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融合那些事(四)|自閉症兒童隨班過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上)

2020-08-28 宜童自閉症研究中心

融合教育的實施應該讓身心有障礙的兒童能在正常班級中達到物理、社會和功能的融合。


當身心有障礙的學生可以在身體、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級,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達成。那麼,要想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融合,自閉症兒童在隨班過程中需要哪些支持呢?



01

特教老師的直接支持


孩子在剛進入普教融合班時,為了便於老師直接輔助(我們在進行任何輔助形式之前就要想到如何撤銷該輔助,不要讓孩子形成依賴),可以把融合的孩子安排在一起;當孩子基本適應之後根據孩子的情況,可以把3個孩子中適應性最好的孩子安排到其他的小組中,並給孩子找同伴,便於孩子參照和得到同伴的支持;隨著孩子適應能力的提高,把兩個孩子分在不同的小組。


案例:元元上幼兒園小班,小朋友排隊的時候,老師把元元安排在隊尾,元元經常會溜號,為了提高元元的專注力,老師將元元的位置從最後一個安排到第一個,與老師目光對視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老師有更多的機會關注到他,他的專注力大大的提高。


安排位置的原則要考慮教師容易監控與協助或者同伴易協助的位置。但是在安排位置時,老師應該注意的是既要考慮到將孩子安排在不易分心或受幹擾的位置上,又要注意此位置要能讓孩子融入班級中,不要標籤化。例如有的老師將孩子安排在靠近老師的一個單獨座位上,老師既能照顧到,又不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但是這樣形成了普通環境中的隔離教育,偶爾用之可以,長久下去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02

普教老師的支持


融合教育強調最小限制的環境和最大程度的支持。為了達到真正的融合,必須強調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密切配合。


根據融合的階段性不同,特教老師對孩子的支持角度也不同。普教老師的職責是面對全體小朋友,當然也包括班上的差異性兒童。普教老師有責任根據自己的觀察與判斷對孩子的融合提出建議,並在適合的情況下提供支持。普教老師和特教老師需要配合。無論是特教老師的幹預還是普教老師的幹預,目的是為了提高融合的質量,而不能因為特教老師的進入而形成變相的隔離型教育。


03

教師引導下的同伴支持


融合教育的益處不容置疑,教師引導下的同伴支持至關重要。特教老師或是普教老師都需要為孩子提供和相同年齡的一般學生接觸的機會,對自閉症孩子的互動提供有系統的策略引導與協助。


// 同伴選擇

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講,選擇合適的同伴非常重要。同伴是否合適,關鍵取決於我們的孩子是否接受,是否願意和他在一起。與其說是自閉症兒童對同伴的接受,倒不如說是同伴對自閉症兒童的真正接納。能否真正的接納,需要特教老師敏銳的觀察能力。


//生活常規中的同伴支持

自閉症兒童進入普通環境首先面對的就是集體環境中的常規問題。集體環境對於每個身在其中的成員都有要求的:不能像在家裡那樣自我,想怎樣做就怎樣做,而是要符合集體的要求,要將自己的想法和集體的要求區分開來。


自閉症孩子在幼兒園中出現的問題,是他們不理解集體環境所致,不是他們故意破壞或者搗亂。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可能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例如,利用同伴的直接支持或者榜樣的作用,及時給予孩子支持,將孩子的主動觀察學習與同伴支持相結合,這樣更有利提高孩子自主適應能力。

相關焦點

  • 關於融合那些事(四)|自閉症兒童隨班過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下)
    融合教育的實施應該讓身心有障礙的兒童能在正常班級中達到物理、社會和功能的融合。當身心有障礙的學生可以在身體、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級,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達成。那麼,要想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融合,自閉症兒童在隨班過程中需要那些支持呢?
  • 關於融合那些事(五)|自閉症兒童隨班融合的漸進性過程
    由於自閉症兒童自身的特點和能力的差異使得他們經常會表現出影響別人的行為,這是他們學習適應集體環境的過程中產生的,有些是暫時的,有些是因為環境的因素帶來的不安,需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在集體環境中,他們是否感覺到被接納,是關係到他們能否適應集體環境的關鍵因素,作為特教老師要向普教老師普及自閉症兒童的特點,以便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 關於融合那些事(二)|隨班融合到底是目的還是手段?
    開學季,總是攪動著無數自閉症家長本來就焦慮不安的心,家長們都非常急切的渴望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普通幼兒園,家長們總認為,只要孩子能去普通幼兒園隨班融合,就證明給孩子的康復訓練已經取得了成功,已經達到了康復訓練目的。那麼,我想問問家長,你渴望的隨班融合到底是孩子康復訓練的目的,還是孩子康復訓練過程中的一種手段,一種形式?
  • 關於融合那些事(一)|什麼才是真正的融合教育?
    實際上,特殊兒童需要的是特殊的輔助與支持。但是,他們不需要特殊的隔離,特別是對具有社會功能障礙的自閉症兒童尤其如此。因此,在經歷了一對一個案訓練及團體小組適應性訓練後,必須幫助自閉症兒童嘗試性的進入普通教育機構進行隨班融合訓練。
  • 關於融合那些事(三)|決定融合教育成敗的關鍵要素有哪些?
    自閉症兒童隨班融合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其修復社會功能的缺損,學會獨立與普通群體相處,學會自我行為管理,真正融入普通社群的生活與學習,為未來的教育生涯及職業生涯做好開端的準備。融合併不是形式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融合。因此,決定融合教育的成敗是有其關鍵因素的。
  • 關於融合那些事(六)|如何促進幼兒安全感的建立
    自閉症兒童缺失的不只是能力還有更多的安全感。有幼兒園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孩子進入幼兒園首要的任務是在幼兒園獲得安全感。與父母親的分離焦慮,導致孩子的情緒緊張、不安,特別是對於那些依戀質量不佳的孩子,比較迴避與退縮的孩子,情緒就更加不安,普通孩子如此,自閉症孩子更是如此。
  • 進退兩難——自閉症兒童隨班就讀的尷尬境地
    奶奶的孫子叫南南(化名)是一個愣頭愣腦的小帥哥,七月份見到他時並沒有太多留意,直到上個月奶奶過來找我訴苦,我才去小組課上認真地觀察了下孩子。但對於融合教育的政策和具體實施方案至今沒有一個地區或者省份有相關部門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為「假融合」「偽融合」提供了市場,隨班就讀也變成了隨班混讀。特別是今年疫情嚴重,幼兒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為此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就被開發了出來。但是並不是隨便搭配幾個略懂特殊教育的老師就是融合教育了,這樣既欺騙了家長,又耽誤了孩子寶貴的康復時間,乃至犧牲他們一生的幸福。
  • 隨班就讀支持老師應如何為特殊需要兒童開展正向行為支持
    2021年01月09-10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民生銀行ME項目資助支持的「特殊需要兒童隨班就讀師資賦能計劃」第三期線下培訓班在廣州舉行,來自東莞、惠州、佛山、肇慶、中山、廣州天河、廣州白雲、廣州黃埔、廣州番禺、廣州花都、廣州海珠40餘名隨班就讀支持老師(資源老師、普通老師、特教助理)線下參與此次培訓【另部分老師線上培訓】,此次培訓旨在進一步幫助隨班就讀支持老師提升針對性地服務和支持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能力
  • 自閉兒隨班就讀荊棘滿路 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憂思
    因這兩起極端事件,自閉症兒童到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的問題引起輿論普遍關注。自閉症適齡兒童隨班就讀的權利應受到怎樣的保護?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當前面臨怎樣的困境?融合教育需要怎樣的支持體系?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調查。
  • 關於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促進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建議
    教育部答覆:「關於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促進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建議」隨班就讀是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特殊教育。黨的十九大要求「辦好特殊教育」,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健全特殊教育的保障機制」。
  • 66名自閉症兒童在園接受融合教育
    有這樣一群孩子,我們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醫學上他們被稱為自閉症兒童。融合教育在促進自閉症兒童成長為社會的孩子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市自閉症兒童接受學前融合教育情況如何?
  • 成都市政協委員楊小卜:啟動「隨班就讀」試點,讓自閉症兒童能在...
    「回歸主流教育,可以讓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提早適應社會生活。」成都市政協委員、民盟成都市科技工委副主委楊小卜通過調研提出建議,在成都市有條件的學校啟動「隨班就讀」試點,讓較輕症狀的孩子能在普通學校學習,讓他們和社會互相接納和包容。
  • 自閉症兒童康復幹預答疑匯總(一)
    如果是這種情況,則需要注重語言理解能力的提升。不聽指令,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還不夠,所有聽不懂指令的含義,那就還是需要提升語言理解能力。當然,也有可能是行為問題,如果發現孩子是故意在不聽指令,建議進行行為功能分析,看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大人的指令。不愛學習指的是哪方面呢?有可能是她確實不感興趣,興趣狹窄是自閉症兒童的主要特徵之一。
  • 《隨班陪讀及融合教育》公益講座開講啦!!!
    9:00-11:30上海愛好將舉辦第114期月主題公益講座。本次講座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臺灣社團法人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會-理事長陳嵐來主講。 主題為《隨班陪讀及融合教育》。 本次講座免費,感謝陳嵐理事長的大愛,為講座提供的公益支持。自9月開學以來,您的孩子在學校就讀順利嗎?都遇到了哪些問題?陳嵐老師將根據多年的豐富經驗一一來講解,關於陪讀,關於融合教育,關於孩子融入生活環境和學校環境,各位家長帶著你的疑問來聽吧!
  • 自閉症兒童診斷過程中你應該知道的八件事
    兒童是如何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對於家長、教育者、幹預師等人群來說十分重要,在診斷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知道以下8件事。星悟書自閉症二. 如何評估自閉症(ASD)症狀?訪談內容包括兒童從出生到評估期間等所有發展情況,包括懷孕、生育、身體健康、學習、行為、情緒、情感,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孩子行為和發展的任何細節通過訪談和觀察獲得足夠的關於孩子的信息,以了解她在不同環境中的表現情況。進行評估來確定診斷。
  • 自閉症人士法律手冊在滬發布:自閉症兒童入學權難以保障
    「權利的合法化是自閉症兒童真正享有受教育權的前提與基礎。但自閉症兒童並沒有明確列為法律意義上的特殊教育對象。」4月2日,第十二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到來之際,《自閉症人士法律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在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場正式發布。
  • 自閉症兒童在學校的偏執性行為,該如何幹預?(下)
    1)例子中的王磊在小學時老師可能都是準時上下課,但是剛踏進中學的他卻未能接受老師的彈性下課,因而反應強烈 。2)不變的規律往往為自閉症學生帶來安全感。3)自閉症學生學會某項規則之後,往往會比其他學生更嚴格地遵守,甚至是一成不變的依從。遇到別人沒有遵從,他們便會擔任「小警察」的角色,指出別人的不足,其實這是由於未能學會靈活處理生活事件所致。
  • 統籌規劃隨班就讀,以專業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裡,特殊孩子享...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秋季學期,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學區的4個特殊孩子順利升入初中,並和普通孩子一起參加分班。早在讀小學時,這4個孩子就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就讀。他們能順利完成小學學業,得益於學區建特教資源教室服務特殊學生。這也是廈門統籌規劃特殊學生隨班就讀,以專業支持推進融合教育的一個典型案例。
  • 自閉症兒童康復幹預答疑匯總(二)
    很多自閉症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依賴成人仿說輔助的問題。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要學會恰當地撤除仿說輔助,讓孩子自己思考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即使孩子自己主動能說的要簡單很多,也比仿說出的長句更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2)不理解仿說的句子:很多自閉症的孩子在學習語言時,會把整句跟情景聯繫起來(Chunking),但卻不能理解句子中各個字詞的含義。
  • 自閉症融合教育架構介紹
    美國是最早提出融合教育方案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融合」(inclusion也有人翻譯為「全納」)更關注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實質上的深層交匯,在強調有特殊需要兒童和普通兒童在同一課堂一起接受教育的同時,還強調為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個別化的適當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