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個學生聊天,聽她吐槽在家學習的日子,她和我說道:
這幾個月在家,我媽老是嫌棄我,不分場合的打擊我。
前幾天一位阿姨來我家,正好我們線上月考的成績出來了,我考得還不錯,阿姨就誇了我幾句。我還沒來得及高興,我媽就說:「這一次碰巧而已。」
我感覺我媽這句話太打擊我自信心了,一下子否定了我的努力,上課都感覺沒之前有勁了。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常見,小七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
中國人比較講究含蓄、謙虛,尤其在聽到別人誇獎自家孩子的時候,總是謙虛過了頭,「哪裡哪裡」、「謬讚謬讚」。但這在孩子眼中就是:我不值得被誇嗎?為什麼要打擊我自信呢?
也有家長留過言,說很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落落大方,十分出挑。
其實孩子的自信,都是家長從小培養起來的,只要掌握正確方法,也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所以今天我們就聊聊,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
就像開頭這位同學的來信中所說,家長在聽到朋友的誇讚後,第一反應是「謙虛的否認」。
對家長來說,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其實他們比誰都開心。但是他們總是「嘴上不饒人」,想用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激勵孩子。但是這樣無意義的過度自謙,成為了打擊孩子自信最直接的方式。
當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和成長,都這樣被家長三言兩語的自謙帶過了,孩子會在這樣的評價中,產生錯誤的認識:無論我怎麼努力,都只是一般般,不怎樣,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
所以各位家長,請不要過度的謙虛。當別人稱讚你的孩子時,請給予孩子肯定和正確的讚揚,大方接受,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
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的故事大家或許都聽過。
希爾從小就被人認為是壞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他顯得野蠻粗野,連家裡人也不喜歡他。無論出了什麼壞事,大家都覺得是希爾幹的。
面對別人的看法,希爾選擇破罐子破摔,真的去做一個壞孩子。
但是,一個女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希爾的父親再婚了,在繼母來家裡的第一天,父親指著希爾介紹到:「這是家裡最壞的孩子。」
希爾一言不發看著繼母,可是她接下來的話卻讓希爾終身難忘:「最壞的孩子?我倒覺得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
在繼母的幫助下,希爾改正了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才有了後來的成就。
每個孩子都是有優點的。不要總是拿孩子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相比,也不要為了激勵孩子而拿孩子與別人比較。
只要家長們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一定能找到孩子身上值得讓你驕傲的地方。
你把孩子看成什麼樣子,他就會長成什麼樣子;你如果欣賞孩子,他也越來越值得讓你欣賞。
被父母認可的孩子,怎麼會不自信呢?
在生活中和學習上,父母們有時候擔心孩子受到傷害、怕孩子添亂,又或者希望孩子全心學習,無意識地會說出一些不信任的話。
小時候,孩子想要幫忙分擔家務,媽媽馬上說:「家務不要你做,你做不好!」
長大後,孩子抱怨網課學習效果不好時,家長又立刻說:「為什麼別人不覺得,只有你覺得?」
.
父母對孩子想法和做法一再否定,源於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如果連父母都不相信孩子,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要給他可信任的空間,孩子通過家長的信任,去肯定、發展和完善自己,找到自己成長的路。
父母的信任,能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給予他的力量,讓他有不被困難打倒的勇氣;父母的信任,能讓孩子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不斷發掘自身潛力,快速成長。
孩子的自信,不是因為充足的金錢、美麗的外貌、優秀的成績,而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這能讓孩子以平和自信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