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爸媽,你家孩子有這些行為嘛?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東張西望
做事情3分鐘熱度,有點聲響就分神
寫作業馬虎,總是寫漏字或串行
一看書就頭疼,看動畫片卻精神百倍
.
如果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現象,很可能說明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弱。
所謂專注力,是指孩子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並持續聚焦的能力。英文單詞Flow就是用來專門形容這樣的狀態:把自己完全投入進去,優勢發揮到極致,進入一種完全沉浸其中的、充實而忘我的狀態。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表示: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但對於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的專注時長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長👇
除了這些數字指標,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該知道,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專注力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可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些行為,卻正在破壞著孩子的專注力。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但一些家長,經常在孩子專心做事時打擾他們。朋友家孩子樂樂2歲時,有一次在地上專心玩積木,把積木堆起來,然後一次次推倒,堆的時候很專注,推倒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這時候爺爺走過來問:樂樂玩什麼呢?推倒它幹啥?來,爺爺陪你搭高樓好不好。說話的同時,一塊積木已經拿到了爺爺手裡。這時候,樂樂急了,一邊跺腳一邊喊:不!我不要!
有的孩子小時候專心玩時各種被打擾,等到上了學出現走神分心坐不住板凳的情況,卻反過來被父母責怪不認真。殊不知,實際是家長的不當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我們給孩子的關注與陪伴越多,孩子獨處的時間就越少。然而,獨處是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機會,孩子需要在獨處中不斷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學會面對自我,學會專注做事。我們給了孩子那麼多愛,卻不曾想,過多的關注會打擾孩子的成長。又或者過度裝飾。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生活環境舒適,特意把孩子的房間布置得五顏六色(比如橙色、紅色、亮黃色),隨處可見可愛的卡通圖案和有趣玩偶,孩子的書桌上放著鬧錶、漂亮的果盤、以及各種孩子喜歡的裝飾品。
家長也是煞費苦心,但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孩子學習生活。
想想看,如果是成年人正在工作,但很多自己喜歡的吃的、玩的正擺在面前,而且五顏六色,他能專心工作麼?就好像很多商家廣告都採用了很亮的紅色、橙色,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人的關注。但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過度裝飾的氛圍中,人就會出現視覺疲勞,產生壓抑感,專注和思考能力降低。
還有,「噪音」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因為正處於成長發育期的孩子,對外界幹擾的抵禦能力非常有限。美國有個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紐哈芬市一所位於鐵道旁邊的學校,為了評估噪音對學生的影響,他們對靠近鐵道一側的班級學生成績和另一側的同年級學生做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靠近鐵道班級的學生成績比另一側同年級學生的成績落後了整整一年,而當學校在靠近鐵道的班級旁安裝了隔音設備後,學生之間的差距神奇般地消失了。
生活中,家庭噪音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爸媽當著孩子吵架,孩子學習時父母在附近聊天,又或者放著各種影視劇,可想而知,孩子的專注力自然會受到影響。
既然專注力這麼重要,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實際上,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除了要知道孩子的發展規律外,更重要是要知道,決定孩子專注力的核心影響因素是什麼?
追本溯源,專注力的培養,與科學的養育方法和良好的親子互動模式息息相關!
依靠短時間、高強度的注意力訓練,作用有限,最關鍵的還是要依靠長期培養的專注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持續引導。
建議家長首先做到這四點。
當孩子在專注做事的時候(遊戲、看電視等除外,需要控制時間),建議爸媽儘量不要去打擾孩子。比如有的孩子願意蹲在一個地方看螞蟻,有的家長過去就拉孩子走,「螞蟻有什麼可看的」。殊不知,這正是孩子探索自然,專注思考的重要時刻。
建議孩子的房間布置要儘量簡潔,書桌上不要擺放過多物品比如食物和玩具,頂多放一個鬧鐘和必要文具,房間配色儘量選用能讓孩子感覺舒緩、安靜的米色、白色等。
比如孩子在家學習時,周圍要安靜,但不建議完全關上孩子房門,因為封閉空間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孩子寫作業時,建議爸媽也可以看看書寫寫東西,營造出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
美國睡眠醫學會曾對864名青少年的睡眠時間進行了10個月跟蹤調查,結果發現,睡眠充足的孩子,其專注力和記憶力明顯好於缺乏睡眠的孩子,而且缺乏睡眠的孩子還容易出現學習能力下降,容易產生抗拒心理。
那睡多久才算是充足睡眠呢?專家建議:
4-12個月的嬰兒每天睡12-16個小時;
1-5歲的幼兒要睡10-13個小時;
6-12歲的小孩要睡9-12個小時;
13-18歲的青少年要睡8-10個小時。
可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走神、馬虎、坐不住板凳等不專注的行為,又該怎麼辦呢?別急,家長可以嘗試通過「遊戲」的方法來糾正問題👇
這應該是全世界最經典的,訓練孩子專注力,閱讀速度和眼、手、口的協調能力的方法了,也是訓練飛行員的常用方法。
遊戲方法:
👉 準備一張正方形白紙(儘量硬一些),一把尺子,一支筆,在紙上畫出長和寬分別為1cm × 1cm 的方格一共25個。
👉 在格子內任意順序填滿阿拉伯數字 1 - 25 一共25 個數字。
👉 遊戲時,孩子需要按照從1到25的順序依次找到相應數字,用手指出對應數字所在位置的同時,誦讀出聲,當孩子完成25個數字時,爸媽記錄下孩子用的時間。用時越短,說明孩子注意力水平越高。
當然,總數為25個格子的舒爾特方格是標準版本,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靈活調整格子數量,每張舒爾特表的格子總數可以為9格、16格、25格、36格、49格、64格、81格等。建議對某一類表格玩得輕鬆後,再逐漸增加難度。
02 找不同(訓練孩子視覺專注力)
遊戲方法:
👉 方法一,拿兩個香蕉,讓孩子從顏色、大小、輕重、氣味等等方面比較,找到不同點;
👉 方法二,讓孩子找相近字,比如在一堆數字6裡找到數字8,又或者在很多「支」字中找到「友」字。
遊戲方法:
👉 家長給孩子講故事,但要在開講前給孩子布置幾個問題,孩子聽完故事要告訴爸媽答案。比如講《小蝌蚪找媽媽》,家長可以在開講前問問孩子:小蝌蚪都把誰當成了媽媽啊?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有哪些區別啊?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孩子自然也會更加專注。
遊戲方法:
👉 當孩子聽到家長的指令,比如低頭、抬頭時,必須快速執行,否則遊戲失敗,可以設置一些獎懲措施;
👉 等到玩熟練了,可以要求孩子做的動作和指令相反,比如家長說向左轉,孩子必須向右轉,讓孩子向上看,他必須向下看。指令可以慢慢加快速度;
👉 也可以組織家庭競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事實上,在凡思的課堂上,我們也始終強調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比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與孩子互動時,加入遊戲環節,引導孩子在動手和觀察中專注思考,感受學習的樂趣,而在獎勵方面,與其當他完成任務後再給與鼓勵,不如在孩子操作的過程中就不斷給予正向反饋,從而幫孩子增強因專注做事而得到的成就感。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專注一件事,將能獲得豐盛的收穫和極大的成就感。
當孩子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若沒人打擾他,這種專注就會逐漸變成他自身的品質,而如果總是被打擾,孩子的專注力就會慢慢喪失。
學會專注,孩子將擁有「磨杵成針」般的能力,無論是在未來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會讓他受益終生。
「FCF全腦開發」是凡思教育集團旗下的知名教育品牌,專注腦力潛能開發、訓練和推廣,在國家商標總局註冊,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FCF全腦潛能開發悟進法」課程通過科學的全腦訓練課程和前沿的學習方法,致力於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專注力,將素質教育、科學教育和全腦教育完美結合,構建系統專業的凡思全腦教育體系,讓孩子從繁重的課業壓力中解放出來,幫助更多孩子正確使用大腦,提升競爭力!
FCF全腦潛能開發悟進法
=七田真博士的全腦開發訓練技術
+美國荷西·西瓦的大腦直覺力訓練技術
+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的重塑心靈技術
+多年的英語輔導實踐經驗和實踐體系
右腦激活初期 → 開啟右腦收集圖像,專注力、記憶力明顯提升
重塑自我激活心智 →改變不良習慣,塑造全新自我,同時靈感、頓悟力、直覺力增強
超高速波動速讀 →文字快速成像,光波飛入、過目不忘
全腦思維學習法 →各科知識點,立體再現,照相繪製
英語思維智能法 →英語原音回放,原文再現,照相定位
全腦潛能開發悟進法:
籤約培養三大超能力
(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
C學C樂課程:
招收5至8歲學生進行
專注力、想像力、記憶力的綜合訓練
魔力學院課程:
改變孩子思維方式,還原各類魔方
父母學院課程:
領導力、團隊意識、自信心
演講能力、感恩訓練
讓孩子在最短時間改變
FCF全腦開發
讓學習變得簡單,讓天才成為可能!
用教育管制孩子成長?
或者,用智慧成就孩子夢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