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化趨勢向縱深發展,但國際間的競爭也不斷加劇。特別是發達國家,他們想要搶奪市場,為此不惜使用各種手段,打擊對其有衝擊力的國家和市場。舉個簡單例子,幾年前華為在美國的眼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司,根本沒有放在眼裡,可隨著華為的狀態,美國開始有了危機感,於是通過各種措施制裁華為。
由於美國方面的制裁,華為手機的晶片供給鏈出現了極大的問題,這也造成華為手機的產量下降,即便消費者想買,也面臨著買不到的情形。華為手機當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繼續向前走,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前不久,深圳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華為在收購協議上籤下了彼此的姓名,前者對榮耀收購意味著華為和榮耀已經沒有任何在持股方面的關係,華為就此和榮耀體面的放開了彼此的手,他們不再有實質的聯繫。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榮耀所佔的市場份額為13.81%,同比增長了22.43%,由此可見,榮耀品牌的競爭力足夠強勁,前途一片光明。
華為和榮耀分手的消息傳出,引起不少人的熱議。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任正非心裡也清楚,美國的所作所為目的在於讓華為「消失」。基於此,華為不願意拉任何夥伴下水,於是割棄了榮耀的業務。華為本質上也是無奈之舉,為了後者的發展,才出此下策。如果,榮耀繼續跟著華為,那麼他們的元件供應也會遭到極大的打擊,長此以往,榮耀的市場份額很快就會被瓜分殆盡。
不過,任正非也公開表示華為雖然和榮耀「分手」,但二者之間還是有不少聯繫,榮耀也不會自甘墮落。言下之意,就是大家不用過多擔心榮耀的發展,即便沒有華為的技術支撐,榮耀的實力也不會降低,榮耀也不會停下自己的步伐。他直言榮耀會繼續發揚先前的契約精神,一定會品牌做大做強,在未來做華為最有競爭力的對手。
華為為什麼要和榮耀「分手」呢?大眾給出了自己的解讀,有網友表示華為此舉是為了榮耀品牌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榮耀品牌取得獨立之後,至少在購買晶片和其他零件方面不會受到禁令和制裁的影響。這樣的話,榮耀的手機業務的生存空間增大,而華為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要知道,從去年5月份開始,華為受到制裁的影響,不是在晶片供應鏈方面困難重重,連購買元器件都成為了奢望。如今,華為自主研發的晶片還在試用階段,無法投入大批量生產,「無芯可用」是華為亟需解決的難題。當然,即便華為遇到這麼多挫折,他們也一定能夠戰勝所有的困難,在未來綻放光彩,你們相信華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