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妻飛行員」照料癱瘓妻子41年:陪伴是最長情告白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記者 陳建)與共和國同齡的閆志國,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中,新婚妻子受傷高位截癱。其後41年裡,閆志國寸步不離悉心照料,硬是闖過了醫生預測的3個月生命期限。2017年10月,按照妻子的遺囑,他為當過空軍衛生隊護士的亡妻換上軍裝,再穿上自己親手為她買的外套、鞋襪,送愛美的妻子體面地走最後一程。

  閆志國,男,1949年出生,北京市航空郵政公司退休幹部,2014年度北京榜樣。

閆志國晚年陪伴妻子張勝蘭在北京北海公園旅遊。首都文明辦

  2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發布北京榜樣優秀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閆志國是50名北京榜樣年榜榮譽獲得者中的一位。

  北京榜樣最初是從評選平凡的榜樣開始的。五年來,北京全市舉薦的身邊榜樣已達26萬人,進入市級榜樣庫的先進人物近1萬人,獲得「北京榜樣」周榜、月榜和年榜榮譽者超過600人,50名「北京榜樣」年榜樣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北京榜樣優秀群體中,有科學家、企業家、教授、工匠,有農民、環衛工人、建築工人,普通百姓佔到「北京榜樣」群體的九成以上,是真正的「身邊好人」,也帶動起了更多的普通人爭做「身邊好人」。

  新婚燕爾 遇災害 受重創

  一般的情侶是先相識,再相知,而閆志國和妻子張勝蘭則是先相知,再相識。

  1974年,年過25歲的北京空軍飛行員閆志國還沒有成家。有一天部隊領導遞給他一張照片,照片上正是23歲的張勝蘭。那時的她是一名福建軍區的護士。

  看著照片上明眸皓齒嫣然微笑的張勝蘭,閆志國動心了。他開始給遠在福州的張勝蘭寫信。「其實,當時的通信,說白了就是工作匯報」,回憶到這裡,年近70的閆志國面露微笑。

  1976年7月23日,在遵化機場的簡易教室裡,兩個身穿軍裝、前程一片大好的年輕人,在師長的主持下,結成夫妻。「我當時買了些水果、瓜子。送了勝蘭一個筆記本,一支筆,她也給我送了一個筆記本,一支筆,都希望能繼續學習。」

與共和國同齡的閆志國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2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發布北京榜樣優秀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閆志國是50名北京榜樣年榜榮譽獲得者中的一位。首都文明辦

  7月27日傍晚,新婚的兩人抵達唐山,住在張勝蘭的娘家。

  臨睡前,閆志國看見魚蹦出了魚缸,就放了回去。深夜,一道極亮的地光照亮了整個房間,驚醒了閆志國。

  他下意識地坐起,聽見房屋搖晃、磚石掉落的聲音,「就像搖篩子一樣,石頭、磚頭都掉下來,砸在我的頭上、背上。」一邊用力頂著背後的牆壁,一邊大聲呼叫妻子,這時側面的一堵牆「轟隆」一聲,砸在張勝蘭的身上。

  看著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新婚妻子,閆志國心痛萬分,把門板拆下來讓張勝蘭躺著。

  過了許久,只聽張勝蘭用微弱的聲音說:脖子,脖子好疼。

  救人心切,閆志國與勝蘭的妹妹不顧餘震不斷,帶著高燒不退的妻子輾轉到遵化醫院、薊縣醫院。可所到之處放眼望去,滿目瘡痍,醫生和病人都在院子裡臨時搭的帳篷裡,哪裡還能診斷、治療呢?

  31日,閆志國終於在震後第四天把張勝蘭安置到北京某空軍醫院。經過診斷,張勝蘭第5、6節頸椎粉碎性骨折,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醫生預測三個月也許就是生命的極限了。

  這個診斷對閆志國猶如晴天霹靂,新婚燕爾的喜悅被撕碎,生活一下子從沸點被硬生生降到了冰點,眼前剛剛展開的一片美好變得觸不可及。

  定下神來,閆志國懇請醫生,無論如何都要搶救。醫生對勝蘭實施顱骨打動牽引復位。在照顧妻子的日子裡,閆志國幫勝蘭擦臉翻身,餵水餵飯,處理排洩物,幫助妻子度過了醫生預測的三個月、六個月的生命極限。

  「除了我她再沒任何指望」

  在生活的巨大反轉中,日子很快過去,最難的是落入平靜之後日復一日的照料。

  朋友勸他:「你已經做了很多了,可以考慮開始新生活了。」在河北永清,閆志國的家人陷入沉默之中。老母親淚流滿面,老父親不停抽著煙。閆志國與張勝蘭的婚姻,該何去何從?身為部隊的骨幹力量,飛行員的工作又該如何處理?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閆志國下定決心:「婚姻和工作,我都要!」

  他決心陪伴臥病在床的妻子,絕不離棄;又向部隊領導承諾,會比之前飛得更好,請領導放心。

  工作時,他把妻子託付給勝蘭的母親和妹妹,專心飛行,第一批獲得「特級飛行員」稱號,1978年被評為「雷鋒式幹部」,多次被評為優秀飛行員,榮獲一次「二等功」,數次「三等功」;只要休息,他就會抱著大包小包的吃穿用品趕回家中,寸步不離。

  幾年中,閆志國悉心照料妻子的事情不脛而走,一些熱情的姑娘直接把自己的照片寄給閆志國,表示願意跟他一起照顧勝蘭。

  在震後,這樣組合的特殊家庭並不少見。這些情況,張勝蘭更是心知肚明。一向堅強樂觀的她,流著眼淚對丈夫說:「志國,我這個樣子,不能再拖累你了,咱們分手吧。

  回憶至此,閆志國說:「我不是沒有心動過。很多人覺得我不容易,可是我的妻子,她更不容易。我很清楚,她離開了我,這輩子就沒有任何指望了。我不能把我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何況,這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結髮妻子。既然結合在一起,就要牽手走下去。」他通過部隊對外宣布:「我閆志國這輩子,絕不會離開我的妻子,請大家不要再為我介紹對象了。」

  洋娃娃與第一封左手寫的信

  在長達41年的時間裡,閆志國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隔2-3個小時,就給妻子翻身,從沒忘過。

  張勝蘭失去了生育能力,又向閆志國提出分手,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使閆志國一生沒有自己的孩子。妻子的念想,閆志國豈能不知?一次出差回來,他像變魔術一樣為妻子變出一個金髮藍眼睛的洋娃娃,他一邊遞給妻子,一邊說:「你不是想要孩子嗎?這就是咱們的孩子,你看她,不哭又不鬧,還不用你餵她吃飯,多好啊!」

  一席話逗得妻子笑了起來。他倆給這個洋娃娃起名為「盼盼」,並將11月25日這天定為盼盼的生日。每逢這天,兩人還會給盼盼過個生日。除了盼盼,閆志國帶給妻子的洋娃娃越來越多,他們開玩笑說,家裡已經成了「幼兒園」。

  在閆志國的悉心照料下,張勝蘭一切從頭學起,還開始練習寫字。她用繩子把筆綁在左手上,右手扶著左手,像摁印章一樣寫字。

  1978年2月,在外地工作的閆志國收到妻子寫來的一封信:「志國,這是我寫的第一封信,用左手寫的……我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

  讀完信,閆志國淚流滿面。他能想像出妻子為了寫這封信付出了多少辛苦。擦乾眼淚,閆志國拿出紙筆,給妻子回信。就像結婚前一樣,在閆志國工作時,兩人恢復了通信。常年累積下來,這些信件也有數百封了。

  年輕時的張勝蘭不僅能歌善舞,而且愛好文學。80年代初,在當時《中國空軍》雜誌主編金為華的鼓勵下,張勝蘭以「藍星」為筆名,投入長篇小說《憂愁河》的創作,並連載於《中國空軍》雜誌。

  對於妻子寫作,閆志國非常支持。他說:「你不是喜歡孩子嗎?你費這麼多心血,這部小說也是咱們的孩子。」1987年,這部16.5萬字的小說《憂愁河》出版了,在書裡張勝蘭寫到:「世上有多少條憂愁河,就有多少支歡樂的歌。」

  憂愁河裡的恩愛之花

  張勝蘭曾說,閆志國是自己的「無價之寶」,「我的精氣神,都是志國給我的。」

  每逢陽光明媚,閆志國會和家人一起推著張勝蘭去公園曬太陽。小說出版後,閆志國帶著張勝蘭去青島,做《憂愁河》的籤送會。

  在京郊,閆志國與家人抬著妻子上過長城、爬過香山、下過清東陵的地下宮殿。後來,甚至帶著妻子去上海等地旅遊,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他們恩愛的合影。

  在閆志國家數十本厚厚的相冊裡,能看到他們41年的日常。有去各地旅遊時在景區的照片,有過生日時在蛋糕前的照片,有閆治國給妻子餵飯的照片,還有與友人在家聚餐時的照片,每一張裡的閆志國都平靜真誠地看著鏡頭,張勝蘭面色紅潤、笑語嫣然。

  退休後的閆志國,有更多時間陪伴妻子。每天早晨幫妻子洗漱,從梳頭、洗臉到刷牙,每一項都認認真真絕不敷衍,尤其是刷牙,為了保護妻子的牙齒,他總是用牙刷認真刷到每一顆牙。說到這些,張勝蘭的妹妹泣不成聲:「我姐夫為我姐做到了我們家人都不能做到的事情,有的人做幾天也許可以,可我姐夫每一天都在做這些。」

  送妻子體面地走最後一程

  2016年5月,張勝蘭病情惡化。多年高位截癱,她身上有二十多種併發症,每一種病惡化,都可能帶走她的生命。

  治療後期的張勝蘭,飲食飲水被嚴格控制。由於身體機能弱化不能自行調節體溫,她常常感到燥熱難耐。閆志國就在冰箱裡凍了很多小冰塊,每天晚上離開病房時給妻子含一塊。

  「其實醫生不讓吃,但勝蘭熱得實在受罪,她總求著我給她一塊冰。我把冰塊放在她嘴裡,她高興的樣子,就像孩子一樣。」說到這裡,閆志國低下頭擦著眼淚,許久不能平靜。

  過了一會兒,他哽咽著說:「早知道她要離開,就應該多讓她吃幾口,也不至於受那麼多罪。」

  住院一年半以後,張勝蘭於2017年10月離開了陪伴自己41年的丈夫閆志國。

  病房裡,閆志國最後一次為妻子洗臉、清潔口腔,就像41年裡他每天做的那樣。

  按照妻子的遺囑,他為張勝蘭換上軍裝,再穿上自己親手為她買的外套、鞋襪,送愛美的妻子體面地走最後一程。

  41年,將近15000個日日夜夜。閆志國和張勝蘭的故事,如同那首百聽不厭的《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完)

相關焦點

  • 煥新樂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煥新樂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這些數據的背後,是一群可愛的志願者們,他們用心陪伴孩子,用愛溫暖家庭......在這半年中,「煥新樂園」累計發動300餘名志願者參與走訪、改造、陪伴等工作,完成房間改善46戶、跟進陪伴434次、集體活動5次。
  • 陪伴與守護,是最長情的告白與承諾
    你知道嗎,我喜歡了你十五年。十五年前,我們一起步入了同一所學校,同一間教室,坐在了同一張課桌。那一刻,我覺得我看到了全世界。我悄悄地關注著你,我知道你喜歡喝酸奶,討厭吃草莓,你很迷糊,但很聰明。你太優秀了,我怕離你太遠,所以你默默的拼盡全力與你並肩。還好,我是幸運的。
  • 【走心】「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貢志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走心】「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貢志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019-09-09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妻子嶽父雙雙癱瘓 上門女婿無悔照料——遂川營盤圩鄉陳華明孝老愛...
    □彭永鋒、李書哲、本報記者範小勇他是妻子和嶽父的衛士,日夜悉心照料雙雙癱瘓的妻子和嶽父;他是家裡的頂梁柱,照顧孩子,贍養嶽母,勤勞肯幹,維繫家庭;他是鄉鄰的模範,孝老愛親,樂於助人,敬業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文明。
  • 最長情的告白不是陪伴,最溫暖的承諾也不是相守!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這是很多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感動了別人也感動了自己。挨餓年代那麼苦他也沒有拋棄了老太太,一走就是60年。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他豈不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情話說給了老太太?從年輕到年邁老李頭一直脾氣暴躁,他喜歡乾淨可是老太偏偏喜歡花花草草,三天兩頭就挖土刨泥的。有時候沒養好花就會枯萎,葉子落一地。老頭氣的連盆帶枯枝扔出去,邊罵老太沒文化邊掃地邊。
  • 96歲老人每天說情話 陪伴照料失憶妻子
    (原標題:你忘記了所有,我還是每天說愛你 96歲老人每天說情話,陪伴照料失憶妻子)96歲的廖思源每天到醫院陪伴照料失憶的妻子相識一紙英文信結緣婚後生活甜蜜蜜下午三點半,成都一家醫院住院部裡有點安靜命運妻子患病失憶患癌丈夫悉心照料十多年前,廖思源被查出患前列腺癌,一聽到癌症,鍾貞淑嚇壞了,躲在房間裡一直哭。好在病情不算嚴重,廖思源每個月靠打針吃藥就能緩解病痛,但鍾貞淑在一次意外後,卻再也不能回到健康的狀態了。
  • 在歲月裡陪伴是這世間最長情最真誠的告白(美文)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時光對我們溫柔以待,願一切都不急不慢。都說,春是一個深情的季節。春日驕豔,春花明媚,春風多情,春水柔情。而我,卻在這花團錦簇的春季,寂寥的無所適從。我們來不及思考就被時間推著匆忙地往前趕因為這世界你唯一追不回的就是時間,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甜言蜜語,不需要海誓山盟,陪伴是這世間最長情的告白。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儋州市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儋州市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為了促進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激發家長與孩子的合作意識、溝通意識,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12月20日晚,儋州市衛健委、市計生協攜手市教育局、團市委在南開附中儋州一中的體育館舉行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
  • 《妻子的浪漫旅行》最浪漫的事莫過於陪伴,這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妻子們的甜蜜旅行就要結束了,大家都在這趟旅行中收穫了很多,也明白了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各位妻子們在節目中也是狂撒狗糧,讓我們這些單身狗也是很羨慕的,本期節目中妻子在丈夫的陪伴下也越來越開心,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就是愛情的催化劑,應該多去陪伴對方。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亦然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最好的愛是陪伴。 剛剛過去的7月,有兩部電影和天氣一樣熱,一部是《銀河補習班》,另一部是《哪吒-魔童降世》。這兩部雖然類型上有很大不同,卻又有諸多相似。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五月天石頭妻子緊急就醫,他默默守候2小時
    然而,在娛樂圈中也不乏羨煞旁人的模範夫妻,正如此前引用歌詞「我要和你度過一千個世紀」向妻子告白的石頭。身為五月天的吉他手,石頭於2002年與妻子路渟瀛舉行婚禮,二人走過了17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已經擁有2個兒子,生活十分幸福。
  • 我和我的母親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趙從敏青島監獄辦公室副主任照片拍於2020年元旦,養老院探視母親因參與外診值班封閉隔離、待命執勤居家封閉隔離,於3月29日起在監獄上崗執勤,已連續四個月未能探視90歲的母親。期間,癱瘓臥床多年的媽媽曾因組織水腫幾近病危,為確保上崗執勤,也未能現場探護,全靠其他姊妹和護理員陪護。
  • 認識9天就閃婚,劉歡用30年向妻子證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除了這首歌以外,劉歡還有像《彎彎的月亮》《從頭再來》等經典歌曲,其中有一首,劉歡總共花了16年的時間完成,它便是劉歡送給妻子盧璐的歌《璐璐》。盧璐本是湖南衛視的一位主持人,1988年元旦晚會,劉歡盧璐二人相識,劉歡後來回憶稱:第一眼就喜歡了這個女孩!在他們僅僅認識9天的時候,二人就閃婚了,在那個年代真的太瘋狂了。
  • 人間最真摯的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忘了初心,忘了家現實中很多男人結婚時的擔當都變成了對妻子的施捨,而妻子的付出變成了理所應當,為了不聽妻子的抱怨選擇加班或者晚歸甚至不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妻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你有沒有想過你不她嘮叨,她便無人訴說!你有麼有想過,曾經哦妻子也是含苞待放的花蕾,為了你放棄了一切,為你生兒育女,可是你卻嫌棄她嘮叨,邋遢,不打扮,丟人!人,總是失去後才珍惜,每一個離婚的女人都過的很好,每一個離婚的男人卻總是悔不當初。
  • 《魔弦傳說》主題曲翻唱披頭四 吟唱最長情告白
    《魔弦傳說》主題曲翻唱披頭四 吟唱最長情告白 《魔弦傳說》主題曲MV翻唱披頭四 吟唱最長情告白 時長:02:58 來源:電影網
  • 豆瓣評分8.0《Changing Batteries》: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Changing Batteries》這部只有五分鐘的短片又叫《更換電池》,是2010年馬來西亞的一部動畫短片,視頻很短,全程無字幕,卻看哭很多人。這部奧斯卡獲獎催淚短片講述了一個機器人和一位老婆婆之間的感人故事,通過機器人的視角來闡述陪伴最長情的感情,在愛與被愛的陪伴中,彌補了親情的缺失,填補了晚年生活的空白時光。
  • "陪伴最長情的告白",寶寶睡眠黃金期,錯過很可惜
    寶寶睡眠時間的"黃金期",育兒專家:錯過之後,再努力也沒用我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同樣寶寶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成員的陪伴。而現在很多年輕父母會因為經濟壓力的原因,在寶寶出生出生之後一段時間裡,就會選擇將寶寶交給家裡的長輩照顧。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是什麼意思?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是什麼意思?告白-陪伴-守護,愛情的鐵三角戴浩然 2020年12月10日陪伴和守護,更多體現在直播間戀情場景中,那些男大哥女大姐分別陪伴守護女主和小鮮肉,刷禮物,然後隔網相思單相思,過過乾癮,然後直到有一天見面死,或者刷拉了。
  •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生活中,我們遇見過很多人,他們或者是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或者是一群人。當我們在人群中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不免覺得這個人很孤單,尤其要是年老的人,這種感情會加倍。從我們呱呱墜地,父母便在我們身邊,細心照料,呵護著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之後我們慢慢長大,去學校讀書,我們身邊又有了老師和同學,這也是另一種陪伴。後來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身邊有了更多的同事,雖然彼此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但同事依然是陪伴我們在工作日的人。其實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陪伴外,還有人與物之間的陪伴。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滿園的綠植和鮮花,只不過這是一種物化的陪伴。無論何種陪伴,我們都有可陪伴的。
  • 高一新生軍訓進行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新生軍訓季,很多人會說,軍訓最累的是學生,我們習慣於把目光集中於正在揮汗訓練的學生們身上,其實從始至終一直陪伴在孩子們身邊的班主任老師們一樣也很辛苦。烈日下,共同堅守;休息時,貼心陪伴;傷痛時,用愛撫平。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就是高一班主任團隊最真實的寫照。他們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用手機記錄下每一個珍貴的瞬間,他們同樣是軍訓場上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