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5video.cls.cn/video/193df656-174b8ba3159-0005-8c03-9c0-abde0.mp4
財聯社(北京 上海,記者 姜樊 林漢垚)訊,螞蟻、京東數科即將登陸科創板,引起市場關注。螞蟻剛剛閃電過會後就有媒體報導稱其的融資目標從300億美元提升到了350億美元。
此番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巨頭搶灘科創板,對所屬行業板塊以及A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昨日,財聯社直播節目「金融雲會議」《金融科技巨頭登陸科創板 IPO激增之下如何投資?》中,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這些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並不會給A股場內帶來風險,反而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會對場外資金產生虹吸效應
聯儲證券首席投顧胡曉輝認為,這些金融科技的龍頭企業上市,並不會對市場產生很大衝擊,相反,A股市場迫切第需要更多的像螞蟻金服這類企業進來。
「未來是科技股作為權重股,銀行註定很長時間會維持相對和平的震蕩。」胡曉輝認為,如果沒有新的力量去帶動A股走出來,未來A股將會很長時間繼續震蕩。通過對比美國和中國香港,像螞蟻金服這樣的公司上市的越多,它的權重越大,A股市場才有可能像美國那樣漲個不停。
胡曉輝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主要權重來自於銀行股,銀行在過去的幾十年對我們的指數影響非常大。」他表示,因為過去A股市場主要是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銀行圍繞著固定資產投資進行運作和發展,其估值會經常波動。
此外,胡曉輝也表示,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的確會產生虹吸效應。不過,這些企業的虹吸效應並不是對場內資金,而是對場外資金。「他們的上市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和國際資金。」
技術含量不及市場預期是科技類公司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之前我國有些金融科技公司曾赴美上市,但是從目前來看,市場反應並不好,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在上市後出現了估值下降和市值大幅縮水的情況。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金融碩士學術主任陳弘益認為,目前包含去美股上市的相當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最後不被市場接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技術含量遠遠不及市場的預期。
「這些公司所用的數據以及它真正能夠建立出來的風控模型,並不如市場所期待的價值那麼高,可能很多還是依賴傳統的徵信模式,所以並沒有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有效的創新。」陳弘益表示,未來如何更有效地取得可靠信息,並加以利用、活用,將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怎麼去判斷科技企業或者金融科技企業的成長性,陳弘益稱,除了技術含量外,市場規模以及用戶群體用戶粘度也至關重要。
我國上半年IPO募集資金快佔全球IPO市場半壁江山
除了螞蟻集團上市獲得市場關注外,上半年,我國IPO數據也表現亮眼,募集資金快佔了全球IPO市場的半壁江山。李康分析,根據2020年的IPO數據表現來看,我國的經濟恢復在全球是領先的。
李康稱,在今年上半年,我國IPO的企業數量和籌資的金額在全球IPO市場的佔比都超過40%,接近50%。這個佔比在近年來都是最高的,甚至可以說是今年來一個很大的突破。
「從政策的層面看,不管是從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上來講,我國都有比較寬鬆和比較充足的資金支持IPO的市場。」李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