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的秘籍,先從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開始

2020-08-29 棒棒老師FM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安全感是人類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基礎,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很自信、獨立,能與其他人友好地相處。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一個人缺乏安全感,他的內心就不夠強大,他就無法自信的面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各種問題。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有區別嗎?


當然有!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害羞、害怕,不被別人接納,孤單、冷漠,在交往過程中不自信、自卑,不信任別人,不願意出門等等。嚴重的會有社交恐懼症,甚至會有攻擊性的行為。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沒有培養起健全、足夠的安全感,那麼成年後心理上的缺陷將可能無法完全修復,所以從小培養寶寶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第一,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放下大人的架子,放低身段,走進孩子的世界,實實在在地陪伴他們,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


試著用孩子的思維理解他們所有奇奇怪怪的思想,感受他們最簡單純真的喜怒哀樂,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應該去做的事情。



第二,要做到少懲罰、多鼓勵;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懲罰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把欣賞的眼光投向孩子,會產生神奇的力量,產生羅森塔爾效應;


第三,父母不能對孩子做精神上的拋棄;


很多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孩子如果經常看到父母衝突,就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恐懼,幼小的心靈就會埋下陰影。


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與願望,孩子只能圍著成人的指揮棒、「晴雨表」來轉,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東西,經常被嚴厲禁止。



第四,多鼓勵和支持孩子個性的發展。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自信。


家長應尊重孩子,放開孩子的手腳,不要過度幹涉和妨礙孩子的自主嘗試。孩子想「自己來」,就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做。


孩子沒主動要家長幫忙,無論孩子做成什麼樣,只要沒有危險,家長就不參與。但是在孩子表示需要幫助時,家長也要馬上回應,當孩子覺得不需要的時候再停手讓他自己做。


如何彌補孩子缺失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安全感,那要怎麼做,才能彌補孩子缺失的安全感呢?


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其次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實,留守兒童是最容易缺乏安全感的,因為他們缺乏了父母的愛。


他們一般都是父母都離開身邊,在外打工,然後把他們交給長輩或者親戚代為照顧。


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們多和孩子視頻、多和孩子聊聊電話,讓孩子真真實實的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慢慢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



還有一些孩子,在家人面前是沒有這種缺乏安全感的行為的,但是在和同學、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因為缺乏安全感,感覺到不舒服。


但是他又不敢和父母說,就會導致孩子不願上這個老師的課,甚至會發展到不願去上學。


所以,老師在學校也要和孩子多溝通,多關注一下孩子。


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幸福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無法很好的適應和融入社會。


安全感的建立並不容易,而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做法,卻能輕易地毀掉孩子們的安全感,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重視。

孩子們都不愛聽大道理,他們都愛聽有趣的故事。


讓孩子在故事中輕鬆收穫好習慣。(☄⊙ω⊙)☄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暗示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安全感是對孩子起著重要影響的感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感受到他人的愛,對世界也會充滿質疑和害怕,嚴重束縛、影響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發揮,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培養他們的安全感,作為父母,我們不是教會孩子學習說話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憂慮。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美)雷蒙·克羅克一個人是否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模型來源於和父母良好的親子關係,前面介紹《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的第二篇文章詳細講述了父母該怎麼和孩子建立理想親子關係,打下幸福基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美)雷蒙·克羅克一個人是否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模型來源於和父母良好的親子關係,前面介紹《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的第二篇文章詳細講述了父母該怎麼和孩子建立理想親子關係,打下幸福基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 寶寶愛哭又粘人,3歲前的孩子要重視安全感培養,差不了
    但在養育的過程中真正想要培養安全感卻是養育的一大難題。1、想要培養安全感,從了解它開始所謂安全感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在面對已知或未知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時自己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走過去。那麼,媽媽怎麼做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1、媽媽的情緒要穩定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講過:「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一個不快樂的媽媽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 5個方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這5方法,最容易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媽媽們在一起聊育兒話題的時候,經常會說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先來列舉幾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一些表現吧:1.做任何事都希望媽媽陪在身邊。2.到了入園年齡,分離焦慮期比較長。
  • 寶寶愛哭又粘人,3歲前的孩子要重視安全感培養,差不了
    近年來「安全感」一詞在心理學專家和教育學專家的著作、講座中頻繁出現,漸漸地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也似乎被家長認同。但在養育過程中真正想要培養安全感卻是養育的一大難題。1、想要培養安全感,從了解它開始所謂安全感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在面對已知或未知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時自己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走過去。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一、什麼是安全感?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專家怎麼來定義安全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可能出現的對身體和心理的危險和風險的預感。它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覺。
  • 童年的「安全感」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長如何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這樣說「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願望」安全感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時應該首要關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鬧不想和分別,這種依賴的表現正預示著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應及時的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對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自信、有安全感,他們的父母都有這些行為習慣。
  • 孩子的安全感怎麼培養
    梅子跟育兒專家諮詢得到的反饋是她兒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現在特別後悔當初的舉動,如今她全職在家,正是為幫助和陪伴孩子,把他缺失的安全感一點點找回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孩童之道》,有這樣幾句話:「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 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他所以要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信號呢?
  •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就能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可是他們卻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多少錢都買不來孩子的快樂,多少物質也遠不如父母的愛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隨著現代社會對育兒知識、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在孩子生命最初幾年,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以下簡稱《童年不缺愛》)中,作者提煉了媽媽培養孩子安全感的六大關鍵。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6共性」,要在3歲前的兩個性格關鍵期培養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人生是一場無法回放的電影,或叛逆、或幸福、或痛苦都只能經歷一次,對於父母來講,我們更希望為孩子珍藏一份美好的快樂童年時光。童年快樂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底色,也是通往未來成功的重要標記,它將給孩子帶來無窮的魅力。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這個有趣的方法值得一試
    壹.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書中給出了四個常用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的作者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認為,所有感情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不僅僅是愛和幸福,也包括自信、憤怒、失去、恐懼和羞辱等。 在書中,他指出提升孩子和家庭成員的安全感方面必須堅持四項原則: 一是多和孩子共處。
  • 父母講堂: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先從親子共讀開始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個活動不是單純的孩子閱讀,父母監督,而是雙方互相共同參與的。這時候父母不要把想法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和孩子以一個出發點,一個目標來共同閱讀,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滿足孩子的想法和期待。
  • 童年的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寶藏,如果想讓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讓他在成長 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盡的寶藏,請給他一個溫暖自由的童年。這種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滿足將決定孩子一生關於幸福的潛意識走向,將為他今後人格的開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1、請一定不要當著他的面和你的伴侶吵鬧。
  • 怎樣培養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
    ,其實,不光是成年人,孩子也需要有安全感。人的安全感從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已經開始建立而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就是身邊的父母。累和委屈,千萬不要發洩在孩子的身上。不管如何,都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在寬鬆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他的天真給你帶來的快樂,會撫平你的辛苦。
  • 一篇講透什麼是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建立,被破壞後該怎麼彌補
    文|秘籍君現代父母都知道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教育界裡有句話「養育孩子,六歲前用心,六歲後省心;六歲前省心,一輩子操心」,除去生活習慣、規矩的培養,說的更是孩子的安全感。想要孩子將來事業成功,家庭生活幸福,必須要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是孩子才可能擁有自信、樂觀的生命底色。反觀不少人,即便在事業上有成,可在婚姻家庭中屢屢受挫,與人無法建立親密關係或者總是受傷,說到底,是童年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 培養自律的孩子,幾歲是關鍵?
    可以這樣說,培養孩子的自律比培養大人自律要容易。而且培養年齡小的孩子自律比培養年齡大的孩子要容易。在談論年齡前,我們先看看目標。如果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得先明白自律的一條原則: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樂。
  • 為人父母必須的第一件事——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初為人父,有喜悅也有迷惑,通過閱讀育兒書籍,小洲得知為人父母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嬰兒不容易哭鬧,更聰明更健康。」這是小洲在育兒書上讀到的內容,「可是安全感是多麼虛偽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啊!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新手爸爸小洲很疑惑。我第一次聽到安全感這個詞,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真實的幸福》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01一個人的積極情緒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這裡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教養原則:第一個原則是,積極情緒擴展並建構了孩子的智力、社會和身體資源,使孩子長大後可以立足於社會,這是兒童成長的重要因素。他不會去冒險,而是背對危險,開始大哭求救。當母親出現時,他再度感到快樂和安全,又開始去探索和冒險。童年是建構認知、社會和身體資源的關鍵時期。積極情緒與探索有關,探索使孩子有控制感,而控制感本身又會帶來積極情緒,兩者互相形成正反饋,就像螺旋樓梯一樣扶搖直上。孩子如此向上建構累積,這使他們起初很少的資源儲備開始快速增加。
  • 童年的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後,世界對他們來說既是嶄新的也是陌生的,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無力的。孩子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缺失安全感,就會產生心理上的障礙,進而會阻撓孩子和外界環境的互動,等孩子成年後就會出現上述很多令人頭痛的問題,那麼父母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