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周六陪著孩子去學校看了校園十佳歌手比賽,當主持人請觀眾上去互動的時候,孩子說什麼也不願意上去,一直低著頭說:自己唱的不好,不要找我。但其實,孩子在家也喜歡唱歌,總是唱的婉轉動聽,極有天賦的。
其實,孩子在不斷的否定自己的時候,我自己的內心也不斷地在糾結,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明明就有能力卻不敢表現出來呢?
1、 孩子之前嘗到過失敗的後果,非常害怕失敗。&34;的情況對孩子的內心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傷。再加上家長的不重視,沒有及時引導孩子,往往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腦海中會不斷浮現失敗的例子,阻礙孩子全身心的投入事業當中,從而喜歡否定自己,把普通的事情總往壞處去想。
2、 家長的期望過高,給孩子造成的壓力太大。
孩子愛往壞處想,有很大的因素是父母對孩子完成這件事的期望值過高,孩子內心會恐懼最終的結果是好還是壞,而把壞的一面無限放大,因此導致孩子的行為思想都在往壞處進行偏移。
3、家長從未對孩子做的正確事情進行過表揚。
再者就是孩子從未在原生家庭中感受過被表揚的&34;。有研究表明,孩子再受到誇獎時,大腦皮層會異常活躍,很多靈感的迸發與完美的肢體動作都是在此刻發生。要想孩子變得積極正面,家長就應該對孩子更多的誇讚和獎勵,使孩子形成一種記憶,也不再畏懼陌生的事物。
之所以孩子做事老喜歡往壞處想,就是因為不夠自信,對待挫折和困難不敢逾越。面對這些原因,家長需要馬上做出措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若如不然,孩子的內心世界始終會有一道枷鎖,牢牢地鎖住了孩子積極進取的心,逐漸失去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孩子的一生也就會受到影響。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收到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有些暗示是積極的,有些暗示是消極的,如:你不可能的,你不行,你一定可以的,你真厲害。你會發現,不同的暗示給被暗示者起到不同的激勵效果,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1、 孩子變得不積極,總是消極否定自己。
由於孩子年紀還小,內心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就相對的薄弱。遇到挫折還有困難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總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到、太難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就會提高孩子的信心,冷靜下來細細打量接下來的每一步。
2、 讓孩子失去情緒的管控能力,引發情緒崩潰。
孩子容易消極負面,而得不到改善,多半是家長的做法是有所欠缺。可能孩子未能到達自己的預期效果,就產生了責罵、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孩子也會受此影響變得抑鬱和委屈,久而久之性格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如果家長此時正確使用心理暗示的話,就能及時幫助孩子,給到他走出陰影的勇氣和力量。孩子積累的消極負面情緒,就能夠在這一瞬間得到釋放,解除掉心理上的包袱。
3、 對身邊所有事物都冷漠以待,不懂得感恩。
人都是感性的,在生活工作中都在受著情緒的支配,而消極負面的孩子,總是會影響到周圍的磁場,對待別人的關心都很冷漠,同樣也就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周圍所有愛他的人。
其實,&34;對孩子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家長作為孩子最為親密的人,一定要樹立榜樣,通過心理暗示的手法去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激發孩子的潛能。
首先,家長要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積極鼓勵支持孩子。
和諧的親子關係一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彼此相愛的基礎上的。家長也不要總有&34;心態去看待事情,你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傳遞給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產生共鳴。對待孩子的努力付出,也要鼓勵和支持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
其次,發掘孩子不為人知的閃光點,幫助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家長不要過分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總拿孩子和他人比較,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這樣會導致孩子的自信心受損,也不敢輕易去嘗試了。我們更應該去找出孩子那些不為人知的閃光點,讓孩子不斷的跟自己比較,日日精進,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了。
最後,不斷語言暗示和物質獎勵孩子,保持孩子那顆積極向上的心。
請家長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和表揚,孩子是否能夠變得積極正面,直接原因就在於是否有獲得過家長的表揚,是否有自信完成這件事情。而家長重複不斷的積極暗示,就會不斷的激勵孩子,從而形成一種&34;,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機會就會更多。
總而言之,你的孩子不自信,總是愛往壞處去想。家長就要不斷的給予孩子心理暗示,避免孩子因為不自信陷入自卑的漩渦。當孩子小有成就的時候,家長也要第一時間進行鼓勵和表揚,支持他,認可他,幫助孩子內心變得無比堅定。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關注@昕姐育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