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成因和該如何預防(上)

2020-11-20 沃桑2017

大家好,我是David,來自於北海沃桑健康科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閉兒的一些相關問題:

如何預防自閉症和自閉症的成因

如果談到治療和預防,我本身更趨向於預防。如果能夠未卜先知,那麼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所有的醫學去求證,找到一個原因之後,然後去阻斷它。

例如,我們發現小兒麻癖是脊髓灰質炎,這個時候給孩子吃一些糖丸,就可以阻止它了;我們發現流行感冒是一種病毒,這個時候打一些流感疫苗,這樣也可以防止流感的發生;還有一些痢疾,它來自於傳染病,並且不能處理乾淨手和食物,基本是因為病從口入,那麼就可以經常洗手,然後做新鮮的食物,這樣也不會得胃腸道的疾病。

我們還是從自閉兒的成因談起,因為到現在為止,這個話題其實就是個「世界之謎」,但我們也在逐漸了解它,因為在臨床上或康復的過程當中,跟家長進行大量的篩查時發現了一些軌跡。

我們不一定要找到它的成因,因為都不是這方面的科學家,但是從量表和大數據上看,發現自閉症有一些共性,跟大家分享這些共性,也正好可以談談自閉症該如何預防。

從科學角度來講有兩點,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環境,更多的是遺傳加環境並存。

現在的基因科學(DNA技術)在飛速的發展,找到兩個關於自閉症的基因,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發育過程中,會發現某兩個或某兩條這樣的DNA基因並不一定是他的致病因,就是說它並沒有產生基因這樣一個啟導作用,而往往是環境觸發了基因的變化,造成發病。所以說在基因論上,我覺得我們還要走很遠。按照目前現在科學所發現的來分析,就是基因致病的可能性不大,環境更處於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先來說說遺傳,如果爸爸媽媽有一方是自閉症的患者,那麼孩子是自閉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跟大家分享幾個案例,臺北市的市長柯文哲,是臺大的高材生,也是醫生,然後競選市長,大家都覺得這樣一個市長怎麼可能是一個自閉症。其實根據他太太最後在公眾生活中被發現,她先生其實就是阿斯伯格,也是自閉症最下端的一個症狀群體。

那麼他的兩個孩子都是很重的自閉症患者。有一些自閉症孩子,確實在某一方面有些特殊才能,例如柯文哲,他甚至可以從政,這是很大的奇蹟,但是命運多舛,他的兩個孩子也是自閉症。所以說有些人對自閉症的認知還是很少,認為他能夠學習,並且學習很好,就沒有問題,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會延續後面的問題也很多。


研究還發現自閉兒父母的生產年齡都比較高。

這也就提醒大家不要在高齡的時候去生產,這樣危險很大,一是孩子患唐氏兒機率很高,二是患自閉症的機率也很高;還有一個就是高知識分子,好像在整個篩查過程當中並不是一個主要的大數據,但是會發現,因為他們讀得書很多,很多讀到博士,所以說他們的年齡就很大。我覺得知識分子和她的生產沒有太大的聯繫,只是她生產年齡比較高了。

如果在妊娠期出現流產跡象,因為妊娠期出現了流產跡象,這個時候可能會用一些保胎的藥物,有可能會造成妊娠期藥物損傷。

現在已知的是二片類的止痛藥,生活當中可能就有嗎啡、海洛因、還有丙戊酸這種抗癲癇藥物,都可能會觸發自閉症。那麼妊娠期服用藥物的人很多,還有一些人要,例如中藥、感冒藥、保胎藥、還有一些打黃體酮,但是也有這樣家長跟我質疑說別人也保胎了,為什麼他孩子沒有,而我孩子會這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些藥物說明書後面,寫著一些不良反應,比如暈厥、嘔吐等等一些症狀。那麼就是說有萬分之一的機率出現,而您的孩子可能就是萬分之一。用我們普通話來解釋,就是說有的是會進入骨骼、有的人會進入器官、有的會進入大腦,進入不同的地方表徵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如果代謝不出去,妊娠期就會造成孩子的腦損傷。

除了藥物之外,懷孕期間使用酒精和菸草類也會造成孩子自閉的傾向。

還有懷孕期間或者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在一個有毒的環境裡生活,遭受了重金屬的汙染。

比如汞、水銀、鉻、鉛等等這些重金屬,這些重金屬進入身體、骨骼、血液,最後代謝到大腦,破壞大腦的細胞形成和發育,這樣也會造成孩子出現自閉。

還有一個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難產、或者是產程時間過長,有的生產時間可能達到三、四個小時,也會出現自閉症的一些症狀。

通過上面幾點,我們了解大數據和臨床上採集的數據,可以分析出:

第一、選擇伴侶很重要,你選擇伴侶是不是一個健康的人?這個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其實這點很難評判,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有一個核心東西叫人際互動。你在說東,他可能在談西,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症狀之一。那麼相處的時候可能非常專注,但是其他的事情都不會,只專注他自己那一塊,情感比較冷漠。所以說這可能是遺傳,包括他媽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他身上可是就有這種特質。

第二、是在整個孕期都非常重要的,就是不能抽菸、不能喝酒、遠離有毒的環境、儘量不使用藥物,甚至就不能使用藥物。

第三、整個孕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我們接觸過的家長裡面有妊娠高血壓的、也有妊娠期抑鬱的。她們有的雖然沒有用藥,但是她們的抑鬱體質也造成了孩子出現一些異常,所以說在懷孕期間除了要注意營養,比如多吃水果、吃高蛋白的食物等等,還要關心媽媽的心理健康,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上)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一些自閉症上學後經常重複問同一個問題,就像例子中的小靜經常問同學,學校幾點關門,一般這樣的行為是想聽到同一個答案,比如「 4點鐘」。2)這類孩子或許是想持續與人進行交流,但是卻因為欠缺靈活性及適當的言語技巧,便重複著同一個問題。3)也有些自閉症孩子是為了減輕壓力,而重複問問題。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下)
    一、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1)例子中的王磊在小學時老師可能都是準時上下課,但是剛踏進中學的他卻未能接受老師的彈性下課,因而反應強烈 。2)不變的規律往往為自閉症學生帶來安全感。3)自閉症學生學會某項規則之後,往往會比其他學生更嚴格地遵守,甚至是一成不變的依從。
  • 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缺少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和教育,導致孩子患上了自閉症。家長朋友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怎麼樣才能預防孩子產生自閉症呢?    現在有很多年輕不是很成熟的父母,都比較愛玩,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非常重視。
  • 被誤解的自閉症,0-3歲是第一個預防發現的寶貴機會
    在外面很少能跟同齡孩子玩到一起去,作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家都喜歡的愛好和遊戲,他一概都無感,這種情況是憂鬱症還是自閉症呢?我們當父母的也分不清啊,太難了!自閉症的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很多相似發育問題都存在同類原因)。不僅家長存在疑惑,學術界也沒有一種理論能完美解釋其成因。有人認為是遺傳原因,甚至統計學也認可這個觀點,他們發現同卵雙胞胎或直系親屬中都出現自閉症,但是這些看似遺傳的自閉症卻沒有一模一樣的,這又似乎存在爭議。
  •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三)我的一些想法
    ,據說自閉症孩子在兩歲前基本看不出什麼症狀的,他們和正常寶寶沒什麼太大區別。靈感四:我發現一個現象,專家指出的對大腦有損害的食物(不耐受),都是孩子特別愛吃的食物。消耗硫酸鹽的食物(巧克力,橘子汁飲料),含水楊酸(桔子,檸檬,番茄),酪蛋白(奶製品,蛋製品),麥粉食物。
  • 自閉症有哪些症狀 如何預防自閉症
    自閉症是近幾年來讓父母頭疼的一個話題,自閉症真的挺可怕,嚴重的話可以危害到生命,所以我們不得不去重視這個問題,那麼自閉症通常會有哪些症狀呢,在幼兒時期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自閉症發生,下面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嬰兒剛出生會有自閉症表現?孕媽怎樣預防生出自閉症寶寶?
    和媽媽懷孕時的狀態有關嗎?孕媽該怎樣預防生出自閉症寶寶呢?兒科醫生為您解答! 自閉症是全世界醫學上的難題,優秀的醫生,科研人員一直在積極的探索從未停止,但是,它的成因目前還確定不了遺傳是主要致病因素,在高發自閉症家族的家屬中,社會交往障礙和刻板行為發生率較高。 2、環境因素。調查表明,寶媽懷孕初期吸菸、哺乳期特定的營養物質不足、出生時父親或母親高齡化、不孕治療等,都可能與自閉症的發病有關。尤其是35歲以後缺鐵,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會增加5倍。
  • 自閉症治療康復訓練怎麼做?家長又該如何配合
    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的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遙遠的,而我們的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難以理解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300萬自閉症患者,其中0歲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有兩百多萬。自閉症的成因是個未解之謎,其可能與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以及後天生長環境,孕期飲食,藥等等有關。
  • 騎行抽筋的成因及預防解決方法
    騎行抽筋的成因及預防解決方法 原標題:騎行抽筋的成因及預防解決方法許多騎友在騎行過程中都遇到過抽筋
  • 自閉症成因新發現:有社交障礙,男女比例4:1,都是因為它?
    自閉症患病率上升跟環境關係的最新研究 還有的人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大腦功能上,基於不同的研究方向,對於自閉症的成因,目前醫學界有不少假說,例如我們之前介紹的:極端男性大腦理論。 今天,我們來談談另一種流傳很廣,被很多人接受的:大腦神經信號失衡假說。
  • 自閉症的成因
    60年代後期,Foster教授(1964)開始採用區分增強(PRO)嘗試改變自閉症者的問題行為並有良好效果之後,行為改變技術迄今仍然教師善用、且是改變自閉症者諸多症狀的有效方法。70年代,學者鑑於前述治療效果不佳,再加上醫學科技之發現,因此提出先天性腦部功能損傷是引發自閉症的原因。80年代起,由於認知學習論的盛行,學者據知從多種觀點提出認知缺陷是影響到自閉症者的人際關係、語言溝通等領域的核心缺陷。
  • 懷疑朋友家孩子有自閉症,該不該和她說?
    前幾天我去朋友家做客,但是我總覺得她家孩子怪怪的,孩子已經快到3歲的年紀了,但卻過於安靜了些,一點也不像同齡孩子一般活潑好動,而且我發現他對什麼都不是很熱情,包括他媽媽和他說話,他也不怎麼回應,總是自己在那玩一個小瓶蓋,而且一玩就是一個多鐘頭,這正常嗎?之前聽說這好像是自閉症的症狀,但我的朋友是個馬大哈的性格,我不知道該不該和她說,關鍵是我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正常的表現…..」
  • 兒童患上自閉症,大人心急如焚!預防很重要,希望你了解
    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儘量保持良好的情緒,儘量避免各種感染的出現,在危險期的時候要預防各種腦損傷,這樣對於預防自閉症會有一定的好處。兒童自閉症多吃dha是沒有治療作用的。兒童自閉症患兒需要對注意缺陷以及多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平時在孩子由於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而出現的摔東西等錯誤行為,要進行溫柔的懲罰。怎麼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自閉症由於發病原因並不是很明確,因此如何去預防也是一個難題。目前對於自閉症的發病原因,只是推測會和遺傳因素有關係,也可能會和基因變異等有關。
  • 自閉症如何形成的(一)我的經歷
    >,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有誤解的,以為自閉症就是內向不喜歡說話。我堂姐(伯伯的女兒)最近一次和我媽媽聊天時說:「我爺爺這一脈的所有人,性格都有點冷淡,沒有人情味」,我終於知道為何我為何如此的冷淡,對親戚朋友什麼一點都不上心,別人怎麼看我我一點都無所謂,我沒見過爺爺,但我感覺我和我伯伯的性格很像,他除了自己老婆,其他(包括爸媽和孩子)一切都不在意。
  • 關於融合那些事(四)|自閉症兒童隨班過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上)
    融合教育的實施應該讓身心有障礙的兒童能在正常班級中達到物理、社會和功能的融合。當身心有障礙的學生可以在身體、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級,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達成。那麼,要想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融合,自閉症兒童在隨班過程中需要哪些支持呢?
  • 為什麼會生出自閉症的孩子?自閉症是否與胎兒期母體環境有關?
    他們是自閉症兒童,他們是「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純淨、無暇,也像星星一樣冷漠、孤獨,孤獨地在另一個世界閃爍……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以缺乏社會交往、語言交流和興趣,重複刻板的行為或動作,強迫保持當前的生活環境和方式不變為特徵的一種行為障礙,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目前無論是世界範圍還是在我國,兒童中自閉症患者人數眾多且呈上升趨勢。
  • 自閉症少年乘機被拒 自閉症如何治療
    自閉症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我們應該如何治療自閉症以及有效的預防呢?  自閉症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狀。使用的藥物有抗精神病藥、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組織胺類藥、杭抑鬱製劑、理鹽和維生素等,療效均無定論。
  • 自閉症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一個顛覆認知的觀點
    Christoffer Gillberg, 1999)的書,書中寫道:「研究顯示遺傳為導致自閉症的重要因素……至於發展出嚴重的自閉症,也許需要加上別的事情,例如於出生前或期間大腦受損傷」。在網絡上一搜,就能搜到許多類似的觀點。比如在知乎上也有很多類似的討論。一位號稱有18年自閉症兒童康復經驗的人是這樣說的:
  • 4·2世界自閉症日,讓孩子們的天空藍起來!
    自閉症的成因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很多人把自閉症的成因歸結於「冰箱母親」(終日忙於工作,孩子的成長不關心的家長)。人們認為孩子之所以得孤獨症,是因為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心理扭曲,事實上並非如此。
  • 孩子除了自閉症外還伴有焦慮症,父母該如何接招?
    在正式的環境中(如打招呼,握手),這樣制式般的社交規則相對容易,但是若是要自閉症患者分辨對方是否邀請進入群體對談則相對困難,自閉症患者若知道自己無法理解這些社交情況時會非常的焦慮,且能會做出錯誤的猜測,最終無意的傷害到某人,或者被同儕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