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家小女兒練琴,這個細節每個琴童都不能漏掉!

2020-12-12 騰訊網

黃磊曾在個人微博中發布了一條二女兒練琴的視頻。視頻中的妹妹邊彈琴邊唱譜,嚴肅又好笑,古靈精怪的模樣特別討人喜歡。爸爸還打趣的說她是在用唱詠嘆調的方式唱譜。快來一同看下面的視頻,感受來自這位小「歌唱家」的可愛暴擊吧!

雖然甜美的小奶音唱不上去,在破音的邊緣來回試探著,但卻收穫的一大批音樂老師的點讚。

學習音樂不唱譜,一年到頭白辛苦!無論是唱歌還是樂器演奏,唱譜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重要性想必每個老師都說得嘴皮子快磨破了。

那麼,為什麼唱譜這麼重要呢?

就像學音樂的孩子必學的視唱練耳一樣,符號這種視覺性的東西要通過我們自身來轉化成聽覺性的東西,這樣才能學好音樂,正所謂音樂是聲音的藝術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反駁了,那些鋼琴家們彈鋼琴的時候也不會唱譜啊。其實譜早就刻在他們的心中了,就算不唱出來,也會由心底唱出一個曲譜,這樣看到樂譜自然生成的反應,如果沒有幾年刻苦的訓練又怎麼會有這樣自然而然的能力呢?

所以,家長一定不能以「怕麻煩、費時間」為藉口,不去督促孩子唱譜練琴。如果只在乎樂曲或技巧上的動作,而不注重培養孩子整體的樂感,到最後也很難讓孩子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魅力,更不用說激發興趣熱愛音樂了。

知道了唱譜練琴的重要性,我們說一說怎麼練,有什麼注意事項。

邊打拍邊唱譜

不管是歌唱還是演奏樂器,所有的音樂都要在一定的節奏型中演奏,打拍子打的就是穩定節拍。

在打拍子時可以用腳或是手做一上一下的動作,分別對應的就是正拍和反拍,每個拍子用手或腳打出了分拍。這樣的形式有助於琴童理解複雜的附點、切分、空拍等節奏型。這樣一套眼睛看曲譜、手彈琴、嘴唱譜、腳打拍子的動作就能極好地鍛鍊到琴童音樂素養能力、甚至是整體協調能力。

節拍數不能忘

在曲譜的開頭就規定了出來每一小節應該有幾拍,根據節拍的不同,樂曲的重音點也各不相同,把握好每一句的重音和弱音,樂曲的演繹自然也會充滿感情。

所以要有感情地想彈好樂曲,首先要讀明白每小節有幾拍才能為未來有感情地演奏打下基礎。例如兩拍的do就要唱do—2,四拍的mi就要唱mi—2—3—4,以此類推。

各種記號看仔細

在一個樂曲中,除了音符和節拍,最重要的就是各種記號了。一個曲譜中會有多種記號,例如表情記號、速度記號、演奏記號。在拿到新曲子時,就要將這些記號都唱進去,這樣在以後反覆鞏固樂曲時也不會遺忘掉這些記號。

例如那些譜面上的表情記號:appassionate——熱情地,brillante——輝煌地,cantabil——如歌地等,或是速度記號:Adagio——柔板,Andante——行板,Lento——慢板等,又或是跳音,重音,延長音等演奏記號,這些就要求演奏者帶著相應的情緒,速度,手法等去演奏。

唱著譜練琴還要注意演唱時的換氣口,這就像是給了鋼琴一個此起彼伏的呼吸,這樣不僅聽起來會有情緒,不是那麼平平的旋律,還有助於琴童理解整個樂曲的分句,分段。

通過這一番講解您是不是明白了唱譜的重要性,也懂得如何去唱譜練琴了?如果有幫助到您,就請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學習到科學的練琴方法哦!

本文由音教藝術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多多轉發,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

相關焦點

  • 秉承讓每一次練琴都有價值,VIP陪練收穫琴童家長滿滿認可
    ,白老師不僅有著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在一些演奏的小細節上也都能給我們的慧慧提出寶貴的意見。慧慧媽媽也說,自從選擇了VIP陪練,最大的好處就是「解放了家長」,之前都是父母陪在一邊練琴,因為也都不是鋼琴專業的,所以很多地方無法像陪練老師那樣給到專業建議。去年VIP陪練更新了教師分級制度,讓琴童及家長在選擇陪練老師的時候更有自主性及針對性。對此慧慧媽媽表示,這樣的分級制度可以讓家長在琴童練琴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名師陪練,對此她很贊同。
  • 一些琴童家長的困惑:如何輔助孩子完成一次練琴?
    (這個方法可以督促琴童每天練琴,不會出現前三天練完,後三天不練,上課的時候前三天練過的曲子又不記得了。)02、每天練琴之前請先把喝水和上廁所的事宜全部做完。彈琴的時候就專心彈鋼琴,在彈琴的時間裡不要再安排做其他和彈琴無關的事情。 除非每天練琴時間超過一個小時。
  • 不要再盲目練琴啦,AI鋼琴陪練讓練琴更有效
    有的琴童在練琴時比較粗心,不注意細節,練琴時不過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錯誤的彈法,老師要仔細一聽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所以在家的時候絕對不能盲目練琴,讓孩子自己發現錯音,及時糾正才能讓練琴更高效!AI智能鋼琴陪練產品——「貝哆蜂陪練APP」能夠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孩子在家練琴也能及時糾正錯音!
  • 每天練琴4小時的5歲琴童,會是下一個王羽佳嗎?
    孩子坐在鋼琴前耍賴皮的畫面,相信每個琴童家長都很熟悉。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5歲的小琴童「發脾氣」,原因竟是媽媽讓她睡覺,可她還想練琴。6、7歲時就連晚上媽媽給她洗腳,她都捨不得離開琴凳,手都還在彈琴。」今天文章的主角名叫小薄荷,是一個剛剛學琴8個月的小琴童,她撅著嘴不睡覺吵著要繼續練琴的樣子,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小時候的王羽佳。
  • 女兒學琴,媽媽卻總說練琴真辛苦,結果出人意料
    幾年前,ki媽採訪過杭州一個12歲的琴童逸歌和她的媽媽。當時小姑娘被奧地利國立莫扎特音樂學院作為少年大學生破格錄取。新近看到的她,已然成了一個大姑娘,坐在鋼琴前神採飛揚,那種神情,享受而又幸福。逸歌媽媽陪伴女兒練琴的一些做法,ki媽非常欣賞。逸歌媽媽每天都會記陪女兒練琴的隨筆,摘錄幾篇跟大家分享。
  • 圖解5種琴童練琴模式,你和大神的差距大概就在這了!
    「逼」著學,於是就有了一段段「家有琴童」的故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呢? 下面總結了5種琴童練琴的方式,對號入座看看你家琴童屬於哪一類哦 圖解5種琴童練琴模式,你和大神的差距大概就在這了!
  • 琴童家庭都需要了解,如何堅持練琴的秘密?
    老朋友應該知道,我家兩個孩子就是琴童兩枚,7歲半的哥哥學琴兩年半了,5歲多的弟弟學琴也有半年。,「讓每個人都能掌握一門樂器」是我們的共同期待。不管你孩子目前在學什麼興趣班,不妨都看看琴童家長們分享的這些故事,生活中總是有需要我們調整時間和學習節奏的地方
  • 琴童專用!鋼琴護眼燈,均勻照亮琴鍵琴譜,讓練琴不費眼
    作為一個「琴童老母親」以及曾經的琴童,我回想起小時候練琴的場景,那就是一盞暗暗的燈,照著一個黑黑小小的身影,就…挺孤獨的。既不會像普通檯燈一樣在琴譜上形成耀眼的光斑,又能夠保證練琴區的最佳亮度,讓孩子的眼睛一直都在舒適區裡。
  • 被家長逼著練琴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每一集的動畫片都可以說是自己辛苦練琴換來的。不過就算是小孩子,有時候還是會有點自己的小脾氣的,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玩,心裡總會不服氣。於是,他就找各種藉口不練琴,什麼手疼啦,作業多啦,喝水上廁所啦,反正每個琴童用過的小藉口他都用過。結果最後還是少不了一頓「毒打」。
  • 掌門陪練幫助琴童提升練琴效率 用音樂溫暖親子時光
    孩子本來還能彈得比較順暢,結果現在在家越練越差,每天練琴1小時,一半的時間都在開小差。孩子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指導,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只能幹著急。」和甜甜媽媽有一樣苦惱的家長有很多。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下培訓機構全面停擺,大量的練琴需求得不到釋放,只能湧入線上。
  • 正確練琴方式,效果事半功倍!
    其實這些都是練琴的時候不專注的表現。 不管是小琴童還是大琴童,每個人在練琴過程中都會有不專注的時候,都會去想一些別的事情。 鋼琴家郎朗曾經說過:「其實練琴的時候誰都會想一些其他事情吧,我當然也會。
  • VIP陪練代言人郎朗老師傳授練琴心得
    VIP陪練是國內首家「真人一對一在線樂器陪練」平臺,自成立至今獲得了許多業內的殊榮,歸結原因,除了快速增長的業績之外,還有其自成一體的教學方式,讓琴童的每一次練琴都具備了意義。在開展線上教育樂器陪練的同時,VIP陪練還會邀請國內外著名的樂器大師做客,並分享練琴經歷。作為VIP陪練代言人,郎朗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 紅遍世界的中國琴童:我每天都練琴,沒有一天不練的!
    幾個月前,在美國NBC電視臺的《Little Big Shots》節目中,來自中國的鋼琴小網紅陳安可以其天真童趣的性格萌倒了無數觀眾,更是差點逼瘋現場主持和翻譯。節目播出後瞬間走紅美國。早在去年,陳安可就曾因一段在家練琴的視頻爆紅網絡。是的,你們一定想起來了,她就是那個曾被李開復點讚的鋼琴女孩——依依(依依是陳安可的小名)。三歲半開始學琴的她,每天堅持練琴四小時,雷打不動。一定有人會產生疑問:小小孩子,怎麼能一直堅持練琴,並且還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呢?
  • 【書邊小屋:每天練琴八小時,堅持兩萬小時後,琴童考進中國音樂學院...
    決定考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以後,這個孩子完全進入了郎朗模式——每天練琴8小時。徐逸言的好朋友山靜遠說:「從一年級開始和徐逸言同班,那時我們都學鋼琴,有很多共同語言。後來她走上了專業的道路,每天都要練八個小時的鋼琴,平時她也從不喊累,我真的很佩服她。」
  • 媽媽陪孩子練琴?小葉子AI娃娃更專業!
    AI時代,選擇小葉子AI智能陪練就是給孩子選擇了科學高效的練琴方法。」鋼琴學習,三分學七分練,而鋼琴的專業性和學習成本較之其他樂器又偏高。不僅需要琴童家長購置鋼琴,課時學費也相對昂貴,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練琴的關注度和期待值就會相應提高。關於孩子學鋼琴的報導,多數都被「興趣不高」「逼著才肯學」「孩子不練琴」的信息佔據。
  • 首場鋼琴"11級"昨開考 資深琴童受困不懂感情
    被稱作「11級」的上海音協鋼琴「演奏級」考試昨天首次開考,現場最小的考生只有12歲,大多數考生的年齡也只有十五六歲。在350個報名者中,中學生佔了絕大多數。然而由於課業和練琴之間無法協調,也造成了現場超過3成的缺考率。
  • 掌門陪練:專業陪伴讓孩子高效快樂練琴
    女兒接觸鋼琴沒多久,李先生的煩惱就來了。「寒假包括平時的周六周日,孩子有大把的課餘時間在家練琴,但上班沒辦法陪著,自己對音樂也是一竅不通,女兒彈得好不好完全沒概念。有時候她彈錯了,我們也發現不了問題。最後出現的問題就是,女兒每天都在花大把時間練琴,但就是跟不上主課老師的上課進度。」事實上,這些問題也在困擾著多數琴童家庭。器樂演奏講究的是「三分學琴七分練」,但不是盲練,一定要有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專業老師的陪伴,及時糾正孩子在練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超長假期裡,備受考驗的琴童與家長
    在這個只能線上教學與自學相結合的超長假期裡,孩子們的音樂學習經受了不少考驗,為確保學習效果,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付出了自己的心力。她記得特別清楚,因為不能出門,回京第一天孩子就恢復了鋼琴練習和長笛的學習。敏銳的直覺讓張楊預感,接下來可能在一段時間裡,孩子的學習更多要依靠家長和孩子自己了。在張楊看來,居家學習對於學音樂的孩子來說喜憂參半,令人發愁的是不能線下接受老師「口傳心授」的專業指導,但不用上學多出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積累和練習。
  • 應採兒:音樂家都是被逼出來的!我寧願自己當「壞人」,也要逼兒子練琴
    在琴童眼裡,逼迫他們練琴的父母就是十足的「壞蛋」,剝奪了他們出去玩的機會,讓他們和冷冰冰的鋼琴在一起,練琴偷懶還要遭受批評。 但是父母不當這個「壞人」行嗎?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會得到答案。
  • 暑期裡的琴童#琴童#
    漫長的暑假開始,可是有這麼一群小琴童。她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一起來音樂學校看看吧!家長並沒有陪伴她練琴,但是她一個人很認真地在練習。她練一會,休息時會去看旁邊的姐姐彈奏雙排鍵。她說等電子琴學完了,她也要學習雙排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