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偉倫:森林經理學的內涵與時俱進

2020-12-16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年過七旬,卻精力充沛。最近聽了他的學術報告,題目是《綠色發展與森林經營理念的變革》。

        森林經理學科主要研究森林的經營決策與控制調整等理論、方法及技術。尹偉倫強調,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森林經理學的內涵也應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他回顧了森林經理學科的發展,評析了影響最大的四種主要理論。

        起初是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森林永續利用理論。尹偉倫說,這一理論始於17世紀中葉,是以生產木材為目的的世界各國傳統林業的理論基礎。哈蒂格在1795年提出了「森林經理應該合理調節森林採伐量,以致世世代代能從森林得到好處,至少像我們這一代這麼多」的木材永續利用原則。1826年創立的「法正林」學說,形成了完整的森林永續利用理論。其中心思想是追求經濟利益、實行以永續獲得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經營。這對世界各國林業經營指導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二種是以支撐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森林多效益利用理論。」尹偉倫介紹稱,20世紀50年代,美國以立法形式把森林的多種經濟效益作為國有林的經營準則。70年代,美國林業經濟學家提出森林多效益主導利用的經營指導思想,即在追求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永續收穫的思想制約下,取得森林最佳經濟效益的發揮與挖掘森林生物學的潛力。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及南非等國實行分類經營,把森林劃分為提供環境、遊憩的自然保護林與集約經營的人工用材林等。

        與此同時,出現了以滿足社會需求為中心的森林生態系統經營理論。尹偉倫說,1968年,印度林學家傑克·韋斯特比在第九屆大英國協林業大會上首先使用了「社會林業」的概念。1978年,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第八屆世界林業大會通過的大會宣言《森林為人民》中指出:林業要為發展中國家的鄉村社會服務,為鄉村人民服務。要了解當地人當前、長遠和多方面的需求。從那時起,社會林業的觀念為國際社會所接受。許多國際組織在亞、非、歐、美等許多國家開展了相關項目。在中國,社會林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部門辦林業向全社會辦林業」,已成為中國林業發展的趨勢。發展社區林業,保護資源和環境,提升社區經濟,以達到可持續利用的目的,收到了積極效果。

        隨後興起的是以保護地球環境為中心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在尹偉倫看來,森林可持續經營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可持續生存、滿足當代和後代人生存需要的必要條件。他說,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提出了森林生態系統經營,以實現森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經營目標,建成不但能永續生產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同時能持續發揮保護生物多樣性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多種效益的林業。森林被當作環境保護的主導、經濟發展和維持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資源。其重要標誌為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發表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

        如今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時代,尹偉倫特別強調,森林經理的目的是多資源、多目標的森林經營,需要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新技術。森林經營的目的是多功能的高效、綜合利用。為了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傳統的以獲取木材為目的的經營森林仍然是必要的。其理由是:木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提升木材生產力就是提升森林碳匯等生態功能的能力;森林採伐是復壯林地生態功能的必要的經營手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呼籲和期待森林發揮包括木材生產在內的多種服務功能。

        尹偉倫得出的結論是,森林經理學的內涵只能與時俱進。過去是忽視森林的生態效益、只顧經濟效益,這是錯誤的。但只講生態效益,不講經濟效益,也是不科學的。要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這個道理。按照其不同功能,森林可以分為用材林、防護林、薪炭林、經濟林、特種用途林以及風景林、水源涵養林等,應對資源枯竭,應該大力發展能源林、固碳林、釋氧林等。

相關焦點

  • 「德智體美勞」也當與時俱進
    但同時,「德智體美勞」的內涵也要與時俱進,要賦予它新時代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德智體美勞」,強調的是學生的品德好、成績好、身體好、會審美、愛勞動。然而,「德智體美勞」並非一成不變,也非固定搭配,其內容應隨社會發展而增刪修改,其內涵應隨時代變遷而推陳出新。「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理念有變化的部分,但也有其永恆不變之義,只有堅守不變,同時與時俱進,才能教育好一代又一代人。
  • 「師樂教 生樂學" 做"與時俱進"的教育
    「做與時俱進的教育」樂教樂學人人通平臺應用交流匯報,分享了我校利用平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經驗體會,博得了與會領導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我校做為一個鄉鎮小學,近年來一致致力於發展多元化教育,利用多種途徑、多個平臺,與時俱進地發展我們的教育事業。尤其是「樂教樂學人人通」平臺的使用,讓我們的教育工作如魚得水,更加得心應手。
  • 尹偉倫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林業大學成立樹木發育與基因編輯研究院
    北京林業大學樹木發育與基因編輯研究院經過專家論證,校長辦公會審議設立,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教授擔任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林金星教授為研究院院長,陸海教授為研究院副院長。出席成立儀式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校科技處處長王立平、生物學院相關領導及研究院來自生物學院、林學院、園林學院和材料學院的相關研究人員90餘人。
  • 專家: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
    專家: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 2020-11-13 20:14:07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中醫藥領域專家認為,要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並發揮中醫藥優勢讓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務。  「兩個90%」彰顯中醫藥抗疫擔當  今天,記者從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人民政協報社聯合舉辦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暨抗疫實踐總結研討會」上了解到,在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
  • 中國林科院森林經理學發展50年回顧
    按照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的學科劃分,廣義的森林經理學是一個學科群,包括森林經理學、遙感和3S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測樹學以及系統規劃等近代系統科學在林業中的應用。我國森林經理學科始建於1952年,為林學最早成立的兩個學科之一。1958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後,林業研究所下設森林經理研究室。
  • 鄭師渠:教師「傳道」內涵與時俱進 當今之「道」乃社會主義
    「思想引領高校行,立德樹人大師談」系列報導⑥  鄭師渠:教師「傳道」內涵與時俱進 當今之「道」乃社會主義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原副書記、原副校長、歷史學院教授鄭師渠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時,表達了高校對於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此過程中具有的明確擔當。鄭師渠說,「小學教育是教育建設的基礎,而高校教育可以說是根本。因為高校是培養人才、並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出口,其決定著教育人才的成形。高校意識形態引導工作不能含糊。」
  • 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楓橋經驗」
    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楓橋經驗」 www.zjol.com.cn 2003年38月25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他強調,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楓橋經驗」,最大限度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努力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對「楓橋經驗」批示40周年。
  • 傳承六藝,與時俱進
    所以我們應傳承六藝,與時俱進。新六藝由書法、剪紙、武術、茶文化、吟誦、國學六部分構成,都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秀而厚重的傳統文化。 不論是那一個,只要全身心投入都可以體驗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感受。他們沒有大數據碎片化時代的匆忙; 沒有金錢至上,追求的庸俗;沒有沉迷手遊,虛度光陰的迷茫。
  • 傳承傳統藝術要靠與時俱進
    傳承傳統藝術要靠與時俱進 發表時間:2016-10-14   來源:贛州文明網  潮劇臉譜曾獲得我國戲曲專家學者的認可,收錄進《中國戲曲志·廣東卷》中,足見當年的影響和地位非同小可。據介紹,後期潮劇臉譜都是在吸收兄弟劇種臉譜藝術的基礎上,隨著劇情和人物描寫的不同而起了變化,從而形成潮劇臉譜獨有的風格。但當下潮劇表演中,演員們大多自己化妝,真正懂得畫臉譜的人寥寥,「很多角色越來越不講究,現在的角色都是隨意勾畫。」
  • 萬象電子:與時俱進與世同進與人共進
    走進深圳市萬象實業有限公司(萬象電子)的大門,幾個醒目的字眼赫然入目:「與時俱進,與世同進,與人共進!」  「與時俱進:新時代,新觀念,新產品;市場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效益;挑戰新一天,進步每一天。」  「與世同進:面向世界,發奮圖強;以變應變,積極調整;追趕世界先進科技,與國際同類產品同步。」  「與人共進:為人類造福,與人類一起進步;為民族復興,與民族一起強盛;為員工謀利,與員工一起發展。」
  • 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斷創新中與時俱進
    針對中國國情的複雜性、現代化的艱巨性以及資源和環境的制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因此,需要正確把握國情的變與不變,才能在現代化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根據世情國情的變化,調整自己的體制和政策。
  • 電工知識儲備至關重要,未雨綢繆才能與時俱進!
    「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國常用的一句諺語,表達出一種「生命不止,學習不止」的學習進取精神,是一種樂觀的激烈。可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又有誰能把這種進取精神堅持貫徹到底呢?小劉擺擺手,無奈嘆息道:怎麼學?連一本厚厚的說明書都看不懂,好多程序、編程、設參數不但無從下手,而且眼花繚亂頭暈腦脹的,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即便現在有心想從頭再學,都不知道從哪入手,哎,真的好難啊!沒辦法,迫於壓力,小劉決定等廠裡最後一批舊設備淘汰後就辭職,不是廠裡趕他走,而是怕自己再待下去,擺脫不了淪為勤雜工的命運。
  • 北林大《森林生態系統(英文)》躋身JCR Q1區, 國際影響力提升
    1992年,順應期刊國際化的潮流,學校又創刊英文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英文版)》,之後曾更名為《中國林學(英文版)》《林業科學與實踐(英文)》,2014年變更為現刊名《森林生態系統(英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和教育部「海外名師」德國教授Klaus v. Gadow聯合擔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擔任特別顧問。
  • 「與時俱進」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與時俱進, 它的英文表達是:move with the times 與時俱進 We have to move with the times and market
  • 與時俱進的《新華字典》
    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的進一步衍生,讓人們的認知、觀念,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許多從前使用的物品,也在悄然生息的發生著與時俱進的變化。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語文學習時,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新華字典》就成了我們的好幫手。通過拼音或者通過筆畫查詢,就可以理解到漢字的讀法、偏旁以及出處含義,可以更深刻了解漢字的意義。
  • 人和小學:行走在學習的路上 做與時俱進的教師
    校長方濤首先介紹了學校基本概況,並對參培教師提出了「三學、三做、三好」的要求:學禮儀,做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學規範,做一個師德高尚的人;學理論,做一個技術合格的教師。在工作中要「個人口碑好、班級管理好、教學質量好」。努力爭做「四有」好教師。
  • 英語神試卷「萌萌噠」 網友讚嘆:在創新中與時俱進
    有網友評論,這些試題,在調侃、詼諧、幽默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既吸引眼球,又讓學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會最新的熱點動態,真可謂「在創新中與時俱進」。  提起出這份試卷的意圖,謝卉說道:「主要是孩子平時做語法題比較枯燥,把這個試捲髮下去後,不論英語學到哪種程度的孩子都非常感興趣,都特別喜歡,而不像以前那樣被迫去做語法題。」
  • 「與時俱進」怎麼說
    「與時俱進」怎麼說[ 2007-03-30 09:44 ] 「與時俱進」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各種新聞廣播、各種工作報告中我們已經聽的多了,官方的說法叫做 advance with the times。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可不是這個「與時俱進」,而是「跟上時代潮流,不要落伍」。 「跟上(時勢、潮流、事情的發現狀況等)」在英語中的表達是「Get with it」,例如:A: You know. I noticed that almost everyone in my class owns a cell phone. 你知道嗎,我發覺我們班上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