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得善良自信的一些家規,家長可以試一試,對孩子很有幫助

2020-08-21 曉琪育兒知識說

俗話說&34;。很多家庭會了讓孩子在懂事後能夠變得懂事、懂規矩、聽話,能更好的教育培養孩子,會設立一些家規來讓孩子遵守,以此來樹立一個家庭的風氣、約束每一個家庭成員。

小王的孩子是一個即將中考的學生了,提起小王的孩子,周圍的親戚同事朋友都是稱讚不已,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優秀,為人品德良好,還對身邊的長輩和同學禮貌友好,算是長輩心中教育孩子的楷模。

於是很多孩子還在上小學的朋友都紛紛請教小王,詢問小王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兼顧的,小王就說在孩子上小學時,他和妻子早早的就設立好了家教,以方便約束孩子,幫助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而小王也分享了一下他家的三條家規:

1、 尊重別人,懂禮貌,受到恩惠要說謝謝,給別人添麻煩了一定要道歉。

2、 誠實守信,決不允許撒謊欺瞞任何人。

3、 任何事情盡力做到最好,無論成功或者失敗,只要盡力了就好。

聽完小王的家規以後,很多同事也紛紛學著回家給自己的孩子設立家規,來更好的教育孩子。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規、家教、家風的教育和傳承,而家規是治家教子、立身處世的重要載體,孩子在家規中成長並遵守家規的同時,能夠約束孩子的行為和習慣,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才,生活在社會中。

很多家長都覺得教育孩子很重要,卻也覺得教育孩子很複雜,其實有時候設立一些簡單的家規比起家長無意義的絮絮叨叨更為有用,也更能幫助孩子成長。

那立家規有何意義?

1、 培養孩子的品德人格

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很好的,好在哪?尊重師長,尊重父母,尊重自己的同學朋友,對自己的學習工作保持盡責,為人講究誠信等,這就是品德好的現象,立家規也可以讓父母不在孩子時,讓孩子能夠時刻做一個有品德的人。

2、 樹立正確的教育方式

財富並不是單指物質上的財富,精神上的財富同樣也種藥品,而正確的教育方式不僅能看出孩子品質是否良好,也能看出孩子的父母是否也是品質良好的父母,因此,合理的家規遠比給予孩子的物質財富更為有用,更能對幫助受益。

3、約束孩子的學習行為

學習是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前,學習更是關乎到孩子未來道路的一個方向,也能幫助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通過設立家規,讓孩子利用知識使自己的一生受益,也是家規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

家規能看出父母的修養,能看出父母教育觀念的深淺,更能直接映射到孩子。

所以,這裡分享3條可以讓孩子變得善良自信的一些家規,家長可以試一試,對孩子很有幫助。

1、待人接物

人每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讓孩子能與他人好好相處,不給別人帶來麻煩的同時還能讓別人尊重便是經驗之談,因此在給孩子設立家規時,可以設立一條關於待人接物方面的家規,對於培養孩子的社交和情商很有幫助。

2、自信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難免因為學習或者外貌或者穿著,甚至是名字而沒有自信,所以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比起怎麼做第二個別人,如何能做好唯一的你,才是最重要的。

3、 誠信

沒人喜歡和不誠信的人接觸。而誠信的人不僅容易招人待見,也能讓別人信任你,便於孩子以後的學習工作,所以,要告訴孩子,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守則,也是最優良的品質,不能隨意撒謊騙人,更不能變成習慣。

總結

教育子女一直是個難題,很多家長說如果家規有用,那教育早就不是個難題了,但是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優秀的人才或者孩子,其家庭一定是有家規設立的,所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設立適合孩子的家規,肯定能對孩子造成好的影響,至於有沒有用,就看家長能不能先帶個好頭了。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變得善良,不僅有利於生活,而且對孩子有好處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不僅能夠財務自由,而且能夠享受生活。關鍵是要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品格似乎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但是步入社會的我們卻很明顯的看到,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品質,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善良。不少家長也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所以讓孩子「不要善良」。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做好這兩點,父母就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大家都知道,自信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如何培養自信呢?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哪些階段是沒有自信的,因為沒有自信有什麼樣的表現,又錯過了什麼機會。比如,不自信的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反對意見,不敢講自己的意見,很難拒絕誘惑。而一個自信的人,卻能在任何情況下,即使面對壓力的時候,也能泰然處之,自信的人也不容易被人激怒。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與人相處,更不愛說話,這讓家長因此很焦慮。那麼,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其實,孩子內向不自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可能是遺傳因素、壓力過大、害羞心理等,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內向、神經過敏、孤單、膽小等情緒。對父母而言,關注孩子身體的各個階段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幫助女兒克服先天缺陷,培養孩子自信,王菲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學習
    對於孩子是否存在自卑的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並不在意,因為這些家長,從來都沒有將孩子的自信看得太過重要,這也就導致孩,子會存在自卑的性格。而一些明星家長面對自卑的孩子時,做法卻值得所有家長去學習。許多人都認識王菲,不僅唱歌好聽,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家長的讚揚。
  • 家長應該運用家規約束孩子,不斷強化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應有國法,家也應該有家規。所謂家規,即家庭紀律,它一般是指家長控制、調節孩子的行為的制度、規章和準則。幾乎任何家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家規,它們有高低之分、好壞之別。要使孩子成為一個好公民,父母必須建立良好的家規,使孩子從小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用紀律管束孩子,使孩子明白家長時時處處在關注他的所作所為,這是父母對孩子表示愛的一種重要方式。
  • 當「善良」變得越來越沉重時,我們該如何在孩子面前詮釋「善良」
    「農夫與蛇」的故事在現實中不斷上演,使得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變得敏感而糾結,到底還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呢?什麼是善良呢?《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 馬克•吐溫 說過:「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聾人聽到」。
  • 孩子性格怯懦沒自信,家長朋友犯了難,怎樣才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五歲以前的小明其實還是一個比較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他的母親卻常常拿小明跟別的孩子作比較,逐漸的,小明開始變得自卑起來。因為失去了原本的自信和開朗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他的母親經常會對小明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考試能考100分,憑什麼你就只能考95。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自己幫助家長做這麼多的家務活,你就只能給我們添堵。
  • 孩子缺乏自信,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入手,幫助孩子有效改善
    面對文文這種情況,文文媽媽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差勁,經常當著很多小朋友的面數落孩子。其實文文媽媽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這樣不但會傷害文文的自尊心,還會加劇孩子膽怯的行為。之前,我們睿智燈塔導師講到,每個孩子不是無緣無故就膽小或是害羞的,所以我們要找到背後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可以了解「馬太效應」,讓孩子自信茁壯地成長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可以了解「馬太效應」,讓孩子自信茁壯地成長很多家長都對如何教育好孩子比較發愁,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大多從小嬌慣,說重了話孩子聽不進去,但是說輕了孩子又聽不進去。孩子搖搖頭,並不做聲回答。小林的脾氣倒是上來了,"你現在啞巴了是嗎?這兩年連話都不會說了嗎?老師叫你上課回答個問題,還會吃了你嗎?"孩子聽了之後,卻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衝進了房間把門鎖上了。寶媽也是氣得要命,這孩子真是油鹽不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明明孩子小時候還挺活潑外向的,長大了卻突然變得內向沉默、膽小怕事,其實孩子變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
  • 如何讓害羞的孩子變得開朗大方?這些方法家長可以試一試
    每個人自孩童時期開始,就有不一樣的性格特徵出現,有的天生活潑開朗有的則就比較安靜內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性格就是如此單一,現在很多人都是對待不同的事情和人有不同的性格。性格是可以通過後來的引導而進行一定改變的。孩子過於害羞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就不利於其交際,這時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性格做出一定的改善。
  • 父母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好的家規可以從飯桌上開始
    面對花花這樣的舉動,雖然笑笑也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大聲喧譁,笑笑的媽媽跟她說了幾聲後,她也變得非常從容淡定。芸芸不禁跟朋友請教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朋友笑著對芸芸說:「因為我有給她制定家規,好的家規呀,要從飯桌上做起。」芸芸聽了後,決定要制定家規,不然孩子再這樣發展下去,會更難以管教。
  • 家長越催孩子越磨嘰,這幾點家長可以試一試,提高孩子時間觀念
    現在一個家庭經常上演小孩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總是磨蹭會發脾氣之後又會變得特別後悔,而且很多父母都希望可以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能夠學會自我管理,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辦法,變得特別苦惱。,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家長對孩子兇道:你快一點,還有幾分鐘就遲到了,但是孩子會以為這幾分鐘會是很長的時間,所以還是在慢慢悠悠的收拾書包。
  • 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從小立下這6條家規,孩子將來更優秀
    說實話,孩子的養育過程絕對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曲折,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不斷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變得更加優秀。從小立下這6條家規,孩子將來更優秀1、對長輩要尊敬我國講究「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點被當代家長的「富養」都給破壞了,所以想讓孩子將來更優秀,一定要給孩子立下尊敬長輩的家規。
  •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會成功?教會孩子"自我認同",讓娃變得自信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對自己的孩子否定,否定他們的努力,否定他們的成績,這樣無疑會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嚴重一些,還會引起孩子自卑怯懦的性格。在比賽中,佑佑表現得很有毅力,中途佑佑有想過放棄,但是佑佑媽在旁邊一直鼓勵他,不斷地對他做出加油的行為,最後,比賽的獲勝者就是佑佑!
  • 在「善良弱化」的大環境下,家長如何教會孩子善良又不被欺負?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注重「善良」,越來越多的家長想要讓孩子保護好自己,所以不喜歡孩子「善良」,最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養成了一種橫行霸道的壞習慣。孩子們的意識中根本不會為別人著想,做什麼事情都是以自己為主。這都是由於家長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缺失。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以給孩子看這四類繪本,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有給孩子看的繪本啊、童話書啊、漫畫啊之類的,有的單純是為了讓孩子娛樂一下,有的是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有的是因為書中有很多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知識,可以讓孩子根據繪本中的人物學習行為習慣等等。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那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 孩子缺乏自信?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孩子不自信怎麼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其實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大多來自於家庭,良好的家庭氛圍,優秀的父母很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孩子的將來,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那麼孩子也會健康成長的。二,不可以經常的批評孩子在批評打擊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去嘗試
  •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35個方法,建議家長們看看。
    2.常對孩子說「請」、「謝謝」,也讓他學會對別人如此說,因為懂禮貌的孩子人人愛。3.每天和孩子共度一段愉快時光。可以是做遊戲、閱讀,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是孩子最愛的事情。4.幫助孩子學習做決定——鼓勵孩子玩需做決定的遊戲:下象棋、西洋棋,都可以讓孩子在不受父母的影響下,學習做決定。5.問問孩子的意見——在談話中記得問問孩子:「你認為呢?」「你的看法呢?」「你對這事的感覺如何?」「你有其他一件嗎?」
  • 你的孩子恐懼社交嗎?家長要了解圈子效應,讓孩子變得自信且堅強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跟孩子的心理原因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有直接關係的。家長也不要驚慌,需要進一步了解社交恐懼的成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孩子為什麼會恐懼社交?1、 先天因素導致孩子的自卑不自信。有很多孩子從小就不願意社交,表現為不愛說話、總喜歡做自己的事情、不與團隊交流等等,家長會覺得應該是孩子膽子小,或者是不喜歡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