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仍在武漢堅守!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寫文與戰友共勉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從昨天到今天,6支從北京出發的國家醫療隊已經有5支醫療隊相繼回到北京,只有一支國家隊仍然戰鬥在武漢的抗疫最前線,這就是北京協和醫院組建的醫療隊。

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療隊由186名醫療隊員組成,是規模最大的醫療隊之一。

在全網刷屏歡迎北京醫生回來的時候,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主治醫師俞楠澤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謹以此文,與所有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同道共勉!」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教授查房

以下是俞楠澤寫回的手記節選:

2月7日登上飛往武漢的專機,2月8日進入病房工作,到現在已經有60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見證了一座城市的隱忍和堅持,寂寥和復甦。經歷了很多感動的時刻,卻始終不知道如何將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碎片串起來。直至收到國外朋友的來信,說他們要被派去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了,一周只發一個N95口罩,防護帽是用布做的,需要反覆使用。他急切地詢問我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信中滿是毫不掩飾的不安和焦慮。他是我的好朋友,一個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整形外科醫生。當這一群放之全球任何地方都絕對是醫學精英的人,無論從事哪個專業,都必須要去和新冠病毒這個魔鬼肉搏時,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疫情暴發時奮勇請戰的熱血之士喊出的這句口號看似煽情,卻道出了人類對這種新發傳染病知之甚少的真相。朋友問我:「是什麼讓你們義無反顧地奔赴這個戰場?」我想了想,回答了四個字:「我是黨員。」是啊,不管是為了信仰,還是因為約束,關鍵時刻需要黨員挺身而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186名成員,黨員比例超過70%,所謂使命和擔當便是如此。

啟程那一刻,沒有人知道前線的戰況究竟如何,敵人是強大而殘暴,亦或是兇狠而狡猾?一切都是未知,只看到武漢的確診數據不斷上漲。第一天進醫院,相信所有人的心裡都是忐忑的。我們努力依靠嚴格的二級防護標準來保護自己,護士長會站在緩衝區的入口逐一檢查大家的穿戴情況,合格才許進入。

張抒揚書記為隊員整理防護服

那是武漢醫療物資最為匱乏的一段時間,病房內也出現過每人每天定額發放防護裝備的情況,但標準從未下降。有個別隊員會選擇多戴一個口罩、一雙手套。對此,張抒揚書記是這麼解釋的:「我們要接受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存在個體差異,在這裡沒有過度防護,只有充分的安全感,我們的隊員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如此強大的承諾和保障,讓大家懸著的心安定了下來。42000名援鄂醫護零感染的背後,是無法想像的果敢和付出。

協和國家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重症監護室(ICU)。整個病區32張床,開放兩天就全部收滿,我們強烈感受到了國家和人民對於「協和」的信賴。有意識清醒的患者在跟家裡打電話時,會反覆強調:「這裡的醫生是從北京協和醫院來的!」我們趕緊把手機搶過來——再激動,氧分壓就要掉了!

雖然患者多、病情重、環境新、防護厚,但整個醫療隊始終有一個不變的要求,那就是協和標準。內科ICU主任杜斌教授在查房時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我們還能為這個患者做點什麼?」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的教授在查房時都親自為患者吸痰拍背,在床旁儘量多待一會兒,去尋找任何一絲生的可能時,作為下級醫護的我們又怎能有絲毫怠慢?

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間家屬無法探視,重症患者更是每天都在和死神作殊死搏鬥。考慮到待在家裡(很多甚至也在醫院)的家屬們的心情,我們每天定時和每一位患者的家屬通一次電話,更新病情變化情況。「放棄」二字,從來就沒有出現在我們任何人的腦海中。

作為國家醫療隊之一,協和人還需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為此次出徵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賈曉宏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北京和武漢的協和到底有多牛逼
    雖然面臨著極度物資匱乏,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生護士們仍奮戰在對抗病毒的前線。一套《協和解決方案》以長圖形式在媒體上流傳,方案將病情症狀精細劃分並給出不同的應對與用藥策略,可以給更多醫院的醫生參考,比起直接讓大家去喝一種莫名其妙的口服液要顯得科學太多。正如我們之前的文章寫過的,並不是所有名字帶「協和」的,都是真的協和。那麼,真協和到底有多厲害?
  •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心聲:停止恐慌!
    ▣ 作者丨武漢協和醫院武漢的各個醫院裡排起了長隊,社會各界也陷入了恐慌。武漢協和醫院的s醫生,目睹了這一切,委託朋友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這篇文章。相信看完你對這次疫情會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知。看到網上這麼多消息,作為協和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我真的談談自己的看法。我的感覺就是當前疾病是一分,而恐慌是十分。
  • 假協和醫院欺騙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維權難
    有一些以「協和」為名義的醫院稱,坐診醫生是北京協和醫院的退休醫生,或北京協和醫院某教授為他們的遠程會診專家,還說他們醫院常請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去該院坐診。  北京協和醫院曾對群眾來信舉報的、在一些地區「協和」醫院坐堂的醫生進行調查,發現北京協和醫院的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人。李學旺說,北京協和醫院從不允許任何醫生到其他任何一家醫院坐診。
  • 抗疫之戰,勇往直前——武漢協和醫院骨科規培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因疫情需要,骨科大量醫護人員支援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抗疫前線。儘管全國各地大量醫護工作者來漢支援,但是作為武漢東道主的武漢協和醫院,傾其所有,盡其所能,把所有人力物力放到了抗疫一線。
  • 武漢協和醫院官方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0年1月31日 【此前報導:疑問:武漢醫生用垃圾袋做防護服,手工製作口罩,是不是謠言?】微博認證為「武漢協和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的@小兒內分泌林醫生 也曾於30日發布類似內容。該網友發布了三張的圖,並配文「垃圾袋、治療巾護腳、護目屏自己做,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這些照片的出現讓很多網友坐不住了。
  • 交接與堅守:武漢協和西院的「中山醫」
    在此前一天,接收完中山二院醫療隊病區病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以下簡稱「中山一院醫療隊」)成為堅守在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以下簡稱「協和西院」)的最後一支「中山醫」隊伍。協和西院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自2月7日抵達武漢,「中山醫」兩支醫療隊已在此奮戰了58個晝夜。
  •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其中,咽拭採樣10253人次,搶救急危重症1134名,緊急心肺復甦57人次,呼吸機救治400餘人、插管17人,輸液治療22842人次……這個團隊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一個個數字記錄著他們不懼風險、爭分奪秒的日常,更註腳著一個個生命在他們悉心治療下被挽救、治癒和康復的感動。
  • 回望武漢戰疫,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淚灑發布會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共186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救治,他們是最後一支撤離湖北的國家醫療隊。在回憶奔赴武漢的戰疫經歷時,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心內科專家、援鄂醫療隊領隊張抒揚十分動情,多次哽咽,淚灑當場。
  • 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試了,還寫出了爆款文
    最近,一名協和醫院醫生吞下棗核之後的經歷成為網絡上關注的熱點。這名醫生名叫譚先傑,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也是婦科腫瘤專家。作為一名醫學博士,一名全國頂級醫院的專家,吞下一個尖硬棗核之後在內心上演了諸多的劇情。
  •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楊超:海歸醫生的鶴峰情緣
    他叫楊超,是血管外科領域的80後青年專家、武漢協和醫院最年輕的黨支部書記。他學成歸國後,於今年4月主動請纓來到鶴峰,成為鶴峯縣中心醫院的一份子。用心呵護群眾健康今年春節,需要長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王女士病情加重,要做一個動靜脈造瘻術,才可順利透析。當時,鶴峯縣中心醫院沒做過這樣的手術,只能到160公裡外的恩施做這個手術。
  • 「我想成為像他們那樣的共產黨員」——北京協和醫院在抗疫大考中...
    4月30日,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從武漢回京滿14天解除集中隔離。時鐘撥回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國家衛健委命令,北京協和醫院在內的6家在京委屬委管醫院派遣醫護專家馳援武漢,共同進駐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此後北京協和醫院又三度增援,累計派出186名醫療隊隊員。
  •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9日下午3點,武漢協和醫院隆重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等黨政領導、全院從醫時間50年以上的老專家代表,各科室醫生代表和2020年新進醫師共400餘人參加了大會。
  • 武漢協和醫院創始人:如果上帝再給我五十年,我仍將都給中國!
    「中國最好的醫院是哪個醫院?」「協和醫院。」「中國有1731家協和醫院,請問到底是哪家……」協和醫院遍地開花,可中國正宗的「真」協和,其實只有三家:北京協和、武漢協和和福州協和。在最近動蕩中,其中的武漢協和醫院作為抗疫一線,可謂牽動著全國上上下下數以千萬人的神經:武漢協和醫院14名醫護人員感染;武漢協和醫生「逆行」返漢,投身抗疫一線;武漢協和在紅會一天居然只領了兩件防護服;
  • 全國竟有1700多家「協和醫院」,北京協和回應……
    協和醫院宣傳處常務副處長陳明雁表示,除了北京協和醫院,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協和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與「協和」有歷史淵源,其餘的「協和」和「北京協和」沒有任何關係,「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內也沒有任何掛靠、合作、協作關係」。圖為記者10月12日在第三方軟體以協和醫院為關鍵詞檢索工商登記信息,有1700多個結果。
  •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探秘密西根大學醫院放射科
    作為放射科醫生,去密大醫院參訪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夢想。2013年9月,在協和醫院"百人計劃"項目的資助下,我有幸在密西根大學醫院及醫療中心的放射科骨骼肌肉部門參觀學習了4個月。通過這次學習,我進一步掌握了骨肌系統的影像解剖及疾病診斷,並了解了密大醫院放射科醫學生的培養制度及工作流程。
  • 趙玉沛卸任,北京協和醫院迎來新任院長
    撰文 | 劉藝龍連續十年蟬聯中國醫院排行榜榜首的北京協和醫院於近日調整領導班子。據「北京協和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1月4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出席會議。
  • [視頻]北京協和醫院與各地"協和"醫院無協作關係
    [視頻]北京協和醫院與各地"協和"醫院無協作關係 17號聲明,他們與全國各地所有冠有「協和」二字的醫院或醫療機構均無任何協作關係。他們從不允許任何醫生到其它醫院坐診,更沒有與任何單位合作製藥。 進入[朝聞天下]>>   CCTV.com消息(朝聞天下):北京協和醫院17號聲明,他們與全國各地所有冠有「協和」二字的醫院或醫療機構均無任何協作關係。
  • 爆款維E乳遭協和醫院打假!武漢各大醫院自製藥,這些趕緊看
    且發貨地標註為北京的店鋪很難不讓消費者把它跟著名的北京協和醫院聯繫在一起「協和維E乳」並非北京協和醫院生產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的維生素E乳有多個品牌,包括「軍醫生」「協和」「八韻草」等等。眾多產品中,標稱為「協和」的維E乳產品最多,產地也非常廣泛,產自北京、天津、蘇州等地。這麼多的協和維生素E乳都是北京協和醫院生產的嗎?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協和醫院一側的協和大藥房,一進門就看到櫃檯上掛著一塊告示,寫著「矽霜、矽E乳售完,到貨時間未定」。當記者問起協和維E乳時,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協和醫院不生產維生素E乳,只有矽霜和矽E乳。
  • 武漢協和西院ICU:共克時艱,努力奮戰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廣東支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醫療隊隊員們白衣執甲,堅守前線,已過月餘。作為目前武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之一,ICU的救治任務依然繁重。在協和西院ICU,目前堅守一線的除了廣東醫療隊隊員,協和西院重症醫學科曲蓮蓮護長等護理戰士,還有協和醫院本部與協和腫瘤中心主動申請過來支援的向雪蓮醫生、李超逸醫生、劉定醫生、夏迪醫生等數十位醫護人員。
  • .| 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蔡輝:創傷、壓力、感動⋯⋯ 武漢...
    我想對他們說:我會永遠記住你們,李敏、楊曉娜、周春蓮……」撤離武漢時,他給每名隊員寫了一封感謝信。「隊員們的面孔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那份真摯的戰友情誼,難忘且珍貴。」蔡輝說。壓力最大:挺過第一晚,度過心理關剛到武漢,蔡輝就感覺到了演練與實戰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