成效,營造全民治水護水氛圍。「懷大禹心,青山綠水留恩遠;有愚公志,十裡河渠治愛深」。
  • 育兒建議:家有女孩,儘早給她定下這4條家規,長大以後更優秀
    在古代我們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當今社會已經不一樣了,在這個男女平等的世界,女生也可以像男生一樣活得豐富多彩,不過由於網絡上的毒雞湯太多,導致現在的女生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養育女兒的時候,更要幫助女孩塑造良好的三觀,防止孩子變得人見人煩,因此建議有女孩的家長,儘早給孩子定下這4條家規
  • 家規不嚴成擺設
    據媒體報導,四川古藺縣雙沙鎮一村民為兒子專門制定了一份苛刻的「家規」,做不到就「大刑伺候」,一時引發熱議。這位家長的做法無疑是簡單粗暴的,明顯侵犯兒童權利。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若不痛不癢,看似民主卻流於形式,豈不成了無用的擺設?
  • 何鴻燊的失敗是不如霍英東狠心,禁止偏房子女從商,制訂嚴格家規
    在提到豪門這個話題的時候,想必有不少人應該能夠想到何鴻燊,霍英東以及李嘉誠這三大巨頭吧,他們是香港非常有名的豪門,如今98歲的何鴻燊已經去世,家中成員爭奪財產的吃相實在太難看,但是在霍英東的家中卻見不到這種狀況,何鴻燊最大的失敗是不如霍英東狠心,禁止偏房子女從商,制定嚴格家規。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江西義門陳忠孝為本耕讀傳家
    義門陳氏家規  義門陳氏家規由《家法三十三條》、《家訓十六條》、《家範十二則》構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其中「家法」側重規範家族成員的行為,是家族事務的具體管理辦法,核心思想是「均等」、「和同」,體現了「一公無私」的本質與內涵,被當朝奉為「齊家」的典範;「家訓」、「家範」側重規範家族成員的思想,訓導家族成員孝順重親、團結和睦、明德修身、禁絕非為,形成良好家風傳承後代。
  • 父母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好的家規可以從飯桌上開始
    他甚至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損害他人的利益,因為他沒有家規的約束,在家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從而養成自私霸道的性格。2、飯桌禮儀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有家規的家庭裡,父母在忙著做飯,孩子會自覺地為父母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桌子收拾乾淨、擺好碗筷、自己吃飯等等,這樣也能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 「校規」何以變「家規」
    在討論這一「校規」的具體內容是否合理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何為「校規」。所謂「校規」,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用以規範在校師生的言行,包括儀容、出勤情況、禁帶物品說明、室內行為、公共場所行為等。  由此觀之,學生回家看電視,怎樣過生日,平時使用電子設備,都屬於校外活動——如果有什麼規定,當屬「家規」範疇,而就是有家長制訂這樣的家規,也是值得商榷的。此前有學校規定學生在學校不允許帶手機,這是學校可以管理的範疇,但就是對這樣的校規,也有反對意見。
  • 忠孝仁愛為立家之本 優良家規助力社會文明
    (原標題:忠孝仁愛為立家之本 優良家規助力社會文明)
  • 讓孩子變得善良自信的一些家規,家長可以試一試,對孩子很有幫助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規、家教、家風的教育和傳承,而家規是治家教子、立身處世的重要載體,孩子在家規中成長並遵守家規的同時,能夠約束孩子的行為和習慣,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才,生活在社會中。那立家規有何意義?1、 培養孩子的品德人格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很好的,好在哪?尊重師長,尊重父母,尊重自己的同學朋友,對自己的學習工作保持盡責,為人講究誠信等,這就是品德好的現象,立家規也可以讓父母不在孩子時,讓孩子能夠時刻做一個有品德的人。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
    大體說來,我國古代家教文化作品,以家訓為名者居多,以家規等為名者相對少一些。在古代文化的知識分類中,成文的家訓家規屬於子部儒家類禮教之屬;在成文的家訓家規以外,還有家族內口傳的不成文的家訓家規。二者都促成了優良家風的形成,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共同構成中華民族的家教文化。一般說來,家訓表達一個家庭的基本價值觀,家規是家庭關係與活動的具體規範,二者常常互通互見;家風則體現家庭的整體道德風貌。
  • 張鵬翮家族的家規家訓
    B 張家家規家訓記載於《遂寧張氏族譜》中的《家規輯要》是歷代張氏族人在修譜時匯集起來的族規,由張鵬翮之子張懋誠主持修訂,張鵬翮親自撰寫序言。張氏家族以《家規輯要》來規範、約束家人及後世子孫,其中包含了「忠孝為本」、「清儉傳家」等中國傳統優秀的治家理念。
  • 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家規中學習子女教育
    當今世界史上最神秘的家族,實力堪比一個帝國,世界四大家族之首,曾默默統治地球200年,他們就是久負盛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19世紀的歐洲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歐洲有六大強國:大不列顛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普魯士和羅斯柴爾德家族。」
  • 郭德綱說:最全的老家規,好的家教只會讓孩子的路越走越寬
    對中國人來說,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規。但如今,懂得人卻越來越少了。那些曾流傳下來的家規,既是教養,亦是禮儀,對人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家規,是一個家庭的無價之寶。所以,這些規矩絕對不能忘!17、不許反著手給人倒水或倒酒;18、吃飯不能呼嚕出聲;19、不許壓人肩膀;20、倒茶不能倒滿;21、不許不稱長輩為您
  • 傳統家規家訓中可貴的育人理念
    「言傳身教、身教為貴」的育人思想,體現了我國古代重視家庭教育之有識之士可貴的育人理念。之說,三者之中視「立德」為「太上」之功。這種「立德」為「上」的價值取向深刻地影響了古人的教育觀念,致使傳統家規家訓特別強調「立德為上」,將德育置於教育的首位,以德立身成人。  《顏氏家訓·勉學》教育子孫:讀書治學當以「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為第一要務。
  • 四川首屆「天府好家規」評選結果出爐
    >  廣安市鄰水縣包氏家族家規  家規內容:不貪圖功名利祿,為官者清正廉明,為農工商者勤儉節財,為富者樂善好施造福鄉裡。   成都車耀先家庭家規  家規內容: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以「驕」「奢」「逸」三字為終身之戒。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江西義門陳忠孝為本耕讀傳家
    義門陳氏家規義門陳氏家規由《家法三十三條》、《家訓十六條》、《家範十二則》構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唐中和四年,唐僖宗旌表「義門陳氏」,宋至道二年封義門陳氏為「天下第一家」。據史料記載,義門陳先後被唐、南唐、宋三個朝代九位帝王二十餘次旌表。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宋太宗宣召義門陳家長陳竸入朝,太宗問:「汝義門所以義聚,何也?」陳竸回答:「公也,公則無私,無私方可義聚。」太宗大加讚許,遂賜匾一塊,御書「至公無私」,並招令將陳氏家法頒行王公大臣各一冊,以參照施行推廣。
  • 孩子叛逆難管,讓「家規」約束孩子
    第一要素:冷靜時制定家規很多家長選擇在爭吵後給孩子制定規矩,這樣青少年叛逆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還會為日後再次制定家規增加難度。情緒用事的代價是昂貴的,比如,你的孩子和朋友出去玩,11點還沒回家,你回來和他大吵一架,立刻規定:從今往後晚上6點之後不允許出門,你說這條規定被履行的概率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