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2020-07-25 大賽爸爸說

依戀關係

對於嬰幼兒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依賴對象。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幫助他們去應對外界環境中的可能風險。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知覺到,他是被接納的、被愛的,他所處的環境是安全和穩定的。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幫助孩子培養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介紹,其他幾種培養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家長朋友們。

一、父母要寬容孩子。

日常我們要容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在非原則問題上不要跟孩子形成對抗關係。

當孩子犯錯後,有些家長會嚴厲的對孩子說狠話,類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甚至會把孩子推出家門,還有家長會動粗。這樣的行為就像傷口上撒鹽,讓孩子更加焦慮和恐懼。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千萬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脅,這樣的懲罰只會讓孩子更缺乏安全感。當孩子進步緩慢或者出現停滯時,也不要為孩子的「慢」而生氣,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恐懼,感到自己不被家人接納,沒有安全感和親密感,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寬容和接納孩子。

慢慢就好了。

二、幫助孩子規避風險。

自閉症孩子的不安全感很強,到新的地方會因為未知感到害怕。如果,父母要帶孩子去新環境,一定要做好準備,讓孩子知道和感覺到他是被保護的,不會有危險。

有的家長想發展孩子的社交能力,想讓孩子多和正常孩子有一些互動。我們可以這樣做:我們可以多陪孩子走出家門,陪著孩子圍觀別的孩子玩耍。因為觀察學習也是孩子獲取新知識技能的重要方法。

如果孩子特別想參加某個團體,但是家長能意出識到孩子當下的水平不足以參與其中,可以找個藉口把他拉出來,說「有點累了,休息一會兒」,讓孩子只是在旁邊觀摩,防止他在遊戲過程中因適應不良感到挫敗。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如果孩子和這些孩子已經有一些接觸了,那麼父母也應該陪在其中,充當一個緩衝器,以防遊戲過程中孩子被攻擊,也防止自己的孩子攻擊別人。

曾有家長看到孩子加入到了孩子們的追逐中,她立刻也加入其中,還當起了遊戲組織者,帶領著孩子們一起玩丟手絹,畫圓圈等活動,七八個孩子玩得高高興興,自己的孩子也玩得很開心。

在這些人際接觸中,父母要把讓孩子感到安全這件事放在首位。家長不要強行將孩子放到同齡人當中,這會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真正有效的社交學習,應該從與父母的良好互動開始。

三、養育環境要穩定。

在孩子小的時候,養育的環境和主要照料者最好能夠保持穩定,不要頻繁更換。孩子需要在穩定的生活中去尋找到規律,從而建立對環境的安全感。

尤其對於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往往他們熟悉一個環境以後就特別不願意環境發生變動。每一次的變動都可能讓孩子壓力巨大。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父母要注意管理自己的非語言行為。非語言行為包括表情、語音語調和肢體動作。非語言行為能夠有效傳遞情緒信息,並且可能比語言傳遞的情緒信息更加真實可感。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狀態十分敏感。當孩子看到父母眼神中的敵意和焦慮時,會感到害怕,感到不安全。

另外家裡的教養行為也要一致。

孩子會根據父母的一貫表現,去推測什麼樣的行為會引起父母相應的反應。這種可預測性和安全感相關。多多媽愛憎分明,平日裡她非常寵溺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又會打罵多多,媽媽的行為讓多多很困惑,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模糊界限,質疑自己,更不願意去表達。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您學會了嗎?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關於融合那些事(六)|如何促進幼兒安全感的建立
    自閉症兒童缺失的不只是能力還有更多的安全感。有幼兒園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孩子進入幼兒園首要的任務是在幼兒園獲得安全感。與父母親的分離焦慮,導致孩子的情緒緊張、不安,特別是對於那些依戀質量不佳的孩子,比較迴避與退縮的孩子,情緒就更加不安,普通孩子如此,自閉症孩子更是如此。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下)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例子中的王磊在小學時老師可能都是準時上下課,但是剛踏進中學的他卻未能接受老師的彈性下課,因而反應強烈 。2)不變的規律往往為自閉症學生帶來安全感。3)自閉症學生學會某項規則之後,往往會比其他學生更嚴格地遵守,甚至是一成不變的依從。
  •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閉症
    自閉症(Autism),是一個小朋友可能或多或少會出現的問題,所以關於自閉症在兒童心智方面的診斷,大家或許都耳熟能詳;另有一個大家比較不熟悉的問題,是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二)我的兒子小小
    於是就百度自閉症的各種信息,結果發現真是越看越像,乾脆買了幾本書看了又看,不用上醫院我都知道肯定是了(我沒去過醫院)。想要什麼會拉著我的手,偶爾大小便也會拉手,偶爾會自己跑廁所,晚上睡覺時還會幫我蓋被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些話他似乎能聽懂並做出動作回應(比如脫褲子,穿鞋子,坐下來之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一、什麼是安全感?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專家怎麼來定義安全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可能出現的對身體和心理的危險和風險的預感。它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覺。
  • 如何跟自閉症的孩子交流
    自閉症兒童與人溝通時,常會模仿別人說的話,不太知道如何回答問題。此種立即複述的對話,稱為鸚鵡式語言或回聲語言。2、語言表達的困難。自閉症說話時,常常面無表情,沒有聲調變化,與人溝通時,也常常文不對題,或與情境不符合。
  • 自閉症兒童康復幹預答疑匯總(二)
    很多自閉症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依賴成人仿說輔助的問題。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要學會恰當地撤除仿說輔助,讓孩子自己思考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即使孩子自己主動能說的要簡單很多,也比仿說出的長句更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2)不理解仿說的句子:很多自閉症的孩子在學習語言時,會把整句跟情景聯繫起來(Chunking),但卻不能理解句子中各個字詞的含義。
  • 如何跟自閉症的孩子相處?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非沒有感覺,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和善意。有時候他們會因遺失了什麼或身體不舒服而大聲嚷叫,甚或緊張的不知所措而四處走動時,這時候,我們應該寬容地對待他們、理解他們。
  • 科普|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金錢意識與觀念?
    金錢觀念和意識的建立,有助於我們自閉症兒童明白:工作可以換取金錢--金錢屬於自己的財產--如何進行合理財產分配,整個觀念和意識的建立,非常有助於自閉症兒童融入社會和工作,未來也能有所保障。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觀念與意識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上)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一些自閉症上學後經常重複問同一個問題,就像例子中的小靜經常問同學,學校幾點關門,一般這樣的行為是想聽到同一個答案,比如「 4點鐘」。2)這類孩子或許是想持續與人進行交流,但是卻因為欠缺靈活性及適當的言語技巧,便重複著同一個問題。3)也有些自閉症孩子是為了減輕壓力,而重複問問題。
  • 自閉症的成因和該如何預防(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閉兒的一些相關問題:如何預防自閉症和自閉症的成因我們不一定要找到它的成因,因為都不是這方面的科學家,但是從量表和大數據上看,發現自閉症有一些共性,跟大家分享這些共性,也正好可以談談自閉症該如何預防。
  • 自閉症如何形成的(一)我的經歷
    我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還有好幾次尿褲子,那時候8歲了,我的潛意識裡上課是不能上廁所的,只能忍著。小時候我不喜歡吃葷菜,我最喜歡跟著吃齋的奶奶吃素,青菜、茭白,芋頭,豆腐,這些就是我小時候的基礎菜了。現在看來是那時候豬肉燒的太油膩,雞肉燒的不夠爛,海鮮不夠新鮮,讓人不由得噁心。於是,我長得特別小,初二時(13歲)才1米3多一點,經常被我表妹嘲笑。
  • 如何感知孩子的內心(二)
    問題一: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空間?從小培養獨立的睡眠,儘可能不要跟父母一起睡。給他一個從小獨立的房間,這個房間就是屬於他的小小世界。在這個小小世界裡有他喜歡的顏色,有他喜歡的玩具,有他喜歡的擺設,讓他感受到在這個世界裡有屬於他的安全感。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一直把他扔在自己的房間裡,無需搭理。他還是需要父母在一定時候的陪伴與關心。
  • 自閉症判斷標準之六:不喜歡改變(6/14)
    、緊張等情緒反應,或哭鬧、不睡覺或睡眠時間顛倒、比以往更「粘人」等現象,孩子就有可能有自閉症的傾向。(1)安全感不好憑我的經驗,自閉兒童的安全感100%都不好,沒有例外。經過肌動學的機能檢測發現,恐麻反射和擁抱反射都不整合,而這兩個原始反射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不好,顧名思義,他會覺得周圍的人、事或物都不安全,所以才表現為膽小、怕黑、害羞、粘人、感官過於敏感等現象。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暗示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安全感是對孩子起著重要影響的感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感受到他人的愛,對世界也會充滿質疑和害怕,嚴重束縛、影響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發揮,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是來自於養育者(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需求反應必須是及時的,可靠的,始終如一的,預料當中的,才會使得孩子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可靠,善良的,同時孩子也在自我規範當中建立對自己的基本信任。
  • 大齡自閉症發育遲緩孩子如何培養
    前面我們一直分享的是小年齡段,被診斷自閉症和發育遲緩孩子的文章,最近有朋友問到大齡自閉症孩子的問題,問對大齡自閉症孩子的教育該怎樣設計和安排。正常情況下,我們孩子基本都是完成十二年教育考個理想大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家長們也越來越明智,而且未來的學校也越來越朝著個性、有思想創造精神發展努力,在為未來世界培養人才,所以以往考大學的模式漸漸退去,新型的有創新精神的人材,越來越受歡迎。我們這些特殊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更有可能的依據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
  • 中美星星橋石建莉博士談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社交能力
    二、怎麼教,用什麼方法?三、在美國的康復機構用什麼方法教這些概念?孩子理解了以後,我們再引入大腦這個概念(大腦藏在我們的腦袋裡看不見,我們通常用一個大腦的圖片,讓孩子理解大腦在我們的頭裡面),大腦有它的用處,它的作用就是想;心也用一個圖片展示給孩子,心在我們的身體裡心也有一個功能,用來感受我們情緒。我們在教學中最常用的是想法泡或叫思想泡。
  • 為人父母必須的第一件事——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初為人父,有喜悅也有迷惑,通過閱讀育兒書籍,小洲得知為人父母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嬰兒不容易哭鬧,更聰明更健康。」這是小洲在育兒書上讀到的內容,「可是安全感是多麼虛偽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啊!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新手爸爸小洲很疑惑。我第一次聽到安全感這個詞,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三)我的一些想法
    父母要儘量少搶孩子的話,少搶孩子該做的事情,儘量把機會留給孩子,或創造發言機會,並予以鼓勵。靈感二:小小天天聽我們講話,卻還不會說話。我天天看小說,卻無法寫出小說。,據說自閉症孩子在兩歲前基本看不出什麼症狀的,他們和正常寶寶沒什麼太大區別。
  • 關於融合那些事(五)|自閉症兒童隨班融合的漸進性過程
    此時,孩子會出現更多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因此入園隨班融合之初,我們首要做的就是穩定孩子的情緒。同時,由於環境、同伴、教師的陌生,再加上一日常規及教學秩序等諸多要求,也會導致自閉症兒童出現一些融入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