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方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2020-12-20 寶寶知道

這5方法,最容易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媽媽們在一起聊育兒話題的時候,經常會說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先來列舉幾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一些表現吧:1.做任何事都希望媽媽陪在身邊。2.到了入園年齡,分離焦慮期比較長。3.社交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不喜歡傾聽別人,分辨不出別人準確的意圖,控制不了自己的某些衝動行為。4.不願意接受挑戰,不會主動想解決問題的辦法。5.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比較弱。……那到底什麼是安全感?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安全感,簡單來說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安全感來自我們成長的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3歲再到6歲,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我們的是愉悅還是痛苦的感覺和感受,如果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那我們就有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吵鬧、痛苦的、缺少愛的家庭,這樣的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來到世界的那一刻,這個世界對於他來說,則是嶄新的,奇怪的,陌生的,也可以說是無力的,軟弱的。他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家庭溫馨和睦,孩子都會有比較好的安全感,但其實也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家庭的教養方式,這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從母猴身邊抱走,為它人為製作兩個假猴媽媽。一個是用金屬做成的、身上放有奶瓶的金屬猴媽媽,另外一個是用舒服的、軟軟的絨布做成的絨布猴媽媽。實驗的結果表明,這隻小猴子除了在餓了想吃奶的時候會爬到金屬後媽媽身上之外,其他的時間它基本都是呆在絨布猴媽媽身邊。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的是:孩子的需求不僅僅是吃喝拉撒睡這些生理需求,更多的還需要心理上的撫慰。每個父母都會關心寶寶的日常飲食以及身體健康,很容易忽略的是寶寶的心理健康。事實上,我們需要經常地撫慰孩子,帶給他溫暖和快樂的感覺。

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不妨嘗試這些方法:1. 儘量堅持母乳餵養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堅持母乳餵養,不光是因為母乳比配方奶粉更安全,母乳餵養對於建立母子的親密關係也是非常之重要。寶寶的感官是需要被很好地保護的,而其中首先需要被保護的就是觸覺。寶寶吃母乳時和媽媽的親密接觸中獲得了最初的安全感。2.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需要給孩子創造高質量的陪伴時光,那種一邊看手機一邊陪孩子的敷衍態度不叫親子陪伴,每一次陪伴都需要有明確的主題,而且儘量多樣化,比如陪孩子唱歌,玩遊戲,做手工,搭積木,塗鴉等等,每個周末帶孩子去博物館,公園,兒童劇場,遊樂場等等。3. 尊重孩子的喜好我們跟孩子一起玩兒的時候,先問問孩子的想法和意願是什麼而不是先說出我們的想法。如果孩子也沒有什麼主意,再跟孩子說:「那我們現在玩這個遊戲怎麼樣?」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父母的尊重和愛意,這樣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還提高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4. 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孩子和大人一樣,都不是完美的,自然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作為父母應該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即使他犯錯誤了,也要用含蓄的方法來教育孩子,而不是赤裸裸地指責,這樣不但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會讓孩子模仿大人的行為,變得斤斤計較。5. 不要威脅嚇唬孩子雖然有的時候孩子會很頑皮,但是要考慮到畢竟孩子沒有大人那麼明事理,所以遇到問題儘量要以禮相待,不要大聲的斥責孩子,更不能動手打罵孩子,孩子雖小,但是也有自尊和感覺,我們必須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像這些話千萬不能說:  再不聽話就打你了!媽媽不要你了!我說不行就不行!這些都是最容易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話語。比爾蓋茨曾說過「教育是伴隨終生的事情,而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給孩子安全感」。所以,育兒是一件大工程,需要足夠的耐心,恆心和細心。不要吝嗇自己的陪伴,更不要用威脅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我們應該多聽聽孩子內心的需求,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謹寶麻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這個有趣的方法值得一試
    ,會有很多壓力和苦惱,關鍵是如何將這些焦慮或壓力轉變為成長的機會,這是我們父母要給到孩子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安全感,它是孩子終生的關鍵能力,有了安全感,孩子就有足夠的心力去面對未來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性。
  • 3個方法給孩子滿滿的愛與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建立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足夠的安全感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孩子的安全感是從小建立起來的,小時候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源於父母的愛與認可。父母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途徑是多樣的,繪本的親子閱讀就是其中很有效的一個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閱讀繪本《沒事,你掉下來我會接住你》,給孩子滿滿的愛與安全感。
  •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要錯過!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怎樣做能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呢?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能錯過!讓孩子對人有信賴感、安全感,是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基礎。爸媽應在孩子嬰兒期,通過擁抱撫觸的方式,給與孩子充足的愛和安全感,促進孩子對人際關係的發展欲望。第二個,為孩子創造家庭社交的機會練習社交技巧需要從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社交的第一步。
  •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介紹,其他幾種培養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家長朋友們。一、父母要寬容孩子。日常我們要容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在非原則問題上不要跟孩子形成對抗關係。如果,父母要帶孩子去新環境,一定要做好準備,讓孩子知道和感覺到他是被保護的,不會有危險。有的家長想發展孩子的社交能力,想讓孩子多和正常孩子有一些互動。我們可以這樣做:我們可以多陪孩子走出家門,陪著孩子圍觀別的孩子玩耍。因為觀察學習也是孩子獲取新知識技能的重要方法。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暗示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安全感是對孩子起著重要影響的感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感受到他人的愛,對世界也會充滿質疑和害怕,嚴重束縛、影響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發揮,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培養他們的安全感,作為父母,我們不是教會孩子學習說話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憂慮。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一、什麼是安全感?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專家怎麼來定義安全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可能出現的對身體和心理的危險和風險的預感。它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覺。
  • 孩子的安全感怎麼培養
    梅子跟育兒專家諮詢得到的反饋是她兒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現在特別後悔當初的舉動,如今她全職在家,正是為幫助和陪伴孩子,把他缺失的安全感一點點找回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孩童之道》,有這樣幾句話:「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 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他所以要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信號呢?
  • 如何通過情感聯結培養孩子安全感?這四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分享給你
    心心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自己的養育實踐結合,思考和總結了不少落地的教育方法。在《童年不缺愛》一書中,心心媽以「建立孩子安全感」為主線,通過六章內容闡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真實的養育互動中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特別是第三章「關注聯結,滋養關係」,讓我們知道如何有意識滋養親子關係。學會主動與孩子建立聯結,更是每個父母需要學習的一門必修課。
  • 孩子安全感不足其實是有信號可尋的,培養孩子安全感這樣做最合適
    給大家舉個常見的例子:小雨一歲半,之前都特別棒,這不媽媽覺得寶貝大了,打算出去工作。沒有提前溝通,就這樣把孩子扔家一天,雖說一整天沒哭沒鬧,可等媽媽回來了就超級的黏人了,第二天媽媽上班前可想而知,根本走不開,一要離開嚎啕大哭,媽媽呢,聽從了各種育兒指南上的教唆,轉頭就走說是要有原則,不能拖拖拉拉,拖拉對孩子更是一種折磨。
  • 孩子太過黏人,大多是缺乏安全感,家長4個方法讓他們擺脫依賴
    家長出門拿個東西,小樂都要跟著出去,害怕朋友把他扔在老家。小樂就是缺乏安全感,才會黏著朋友,不然小樂就會出現哭鬧。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一直黏著家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家長教育問題,孩子年紀小不想家長有很多的朋友還有一些電子產品可以陪伴。
  • 孩子太過黏人,大多是缺乏安全感,家長4個方法讓他們擺脫依賴
    晚上小樂的奶奶打電話來說,小樂一直哭個不停。第二天朋友就回老家接小樂了,這下倒好,小樂一直圍著家長轉。家長出門拿個東西,小樂都要跟著出去,害怕朋友把他扔在老家。小樂就是缺乏安全感,才會黏著朋友,不然小樂就會出現哭鬧。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地板時間"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34;在養育孩子時,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能夠培養一個內在有安全感,外在勇於探索世界的孩子。而在養育的過程當中,卻經常會碰到孩子各種躊躇不前、焦慮不安、拉著父母嘟囔著要陪伴的情況。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5個方法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高情商的人,特別是那些高情商的孩子,言談舉止間的從容淡定讓身為家長的大人們都不禁為其豎起大拇指。一些家長為了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孩子,不惜花重金送孩子去收費昂貴的學堂等機構學習這些禮儀規範等。其實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並沒有那麼難,抓住孩子五到十五歲,通過以下5個方法來培養,就可以讓孩子擁有高情商。1.
  • 幸福快樂的秘籍,先從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開始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有區別嗎?當然有!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害羞、害怕,不被別人接納,孤單、冷漠,在交往過程中不自信、自卑,不信任別人,不願意出門等等。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沒有培養起健全、足夠的安全感,那麼成年後心理上的缺陷將可能無法完全修復,所以從小培養寶寶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為人父母必須的第一件事——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初為人父,有喜悅也有迷惑,通過閱讀育兒書籍,小洲得知為人父母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嬰兒不容易哭鬧,更聰明更健康。」這是小洲在育兒書上讀到的內容,「可是安全感是多麼虛偽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啊!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新手爸爸小洲很疑惑。我第一次聽到安全感這個詞,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一歲的寶寶不跟父母睡,會缺乏安全感嗎?培養孩子獨自睡眠的方法
    ,說孩子貼著媽媽,會有安全感。甚至到小學了,依然有很多孩子在跟父母睡。而現在,我家二寶已經2歲8個月,她還在跟我一起睡,大部分時候睡得不錯,但偶爾也會有起夜的狀況。一度我以為,在孩子睡眠這一塊,我做得算是比較不錯的,培養孩子的睡眠獨立性也算早。但是,最近讀到一本書《可怕的兩歲》,裡面有一個章節是「向同睡一張床說不」。作者約翰·羅斯蒙德反對讓孩子跟父母一起睡覺。
  • 5個愛情中增加安全感的方法!愛情裡的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無可否認,在愛情中女生特別容易缺乏安全感。如果男朋友時常加班晚回家,又或者是時常有陌生女人的來電等等,都會讓女生在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其實很多女生都知道這樣很不好,也知道不應該讓自己想太多。而是要好好愛自己,可是卻無從下手。
  • 培養孩子自信力的3個好方法,家長照著做,讓孩子強大起來
    孩子的自信力需要從小培養,家長理應重視,讓孩子強大起來。家長平日對孩子幫助過多,孩子動手能力差最近幾代中國父母生孩子的數量少,每個家庭一般只有1、2個孩子。而且現在生活水平高,家長恨不得把好的東西都拿來給孩子。所以,一些家長就會不自覺地出現了溺愛的現象。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家長儘可能地幫助,表面上是對孩子好,實際上卻阻礙了孩子的動手能力發展,還會使孩子出現惰性。孩子一旦走出了舒適圈,就會茫然,缺乏自信。
  • 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5個方法教會你
    ,他在這本育兒篇裡提出,要想幫助孩子培養他們的抗壓力,父母是重要的參與角色,在5個不同的領域中重點去培養:自尊心、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樂觀性和人際關係質量。,從方方面面培養孩子的抗壓力想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僅僅靠外力是不夠的,外力只是幫助你創造更好的氛圍與引導,所以孩子自己必須要從內在學會抗壓力的方法,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能夠克服困境與險阻。
  • 安全感是孩子生命的基石
    輕輕的、靜靜的,讓我們走進書本去感受那一個個似曾相識的案例,去感受我們曾經的育兒方法,從中深深的感悟:時代在變,孩子的成長環境在變,我們的育兒方法也要變。 帶著這份虔誠,帶著這份投入,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共讀時光,我們今天的共讀內容是《心理營養》之《安全感》,在書的47頁—65頁。徐老師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已經給我們進行了整合,以紅筆標識的序號為準,請朋友們根據內容選擇帶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