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備註:本文部分引用的圖片、視頻來自參與此次課程的老師、學生,感謝授權
12月21日晚,「WHAT IF」數字藝術展覽在深圳技術大學C-5教學樓隆重舉行。本次展覽由該校創意設計學院主辦,由創意設計學院18級工業設計專業34名學生,任課教師海鵬嬌,學術指導張臻然、唐帥、賴超凡共同策展。
「WHAT IF」數字藝術展是深圳技術大學創意設計學院2020年的一門專業課程結課作品展覽,任課教師海鵬嬌邀請柴火認證會員張臻然、唐帥,應用柴火母公司seeed提供的成熟開放科技進行課程指導,嘗試探討課程更多的可能性,借用開放科技賦能力,培養學生跨界學習的能力。
展覽以「WHAT IF」為主題展開發想,使用開源硬體、交互投影、體感互動等多種媒介和方式,囊括了六個作品,分別是「不小心攪亂梵谷的夢」、「博物館奇妙夜」、「擁抱充電站」、「如果萬物有靈」、「觸及黑洞」、「如果向樹傾述」,為觀展者提供良好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在2個月的課程期間,34位學生在4位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學習開源硬體Seeed Kit, Touch Designer、Python編程,概念藝術呈現+互動設計,並最終應用課程所學,呈現出了科技與藝術設計跨界結合的結業項目。
一個視頻帶大家看完6個精彩項目
👇👇👇
01《不小心擾亂梵谷的夢》
Accidentally Disturbed Van Gogh’s Dream
小組成員:鄧淇、李曉瀅、楊珂欣、肖豪斌、王適存
傳說,梵谷的《星月夜》靈感來源於一場奇異的夢,假如我們身臨其境,又會發生什麼呢?本組使用腦波儀與影像進行互動實驗,創造虛幻的夢境畫面投影在地面上,讓體驗者通過行走的方式與畫面進行互動。
技術實現:項目使用了一款畫面及交互動作實現的軟體Touch Designer,地面投影互動設備(投影儀、雷達、主機)和腦波收集儀。先用Touch Designer做出流體畫一類比較抽象的畫面,把畫面導入到地面互動投影裝置中。投影儀把畫面投影到地板上,互動雷達裝置監測體驗者所在的位置。體驗者事先戴上腦波收集儀,作為一隻「筆」走進畫中。情緒變化導致腦波收集儀收集到的數據產生變化,從而影響畫面的顏色。
02《博物館奇妙夜》
Night at the Museum
小組成員:朱彥一、張偉浩、劉宏韜、黃啟振、陳浩佳
一幅世界名畫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是一個瞬間的永恆,有著啟發我們感受不同時空、時間、事件的魅力。該裝置藝術作品將經典的傳世名畫與氣泵、搖杆等有趣的互動形式相融合,使觀看者以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名畫,以創新的展示形式詮釋名畫的另一種觀看的可能性。
技術實現: 先使用PS對名畫進行摳圖與修補,而後將PS所得的素材導入AE之中進行動畫的製作,另一方面則在準備Arduino與傳感器(旋轉角電位器,光敏傳感器,搖杆傳感器)的接合,編寫Arduino語言對傳感器所得的數據進行採集,隨後將得到的數據導入TouchDesigner中,再使用TouchDesigner將數據與動畫連接起來,保證觀眾能確實地與畫作進行互動。
03《擁抱充電站》
Battery
小組成員:陳璐、鄭淳、袁源輝、莫韻霖、林官蔚、梁嘉駿、關則餘
擁抱擁有神奇的力量,也給予我們能量。觀眾在擁抱充電站內擁抱時,能觸發裝置的燈光效果,讓觀眾看見擁抱的力量,為自己充電。
技術實現:本項目採用深度攝像頭探測技術,將擁抱的瞬間與燈光效果結合進行藝術化的視覺呈現,使擁抱的力量實景化。
04《如果萬物有靈》
Creatures Exist with Souls
小組成員:梁紫麗、姚珺潔、徐詩敏、吳明鈺、陳鑫濤
歡迎來到Elves的奇幻世界,你將化身驅光動物闖入燈火闌珊的數字森林。你的闖入會影響棲息在此處的原住民--小光影,它們會因為你的到來嚇得四處躲避。當你離開後森林又會恢復原樣。人快速經過燈的時候,人「帶起的氣流」驚動了 「小精靈」,「小精靈」因為受到驚嚇而分散開——也就是燈泡裡的燈光變暗,代表「小精靈」 的燈光四散逃開,在人走後回到原來的燈位置, 燈泡的亮光隨著「小精靈」的回來增加,變回原 狀。」小精靈「之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擴散一 樣的現象。當經過燈泡的時候燈泡呈現滅亮滅波 動的效果時,滅燈時相應位置的小球呈現發散又 收斂的粒子效果。當無人進場是,有靜謐森林的 大投影效果並伴隨音樂,有人進場時大投影效果 消失並且音樂切換。
技術實現:
Arduino-採用紅外避障傳感器對體驗者的行為進行感知並傳輸,控制LED燈帶的交互變換效果
Touch Designer-對adurino傳輸的數據的處理和轉換 相應燈滅後的投影效果處理和無人進場時的動畫呈現 進出場音頻的切換
燈球模型-構造數字森林式裝置,讓體驗者有沉浸式的體驗
05《觸及黑洞》
Touch the Black Hole
小組成員:黃鳳婕、張秋汝、徐振東、談瑩盈、丁榕珊、蔡景旭
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黑洞神秘且極具吞噬性,即使是速度最快的光,一旦靠近黑洞也會吸引並且被吞噬。「觸及黑洞」藝術裝置,將黑洞吞噬的神秘過程呈現在參與者面前,讓人們一起見證曾經觸不可及的「黑洞」的形成、變化過程。該作品採用測距感應,玻璃雷射雕刻與燈帶效果相結合,讓沉浸者如同真正觸及黑洞一般體驗到強烈震撼,從日常感知中抽離出來。
技術實現:項目主要運用了亞克力板, led燈帶,超音波傳感器,音響,Arduino等物料,具體實現如下。
06《如果向樹傾述》
Speak to the Tree
小組成員:李塬栩、劉興仁、林松斌、賴舒儀、溫瑞祺、黃文榮
紛繁的世界中是否有一處角落能夠容納傾聽你我內心的聲音,本作品通過收集聲音素材進行圖形圖像數據可視化的轉化設計,展現出一個賽博空間的虛擬世界中包羅萬象的大樹,體驗者可通過樹洞大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這些聲音將融入到大樹中,變為美妙的動態粒子,不同的語言組合成多元的形態,賦予其新的活力。在這賽博空間中,我們不再孤單,大樹都記得。
技術實現:
看完這些精彩項目
一個視頻揭秘項目背後的故事
👇👇👇
自2011年成立以來,柴火深耕國際開源技術社區近10年,一直致力聚合&培養國際創新人才,立足傳統產業的創新需求,持續為創新社區提供專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方案,降低雙創人才應用成熟技術方案的門檻,搭建創客與產業協作的對接平臺,推動全球創客社區的創新解決方案嫁接到本地產業,推動產業創新升級。而此次兩位認證會員以項目合作切入大學專業課程指導,是社區應用成熟的開放科技服務教育產業課程創新的一個範例。
🤖️🤖️🤖️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人才升級|產業創新
硬體入門|物聯網應用實戰|社區聯名
提升技能 盡在👇人才賦能課程 (點擊圖片獲取課程詳情&報名)
人才升級 推動雙創事業合作(點擊圖片獲取合作詳情&報名)
國際權威認證 技能加持合作(點擊圖片獲取合作詳情&報名)
----END----
Chaihuo x.factory|深圳,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