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13時,針對此前網友在微博稱「武漢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疑似倒賣捐口罩」一事,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中心官方微博上發布情況介紹稱,該批口罩與武漢市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無關,非社會捐贈物資。
對此,上述微博當事人之一李晗(化名)告訴澎湃新聞,已經看到了該回應並表示理解和相信,「我們當時只是覺得有疑點,在網上發布了出來,但也希望最後是誤會一場,現在看到了這個回應,我們覺得是可以解釋得清楚的。」
網友們團購的口罩,目前已經分發使用。
李晗介紹稱,這批次口罩是網友們在團購時一起購買的,「因為現在通過藥店等途徑已經很難買到口罩了,而口罩廠商都要大批量地發貨,我們才有這個口罩團購群,群內的網友都是不認識的。」
其中有網友聯繫上一名微商,對方表示目可以購買口罩,並解釋稱該口罩來自河南工廠,為出口日本的產品,並給團購網友們提供了工廠車間的拍攝視頻。最終群內共有41人參加了此次團購,購買100盒口罩,其中每盒40個,價格為3.2元一個。
但在該批次口罩發貨後,李晗等在內的團購網友發現順豐物流信息顯示發貨地點為武漢。收貨後,口罩經由當地工商質監部門檢測非「三無」劣質產品。從箱子中獲得的順豐發貨單顯示,發件人為武漢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何潔」。
團購訂單顯示發貨地址為武漢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
網友們隨即致電順豐速運查詢物流信息和取件快遞員,確定該批次口罩發貨地確實為武漢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
「當時就讓我們覺得非常不安。」李晗說,在購買該批次口罩之前,群內已經組織了多次團購,但團購的口罩都存在不發貨或質量不佳的問題,「這次不僅買到了,而且質量很好,但是從武漢發出來的,大家覺得不說出來也不妥,良心不安是肯定的,所以決定要說出來這件事。」
經過商討,團購網友決定將此事在微博上發布,並附上了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驗貨照片等資料。此事一經發布隨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原微博轉發量達到65761條,有超過11萬網友點讚。
2月15日13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其新聞中心官方微博上發布關於此事的情況介紹,稱經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調查核實,該批口罩與武漢市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無關,非社會捐贈物資。
武漢開發區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情況介紹。
該微博解釋稱,漢南區總工會和漢南工人文化宮已於2015年底搬遷到沌口湯湖職工活動中心辦公。經區公安分局調查,寄件人「何潔」系化名,實際寄件人為何雄,是湖北雄誠達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起做生意的妻子叫王潔,寄件人名字取「何潔」化名。
經查,何雄在網上出售的口罩來源於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出口口罩等防護用品,何雄的堂兄何振華是該公司(民營企業)法定代表。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地址為漢南紗帽微湖路511號,在原「漢南文化宮」附近。快遞員取件後,定位「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附近時,高德地圖電子地圖定位的郵寄地址為「武漢市總工會漢南工人文化宮」。
此外,該微博還表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接收的社會捐助物資使用情況均對外公示。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現,該公司地址確為漢南區紗帽街薇湖路511號,成立於2006年,主營無紡布、紙製品、紡織品、服裝加工等產品,但此前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據《湖北日報》此前報導,在疫情發生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動員該企業復工,該區經信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積極調度轄區具有資質的醫療器械公司,為該企業復工開闢綠色通道,並由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向華世達公司緊急核發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準許該企業在國內生產醫療防護品。該企業於正月初一正式復工,每天可生產普通醫用口罩60萬支、N95口罩5000-10000支、高級別防護服2000-3000件。
根據官網提供的聯繫方式,澎湃新聞記者多次致電這家公司均未接通。
對於上述官微回應,李晗表示接受,「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這些回應已經很好解釋了我們的疑惑。」她表示,目前該批次口罩已經分發到團購網友手中,「原本我們都是購買來自己使用,每個人一兩盒,現在得知是誤會一場,我們也都可以放心使用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