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IPO直播解讀(一)|虹吸效應對外不對內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

2020-12-17 財聯社

https://h5video.cls.cn/video/193df656-174b8ba3159-0005-8c03-9c0-abde0.mp4

財聯社(北京 上海,記者 姜樊 林漢垚)訊,螞蟻、京東數科即將登陸科創板,引起市場關注。螞蟻剛剛閃電過會後就有媒體報導稱其的融資目標從300億美元提升到了350億美元。

此番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巨頭搶灘科創板,對所屬行業板塊以及A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昨日,財聯社直播節目「金融雲會議」《金融科技巨頭登陸科創板 IPO激增之下如何投資?》中,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這些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並不會給A股場內帶來風險,反而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會對場外資金產生虹吸效應

聯儲證券首席投顧胡曉輝認為,這些金融科技的龍頭企業上市,並不會對市場產生很大衝擊,相反,A股市場迫切第需要更多的像螞蟻金服這類企業進來。

「未來是科技股作為權重股,銀行註定很長時間會維持相對和平的震蕩。」胡曉輝認為,如果沒有新的力量去帶動A股走出來,未來A股將會很長時間繼續震蕩。通過對比美國和中國香港,像螞蟻金服這樣的公司上市的越多,它的權重越大,A股市場才有可能像美國那樣漲個不停。

胡曉輝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主要權重來自於銀行股,銀行在過去的幾十年對我們的指數影響非常大。」他表示,因為過去A股市場主要是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銀行圍繞著固定資產投資進行運作和發展,其估值會經常波動。

此外,胡曉輝也表示,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的確會產生虹吸效應。不過,這些企業的虹吸效應並不是對場內資金,而是對場外資金。「他們的上市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和國際資金。」

技術含量不及市場預期是科技類公司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之前我國有些金融科技公司曾赴美上市,但是從目前來看,市場反應並不好,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在上市後出現了估值下降和市值大幅縮水的情況。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金融碩士學術主任陳弘益認為,目前包含去美股上市的相當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最後不被市場接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技術含量遠遠不及市場的預期。

「這些公司所用的數據以及它真正能夠建立出來的風控模型,並不如市場所期待的價值那麼高,可能很多還是依賴傳統的徵信模式,所以並沒有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有效的創新。」陳弘益表示,未來如何更有效地取得可靠信息,並加以利用、活用,將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怎麼去判斷科技企業或者金融科技企業的成長性,陳弘益稱,除了技術含量外,市場規模以及用戶群體用戶粘度也至關重要。

我國上半年IPO募集資金快佔全球IPO市場半壁江山

除了螞蟻集團上市獲得市場關注外,上半年,我國IPO數據也表現亮眼,募集資金快佔了全球IPO市場的半壁江山。李康分析,根據2020年的IPO數據表現來看,我國的經濟恢復在全球是領先的。

李康稱,在今年上半年,我國IPO的企業數量和籌資的金額在全球IPO市場的佔比都超過40%,接近50%。這個佔比在近年來都是最高的,甚至可以說是今年來一個很大的突破。

「從政策的層面看,不管是從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上來講,我國都有比較寬鬆和比較充足的資金支持IPO的市場。」李康表示。

相關焦點

  • 「螞蟻」變「大象」 重拾「科技」的金融科技走出新徵途
    上市市值將超3萬億元人民幣的體量,讓螞蟻搶盡了風頭,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巨頭,螞蟻上市的背後,金融科技行業經歷過什麼?螞蟻上市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曾經被「金融」帶進迷途的金融科技螞蟻的誕生,不得不提的則是其拳頭產品支付寶,作為阿里體系內解決交易問題的支付工具,支付寶成就了阿里的商業帝國,同樣讓網際網路公司開始踏近了金融的大門,一時間,打著金融科技的網際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金融科技也迎來了發展的風口。
  • 財聯社:信公小安獲評2020中國金融科技領域傑出案例 金融科技B端
    信公股份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為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關者提供企業管理諮詢服務及數位化解決方案的專業服務機構;公司以信息披露諮詢服務為基礎,構築起包含公司治理、投資者關係管理、精品投行等在內,覆蓋企業上市前、中、後期全鏈條的業務版圖,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生態圈內的協同效應。
  • 金融AI科技 Finhouse IM coming
    Fintech公司強勢崛起來勢洶洶2017年,網際網路巨頭與金融機構的聯姻愈發頻繁,科技輸出硝煙四起。從行動支付到個人信貸,從金融代銷到供應鏈管理,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前臺產品線大範圍重合;而在後臺技術輸出層面,大數據風控、用戶畫像、反欺詐、場景拓展、金融雲等領域成了幾大巨頭的必爭之地。從產品到技術,網際網路巨頭高度對標,均瞄準解決方案提供商。Fintech公司在2017年掀起境外上市浪潮。
  • 金融壹帳通費軼明:疫情防控或推動金融企業科技布局
    2月21日,金融壹帳通董秘費軼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中國平安孵化的首家美股上市企業,金融壹帳通承載了中國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重要使命,目前對外的業務已覆蓋國有大型銀行、99%的城商行及52%的保險公司。由於前期研發成本投入較高,該公司尚未實現盈虧平衡,但龐大的金融科技市場以及中國平安的戰略布局,已奠定了科技發展的基石。
  • ...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計劃在香港上市...
    此前,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計劃在香港上市。目前尚不清楚決定是否將一家公司列入所謂「實體名單」的美國政府機構何時會審查此事。但此舉正值川普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試圖發出信號,阻止美國投資者參與螞蟻金服首次公開募股(IPO)之際。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市值可能達到創紀錄的350億美元。
  • 宜人貸:中國金融科技巨頭將把金融科技帶向何方
    作為全球最大的網貸及金融科技行業峰會,以宜人貸等巨頭為代表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再一次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毫無疑問,在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這些巨頭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深刻影響著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  那麼,他們將把金融科技帶向何方?
  • 2021年最前沿的金融科技場景-littlebee小蜜蜂
    金融科技應用正在深刻改變金融行業生態2021年,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金融行業的對外服務模式和對內管理模式都在發生深刻變革。金融科技已經全面覆蓋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授信等各大金融業務核心流程,衍生出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證券、消費金融、網上徵信、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新興金融業務領域。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
  • 直播丨金融數據安全融合研究系列成果發布,未來的金融科技將會有...
    直播丨金融數據安全融合研究系列成果發布,未來的金融科技將會有怎樣的發展?      由上海金融科技
  • 新金融帝國|科技公司VS金融機構
    然而,在距離上市只有3天的時候,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在螞蟻金服處於風口浪尖之時我們不僅思考:資本市場和金融世界未來將如何發展?這裡的科技公司特指以亞馬遜、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頭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企業。這些公司擁有與現有金融機構完全不同的出身,它們以獨創的平臺、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為武器,快速躋身於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打破傳統金融行業的布局,將以顛覆為目標的「亞馬遜效應」傳播到所有行業。提起亞馬遜,想必有些人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他們是做電子廣告和網上書店的時代。
  • 微眾信科:以信用科技為擎,監管沙盒為舵,發揮金融服務乘數效應
    英國的這一經驗被國際社會廣泛借鑑,我國在經歷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後,也加快了探索「監管沙盒」的步伐。2019年,央行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首次提出在多個城市開展金融科技試點業務,推進「監管沙盒」落地,以進一步加快監管體系的建設。2020年4月27日,央行對外公告,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 淪為IPO門外流浪漢,車貸平臺富勤金融還能上市嗎?
    來源:ipo觀察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除了上市標準相比國內寬鬆外,美股的上市審批時間短、效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如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從披露招股書到掛牌平均周期僅在30天左右,最長的樂信為38天。
  • 解碼科技金融:萬字長文,為科技金融正本溯源
    例如,《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國家高新區內高成長企業利用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從受益對象來看,更關注中小型科創主體。理解技術視角下的科技金融在技術視角下,科技金融的核心是跨界集聚資源,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銜接問題。科學技術從前沿研究到技術轉化再到面向終端用戶會經歷漫長的過程,尤其在前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且中間經歷的環節和接口多、主體多且訴求不一致等問題,嚴重阻礙科技資本化。
  • 科技硬核在手 招聯金融開啟「無接觸金融」先河
    而金融科技也由線上借款、還款、購買理財產品轉向「無接觸金融」,其中,招聯金融扛起金融機構社會責任,成為了「無接觸金融」的先行者。大環境加速轉型金融機構這一次的轉型,得益於兩個大環境。一是線上直播日益流行,在這個「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一些金融公司都開始嘗試線上金融產品了。」「播齡」三年的資深主播陳麗介紹。
  •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 一家民營銀行合作的金融科技平臺可達十多家 為什麼民營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青睞於在第三方平臺上推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平安科技被捲入,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在燒錢
    架構調整背後在平安科技架構調整背後,對此,有脈脈用戶解釋到:一方面,對未來幾年的經濟比較悲觀,且在年景好的時候沒有抓住窗口期對外盈利;而且,平安科技條線一直在燒錢,員工工資卻普遍高於賺錢的金融條線;另外,中高層技術領導的水平也有問題,在沒有想好做什麼的情況下就瘋狂招人……基於此,人員優化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民眾金融科技董事局主席葉燁:香港市場正迎來深刻變革 金融科技...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民眾金融科技(00279.HK)新任董事局主席葉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市場的開放程度和成熟程度,加上同股不同權、H股全流通的強烈預期,給市場增加了更多的機會,正愈發吸引各路投資者。  據民眾金融科技日前公告,自2018年1月19日起,葉燁被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葉燁從事金融業長達近30年,先後在長江證券、長信基金等內地金融機構擔任總裁及董事長職務。
  • 金融科技再度折戟港股 Welab上市申請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Welab並非近期第一家申請失效的金融科技公司。2018年4月,凡普金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然而10月底其上市進展狀態顯示為「失效」,招股書的更新日期停留在10月22日。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認為,「多家互金公司赴港上市後股價腰斬,投資人損失慘重,再加上互金行業國內監管政策不明確,導致港交所對相關企業上市持有謹慎態度。」
  • 阿里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增持圓通深耕長三角一體化,主辦外灘...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喻莎 上海報導從螞蟻金服A股上市的消息越來越清晰,到快遞巨頭圓通速遞12%的股份被納入囊中,再到原先延遲的外灘大會終於敲定將在本月舉行並永久落戶上海,阿里巴巴集團與旗下的支付寶、螞蟻金服在上海的動作越來越頻繁。
  • 新華聯收購你我金融 金融科技再下一城
    對於此次交易,新絲路文旅執行董事吳光曙表示,新絲路文旅對金融創新科技的業務以及大數據運用非常看好,你我金融在這方面極具前瞻性,符合公司多元化發展目標及戰略轉型規劃,可以將公司業務擴張到金融科技領域。而此次收購金融科技企業,也是當下的風潮。據零壹財經發布的報告指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160筆投融資事件,其中中國金融科技機構共獲得84筆。
  • 2020香港金融科技周Fast Track | 中國大陸區總決賽活動發布
    香港作為全球頂尖金融中心,近年來一直推動科技賦能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在政策層面,香港金管局及證監會已經推出監管沙盒,對金融科技進行更彈性的監管,促進創新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香港保監局也陸續推出快速通道(Fast Track)和保險科技沙盒等計劃,以推動保險科技領域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