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暗示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2020-09-03 青蘋果育兒

安全感是對孩子起著重要影響的感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感受到他人的愛,對世界也會充滿質疑和害怕,嚴重束縛、影響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發揮,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

為什麼說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

安全感是兒童身體,情緒,認知發展的基礎。安全感缺乏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安全感缺乏的兒童不願意獨立解決問題,過多依賴他人的幫助,表現的過度黏人。沒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也許看上去很美,卻缺乏根基,不堪一擊。

蓋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蓋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穩。換句話說,地基堅固牢靠,房子才會矗立得久,不怕風吹雨打,反之,如果地基不牢固,那麼房子就會搖搖欲墜。

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續的發展。該地基是在人出生頭幾年構築起來的,它會影響人的一生的身心健康,地基的名字就叫「安全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係數高的模式會延伸到成年生活,會賦予人強大的內心力量和堅定的自我意識。對人生懷有積極正向的熱情,確信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格林斯潘博士甚至說,如果不會說出想法,那麼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很差。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要什麼,就更能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1.「暗示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按照暗示者的意願行動,此稱之為「暗示效應」。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用「你真聰明」、「你一定行」等語言為孩子打氣,當安全感充足,兒童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不會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幹擾,也不會遇見困難,輕易放棄努力。

只有孩子建立對外部界世界的信任和對自己的信任,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自己是可愛的,受保護的,從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

2.父愛、母愛都重要。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是來自於養育者(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需求反應必須是及時的,可靠的,始終如一的,預料當中的,才會使得孩子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可靠,善良的,同時孩子也在自我規範當中建立對自己的基本信任。

父母給孩子的愛不需要任何意義上的回報,它只是一個禮物,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得到的禮物。其實這就是無條件的愛。

在寶寶心中,母愛是無處不在的,包圍著他的,但對於父親,是有重大變化的時候想起,父親是心底最重的位置。尤其是他們長大,對父親越是如此,每逢重大的人生轉折,他們更容易想起父親,對他們來講是一種精神力量。

3.多和孩子共處 。

多和孩子共處,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憂慮、給孩子具體而實在的安慰、幫助他人。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培養他們的安全感,作為父母,我們不是教會孩子學習說話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憂慮。

a.六個月前要充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讓孩子吃好、穿暖,在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b.六個月到兩歲左右要多與孩子進行語言和眼神上的交流,比如多讀繪本,多講故事等,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

c.在孩子三、四歲時,用恰當的方式鼓勵孩子與父母分床睡,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助力孩子將來在幼兒園的安全感。

孩子具有安全感帶來的好處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5個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金字塔形排列,安全需求被排在基礎的第二層。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包含在安全需求內,它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擁有它的人,主觀滿意度高,樂觀自信;而缺乏它的人,生活滿意度低,焦慮恐懼。

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是依戀,是獨立,他們很自信,不怕犯錯誤和失敗,樂意分享也合作,不以競爭獲勝和物質佔有來定義自身的價值。不怕不同意見,不刻意逢迎。

童年缺失或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容易自卑、羞怯、敏感、多疑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也不太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而安全感得到滿足的孩子,會比較樂觀自信、性情溫和、情緒穩定、獨立,與他人能友好相處、也更容易感受到快樂。

總結

安全感是我們每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左右著我們的人際關係,決定著我們一生的幸福指數。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能夠體驗、表達並且理解人性的全部內容,而所有感情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不僅僅是愛和幸福,也包括自信、憤怒、失去和恐懼等,這些需要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有機會去獲得。

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家長要以身作則,多運用「暗示效應」,讓孩子更加自信。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就是為孩子成長和將來的成功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了解翁格瑪麗效應,掌握正確心理暗示方法
    如果不敢騎,騎得很慢,平衡反而更難掌握。爸爸給小雨足夠的鼓勵,小雨一旦騎起來就能克服心理障礙。單純的鼓是不夠的,父母還要陪同孩子一起開好頭。心理學定律翁格瑪利效應指的是,如果給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那麼就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挖掘孩子的潛力。
  • 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呵護0-2歲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未來更自信
    二、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更自信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孤兒院成長的孩子往往會更加不自信,比同齡人在有愛有父母陪伴中成長會更加沒安全感。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有父母正面教育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更多關心和鼓勵,所以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也會更加自信。
  • 幸福快樂的秘籍,先從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開始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安全感是人類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基礎,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很自信、獨立,能與其他人友好地相處。,一個人缺乏安全感,他的內心就不夠強大,他就無法自信的面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各種問題。
  • 如何培養孩子真正的自信?好勝心強的孩子絕不是自信的表現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自信?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我們已經寫了很多篇這樣的文章,但什麼才算是真正的自信呢,他表現是一種骨子裡的自信,能體驗到自己擁有真正的權力,做決策的時候有人無條件的支持,這就是真正的自信。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種信念,一種相信,只要你信任這個世界,包括信任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母嬰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心理學規律」助力孩子更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暗示」的神奇魔力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安全感,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基礎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指出,孩子的安全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幼年期建立的,特別是0-3歲尤為重要。安全感能得到滿足的孩子,大多會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勇敢,自信,專注地做事情,也敢於探索陌生環境,善於與人相處。
  • 打擊孩子沒有用,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積極暗示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在遇到相同的問題時,不僅不懂得該如何去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把自己想像的過於卑微。有很多孩子正是因為帶有著一些消極的心態,所以說做事的時候會顯得十分不順利,這也是父母造成的一個惡果。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千萬不要選擇去打擊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沒有任何利益處的。我們應該懂得用積極的暗示來帶領孩子走向成功,因為從羅森塔爾效應中可以清楚的展現到積極暗示的好處是有很多的。
  • 孩子自我否定,家長嘗試「羅森塔爾效應」,還您一個自信的孩子
    可是歡歡媽不知道,這樣經常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行為,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燕子給歡歡媽指出這個問題後,歡歡媽也後悔不已。其實,很多家長都用錯了教育方式,他們不清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積極暗示的,這樣的孩子才會有自信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運用到家教中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
    一位哲人說過:「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
  • 孩子自卑不自信怎麼辦?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他們自信滿滿
    長大之後,才明白,這是深入到骨子裡的自卑和不自信,她的潛意識裡都是否定自己的。作為父母,我們有時候也會覺得孩子沒有自信,很自卑。比如不敢上臺表演、很膽小,面對未知的事情總說自己做不到。孩子自卑不自信怎麼辦?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他們自信滿滿。有了自信之後孩子才會膽子大,才不會過多的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才能勇敢的展現自己。
  • 孩子調皮不愛聽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應」,比打罵更有效
    「暗示效應」是什麼? 打罵教育是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就是強硬的要求孩子跟著自己意願來做事情,而暗示效應是一種不強迫孩子的方式,而是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來影響孩子,比如父母自己先做好榜樣,以此來影響孩子。
  • 如何培養自信、積極、樂觀的孩子?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如何培養自信提到自信,我想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自信的孩子。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很少看到孩子有這樣的特質,我們常常看到的孩子的恐懼、膽小或者是擔驚受怕,他們不敢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甚至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會這樣?
  • 孩子總是自我否定?家長要善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重拾自信
    家長要學會利用"羅森塔爾效應",經常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恰當的期望。"羅森塔爾效應",又稱作"人際期望效應"和"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孩子通過老師對他的殷切希望戲劇性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的一種社會心理效應。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通過一項實驗得來的結論。
  • 安全感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講,安全感就是讓他擁有自信滿滿的笑容
    小寶從小就是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正因為如此,他才願意主動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闖一闖,做個勇敢的孩子!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要從寶寶出生那一天就開始了哦!對於一件事情,孩子從陌生到越來越嫻熟,自信就越來越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地板時間"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34;在養育孩子時,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能夠培養一個內在有安全感,外在勇於探索世界的孩子。而在養育的過程當中,卻經常會碰到孩子各種躊躇不前、焦慮不安、拉著父母嘟囔著要陪伴的情況。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這個有趣的方法值得一試
    ,會有很多壓力和苦惱,關鍵是如何將這些焦慮或壓力轉變為成長的機會,這是我們父母要給到孩子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安全感,它是孩子終生的關鍵能力,有了安全感,孩子就有足夠的心力去面對未來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性。
  • 童年的「安全感」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長如何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這樣說「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願望」安全感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時應該首要關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鬧不想和分別,這種依賴的表現正預示著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應及時的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對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自信、有安全感,他們的父母都有這些行為習慣。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需要父母更長情的陪伴,更持久的愛
    ,由於你的不注意,很有可能就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種種原因導致孩子認為自己無依無靠,又因為語言表達尚未成熟,很難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這也就是為什麼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了,不好的事情要避開孩子,千萬不要在童年就給孩子沉重打擊,這對於以後的影響是惡劣的!
  • 孩子總往壞處想怎麼辦?家長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人都是感性的,在生活工作中都在受著情緒的支配,而消極負面的孩子,總是會影響到周圍的磁場,對待別人的關心都很冷漠,同樣也就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周圍所有愛他的人。其實,&34;對孩子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家長作為孩子最為親密的人,一定要樹立榜樣,通過心理暗示的手法去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激發孩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