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 蒙特梭利
當你的寶寶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慢慢地在你的懷裡一點一點長大,養育的重點就要從滿足生理需求,逐漸過渡到培養社交和情感能力,比如:自信、同理心、堅韌不拔等這些品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都會強化寶寶這些好品質的形成。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如何打造一個自信寶寶」。
所謂自信,就是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行為,可以應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戰。有自信的孩子更願意學習新的技能,面對新的挑戰。有自信的孩子看待他人都是有愛的、願意合作的,因此他們的人際關係通常都會表現得更好。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寶寶的自信是主要由養育者形成和培養。為人父母,自信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落實在日常育兒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的。
1
規律作息
寶寶是不喜歡驚喜的,儘早建立規律作息對父母和孩子都是有益的。規律的作息,讓寶寶更加容易形成安全、自信和「一切在我掌控「的感覺。只有當一個寶寶的狀態是安全的,ta才能更加隨心所欲地玩耍,健康成長。
2
創造足夠的玩耍機會
玩耍時孩子學會了解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的途徑。也是通過玩耍,孩子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和培養自信。在玩耍中,父母要做個「識相」的人,讓寶寶主導遊戲,父母只在必要時加以引導,也是很好地培養寶寶自信心的方式。
3
幫助寶寶學會解決問題
現在的孩子通常都得到過多人的關注,直接導致孩子基本不需要做什麼,什麼都已經由人代勞了。在寶寶遇到挫折或困難的時候,先認可ta的情緒,一起分析造成挫折或困難的原因,然後提供家長的觀察,試試讓寶寶自己想想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一開始就直接上手幫忙。這樣的目的是給予寶寶足夠的支持和引導,但不代勞。讓寶寶知道,父母永遠是可以依賴來鼓勵ta的,同時讓ta相信,ta自己是有能力找到解決方案的。
4
讓寶寶適應承擔一些責任
寶寶生來就是願意合作的。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有很強的意願想成為「大人」,對於大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感興趣。父母有時候習慣性地會說,「不要做,去玩吧」,因為大人怕孩子越幫越忙。實際上,讓寶寶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很重要的一個途徑。不要簡單粗暴地拒絕寶寶的「幫忙」,適當地根據寶寶的能力向他們「尋求幫助」,讓他們自信地覺得「我能幫忙」。
最後,父母要記住一點,打造自信寶寶的一個大前提是,做個正面的家長,關注寶寶的進步,不亂貼標籤。當你們的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時,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適當地給予你們的支持和幫助,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讓他們充滿自信地說,「Yes, I can. 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做到!」
文章來自:【123plus智匯成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