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覺得,一個人只要夠大度,宰相肚裡能撐船,那麼這個人的人緣就一定非常好,他的朋友也是遍布各地的那種,可事實上並非這樣,反而越大度善良的人,現實當中朋友非常少,有人就開始迷茫了,自己對人大度,熱情,總是替別人想,難道這樣還不配擁有朋友嗎?反而覺得自己十分的孤獨,幹什麼事情都是一個人,心理學家對此也做出過分析,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老好人。一個人越大度就越會形成習慣,就不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都習慣性地去遷就,在別人心裡都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別人讓自己幫忙,哪怕很想拒絕也不好意思去開口,那麼這就慢慢發展成了老好人,當別人有需求的時候,他是捨己為人,總是第一個衝到最前面,哪怕大家一起出去玩,他也會考慮到很多,完全不需要別人操心自己,反而自己總是操心別人,這類人是很貼心,但不適合做朋友,因為人往往容易得寸進尺。
「生米恩鬥米仇」,當你幫多了,別人就會覺得你這些都是理所應當,別人非但不領情,還會嘲笑你廉價, 而且你做好事做多了,在別人心裡的印象就會定義為老好人,那麼你做的一切都是你應該這樣去做的,而不會惦記你的好,要是有一天你突然不這麼對待他們了,他們還會反過來說你無情,因此,所謂的老好人身邊就很難有真正的朋友,大多數都是為了讓你幫助他們
第二點:怕別人誤會,一視同仁。大多數人交朋友,肯定都分的層次的,有的朋友就可以兩肋插刀,有的朋友只是有相同的愛好,聊得來,而有的朋友更是沒說過幾次話,只是比陌生人更親近一點,所以當你面對的人不一樣,你展現出來的性格也就不一樣,在特別好的朋友面前你肯定會做最真實的自我,但在別人面前就不一樣了。可是大度的人就不會這麼覺得,他們交朋友一視同仁。
因為他們很害怕別人在背後說自己對待朋友有所差別,人這一生本來就會遇到很多人,但你要是對任何人都好的話真的沒有必要,大多數人轉頭都忘記了,因為你對周圍人都好,所以很多人就覺得這是你交朋友最普通的方式,不會讓你覺得是在和他交心,也是因此,大度的人身邊就沒什麼知己,多的是普通關係的人。
第三點:生物角度。 就好像你蒙上眼睛的時候,突然打開,你會被一道光刺痛,無法適應陽光,但時間久了,就會變得很正常,交朋友也是,一開始你對這個人好,他肯定會十分感激你,甚至還想把你當成好朋友,可你時間久了一直這麼對他好,他就覺得你這些都是應該的,不會在對你很感動,尤其是在同事之間,就有很多人誤錯了意。
這三個原因就是解釋了大度的人身邊沒什麼朋友,交朋友本來就是要互相吸引,沒什麼特點的人,就很難引起別人的注意力,比如一個人平時就不大度,但突然變得大度起來,大家就會覺得自己對這個人肯定很重要,才會發生這樣的改變,這就是人性,而且朋友本身就是共性存在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找適合自己的朋友圈才能感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