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心聲:停止恐慌!

2020-12-25 漯河統戰網


▣ 作者丨武漢協和醫院S醫生

▣ 來源丨奉賢知事(ID:cbsddd)

近日,新型肺炎疫情持續發酵,截止發文,全國已累計確診2744例。

武漢的各個醫院裡排起了長隊,社會各界也陷入了恐慌。

武漢協和醫院的s醫生,目睹了這一切,委託朋友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這篇文章。

相信看完你對這次疫情會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知。

看到網上這麼多消息,作為協和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我真的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的感覺就是當前疾病是一分,而恐慌是十分。

另外各種謠言滿天飛,我日均要在微信上闢謠20次以上。

同時物資的組織和配發肯定也有問題 ,很多一線的戰友們幾乎是在生理極限下工作。

所以現在請大家稍微冷靜一下請大家聽我說兩句。

首先如果你發燒不舒服,並不代表你就是感染了。

當然也很可能,你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也無法確診。

大家想想難道你們這輩子每一次發燒都是去醫院看病嗎?

肯定不是啊!

我是絕對不相信會有誰,只要一發燒就跑來我們協和看病的,這樣的人肯定是少數。

那麼這次的新型肺炎和上次的SARS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

簡單的說就是這次的疾病症狀比較輕!

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是這個事情引起的,因為很輕,所以一開始大家並沒有很重視。

如果像SARS會非常快進展到呼衰,我相信確診起來會簡單很多。

因為你會非常清楚自己是不是出問題了。 

但是同樣因為相對較輕,大家也不要過於恐慌!

1

多的不說了,我還是來談談病情本身。

本人自己親身接觸的一個患者,我還給她做過手術。

她什麼不舒服都沒有,就是有點發燒。

而且她的女兒天天陪在她身邊,結果確診之後轉到金銀湖去後來通過她女兒回來辦出院告訴我們:

她在隔離病房裡依然啥事沒有,就是發燒。 

我不能說這一個患者能代表所有情況,畢竟也有人因此去世。

但是我想說這次的新型肺炎的一個特點就是,它並不一定會特別重,致死率也是很低的。

哪怕你得了也不一定會怎麼樣,可能只需要最基本的治療。

如果說現在的床位,醫護試劑盒等等的數量都是充分供應的話,那麼當然歡迎所有疑似的和確診的輕度病例來住院。 

但是現在問題就是這個!

當前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政府組織或者廠家生產能力的限制種種種種原因。

現在各方面資源是嚴重不足的。

這個時候你如果發燒了想來醫院,你會發現:

你量個體溫,前面有一百個人在排隊,查個血,看下淋巴細胞數量,白細胞數量又有一百個人。

去做個CT看下雙肺有沒有毛玻璃樣變又有一百個人...... 

在等待的過程中你會情緒煩躁,你會看到周圍的人和你一樣煩躁。

你會看到有人不耐煩,有人要插隊,有人要扯皮,要人甚至要和醫護打架。

這一切一切,都會加重你的焦慮感和不安。

最可怕的是:你很可能稀裡糊塗的就真的被傳染到!

那有人要問:我不來行嗎?我得了病就得來啊,就算排隊也要來啊。

請諸君聽我一言,首先這個季節本來就是各種流感的發病季節。

本來就是老年人的高危季節,不僅是呼吸系統疾病還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這次,特別是武漢這個冬天明明冷的要死,但是又沒有集中供暖的地方。

請大家跟著我的思路想一想: 

體溫升高不代表你就一定生病了;

生理性原因也會有體溫變化,不要風聲鶴唳 。

生病了也不代表你是肺炎;

有數不清的疾病可能導致你發燒。

肺炎也不代表是病毒性肺炎;

細菌性感染的肺炎其實很多。

病毒性肺炎也不代表是新型肺炎;

普通的甲流乙流,普通的感染都是病毒。

新型肺炎也不代表你現在必須得馬上去醫院住院!

輕度的感染,身體健康的患者有自愈的可能性的。

大家仔細想想  你現在是到了哪一步? 

你真的發燒嗎?燒到多少度?

你查血了嗎?淋巴細胞如何?白細胞有升高嗎?

你做了肺部CT嗎?肺窗什麼表現?

肺炎病毒五項查了嗎?

支原體衣原體合胞病毒腺病毒都排除了? 

我覺得大家按照這個標準過濾一下。

相當一部分患者不需要就去醫院,在那裡排隊,煩躁,嘶吼,躁狂。

對於相當一部分患者,這完全是自己嚇自己。 

我是非常清楚中國的門診是什麼狀況,一堆人圍著你,你還沒對甲說完,乙就進來插嘴。

然後丙大聲斥責你為什麼還不給他看?順便還帶兩句漢罵之類的。

這還只是平時。

在當前這個人人自危的情況下,你可以想像一線的醫生和護士是在什麼一種生理和心理壓力下上班。

就算他們不吃不喝不睡覺不上廁所,一分鐘不停的看不停的抽血不停的做CT,也不可能消化的了當前這麼多患者。

而排隊排在後面的患者又會把久等不至的情緒發在這些已經極度疲勞過度的醫患人員身上。

問題是這些一線醫護人員恰恰是最辛苦的。

他們和這些無助的患者一樣都是這場疫情的受害者,甚至他們遭受的可能更多。

所以我昨天看到有醫生護士崩潰大哭的場景 ,我非常非常非常的理解和同情他們。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這個東西的動機之一。

不要被死亡數字嚇到,我作為一名醫生,哪天不看到去世到患者啊!

武漢市每天什麼酒駕的,打架的,車禍的,家暴的,喝酒喝多喝出胰腺炎的,放煙花炸到自己眼睛的!

天啊,你只要在急診科呆幾天就足夠了!絕對100萬種不同死法。

我們作為醫生只能盡力不讓大家在陽壽結束之前讓大家不要插隊。

但是生老病死確實是自然規律,那些因新型肺炎去世的主要還是老年人。

特別是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他們對於病毒的免疫能力確實較差無法挺過新型肺炎病毒的攻擊。 

但是說句實話,就算是普通流感每年也能很多導致很多人去世。

甚至流感導致的病毒性心肌炎還常常導致年輕人去世。

想想裘法祖老爺子上個廁所出來摔一跤就這麼永遠的離開我們了。 

不要被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嚇到了!這就是自然規律。

就算不是這次的新型肺炎也會有其他的疾病來。

你之所以恐慌是因為武漢市以前沒有公布的東西是:

每日車禍死亡數字,每日消化道出血死亡數字,每日深靜脈血栓死亡數字......

你會發現新型肺炎的致死率真的不算高。

甚至在人類所接觸到的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相比(急性心梗,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肺栓塞......),新型肺炎的死亡算低的。 

所以我現在真正的呼籲大家:

如果你沒什麼不舒服,就老老實實在家休息,刷刷劇嗑點瓜子,不信謠不傳謠。

網上這麼多消息我明確告訴你我相信政府的!或者,我自己親自了解到的信息。

比如我親眼看到的情況,我親耳聽到的情況。

不是因為我是啥小粉紅或者五毛啥的是因為除非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

官方消息是目前試錯成本最低的。

你信其他的消息可能更不靠譜,我不是說 所有的非官方消息都是謠言。

但是很多消息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很多人都看過這個視頻:

你看到一個人突然倒下然後被穿著隔離衣的人帶走,這種前無頭後無尾的消息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如果真有一個人好生生的突然倒下,我覺得他首先要考慮心腦血管意外而不是呼吸系統的問題。

但是視頻的製作組和傳播者想傳達的信息確實想告訴大家當前疫情有多麼恐怖。

儘管這在我們專業人士看來純粹是一段莫名其妙的視頻! 

前兩天又有醫院公布了一些非典型的新型肺炎初期表現,包括一些消化道的表現。

我看了之後當時的想法,這個傳播者是沒錯的。

但是這毫無疑問讓已如驚弓之鳥的普通群眾更加恐慌!

在這個非常時期裡,人們被焦慮感包圍,所做的只能不停刷手機,無差別地吸收各種來源的最新諮詢。

讓不安,疑惑,憤怒,被欺騙感,焦慮等等情緒互相疊加放大。

這在醫學上,叫做負反饋。 

我不想解釋什麼叫做負反饋,我只想讓你冷靜想想。

什麼食慾不正,噁心嘔吐,腹瀉納差,這是無數種疾病的表現。

中間只有很少的人是真的不幸得了新型肺炎,對於那些一看到這條新聞就開始碰巧胃不舒服,拉肚子的人。

恕我直言,你這輩子沒拉過肚子嗎?

如果所有拉肚子的人,噁心嘔吐的人和發燒的人都來醫院看病,就算全國的醫生都來支援,也看不完啊!

大家要相信,你看到一條微信一條朋友圈的時候。

緊張和不安已經在你心裡種下。但是病毒絕不會通過手機屏幕飛出來感染你。

所以提高警惕不代表要絕望  ! 

另外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很多患者崩潰絕望甚至有醫護人員崩潰的視頻。

我完全相信他們的真情實感和他們內心無處釋放的壓力!

但是個人的感受並不會影響我對整個疾病的判斷。

那就是新型肺炎並不是什麼得了就死就無藥可就的疾病,也不是一碰到就會百分百傳染的疾病。

這是可控可防的疾病!

雖然我完全認為當前的組織確實是有點亂。

但是所有的傳播者都在有意無意的加重了恐慌,從而使現狀變得更加的不可收拾。

這是一個由驚恐,盲從和歇斯底裡等情緒構成的惡性循環! 

大家必須跳出這個循環,停止恐慌!提高警惕! 

武漢市民這次要吸取的教訓是:

之前醫療界向外界呼籲的時候,大家一臉蠻不在乎。

用武漢特有的或者說漢口的班子特有的玩世不恭的態度。

而現在封城之後,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各種謠言滿天飛。

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因為實在是不勝枚舉,各種恐慌性的就醫。

現在請大家停止恐慌性的就醫聽聽我的意見。

如果你有發燒,但是38度以下,請看一下下表,判斷自己是不是輕度患者。

又有武漢的接觸史,要麼來過武漢,要麼住在武漢,要麼和武漢來的朋友接觸過。

請你先在家裡觀察。

和家人分睡不同的臥室,客廳要通風 ,每天在家裡消毒(500mg/L含氯消毒液)勤洗手,就算在家裡最好也戴口罩!

具體請參考以下這份居家隔離指南。

如果你真的是連續多日38度以上並且有其他症狀。

比如特別是發熱、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瀉,馬上前往醫院就診。

但是請充分做好防護,勤洗手,最好用含酒精的消毒劑。

開私家車,車輛也要消毒,具體如下:

請愛護我們的醫護人員,就像愛護自己一樣,就算他們態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請儘量理解。

因為現在的強度和壓力實在是讓大家無法保持微笑,只能在生理極限到來之前,儘可能完成基本工作。

做好排長隊的準備,準備好吃的喝的。

不要管其他人怎麼樣不可理喻,儘量安靜的排隊、安靜的排隊抽血、安靜的排隊做CT、安靜的排隊做咽拭子等等。

不是醫護故意讓你等的,也不是政府故意讓你等的,是這個突發而來的疾病。

在這片蒼穹下,大家都是受害者。

最後大家要相信新型肺炎病毒不是G病毒,大家得了不會變喪屍。

只要還不是喪屍,大家都要保持理智和冷靜就要用腦子思考問題。

有人竟然向醫患吐痰 還要撕護士的隔離衣,要同歸於盡嗎?

我懷疑他們是不是得了什麼別的病毒,變喪屍了? 

要相信武漢不是浣熊市。

這裡最後的結局是我們戰勝病毒,而不是病毒戰勝我們或者被一顆核彈給轟平。

全國人民都沒有放棄我們,還有這麼多海外的同胞在支持我們!

不管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還是半年,疫情總有過去的一天,武漢的夏天總是來的很早等待天氣變暖。

天色放晴疫情消散,大家都會放鬆心情,向往常一樣出來拜訪、約飯、遊玩、戀愛。

在這裡帶著我們曾經的教訓、經驗還是榮譽繼續生活在這裡。 

因為,武漢,這是我們自己的城市,湖北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甚至也將葬於斯的地方。

我們在這裡生活工作,我們在這裡生兒育女,我們在這裡悲歡離合。

就算全世界放棄我們,我們也不會放棄自己!與諸君共勉!

*來源奉賢知事(ID:cbsddd)作者:武漢協和醫院S醫生本文整理自公眾號奉賢知事,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每晚一本書丨每晚讓思維充充電,做一個有內涵的人。


*圖片來源丨網絡。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楊超:海歸醫生的鶴峰情緣
    他叫楊超,是血管外科領域的80後青年專家、武漢協和醫院最年輕的黨支部書記。他學成歸國後,於今年4月主動請纓來到鶴峰,成為鶴峯縣中心醫院的一份子。用心呵護群眾健康今年春節,需要長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王女士病情加重,要做一個動靜脈造瘻術,才可順利透析。當時,鶴峯縣中心醫院沒做過這樣的手術,只能到160公裡外的恩施做這個手術。
  • 武漢協和醫院官方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0年1月31日 【此前報導:疑問:武漢醫生用垃圾袋做防護服,手工製作口罩,是不是謠言?】這樣的「口罩」↓今天下午16時10分,有微博網友發布了這些照片,文字稱「物資緊缺,大戰當前,武漢協和醫院西區的一線老師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淚目」。
  • 他們仍在武漢堅守!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寫文與戰友共勉
    從昨天到今天,6支從北京出發的國家醫療隊已經有5支醫療隊相繼回到北京,只有一支國家隊仍然戰鬥在武漢的抗疫最前線,這就是北京協和醫院組建的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療隊由186名醫療隊員組成,是規模最大的醫療隊之一。
  • 抗疫之戰,勇往直前——武漢協和醫院骨科規培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因疫情需要,骨科大量醫護人員支援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抗疫前線。儘管全國各地大量醫護工作者來漢支援,但是作為武漢東道主的武漢協和醫院,傾其所有,盡其所能,把所有人力物力放到了抗疫一線。
  • 「我是協和醫院的,讓我來!」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協宣 文娜)26日和27日,長江日報及其新媒體推出「協和醫院護士長輕軌車廂救人」報導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7日,人民日報、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湖北發布等微信公眾號紛紛轉發,傳遞著武漢這座英雄之城的溫暖和擔當。
  • 假協和醫院欺騙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維權難
    文章稱,「31歲的未婚女士王洪豔受電視廣告吸引,到上海協和醫院(民營)去做檢查,結果被醫生診斷為『不孕症』,入院檢查不到三個小時、諸多檢查結果尚未出來,醫生便將其推上急診手術臺,不到24小時花去醫藥費近4萬元。令人吃驚的是,一周後,當王洪豔拿到另一家醫院做的婦科檢查報告時,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大病。」
  • 網紅維E乳,協和醫院打假!認準武漢各大醫院自製藥
    原標題:網紅維E乳,協和醫院打假!認準武漢各大醫院自製藥,趕緊收藏!> 網紅「維E乳」是蘇州協和生產的 蘇州市協和藥業有限公司 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 還以為這是武漢協和醫院自製藥的?
  • ...換腎 塗紀文 腎功能 腎移植手術 武漢晚報 監利 武漢協和醫院...
    大義老闆傾情相助打工仔的故事,在武漢協和醫院的病房裡一時傳為佳話。  昨日,記者在協和醫院泌尿科的病房裡,見到了臥病在床的塗紀文。這名54歲退伍老兵壯實的身體,早已被連年的病痛折磨得羸弱不堪,但一提到老闆劉錦成,塗紀文就要掙扎著坐起來,「劉老闆是個難得的大好人啊,一定要好好感謝他!」
  • 獨家專訪武漢協和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發熱門診就像戰地醫院
    截至目前,在新冠病毒戰役主戰場的武漢市,先後設置了61家發熱門診,包括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武漢中南醫院等,這是武漢新冠疫情進展的溫度計,是疫情防治措施落實的晴雨表,也是生死速遞的戰場。
  •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9日下午3點,武漢協和醫院隆重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等黨政領導、全院從醫時間50年以上的老專家代表,各科室醫生代表和2020年新進醫師共400餘人參加了大會。
  • 武漢協和醫院創始人:如果上帝再給我五十年,我仍將都給中國!
    「中國最好的醫院是哪個醫院?」「協和醫院。」「中國有1731家協和醫院,請問到底是哪家……」協和醫院遍地開花,可中國正宗的「真」協和,其實只有三家:北京協和、武漢協和和福州協和。在最近動蕩中,其中的武漢協和醫院作為抗疫一線,可謂牽動著全國上上下下數以千萬人的神經:武漢協和醫院14名醫護人員感染;武漢協和醫生「逆行」返漢,投身抗疫一線;武漢協和在紅會一天居然只領了兩件防護服;
  • 康復醫護戰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2月28日,疫情訊息速覽
    1.武漢金銀潭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康復醫院護士長陳俊彥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病房裡,常能看到一位醫務人員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她在認真地幫助病人活動,鼓勵和協助患者慢慢坐起、慢慢站立。她就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康復醫院的護士長陳俊彥。
  • 中國女孩在日本病危 武漢協和醫院轉運天團護送心衰女孩回國
    母親在愛知縣醫院陪女兒時非常著急,父親則在國內到處奔走。幾經斟酌,決定選擇在心臟移植領域位居全國前列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於是,藤田醫科大學醫院與協和醫院董念國教授團隊展開了緊密聯繫,並商定1月底送她回國,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但是,原定於1月24日飛往武漢的航班因疫情暴發而被取消。
  • 北京和武漢的協和到底有多牛逼
    雖然面臨著極度物資匱乏,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生護士們仍奮戰在對抗病毒的前線。一套《協和解決方案》以長圖形式在媒體上流傳,方案將病情症狀精細劃分並給出不同的應對與用藥策略,可以給更多醫院的醫生參考,比起直接讓大家去喝一種莫名其妙的口服液要顯得科學太多。正如我們之前的文章寫過的,並不是所有名字帶「協和」的,都是真的協和。那麼,真協和到底有多厲害?
  • 協和、中南醫院的這些醫生成「網紅」,粉絲都有上百萬
    &nbsp&nbsp&nbsp&nbspID:協和醫生Do先生&nbsp&nbsp&nbsp&nbsp微博認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醫生&nbsp&nbsp&nbsp&nbsp
  •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團隊。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489名醫護人員懷揣著同樣的使命,在戰疫一線輪番上陣,連續奮戰84天,上演2016小時生死速救,共計為23187人次疑似、輕症、重症、垂危患者進行了篩查、分類、診治、搶救、轉運服務。
  • 回望武漢戰疫,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淚灑發布會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共186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救治,他們是最後一支撤離湖北的國家醫療隊。在回憶奔赴武漢的戰疫經歷時,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心內科專家、援鄂醫療隊領隊張抒揚十分動情,多次哽咽,淚灑當場。
  • 武漢協和醫院院長入選
    丁海燕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蘭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華中科技大學胡豫教授上榜胡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他是新冠疫情阻擊戰的白衣「艦長」始建於1866年的武漢協和醫院,系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雙一流」高校華中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是較早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之一。如果把它比作戰疫前線的「航母級」醫院,那胡豫便是執掌這艘「航母」的艦長。
  • 在武漢就業,是選擇同濟醫院好,還是協和醫院好?
    在武漢,到底是同濟醫院好還是協和醫院好,一個朋友馬上從醫科大學博士生畢業,面臨一個兩難選擇,他說以他的成績和實習經驗,武漢的同濟,協和兩家醫院都向他拋出橄欖枝,但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畢竟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且從醫不比別的,開始一定要選好。
  • 武漢協和醫院為1月齡嬰兒完成心臟大動脈轉位矯正術
    ▲董念國教授在為斌斌作檢查(協和醫院供圖)湖北潛江吳女士懷孕時發現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大動脈竟然長轉位,這就像冷熱水管裝反了一樣,她一度陷入兩難境地。去年,她順利懷上二胎,為了安心待產,她停止工作,在家等待著新生命的降臨。然而,今年1月初,吳女士孕期6個多月時,來武漢協和醫院產檢發現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完全性大動脈轉位。「當時整個人都懵了,猶如晴天霹靂。」吳女士夫妻倆聽到這個消息後,心情十分低落,醫生建議他們去心外科找董念國主任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