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闢謠醫生穿垃圾袋、自己手工做口罩:絕對沒有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據@央視新聞 消息 :今天,武漢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回應「醫護人員自製防護服」謠言:絕對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孫暉表示:醫院對醫護人員有切實的保障。照片不是本院拍攝,已經在調查。另外,關於口罩防護服是否短缺的問題,孫暉回答:物資緊張,但沒有到「彈盡糧絕」的地步。

孫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昨天我們看到網上傳播了很多我們穿著垃圾袋防護的,可以鄭重地說,絕對沒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對每一個到一線的工作人員的防護,一定是切實保障的,這是我們醫院的原則,也是整個國家的承諾。

孫暉表示,醫院已經對此事進行了闢謠,也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匯報。經調查,照片不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後面的背景也不是協和醫院。

「醫院的無論任何物資,都要達到一定標準才能提供給臨床醫務人員使用。作為常識,我想社會也不會允許我們醫護人員自己去做口罩。」孫暉說。

對於目前的物資情況,孫暉表示只能用兩個字表述:緊張。但是還沒有到彈盡糧絕的情況。醫院通過各種渠道保證臨床一線。但隨著事件發展,物資逐步地庫存下降,甚至發出了紅線警報。紅線警報後,醫院調整了相關政策,第一嚴格控制非一線物資的使用;第二物資使用是保障發熱門診和隔壁病區的醫護人員和工勤人員,保障他們絕對安全。孫暉舉例稱,作為分管發熱門診的黨委副書記,他之前每天都要到發熱門診去轉一轉,物資緊張之後就沒再去過,因為要把防護服省下來給一線使用。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闢謠醫生穿垃圾袋手工做口罩:絕沒有
    據@央視新聞 消息 :今天,武漢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回應「醫護人員自製防護服」謠言:絕對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孫暉表示:醫院對醫護人員有切實的保障。照片不是本院拍攝,已經在調查。另外,關於口罩防護服是否短缺的問題,孫暉回答:物資緊張,但沒有到「彈盡糧絕」的地步。孫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昨天我們看到網上傳播了很多我們穿著垃圾袋防護的,可以鄭重地說,絕對沒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對每一個到一線的工作人員的防護,一定是切實保障的,這是我們醫院的原則,也是整個國家的承諾。
  • 疑問:武漢醫生用垃圾袋做防護服,手工製作口罩,是不是謠言?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在官方微信闢謠後不久,闢謠文章顯示被刪除。這樣的「口罩」↓這樣的「防護服」↓今天下午16時10分,有微博網友發布了這些照片,文字稱「物資緊缺,大戰當前,武漢協和醫院西區的一線老師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淚目」。
  • 武漢協和醫院官方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
    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為虛假信息關於網傳「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和塑膠袋充作防護服」的圖文均不屬實,純屬謠言,已報警,特此聲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0年1月31日 【此前報導:疑問:武漢醫生用垃圾袋做防護服,手工製作口罩,是不是謠言?】
  •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心聲:停止恐慌!
    武漢的各個醫院裡排起了長隊,社會各界也陷入了恐慌。武漢協和醫院的s醫生,目睹了這一切,委託朋友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這篇文章。相信看完你對這次疫情會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知。看到網上這麼多消息,作為協和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我真的談談自己的看法。我的感覺就是當前疾病是一分,而恐慌是十分。
  • 他們仍在武漢堅守!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寫文與戰友共勉
    在全網刷屏歡迎北京醫生回來的時候,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主治醫師俞楠澤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謹以此文,與所有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同道共勉!」直至收到國外朋友的來信,說他們要被派去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了,一周只發一個N95口罩,防護帽是用布做的,需要反覆使用。他急切地詢問我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信中滿是毫不掩飾的不安和焦慮。他是我的好朋友,一個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整形外科醫生。當這一群放之全球任何地方都絕對是醫學精英的人,無論從事哪個專業,都必須要去和新冠病毒這個魔鬼肉搏時,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楊超:海歸醫生的鶴峰情緣
    他叫楊超,是血管外科領域的80後青年專家、武漢協和醫院最年輕的黨支部書記。他學成歸國後,於今年4月主動請纓來到鶴峰,成為鶴峯縣中心醫院的一份子。用心呵護群眾健康今年春節,需要長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王女士病情加重,要做一個動靜脈造瘻術,才可順利透析。當時,鶴峯縣中心醫院沒做過這樣的手術,只能到160公裡外的恩施做這個手術。
  • 擎朗送餐機器人上崗武漢協和醫院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重災區」武漢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加入了特殊「新員工」——醫用送餐機器人,不需要消耗口罩,不用穿防護服,按照醫務人員的指揮,無接觸配送實驗室樣品。據武漢協和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重災區」武漢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加入了特殊「新員工」——醫用送餐機器人,不需要消耗口罩,不用穿防護服,按照醫務人員的指揮,無接觸配送實驗室樣品。
  • 做婦產的武漢仁愛醫院院長表示:不收發熱病人,口罩還剩六千個!
    #文/這裡是霧都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是關於協和醫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個人的社交平臺上發布了「武漢協和醫院醫療物資不是告急,而是即將全部用盡」的相關信息,在那之後,這則消息立即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如此重大的事件,為何還沒有解決,普通民眾以及海外學子都在給武漢捐醫療資源
  • 我是武漢人,我在美國向國內送口罩:哪個醫院最急就給誰弄物資
    孝感中心醫院是孝感最好的醫院,我就想首先保障他們的物資,後來我朋友說,微博流傳的用那個文件袋做口罩的醫院是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我就想著他們可能也很缺,又幫他們弄了一些。當時有一個捐贈者和我對接一批軍用護目鏡,問符合不符合標準,我問對接的醫生,結果他說,我們從來沒有用過護目鏡,也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標準,我們這邊的醫生都是帶著泳鏡的。
  • 武漢協和醫院教授李偉今晚8點將在今日頭條直播答疑,回應你最關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樓純小時記者從今日頭條確認消息,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李偉教授 將於1月27日晚上8點,通過今日頭條平臺直播科普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回應公眾關注的肺炎熱點問題,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出現變異
  • 回望武漢戰疫,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淚灑發布會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共186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救治,他們是最後一支撤離湖北的國家醫療隊。在回憶奔赴武漢的戰疫經歷時,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心內科專家、援鄂醫療隊領隊張抒揚十分動情,多次哽咽,淚灑當場。
  • 今晚8點,武漢協和醫院教授將在今日頭條平臺直播答疑
    據今日頭條官方微頭條消息,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李偉教授 將於1月27日晚上8點,通過今日頭條平臺為網友直播科普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回應公眾關注的肺炎熱點問題,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出現變異,板藍根、大蒜能否預防感染等問題。
  • 緊急闢謠TOP10 謠言!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我發現啊,這不上班的日子,在家中待著,人生真是越來越無聊,這不,無聊的人總有諸多的樂趣,今天請大家來看看這次疫情出現的謠言top10,為大家一一闢謠。Top1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闢謠: 口罩厚度不等同於防護效果。
  • 上班/買菜/接送學生…拒絕感染,我選擇把口罩直接送到武漢協和醫院的—雅迪電動車
    不得不出門了,但疫情之中為了減少自己和家人在路途中的感染機率,我已經決定不開車了,更不敢選擇公共運輸,我的選擇是——雅迪電動車!在響應號召居家隔離的日子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在手機上時刻關注疫情發展,尤其是武漢的情況,鍾南山院士抵達、眾多省份紛紛派出醫務工作者團隊支援武漢、解放軍軍醫進駐、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籌集醫用物資,無一不給我們巨大信心。
  •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團隊。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489名醫護人員懷揣著同樣的使命,在戰疫一線輪番上陣,連續奮戰84天,上演2016小時生死速救,共計為23187人次疑似、輕症、重症、垂危患者進行了篩查、分類、診治、搶救、轉運服務。
  • 武漢的醫院
    21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探訪了武漢兩家發熱門診,了解救治一線的最新情況。患者掛號後需進行信息登記及指脈氧檢測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發熱門診,病患首先可以在自助掛號機掛號,然後進行信息登記。
  •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9日下午3點,武漢協和醫院隆重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等黨政領導、全院從醫時間50年以上的老專家代表,各科室醫生代表和2020年新進醫師共400餘人參加了大會。
  • 假協和醫院欺騙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維權難
    文章稱,「31歲的未婚女士王洪豔受電視廣告吸引,到上海協和醫院(民營)去做檢查,結果被醫生診斷為『不孕症』,入院檢查不到三個小時、諸多檢查結果尚未出來,醫生便將其推上急診手術臺,不到24小時花去醫藥費近4萬元。令人吃驚的是,一周後,當王洪豔拿到另一家醫院做的婦科檢查報告時,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大病。」
  • 獨家專訪武漢協和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發熱門診就像戰地醫院
    截至目前,在新冠病毒戰役主戰場的武漢市,先後設置了61家發熱門診,包括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武漢中南醫院等,這是武漢新冠疫情進展的溫度計,是疫情防治措施落實的晴雨表,也是生死速遞的戰場。
  • 抗疫之戰,勇往直前——武漢協和醫院骨科規培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因疫情需要,骨科大量醫護人員支援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抗疫前線。儘管全國各地大量醫護工作者來漢支援,但是作為武漢東道主的武漢協和醫院,傾其所有,盡其所能,把所有人力物力放到了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