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二)我的兒子小小

2020-10-31 蛋殼和小小


看著這個世界,我充滿渴望卻看淡一切


我是蛋殼,是個很內向的人。我的兒子,名叫小小,5歲了還是不會講話。

我在夢裡,都沒有聽到過,他正常講話的聲音。他只會說諾諾諾,咩咩咩,憋憋憋,吧嗒吧嗒之類的,並沒有實際語義。

在他很小的時候,我曾經半開玩笑的和朋友說,我兒子似乎是個自閉症,他什麼都不會說,叫他也沒反應,行為也很怪異。於是就百度自閉症的各種信息,結果發現真是越看越像,乾脆買了幾本書看了又看,不用上醫院我都知道肯定是了(我沒去過醫院)。



當時心裡挺失落的,書中寫到:自閉症是無法治癒的,只能改善。所以心中已經默認,註定要和這個傻兒子過一輩子了。只要他能開心快樂,我能健康長壽,我就陪他過一生吧。

生活非常的艱辛,他老是起得很早,吃飯吃的很慢,吃水果只吃皮,經常嘔吐,玩的時候老是拼命狂奔,任何東西拿到手就咬,拉屎拉尿一點都不忍直接拉褲子上,半夜不睡在床上猛蹦,打了雞血一樣,還要抱著哄睡,經常驚醒大哭又要哄睡,每天過得精疲力盡

隨著他慢慢長大,雖然他還是一如既往不理睬我,也不會說話,但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想要什麼會拉著我的手,偶爾大小便也會拉手,偶爾會自己跑廁所,晚上睡覺時還會幫我蓋被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些話他似乎能聽懂並做出動作回應(比如脫褲子,穿鞋子,坐下來之類)。

我能感覺到,他學會了蠻多的東西,他一直在進步,只是很慢很慢。這給了我信心,我相信只要給他更多的時間,他肯定能更好的。我要感謝火焰天,看了他的視頻,讓我加倍有信心了。

我開始把書本扔到了房間角落裡,什麼幹預,什麼PRT關鍵反應訓練,什麼動機強化物獎勵,什麼習得性無助,說的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有心教的什麼都沒學會,無心的重複偶爾就會了。紙上談兵終究是不如應用時自我總結。幹預,無非就是多做社會實踐,讓孩子儘量多的參與到你的生活瑣事中。

書上還說,父母並不是孩子患自閉症的病因,自閉症的父母與其他正常孩子的父母並不存在任何差異。我覺得這只是為了不讓孩子父母有過大的壓力,至少我認為小小之所以這樣,很大的原因是我害的。

小小兩三歲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段模仿語言動作表情的時期,甚至會做一到六的手勢,和單個的跟讀,但我教的東西對他來說學完就廢,沒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後來就再也沒模仿過了(習得性無助?學了也沒獎勵?)。

我甚至以為我可以解放自己,可以出遠門找工作去了。在家待了三年,終於可以重新施展自己的技能,然後去了盛大。出門一個月後回來,我老婆已經崩潰了。小小雖然很乖的樣子,但除了搭積木,什麼都不幹。明顯哪裡出了問題,我只能又在家裡一直陪著小小。



我的家庭是個奇葩,我不愛講話,我老婆滔滔不絕,我住在我老婆家裡,老婆和她媽媽兩天吵一次架。我這人性情冷淡,但每次我老婆吵架,我莫名其妙地就生氣,咬緊門牙,握緊拳頭,有點無法自控,我發現網上很多自閉症的孩子生氣時也有類似表現。偶爾還會把氣撒到無辜的小小身上,感覺他真是可憐。自閉症和家庭成員的性情,絕對是有些關聯的,家庭和睦孩子身心發展肯定會好一點。

我是個罪人,我現在儘量吃素了,這樣我性格會更友善,心如止水,生氣會少點,對小小的成長也會好點。

小小其實一直在籠子度過,一家三口就像在坐牢。

一歲前,他一直在嬰兒床上度過。

一歲時他在床上掉下來,於是買了大象媽媽把他包圍了起來,所有人都感覺好省心省力,他就打著尿不溼,一直在床這麼大的包圍圈裡,他就像一隻賣萌的小猴子。

大象媽媽雖好,但儘量只在騰不出手時才使用


兩歲了,小小被放到了一個小房間裡,出口封閉起來,每次他想爬出來都被趕了回去。


關在小房間裡雖安全,但孩子已經無法走進你的圈子了


三歲的時候整理了一層的房間給他,他騎著一輛小車,划來划去。


範圍雖然變大,但依舊是個囚籠


四歲了,他的活動空間轉移到了地裡,地裡沒有人,沒有車,他可以盡情的狂奔。


景色美麗,沒有社交,只是個更大的囚籠


現在五歲了,偶爾帶他去公園裡,但他無法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他就是個怪異的獨行俠。

從小就不帶他和人打交道,是我犯下的一個大錯,原因是我自己不會和人交往,再則這又是我老婆家裡。我老婆產後,有點抑鬱,腦子想法怪異,碰到人基本都要吵的,我一直都想著穩住她,讓她一直待在家裡別出去,讓她在家裡看看頭條,買東西就用淘寶。後來她看頭條看出了恐狗症,怕狂犬病怕的要死,經常打電話給派出所讓他們打狗,更不敢出門了。

再後來,我看頭條一個新聞,得到了個新知識。我老婆有躁鬱症,躁鬱症是無法治癒的,周期性發作,只能儘量別觸發一些導火線。生活都陷入了迷茫,很多事情相互鎖死打不開。我老婆就是精神病人思維廣,我和小小則是智障兒童歡樂多。

我老婆忌醫,疑心病重,有被迫害妄想症,不相信醫生,當初能在醫院生下孩子真是個奇蹟。所以我現在就是家裡的醫生了,專門負責照看兩個病人的精神狀況,希望每天家裡和和睦睦。



我的理想,很小。只要一家人能穿暖,能吃飽,小小吃的有營養,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的過完這輩子。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如何形成的(一)我的經歷
    包括我自己,也是在兒子小小2歲時,一句話都不說,看了很多書才慢慢了解什麼是自閉症。回顧我自己小時候,一直到8歲都不說話。大家一直都說我內向,老實人,貴人語遲什麼的。直到上大學,有人說我有點自閉,我當時並不知道自閉症是什麼,只覺得是內向是同一個意思。
  •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三)我的一些想法
    我的兒子小小,他現在還沒有學會說話,用學術語言描述,他疑似是個自閉症患者。靈感二:小小天天聽我們講話,卻還不會說話。我天天看小說,卻無法寫出小說。我天天看漫畫,卻無法畫出漫畫。我覺得很多的道理,是相通的。為什麼寫不出小說?
  •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四)我命由我不由天(完結)
    但我感覺無法融入這樣的群體,無他,基礎理念不一樣,我不可能會信神的,無法虛偽的在人群裡偽裝,我僅僅是想更多的讓小小接觸更多的人。我兒子是個自閉症,我會不會努力改變他,他能不能變好,都是一個冥冥註定的事情。
  •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日常我們要容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在非原則問題上不要跟孩子形成對抗關係。當孩子犯錯後,有些家長會嚴厲的對孩子說狠話,類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甚至會把孩子推出家門,還有家長會動粗。這樣的行為就像傷口上撒鹽,讓孩子更加焦慮和恐懼。
  • 自閉症兒童康復幹預答疑匯總(二)
    孩子總是仿說,但主動語言少,一般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1)仿說輔助依賴:機械性地仿說和組織語言進行自發表達,是完全不同的。很多自閉症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依賴成人仿說輔助的問題。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要學會恰當地撤除仿說輔助,讓孩子自己思考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即使孩子自己主動能說的要簡單很多,也比仿說出的長句更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男子勒死自閉症兒子 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據報導,近日,一男子勒死其患有自閉症的兒子,稱「為了給孩子看病,他打兩份工,非常辛苦,夫妻倆也經常為兒子吵架。」在落網後,男子幾近崩潰,大哭了十多分鐘,那麼,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呢?劉某是赤壁神山鎮人,定居在廣西玉林,老婆李某是當地人,有一個5歲多的兒子靈靈和一個4個月大的女兒。靈靈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別人說一句,他就跟著說一句。1月3日,劉某帶著靈靈坐上了返回赤壁的火車,他對老婆說:我帶孩子去辦殘疾證。
  • 兒童自閉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治自閉症
    兒童患上自閉症對父母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打擊,兒童自閉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父母都沒有自閉症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有?如何早早發現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呢,兒童自閉症的表現是什麼?兒童自閉症的治療方法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 自閉症少年乘機被拒 自閉症如何治療
    昨天下午,許昌的崔先生帶著13歲的兒子,到新鄭國際機場乘機前往珠海,臨登機時,被工作人員以兒子「行為怪異」為由,拒絕他們登機。  「當時,(兒子)就是說話聲音有點大,工作人員就不讓登機了。孩子又不是精神病患者,根本沒有攻擊性……」崔先生說,因工作人員拒絕登機,他與對方發生了爭執,這導致兒子十分畏懼,情緒也變得更激動。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上)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一些自閉症上學後經常重複問同一個問題,就像例子中的小靜經常問同學,學校幾點關門,一般這樣的行為是想聽到同一個答案,比如「 4點鐘」。2)這類孩子或許是想持續與人進行交流,但是卻因為欠缺靈活性及適當的言語技巧,便重複著同一個問題。3)也有些自閉症孩子是為了減輕壓力,而重複問問題。
  • 自閉症的成因和該如何預防(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閉兒的一些相關問題:如何預防自閉症和自閉症的成因我們不一定要找到它的成因,因為都不是這方面的科學家,但是從量表和大數據上看,發現自閉症有一些共性,跟大家分享這些共性,也正好可以談談自閉症該如何預防。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下)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例子中的王磊在小學時老師可能都是準時上下課,但是剛踏進中學的他卻未能接受老師的彈性下課,因而反應強烈 。2)不變的規律往往為自閉症學生帶來安全感。3)自閉症學生學會某項規則之後,往往會比其他學生更嚴格地遵守,甚至是一成不變的依從。
  • 如何面對自閉症兒童?演員陳錦鴻當紅退圈,僅為自己的自閉症兒子
    陳錦鴻與兒子在事業與兒子之間,他沒有糾結,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己的兒子!陳錦鴻一家如何對待自閉症兒童很多人認為「自閉症」無藥可救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從陳錦鴻教導兒子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寫在最後自閉症兒童不是病孩,他們也是孩子,只不過就是有一丟丟不一樣罷了。不拋棄,不放棄,用理解與愛來換回漫天星光。我是景柯學長,願與你一起守護自閉症兒童!請轉發出去,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兒童,不再帶有懷疑與害怕,而是希望與愛!
  • 因為他是我兒子,和自閉症無關—專家講座
    小編最近在看一檔節目—《有請講書人》,一開始以為只是一檔文化類講書競技的節目沒想到看到後面的我竟然原來,蔡春豬,也就是《爸爸愛喜禾》的原作者是一位自閉症孩子的父親。在自閉症圈內,他被視為「中國自閉症之父」。
  • 南京媽媽為自閉症兒子創辦小學
    為自閉症兒子辦了這所小學彩虹橋小學位於園區西側的6號院。推開院門,入眼的是一片綠色的草坪,入耳的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院內有鞦韆、滑梯、沙坑,旁邊是一座兩層小樓,孩子們上課的地方。學校的創辦人叫袁開弘,她有一個10歲的自閉症兒子,叫貝貝。貝貝3歲時確診為自閉症。「他不願與人溝通,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 媽媽,你想問的我都會說——一位自閉症孩子的自述(二)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大家好,今天又要和大家分享好東西了。都說想要做好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了解自閉症孩子的內心世界。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在對孩子對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會犯下一些避免不了的錯誤,根本原因還是不了解自閉症孩子的內心。
  • 孩子確診自閉症後,有的家長也病了(轉)
    李為是我們公司平臺上的一名主播,他的音頻節目主要講如何對兒童自閉症進行家庭幹預。他的粉絲不算多,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自閉症兒童的父母。那天,李為的妻子陪朋友去醫院,無意間看到了醫院牆上關於「自閉症」的介紹宣傳。在所列的8條「自閉症的頂級表現」中,她發現兒子樂樂竟佔了7條。「老公,怎麼辦?我們家的兒子好像有自閉症。」電話那頭的妻子帶著哭腔,李為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繼而是微微的憤怒,「什麼自閉症?你別胡說八道。你和我都是正常人,怎麼會生出自閉症的孩子。
  • 我們和兒子的親歷:美國的自閉症早期幹預和教育
    同時,美國較為完善和專業的社會保障和康復體系也讓我們有信心盡最大的可能幫助孩子成長。     在聯繫匹茲堡兒童醫院兒童發育科之前,我們和本地兒科醫生觀察到兩歲左右的兒子的情況有幾點異常:一、說話遲緩,能使用的詞彙非常有限;二、似乎有和他人交往的困難。
  • 入圈第N天(第6期):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我將通過這一期,論證我的觀點,並講一講各界對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按我的分類,《海洋天堂》裡文章飾演的大福是低重典(判斷依據是學習能力差,20多歲才學會打電話),《雨人》裡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雷蒙德則屬於高重典(再具體細分的話,他核心障礙是邏輯思維切換障礙),這兩類自閉症也是醫界研究的主要對象。
  • 為何自閉症的我愛蹦跳?請聽我說——自閉症患兒的自述(一)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稍有不同,這次帶來的是有關於自閉症的家庭教育。有關自閉症很少人會去主動了解,如果不是因為身邊有過這麼一個孩子的話,自閉症在外人的眼中其實是怪異的,我們總是看到自閉症的孩子老是表現出來怪異行為,但卻很少思考:為什麼他們會有怪異行為呢?
  • 自閉症怎樣形成的 哪些是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兒童患上了自閉症,我們需要搞清楚自閉症的原因,然後積極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自閉症。那麼自閉症怎樣形成的呢?自閉症的表現又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自閉症我們可不能大意,排除病理性因素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環境的因素形成的,如果不能及時的發現症狀及時治療可能對孩子的危害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