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好課的四個標準——有人、有料、有趣、有變

2020-09-19 濟寧教育

精彩導讀

老師的課堂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能好在哪裡呢?所以課堂想要擺脫某種模式束縛,老師就要根據自己固有的知識、能力、水平、特長,來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好課的背後折射的是教師的教育哲學,一個好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他的價值認知和價值取向的,他既不會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也不會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課的藝術,就在於「放得開,收得攏」,這藝術會讓人覺得餘音繞梁,回味無窮,會讓師生難以忘懷。


總結起來是四句話——要有人,要有料,要有趣,要有變。如果濃縮一下就是要有味,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味。


課堂要「有人」


1、你的課堂上,有生命的成長嗎?


有人的第一層含義,當然是有學生。


作為一位教師,應該努力從教育的本原來認識我們的課堂,教育是面對人,幫助人的生命生長的,著眼生命生長的課堂,必然是基於學生實際,要從學生生命生長需要出發的。


我們在課上總是習慣於指向考試,指向升學,我們灌輸給學生的,很少是指向批判、體驗、創造的。


考試升學,找好工作,討好老婆,過好日子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著眼於人的,但是人生絕對不僅僅是這麼一條直線。


如果我們的課堂給他們的就這麼一條直線,那麼將來他們一旦遇到挫折,離開這個軌道的時候,他們就不知所措了。



2、給課堂注入個人風格


「有人」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有我們自己。


所謂有我們自己就是要有我們的個人風格,是我的「課堂」,這裡面包含著「我的」教學哲學。每個人包括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教師的個體意識,就會失去教學的創造性。


做教師的,學徒,到匠人,到藝人,到專家,這個過程中我們所教的每堂課本就是不一樣的。

這原本是常識,可是我們在課堂教學評價時往往只有一個標準,這標準更多的時候是無視施教教師和受教學生的。


3、課堂上要關注情境中的人


所謂「有人」,還包括不在場的人,比如教材的編寫者,教學綱要、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的制定者,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孩子身邊的人,這才是我們掛在嘴上的「教學情景」。


蔚格藝術中心舞蹈課堂


課堂要「有料」


「有料」,換一個角度講,就是課程資源。


一堂好課,教師是會從實際的教學情境出發,開發和利用相關的教學資源的,這資源既有我們自身的經驗積累,更來自與學生的互動。


E念學習能力中心課堂


課堂要「有趣」


所謂趣味性,就是課堂能讓學生產生發現到某種稀罕之物的興奮,迫不及待地要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與大家分享他的樂趣。


人總是喜歡發掘神秘的寶藏,尤其是兒童。


有趣的課堂,就是要帶領學生走進神秘的境地,尋求知識的寶藏。


有趣的課堂會將學生的天賦、洞察力、以及多元的視野聚焦在他們對生命的挑戰上,進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可能,也就會尋找到我們從未想過的答案。

濟寧新概念英語學校課堂

課堂要「有變」


「有變」說的是一堂好課的每一個環節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隨機的,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動態生成」。


一堂好課是一定會根據課堂的實景調整教學預案和教學方法的,這樣的課堂才是有張力,有靈氣的。


教學面對的是人,既然人是活的,我們怎麼可以死守預先設定的教學方案呢,又怎麼能夠按照一個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呢?


其實,有變的課堂就是要打破我們對他人的迷信,對標準的迷信。


我們的課堂要勇於挑戰傳統的模式,不能用一個不變的標準來認識自己。因為生命是多元的、變化的,決定了教育必須是多樣化的,而不是刻板化、模式化,好的課堂總是會在變化中收穫教與學的愉悅。

卓躍兒童運動館課堂


做到這「四有」

需要培養四種能力


如何上出這樣的好課?我認為,還可以說四句話——就是需要學會四種能力,即解讀文本的能力、靈動的能力,沉穩的能力,「得意忘形」的能力。


1、解讀文本的能力:在文本中發現問題,才能培養出有「問題」的人


應試教學的弊端之一是把學生教得沒有問題了。真正的教育要做的是讓每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產生新的問題,使他們成為一個個有「問題」的人。要讓學生有「問題」,自己先要成為有「問題」的人。教師對文本的閱讀最要緊的就是從文本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善於思考的學生。



2、靈動的能力:捕捉課堂上靈光一閃的瞬間


所謂「靈動」,就是教育理論上講的教育機智,我的理解是「課感」,也就是教師駕馭課堂的靈感。教師有了這種「靈動」,在課堂上才能夠迅速發現、捕捉那些對課堂教學有幫助的瞬間,也才能夠及時消解那些不利於教學的負面因素。


比如,課堂上突然有麻雀飛進了教室,怎麼辦?一是把它趕出去,二是不聞不問,再有就是相機引導,跟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前兩種情況沒有及時消解不利因素,而「相機引導」就是具有課堂的靈感,能將一些預料之外的情況為我所用。


3、沉穩的能力:別讓浮躁的心態汙染了課堂


所謂沉穩就是不浮躁,現在的課堂教學當中有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尤其是低年級,就是動不動就表揚:「你真聰明!」「你怎麼會想到這個問題的?」等等,過度就是一種浮躁。


許多情況下教師同樣很急躁,比如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完成練習、在與教師的互動當中,出現了思維、語言、表達阻塞的時候,有的教師就會拉下臉來:「這個我都講了多少遍了,你還不會?」


要想沉穩地駕馭課堂,一定要克服這種浮躁的心理,埋下頭來,回到教育的本真。教育不僅僅是考試和升學,教育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豐富生命的色彩,拓展生命的厚度。比如適應生活、獨立生活、改善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使人成為人。


4、「得意忘形」的能力:擺脫固有的模式束縛


教學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如果用統一的「模式」去教,就會很機械、很教條,所以好老師的課堂要達到「得意忘形」之境界。


「得意」包括三個維度:


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要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主旨、特點和編寫者的意圖;


二是要「得學生之意」,也就是要了解學生的需要,適時調控學生的情緒,使之漸入佳境;


三是要「得課堂之意」,即充分認識到教育教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不是一套不變的、機械的程序。


「忘形」是指,一個好教師,首先得忘掉自己的教師之形,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層面,認識到自己是學生的合作者、幫助者,要時刻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


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於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於某一種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機智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三是要忘掉課堂之形,努力將課堂視為一個小社會和師生互動合作的舞臺。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在與學生的合作中享受到教育的樂趣。


老師的課堂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能好在哪裡呢?所以課堂想要擺脫某種模式束縛,老師就要根據自己固有的知識、能力、水平、特長,來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相關焦點

  • 好課的四個標準——有人、有料、有趣、有變
    課堂要「有人」 01 你的課堂上,有生命的成長嗎? 有人的第一層含義,當然是有學生。 02 給課堂注入個人風格 「有人」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有我們自己。 所謂有我們自己就是要有我們的個人風格,是我的「課堂」,這裡面包含著「我的」教學哲學。每個人包括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
  • 凌宗偉:好課的四個標準——有人、有料、有趣、有變
    好課的背後折射的是教師的教育哲學,一個好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他的價值認知和價值取向的,他既不會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也不會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課的藝術,就在於「放得開,收得攏」,這藝術會讓人覺得餘音繞梁,回味無窮,會讓師生難以忘懷。總結起來是四句話——要有人,要有料,要有趣,要有變。
  • 教學技能|一節好課應具有的四個標準:有人、有料、有趣、有變
    總結起來是四句話——要有人,要有料,要有趣,要有變。如果濃縮一下就是要有味,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味。 課堂要「有人」 1、你的課堂上,有生命的成長嗎? 有人的第一層含義,當然是有學生。
  • 一堂好課的「四心」標準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評價標準:有人側重於執教教師的深厚素養,有人傾向於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有人著眼於學生能力的培養……雖然標準各有側重,卻總會有一些「共識」。我認為,一堂好的語文課,需要具備「四心」。一堂好的語文課,課前準備要用心。外出觀課學習,每每看到好的語文課,都感到如獲至寶。認真學習之餘,潛心觀課之後,腦海裡也時常冒出些許疑問:為何同樣一篇課文,專家骨幹的教學設計如此新穎別致?
  • 終於有人把高利貸的標準講透徹了!生活必備常識,建議收藏
    小閒專欄最近收到一位網友發來的私信,說是自己負債太多,而且大部分還都是民間借貸,想上岸但無從下手,利滾利像雪球一樣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讓小閒給個建議。小閒把給這位網友的建議又整理了一下,寫成這篇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其他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們。
  • 好課的三個標準
    對於好課標準的討論,反映了教育人對於教學本質的追問。教學改革每每發展到一個階段,總會有一段對教學本質的追問過程,這便於人們修正教育行為,讓教學改革更加健康地發展。什麼樣的課是好課,從學生的角度分析顯得特別重要。好課應該讓學生學會。一段時間,關於高效課堂的呼聲很高,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取得好的效果的課自然是好課。高效課堂是應對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最好解決方案。
  • 如何寫出一篇有顏、有趣又有料的讀書筆記?
    可是很多書,我們只是讀過,由於沒有超強的記憶力,很多原本很有啟發的內容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淡忘。寫讀書筆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什麼是讀書筆記?如何寫出一篇有顏、有趣又有料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什麼?因為,排版就像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因此,我們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要十分注重它的排版。推薦用上下或者左右結構的排版方式,因為這兩種方式不僅整潔美觀、有顏有料,而且不用花太多的時間,是忙碌上班族的首選。
  • 當個有趣又有料的老師,是一種什麼感覺?
    每次上完課,她也會在QQ空間裡留下自己的課堂感悟——「這樣上課多帶感覺,新東方的各位老師果然有料。」當年發的空間說說戴楚也在曾經自己的新東方老師們那兒學會了很多金句,比如「把自己的碼頭建好,自然會有靠港的船隻」等等。
  • 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題:你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結構化試題】你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中公講師解析】一節好課要做到「五實」,即一節好課應該是紮實的課、充實的課、豐實的課、平實的課、真實的課。紮實的課就是有意義的課,學生至少能學到東西,有情感體驗,產生學習需求,不圖表面的熱鬧;充實的課就是有效率、有內容的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豐實的課就是生成性的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內容豐富,師生互動,思維活躍,給人啟發;平實的課就是課堂的實實在在,是常態下的課,不管誰在聽,教師都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真實的課就是不加粉飾、課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課。
  • 筋脈石的收藏標準和量化評價體系
    筋脈石有沒有收藏標準和依據?有,光澤度、玉化度、純淨度、完整度、脈紋、顏色、外觀、外形、大小和相似度這十個指標,可以作為收藏筋脈石的標準和依據。有沒有量化的筋脈石質量評價體系?沒有。筋脈石雖然有以上十個指標作為評價依據,但是筋脈石的好壞,很難用數字的方法量化評價。嘗試性探索本館從收藏的角度,嘗試用打分制為筋脈石的評價標準設置權重分,建立了這套《筋脈石量化評價體系》,以便能更直觀地反映出筋脈石的好壞,並希望能為收藏者提供更科學的收藏建議。
  • 看過來,澄海的文明實踐「有趣有料」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於1991年,是收藏潮學文獻資料最多的史料倉,有潮汕民間「翰林院」之稱。澄海區傳統文化底蘊濃厚,華僑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有趣有料」的文明實踐,吸引了眾多村民和學生觀賞、參與。
  • 南京市資訊|喜年花生唐購物中心設計鑑賞:有趣、有味、有料的18...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喜年花生唐購物中心設計鑑賞:有趣、有味、有料的18小時夢工廠鼓樓又新添一座全業態購物中心!南京喜年花生唐購物中心以獨特的設計理念,打造有趣、有味、有料的18小時夢工廠!
  • 如何做出酷炫有趣又有料的微課?
    它已成為一種趨勢尤其是隨著5G技術的興起線上教育將會更成熟如何將線下課程設計成有趣的開發線上課程有哪些技巧?這些都是老師們將面臨的新難題來畫視頻學院重磅推出新課程如何開發酷炫有趣又有料的微課?
  • 如何定義一堂好課?有趣的外化形式+有用的內核基礎,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賦予實用性課程有趣的靈魂,其實很多學校早已開始教學探索,其中美國的學校頗具代表性。 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標新立異開設節約課程,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只用一美元完美度過一整天,那麼不妨通過節約系列課程進修一番。遠離被各種打折促銷支配的恐懼,拯救買買買的月光族於拮据吃土的困窘生活……不得不說,節約課程簡直就是衝動消費者的福音。
  • 「漁耕課程」有趣又有料
    近年來,學校開發了具有漁鄉特色的「漁耕課程」,讓學生過上了有趣又有料的特色傳承學習生活。
  • 「破」+「立」|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的這場「非紙筆測試」有趣!有用!有料!
    方案裡提出了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四個評價維度,堅持「破立結合」。「破」的是短視行為和功利化傾向;「破」的是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破」的是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為;「破」的是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
  • 「理性派」讓自己變得有趣 創意養成的四個建議
    擇偶的人需求有趣的靈魂,工作中大家喜歡跟有趣的人共事,有趣的廣告更能讓人接受。可以說,有趣是衡量我們行事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怎麼有趣?有趣與否,在於是否出乎意料。可以說,有趣的表象就是創意。那麼,如何讓自己更有創意?人的創意與口才,幽默感一樣,是可以通過後天鍛鍊而來的。本文根據《引爆創意》一書總結出了八條創意養成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遼陽火鍋底料批發生產廠家產品原材料有何標準?
    遼陽火鍋底料批發生產廠家產品原材料有何標準?   遼陽火鍋底料批發生產廠家產品原材料有何標準?    指導原材料的購銷。重慶火鍋底料的秘方重慶火鍋底料的方法各有利弊。不安全的火鍋配料會導致人們在吃飽後患上一些疾病,如內熱過多和痤瘡。
  • 如何讓網課討論有趣有料
    「觀點很好,但是有沒有例子?」「你說的這一點,有正式文獻支持你的說法嗎?」「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另外有人持相反觀點, 認為....,你怎麼反駁?」「假如是——情況,你覺得結果應該是怎樣?」如果討論失控,老師需要加以幹預。不過有時候,我發覺出現一些小小的插曲,也可能讓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 達克效應,有趣有料……
    前兩天在一次同學婚禮上,多年沒見的幾個朋友都湊到一起,好不熱鬧,多年不見,大家也都很高興,除了談笑風生,更多的是聊大家近幾年發展情況,偏偏你會發現,越是混得還可以的越是低調,靜聽大家交流,幾個混的一般的卻在酒桌上各種吹噓,生怕埋沒了自己「博學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