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自信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如何培養自信呢?
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哪些階段是沒有自信的,因為沒有自信有什麼樣的表現,又錯過了什麼機會。比如,不自信的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反對意見,不敢講自己的意見,很難拒絕誘惑。
而一個自信的人,卻能在任何情況下,即使面對壓力的時候,也能泰然處之,自信的人也不容易被人激怒。
有一位臺灣專家,他有一次去中學跟家長演講。講完之後,有位媽媽忽然走上臺來,拿過了話筒,她說一定要把這件事說出來。她說她是以前的家長,孩子以前在這個學校念初二的時候,忽然間有了口吃的問題,講話結結巴巴的。在班上有些男同學會經常學她講話,女兒就逃避,覺得很難,很恐怖。
有天媽媽發現女兒在練習念詩歌,媽媽很高興,問女兒,為什麼要念詩歌,女兒很開心地說,她是班代表,要去參加詩歌朗誦比賽。
媽媽高興地陪女兒去參加比賽。到了現場,媽媽簡直不敢看,原來是低能兒的詩歌朗誦比賽,媽媽想孩子什麼時候都變成低能兒了,媽媽知道小孩不是,只是有點口吃而已。
這位媽媽跟別人訴苦,朋友勸她帶孩子去參加一個訓練班。她報名了。到了訓練的地方,媽媽也沒跟老師講這個情況。老師們也把她當一個正常的孩子來看,培訓時,每個孩子都要上臺發言兩分鐘,女兒也要跟大家一樣,上去講。
但第一次講得有口吃,培訓師還是表揚了她,說,我很佩服你這麼有勇氣,大家為她鼓掌吧。第二周的時候,孩子講得更好,培訓師就表揚孩子有進步,大家依然為她鼓掌。到訓練結束時,孩子口吃的毛病就解決了。
女兒不再口吃以後,就變得自信多了。方方面面都很好。自信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以變得自信。家長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時,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只不過家長對孩子期望高,容易看到孩子的缺點。如果能夠從生活中處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給予讚美和表揚,孩子會增強自信。
我們經常會嘮叨孩子的各種缺點,但對優點的表揚卻很吝嗇。其實應該反過來,要時常提醒孩子,他的優點,他的過人之處是什麼。哪怕是孩子幫父母做了一次家務,也要不失時機的進行表揚。被提醒得多了,孩子自然會覺得自己非常棒,從而變得更為自信。
2 幫助孩子接受獨一無二的自己。
大人容易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但其實,孩子是有自己的特點的。讓孩子接受自己,包括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悅納自己。特別是一些身體上有某些缺陷的孩子,容易導致孩子自卑。那就更要引導孩子接受自己。
比如,一個孩子臉上有胎記,擔心同學笑話。上課時,老師告訴大家,天使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吻了一下孩子,所以在臉上留下了一個痕跡,這就是天使的吻痕。聽到這些話,孩子非常開心。不再為這個胎記煩惱,反而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