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瑞士旅行通行證」是遊瑞士必備的,而蘇黎世火車總站和利馬特河是遊蘇黎世的最佳起點。
中央纜車站(蘇黎世站) 位置
由利馬特河跨過班霍夫橋,便可到達中央纜車站(蘇黎世站)。
蘇黎世登山纜車站大家不要心急跑進站內。攝影愛好者怎可放過每一個漂亮的拍攝點呢!遠離纜車站遠一點的位置,會發現纜車軌竟從一棟歐陸風格的小洋樓穿出,經過高架橋,往山頂進發。很神奇,是不?
蘇黎世索道纜車路軌,只要持有「瑞士旅行通行證」,便可免費乘坐蘇黎世站登山纜車。
蘇黎世站索道纜車是全自動駕駛的,路軌總長176米,會把大家由中央廣場載到41米高的大學區,全程只需100秒。每2.5分鐘便有一班,完全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
一踏出山頂車站,便會看到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雖然名字上沒有「大學」二字,但不要少看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這所聯邦理工學院,它是諾貝爾獎得主愛因斯坦的母校。其後,愛因斯坦也在此任教授。至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已產生了一共32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少大學連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沒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實在當之無愧。
蘇黎世只有兩所聯邦理工學院,身處德語區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其中一間,另一間是位處法語區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恬靜的校園內散步,欣賞著19世紀的建築,已經是種享受。比起走馬看燈般的打卡式旅遊,大家不妨放慢腳步,體驗歐洲人的慢活。
蘇黎世眾多歷史建築當中,有不少頂部尖銳無比的建築物。這些尖塔都是教堂來。前方的綠色尖塔是「普雷迪格教堂」,高96米,是全蘇黎世最高的教堂。後方的綠色尖塔則是「聖母大教堂」。至於左邊的雙圓頂建築物是「蘇黎世大教堂」。右邊有個大鐘的尖塔就是「聖彼德教堂。
相信當年愛因斯坦於此留下不少足跡。除了吸收愛因斯坦的學習氣息外,從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還可以看到蘇黎世市區的面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算是鬧市中的高點,是拍攝風景照的好地方。
大樓內部既似教堂,又似博物館。單以照片來看,沒人猜到這是一所大學。教學大樓內有不是藝術品,雖然學院歷史悠久,但展品都很當代。
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站索道纜車
以蘇黎世登山纜車原路往返是最便捷回到市區的方法。若果上山時是坐車頭的話,下山時可選擇車尾。相同的纜車,不同的風光。
林登霍夫山的位置
看風景的人總愛高點。下一個目的地是舊城區內的另一個高位,林登霍夫山,上圖位置3。蘇黎世整個舊城都是步行範圍內。若真得不想走行的話,也可跳上無處不在的市內電車。往林登霍夫山的路上,已感受到瑞士的自由藝術氣息。大家可以把腳步再放慢點,細味四周的文藝,又可「打打卡」。
從林登霍夫山看蘇黎世舊城
未到山頂,已按捺不住按下了快門。在瑞士,到處都是吸引大家按快門的誘惑。
觀賞利馬特河時,已驚覺它的美豔。沒料到鳥瞰利馬特河同樣驚為天人,河中的小艇更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堵牆是的最佳觀賞位,也是遊人的打卡位置。
聯邦理工學院和彼鄰的蘇黎世大學每年都會在利馬特河上進行划艇比賽,閒時也會看到學生們的划艇練習。似乎,划艇比賽是河畔大學的年度活動,如牛津、劍橋等,都有相同的賽事。
站在城市的另一高點,雖然都是以宏觀的角度觀看,但眼前的細節卻不盡相同。之前較遠的建築物,現已屹立眼前,如雙圓頂的「蘇黎世大教堂」已由很微小變得龐大起來。
遊覽當天,剛好有對新人結婚,就在林登霍夫山上的公園大宴親朋。感覺瑞士人很隨性。
從高處可以更清楚了解利馬特河外,連兩岸的建築物也變得清晰,屋企的一磚一瓦都巨細無遺。人山人海連針也插不進去的景點。幸好,在山上找到遠離遊人的拍攝位。
林登霍夫山正好與聯邦理工大學遙遙相對,遠方那個圓頂的建築物,不就是剛才身處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主大樓(Hauptgebude)嗎?而擁有綠色尖頂、蘇黎世最高的教堂,普雷迪格教堂,不論在哪個山頭觀看,都是鶴立雞群。
下山後,我們會於新舊城間遊走。想知蘇黎世的新城與舊城有什麼漂亮景點,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