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2020-12-22 騰訊網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商業銀行需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手續費。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加總目前11家頭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近年來漸成部分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

2018年,京東金融上線了富民銀行的存款產品「富民寶」,業內普遍認為這是網際網路存款的開端。京東數科的招股書也顯示,京東數科幫助金融機構的存款產品實現規模化增長。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計為金融機構推薦了超200萬存款用戶。

富民銀行是中西部第一家民營銀行,和富民銀行一樣,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受到了眾多民營銀行的青睞。

根據北京商報11月的一篇報導,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薦的銀行存款多為中小銀行產品,而這其中,民營銀行的產品更是佔據「C位」,被主要推薦。以京東金融上推薦的銀行存款產品為例,全國19家民營銀行中,10家有產品在該平臺銷售,1家產品售罄,4家顯示產品在路上。

為了攬儲,民營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利息也給得較高。

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的存款均為定期,以3年、5年期為主。1年期利率最高為2.25%,3年期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者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的上限。

另據證券日報近期的一篇報導,不少民營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收益最高可達近5%,部分平臺為攬客在收益補貼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補貼的收益率甚至達到了6%,使得平臺銷售部分產品1個月年化收益率可達7%以上。

一家民營銀行合作的金融科技平臺可達十多家

為什麼民營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青睞於在第三方平臺上推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智庫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等出現,固然有銀行片面追求市場份額、盲目擴大存款規模等因素,但推出上述新型存款產品和業務的銀行多為中小銀行,這更多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來源狹窄、負債成本高企的窘境。

澎湃新聞觀察到,民營銀行一般會與多個金融科技平臺合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如億聯銀行2020年三季報顯示,億聯銀行目前存款合作平臺13家,如京東金融、陸金所、美團、小米金融等。報告期內,億聯銀行優化平臺管理機制,對合作平臺進行全面評估及動態跟蹤。截至報告期末,線上平臺存款210.07億元。其中,自營線上存款70.75億元,外部平臺存款139.32億元。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被下架後,將對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產生什麼影響?

董希淼表示,中小銀行資本實力較弱、負債受限較多,影響其信貸投放能力,不利於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資本補充是增強風險抵禦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們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

董希淼還建議修訂現行相關辦法,為更多的中小銀行(如一些民營銀行)儘快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開展流動性管理和通過發行金融債獲得資金來源提供便利,緩解負債來源單一等問題。同時,應進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實施差別化政策,在市場利率自律機制之下允許中小銀行採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空間。對網際網路銀行,對其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吸收存款應給予差別化的支持。

為什麼近期主要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儲蓄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除儲蓄機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辦理儲蓄業務。」那麼,什麼是儲蓄機構呢?《條例》第二條明確:儲蓄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准,各銀行、信用合作社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以及郵政企業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也就說,只有銀行和信用社等才能辦理儲蓄業務。

董希淼解釋,在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鏈條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起到引流、導流作用;存款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在這種模式下,網際網路平臺是否涉嫌違規辦理儲蓄業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認定。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網際網路平臺並非《條例》規定的儲蓄機構,不能辦理儲蓄業務。

孫天琦在11月「數字金融領域監管科技探索與應用研討會」上提到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

孫天琦表示,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業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產品規模增長迅速、存款結構變化明顯、高風險機構入場經營、流動性依賴增強和同業融資替代效應顯現等趨勢,並帶來涉及存款營銷行為、違規宣傳存款保險保障、地方法人銀行突破地域限制展業、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面臨挑戰等問題。

此外,今年來監管層頻繁加碼對存款業務的調整,以限制銀行為攬儲推出創新存款產品。

今年3月,央行再次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12月14日,六大行齊發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是銀行為了吸引存款推出,其收益是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長期以來,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都被當作是銀行的「吸儲利器」。而在2021年1月1日之後,在六大行裡的這類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其實,早在一年前,監管部門以窗口指導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叫停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並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規則亦將適用該規定。而如今,清理大限將至。

相關焦點

  •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民營銀行影響幾何?
    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商業銀行需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手續費。
  • 評論: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正向金融效應大
    來源:新京報網近日,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當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實質上屬於「無證駕駛」,早晚都將被納入有效監管範圍。還有一個原因是最近六大商業銀行取消了「靠檔計息」存款單品,提前支取一律按活期計息,這對於中小銀行機構來說也無異於起到了巨大的倒逼作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高成本,必然會讓中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大幅降低,這樣也會讓中小商業銀行不得不放棄與金融科技巨頭們合作導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遊戲」。為何持這種觀點?
  • 螞蟻、京東金融等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何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 葉映荷三日內,螞蟻集團、京東金融、陸金所等金融科技「三巨頭」已悉數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陸金所獲悉,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陸金所還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 螞蟻、京東金融等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啥風險
    三日內,螞蟻集團、京東金融、陸金所等金融科技「三巨頭」已悉數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傳遞什麼信號
    自12月18日起,陸續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了其存款產品。截至目前,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有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攜程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至少10家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 螞蟻、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京東金融、滴滴金融等仍在銷售
    至於此次下架是不是受監管影響,螞蟻集團在接受《財經》新媒體採訪時稱:「這是全行業的事,很多網際網路平臺還在銷售,只是我們主動下架了。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 螞蟻、京東金融、陸金所等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何風險
    澎湃新聞 三日內,螞蟻集團、京東金融、陸金所等金融科技「三巨頭」已悉數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無照駕駛」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有三重影響
    「無照駕駛」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有三重影響 文:姜伯靜 一夜之間,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 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銀行攬存大戰關口 支付寶、度小滿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如若後續監管有明確要求,將依照監管要求進行相應處理。多名金融業人士認為,支付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主動下架,有可能與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風險應對新課題有關。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公開場合兩度提及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存在風險,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背後:部分高風險機構在「飲鴆止渴」
    自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9家平臺先後停止新增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有玖富錢包、小贏理財等規模較小的平臺仍在出售。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 高收益背後是「無證駕駛」?
    【財經翻譯官】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高收益背後竟是「無證駕駛」?周末,包括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App等多家頭部平臺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平臺紛紛表示,「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產品只對已購買的產品老用戶可見,持有用戶不受影響。可「存款+網際網路」還是儲蓄存款嗎?
  • 京東金融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原因是什麼?
    12月20日,京東數科今日表示,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 48小時突擊下架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三宗罪」
    攜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多家平臺宣布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平臺:48小時多家宣布「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月18日上午,支付寶下架了銀行存款產品。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三天內八大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網際網路金融或迎更強監管
    此後,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相繼下架平臺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截至12月20日晚,三天之內八大平臺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時間颳起了網際網路存款下架的風暴。近日,監管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此番網際網路存款下架行動背後,或將迎來新一輪更強監管。
  • 網際網路存款一夜全下架,對產業各方有什麼影響?
    近幾日,風靡一時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相繼下架,被市場視為央行對網際網路金融亂象的進一步整頓。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但相應的風險也已引起監管部門警惕。在11月、12月兩次公開演講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曾點名網際網路存款風險。
  • 支付寶、京東金融等下架網際網路存款 民營銀行負債端業務如何繼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銀行儲蓄存款市場風波乍起。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相繼發布公告,調整靠檔計息的大額存單、定期存款類產品利率計息方式。此後,部分用戶發現,支付寶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不再對新客戶展示。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APP也陸續全部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螞蟻集團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月18日 消息:據北京商報報導,今日,針對「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事,螞蟻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 支付寶緊急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監管對金融科技的口袋還在收緊。12月18日,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僅對已購買產品用戶可見。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目前支付寶的理財頁面已經沒有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而其他兩家網際網路巨頭平臺上面還有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其他金融平臺情況如何?
    12月18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發現,支付寶理財頁面,已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繼螞蟻集團後 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日前,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僅隔一天,又有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京東金融、度小滿平臺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進行處理。同時,騰訊理財通的穩健理財中不再有銀行產品這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