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得比較早,閒來無事便看了朋友的公眾號。同一個城市一樣的職業,寫出來的文章因為心境不同文章風格也是大相逕庭。不覺感嘆和她相比我確實浮躁功利了些。
但是我喜歡這樣的自己。或許也正是心底的這份功利才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我兩歲就成了留守兒童了。你能想像一個剛會呀呀囈語的孩子,挨個房間找爸爸媽媽的場景嗎?奶奶說後來我就不找了,乖乖吃飯乖乖上床睡覺。是的,人生的第一課就是接受。
後來女孩慢慢長大了。你一定認為她刻苦努力成績優異。再或者認為她不服管教逃課叛逆。
和所有的故事不一樣的是她沒有成績優異也沒有逃課叛逆。她知道要好好學習但又三分鐘熱度。她成績一般,長相一般,人緣一般。就連叛逆期也是一般般馬馬虎虎的過了或者根本不能叫做叛逆。她沒有思想沒有主見又後知後覺。
高中的時候聽了一次勵志演講,人不多,但是礙於毛毛雨連不多的人都走了。因為演講者還在繼續,出於不忍,就留到了演講結束。她就是這樣但也是這次她開始學會思考。但也是沒有多大起色。她只會在失落的時候,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在被男朋友言語傷害的時候...
這個社會是功利的。她發現成績好的學生人緣好。她男朋友會慢慢嫌棄她的成績,因為他們最終去不了同一所學校。她會想如果全校第一名是我會怎麼樣,如果學校裡那個唯一的北大生是我又會怎麼樣。
是的,她成績一般。最終也沒有去同一所學校,甚至同一個城市,同一個省份。高考以後就從此陌路了。
就是在三本的大學裡,她喜歡上了越來越多的思考。她知道社會功利,她雖依舊獨處但是心裡卻想著要改變。
她會業餘學習英語,因為她知道英語有用。
她看書會考試寫感受,因為她知道多分析總結有用。
她會留心身邊的商機,因為她知道有用。
是的,她會學習有用的知識,做有用的事情。因為她知道這個社會是功利的社會。她也喜歡這個功利的自己。
功利,不是一個褒義詞。但功利也不是讓你不明是否曲直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
功利是不斷推動著你克服懶惰,慢慢提升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我希望你也可以喜歡這個功利的社會,喜歡功利的自己,但永遠不會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