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在當時這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技能。但到了當今社會,六藝仍未過時,我們大學生仍需要六藝去豐富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這種情況下新六藝應運而生,新六藝是一次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是新的教育模式探索和實踐,是古老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精神和方式中的彰顯。所以我們應傳承六藝,與時俱進。
新六藝由書法、剪紙、武術、茶文化、吟誦、國學六部分構成,都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秀而厚重的傳統文化。 不論是那一個,只要全身心投入都可以體驗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感受。他們沒有大數據碎片化時代的匆忙; 沒有金錢至上,追求的庸俗;沒有沉迷手遊,虛度光陰的迷茫。他們能提供給我們一份內心深處久違的平靜,讓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與聖人品茶、吟誦、切磋武術,親身體驗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隱逸生活。
當下,我們正處於大數據時代,外出只需一部手機,便可解決日常的衣食住行。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的拍攝自己偶遇的美景,顯得格外方便快捷。但大家可曾想過,除用手機之外,,我們是否還有其他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看見的美麗瞬間。使那美麗的瞬間定格在自己用心製造的事物上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除了用冰冷的手機拍攝記錄之外,還可以選擇用剪紙的方法,投入自己的細心、耐心與真情,剪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在剪紙的過程中,我們是一種享受狀態,一種忘時的痴迷。通過剪紙,我們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民間藝術,讓這一種古老工藝,歷久彌新,煥發出二十一世紀獨特的時代氣息。
泱泱華夏,歷經五千年滄桑,不僅孕育無數炎黃子孫,還是武術的發源地。其中太極和氣功佔據重要地位。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易經繫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拳博大精深,在技術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他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鋼、避實就虛、借力發力。而氣功則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二者在如今和平年代仍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他們可以幫助現在的大學生強身健體,塑造正直剛強的青年形象,更能激發我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讓我們在學習之餘感受到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
古語有云:字如其人 說的是一個人的字,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形象。可見字對於一個人來說何其重要。的確,一手好字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手漂亮的書法字需要數年的練習。正是因為有這麼長時間的積累沉澱,才能塑造出一個人健全的品格,擁有一顆沉著冷靜的心靈。不為俗世所擾,不被難事所困。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做到遊刃有餘,有條不紊地度過每一天。因此我們的氣質也會由內向外的散發出來,真正做到字如其人。
手持一杯香茗,品味著四季的韻味,品嘗出人生的精彩。一杯清茶,心素如簡,人淡如茶。在如今,品茶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因為我們每天都感覺自己很忙碌,有時甚至不知自己在究竟忙什麼,一度感到迷茫。這個時候不妨坐下為心靈找到一個無染的場所,靜下心去品嘗,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品一壺好茶,就像品味人生一樣,苦中有香,香裡帶甜。茶剛入口先是苦的,苦去而甜來。學會品茶,相信如今的大學生定可做到更加從容鎮定,正確對待自己大學四年的學校生活。
沒有落伍的文化,只有落伍的方法。在新時代,就應誕生新的方法去傳承文化。唯有與時俱進,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永駐每一個華夏兒女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