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卡
編輯\結媽看育兒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遇到稍微有點困難的事情就會躊躇不前,總是說著"我不行,我做不到。"有些家長比較急躁,在看到孩子畏畏縮縮、不自信的表現時,就只會發火,責備孩子沒出息。這些父母沒注意到的是,你越責備孩子,越說他差勁,孩子就會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就更加不行。
有研究表明:經常自我否定的孩子相對於其他樂於表現自己的孩子而言,既沒有後者廣泛的社交圈,也沒有後者取得的成就高。
家長要學會利用"羅森塔爾效應",經常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恰當的期望。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作"人際期望效應"和"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孩子通過老師對他的殷切希望戲劇性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的一種社會心理效應。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通過一項實驗得來的結論。
這項實驗的主要內容:教師收到名單上的學生都很優秀的暗示,從而對學生們抱有極高的期待值,有意無意間通過自己的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提問、讚許的行為方式將自己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們,學生們給予老師積極的反饋,從而達到了良好的循環,學生們的成績漸漸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的來源。
"羅森塔爾效應"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好處?
1、 提升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
孩子雖然嘴上常說"我不行,我做不到",但他的內心還是極度渴望他人的肯定和讚揚。家長在孩子說這些消極的話語時,應該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孩子的難過和沮喪,在這種時候,父母就不可以再用言語打擊孩子,而是要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暗示,幫孩子擺脫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2、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就像高爾基所言:"只有滿懷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認識自己的意志。"
家長和他人的肯定和讚揚能夠極大地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還能夠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展現更多的智慧和能力來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有擁有自信心的孩子,才能更加茁壯地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3、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
一旦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達到了自己內心預期的結果,再加上家長的鼓勵和讚美,就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幹勁和動力,加強了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就能形成良性循環。"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孩子要看到自身的進步,才有勇氣繼續走下去。肉眼可見的進步才是對孩子最大的鼓舞。
"羅森塔爾效應"能夠激勵孩子前進,家長要如何善用它讓孩子重拾自信?
1、 父母自己要成為樂觀的人
賞識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敗。
父母如果每天垂頭喪氣,萎靡不振,將在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回家,對著孩子抱怨掙錢辛苦,父母這麼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你這樣的思想,孩子被迫接受這些情緒,當積累到一定值的時候,孩子無處宣洩就會崩潰。如果父母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樂觀狀態,整個家的氛圍就會不一樣,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成為積極向上的人。
2、家長要及時肯定和讚揚孩子
著名的心理學家傑絲·雷爾評論說:"稱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善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吝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
家長要及時將你的肯定傳遞給孩子,減少功利刻板的誇獎的話語,以真心換真心,讓孩子明白他是被愛著的,無論如何家長都會同他站在一起。
3、家長要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考官。
孩子最怕家長將他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進行對比,被最親密的父母嫌棄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傷害,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壓力。家長應該多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放大孩子的優點,委婉地提一提欠缺的地方就好了。
蘇霍姆林斯基:"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家長是孩子人生中的燈塔,是孩子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起的人。父母要學會珍惜孩子幼小的心靈,多多讚美和誇獎孩子,讓孩子能夠沐浴在愛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