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世界,我充滿渴望卻看淡一切
我是蛋殼,是個很內向的人。我的兒子,名叫小小,5歲了還是不會講話。
我在夢裡,都沒有聽到過,他正常講話的聲音。他只會說諾諾諾,咩咩咩,憋憋憋,吧嗒吧嗒之類的,並沒有實際語義。
在他很小的時候,我曾經半開玩笑的和朋友說,我兒子似乎是個自閉症,他什麼都不會說,叫他也沒反應,行為也很怪異。於是就百度自閉症的各種信息,結果發現真是越看越像,乾脆買了幾本書看了又看,不用上醫院我都知道肯定是了(我沒去過醫院)。
當時心裡挺失落的,書中寫到:自閉症是無法治癒的,只能改善。所以心中已經默認,註定要和這個傻兒子過一輩子了。只要他能開心快樂,我能健康長壽,我就陪他過一生吧。
生活非常的艱辛,他老是起得很早,吃飯吃的很慢,吃水果只吃皮,經常嘔吐,玩的時候老是拼命狂奔,任何東西拿到手就咬,拉屎拉尿一點都不忍直接拉褲子上,半夜不睡在床上猛蹦,打了雞血一樣,還要抱著哄睡,經常驚醒大哭又要哄睡,每天過得精疲力盡。
隨著他慢慢長大,雖然他還是一如既往不理睬我,也不會說話,但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想要什麼會拉著我的手,偶爾大小便也會拉手,偶爾會自己跑廁所,晚上睡覺時還會幫我蓋被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些話他似乎能聽懂並做出動作回應(比如脫褲子,穿鞋子,坐下來之類)。
我能感覺到,他學會了蠻多的東西,他一直在進步,只是很慢很慢。這給了我信心,我相信只要給他更多的時間,他肯定能更好的。我要感謝火焰天,看了他的視頻,讓我加倍有信心了。
我開始把書本扔到了房間角落裡,什麼幹預,什麼PRT關鍵反應訓練,什麼動機強化物獎勵,什麼習得性無助,說的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有心教的什麼都沒學會,無心的重複偶爾就會了。紙上談兵終究是不如應用時自我總結。幹預,無非就是多做社會實踐,讓孩子儘量多的參與到你的生活瑣事中。
書上還說,父母並不是孩子患自閉症的病因,自閉症的父母與其他正常孩子的父母並不存在任何差異。我覺得這只是為了不讓孩子父母有過大的壓力,至少我認為小小之所以這樣,很大的原因是我害的。
小小兩三歲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段模仿語言動作表情的時期,甚至會做一到六的手勢,和單個的跟讀,但我教的東西對他來說學完就廢,沒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後來就再也沒模仿過了(習得性無助?學了也沒獎勵?)。
我甚至以為我可以解放自己,可以出遠門找工作去了。在家待了三年,終於可以重新施展自己的技能,然後去了盛大。出門一個月後回來,我老婆已經崩潰了。小小雖然很乖的樣子,但除了搭積木,什麼都不幹。明顯哪裡出了問題,我只能又在家裡一直陪著小小。
我的家庭是個奇葩,我不愛講話,我老婆滔滔不絕,我住在我老婆家裡,老婆和她媽媽兩天吵一次架。我這人性情冷淡,但每次我老婆吵架,我莫名其妙地就生氣,咬緊門牙,握緊拳頭,有點無法自控,我發現網上很多自閉症的孩子生氣時也有類似表現。偶爾還會把氣撒到無辜的小小身上,感覺他真是可憐。自閉症和家庭成員的性情,絕對是有些關聯的,家庭和睦孩子身心發展肯定會好一點。
我是個罪人,我現在儘量吃素了,這樣我性格會更友善,心如止水,生氣會少點,對小小的成長也會好點。
小小其實一直在籠子度過,一家三口就像在坐牢。
一歲前,他一直在嬰兒床上度過。
一歲時他在床上掉下來,於是買了大象媽媽把他包圍了起來,所有人都感覺好省心省力,他就打著尿不溼,一直在床這麼大的包圍圈裡,他就像一隻賣萌的小猴子。
大象媽媽雖好,但儘量只在騰不出手時才使用
兩歲了,小小被放到了一個小房間裡,出口封閉起來,每次他想爬出來都被趕了回去。
關在小房間裡雖安全,但孩子已經無法走進你的圈子了
三歲的時候整理了一層的房間給他,他騎著一輛小車,划來划去。
範圍雖然變大,但依舊是個囚籠
四歲了,他的活動空間轉移到了地裡,地裡沒有人,沒有車,他可以盡情的狂奔。
景色美麗,沒有社交,只是個更大的囚籠
現在五歲了,偶爾帶他去公園裡,但他無法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他就是個怪異的獨行俠。
從小就不帶他和人打交道,是我犯下的一個大錯,原因是我自己不會和人交往,再則這又是我老婆家裡。我老婆產後,有點抑鬱,腦子想法怪異,碰到人基本都要吵的,我一直都想著穩住她,讓她一直待在家裡別出去,讓她在家裡看看頭條,買東西就用淘寶。後來她看頭條看出了恐狗症,怕狂犬病怕的要死,經常打電話給派出所讓他們打狗,更不敢出門了。
再後來,我看頭條一個新聞,得到了個新知識。我老婆有躁鬱症,躁鬱症是無法治癒的,周期性發作,只能儘量別觸發一些導火線。生活都陷入了迷茫,很多事情相互鎖死打不開。我老婆就是精神病人思維廣,我和小小則是智障兒童歡樂多。
我老婆忌醫,疑心病重,有被迫害妄想症,不相信醫生,當初能在醫院生下孩子真是個奇蹟。所以我現在就是家裡的醫生了,專門負責照看兩個病人的精神狀況,希望每天家裡和和睦睦。
我的理想,很小。只要一家人能穿暖,能吃飽,小小吃的有營養,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的過完這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