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我們再出發!

2020-12-11 東方網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對35年改革開放成功經驗深刻總結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匯集了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編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攻堅克難、實幹興邦執政理念的深刻展示,是踐行群眾路線、回應人民期待的政治宣言。

  《決定》用了700多字的篇幅,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作出了清晰的把握和全面的部署。包括從學齡前到研究生的以國家為主導的國民教育,以及社會力量為主的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各領域的改革,由此將更加明確深化改革的路徑與深化改革的方向。

  始終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同向同行,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律,也是辦好具有中國特色教育大業的經驗所在。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涉及面更廣、關聯度更高,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難度更大,許多問題解決起來,往往涉及多個部門職責,涉及多種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調整。所以,靠原來的單項改革辦法或局部突破來推進教育改革,已難以收到全局性實效。

  筆者以為,《決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句話重點在「深化」,關鍵在「綜合」,啟迪著我們將著眼點聚焦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聚焦改革重點;從工作有基礎、社會有共識、群眾能感知的環節入手,找準突破口;組織力量攻堅克難,在「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上真抓實幹,儘快取得更具標誌性、更具顯示度的教育改革的新成效。

  比如,在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力度亟需加強推進力度與進度。諸如普通本科與高職教育的分類考試;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的不斷完善;進一步清理和規範高考加分政策等等,亟需我們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穩步推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民眾期待的成功之路。

  再如,如何按照「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要求,加強對創新人才培養途徑的探索,以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更是一個亟需我們探索和破解的課題和難題。當前與未來,我國正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必然要以中國教育的升級版為基石。

  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看,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已經到了一個十分重要和緊迫的階段。諸如,深化高中辦學模式多樣化試驗、加強高中學校特色建設、繼續推進中小學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試驗、推進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綜合改革、支持高校結合實際探索通識教育新模式、開展地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養試點、切實加強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以及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等等。對此,我們既要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更要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清醒地認識和果敢地擔當起「深化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這個重任。

  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需要形成整體合力。尤其是推進「深水區」教育改革,則更須採取綜合改革的辦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上海教育系統在諸多方面已推出了一系列務實進取的改革舉措,譬如,上海調整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力求取得進一步提高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實效;上海試行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讓學業成績不再成為唯一的評價方式;上海市學位辦堅持6年舉辦「研究生暑期學校」,使其成為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助推器」;上海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深入推進「星光計劃」,讓中職生找到自信、成就未來……

  筆者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在教育領域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不斷加深對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以時不我待、刻不容緩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將《決定》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條條明確的規定,轉化為紮實、具體和可見成效的改革實踐。

  比如,高教改革如何儘快下決心扭轉現行的評價體制機制,不過分地追求指標、量化的東西,而是要讓高校教師們能在比較寬鬆的氛圍下紮實地做學問,多出一些精品性、創造性的東西。

  再如,如何按照《決定》指明的方向,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再設重點班。從而能真正和徹底地解決擇校難的問題,讓孩子們都得以「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再如,如何「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同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綜合評價體系多元錄取機制」。這確實是一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契機。人們都對此抱有期待;期望著看到這一政策普遍落實後,在不久的將來,青少年一代和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能持續地提升。

  所有這些,都是社會意義極其重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舉措。需要教育界和社會相關各方牢牢掌握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主動權,把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要求,逐項地轉化為清晰的工作方案,明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在《決定》的指引下,一步一個腳印地、扎紮實實地去努力、去奮鬥,並一步一步地接近和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牢牢掌握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主動權,我們一定能保持和發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讓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夢」,成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支撐!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重大部署,特別是圍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總體要求,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攻堅方向和重點舉措,對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是什麼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決定》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攻堅克難重點和系列政策舉措,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加快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的進程中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的戰略思路。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
    (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粵發〔2014〕1號)精神,切實做好我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各項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袁貴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需試點先行 不能一刀切
    》,袁貴仁在文中強調,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全國一盤棋,但決不能一刀切,要繼續注重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  以下是全文: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袁貴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重大部署,特別是圍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
  • 三十年,教育改革再出發
    原標題:三十年,教育改革再出發   編者按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幕由此開啟。
  •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特別是圍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總體要求,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攻堅方向和重點舉措,對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
  • 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周強出席新時代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法學專家座談會強調 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 打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關鍵一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因此,作為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環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既是國家所需,也是時代所需。  《總體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從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注重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破立並舉,求真務實,力求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 「八八戰略」再深化 改革開放再出發
    在全省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是浙江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是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的「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新期望的戰略部署,是推動「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總抓手,是以作風大提升推動事業大發展的新方略。
  • 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召開
    11月19日,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在廣州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主持會議,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在會上通報了廣東教育綜合改革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建設情況。
  • 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
    只有始終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以創新引領改革,以改革服務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教育發展模式,我們才能築牢教育這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才能謀好教育這個「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 袁貴仁:深化教育改革必須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決定》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後教育領域以改革推動發展、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增強活力的總體思路,也明確提出了今後工作的攻堅方向和重點舉措。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
  • 2018,我們共芳華 | 清華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再出發
    2018,我們共芳華 | 清華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再出發來源:「學在清華 」 公眾號2018,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你我攜手,奮進同行!在全校教學工作總結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對2018年教育教學提出三點期望:一,全體教職工對「三位一體」理念形成共識,以做學問的精神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二,著眼於綜合改革中的細節問題,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做細、做深、做實;三,推動形成良好的教學制度和文化
  • 《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政策解讀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四川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的總體要求,貫徹落實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深化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改革、高等院校綜合改革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和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依據《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 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為教育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筆談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公辦到民辦,從政府到社會
  • 突出「農」字特色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原標題:突出「農」字特色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因此,我們必須提高對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思想認識,準確把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質內容,在工作中不斷推進和深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 陳旭: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編者按2020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理論版刊發了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的文章《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陳旭在本文中提出,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以破除「五唯」為導向,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陳旭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_高考英語改革_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在線
    介紹《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將在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劉利民,部長助理林蕙青介紹《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深化教育改革 擘畫發展藍圖
    完善教育評價制度,組織山東專家、州級教研員對海北州普通高中辦學水平開展綜合評估,診斷學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優化措施,理清工作思路,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不斷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長牙齒」的教育督導制度,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強化教育督導責任追究,深入推進督政督學,督促各相關部門、各縣政府紮實履行教育職責,鞏固提升教育發展水平,海北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國檢驗收。
  • 北京:《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通知
    京教計〔2018〕20號各區教委,各有關學校,北京教育考試院: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及教育部等部委相關配套文件精神,我委組織制定了《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經市委市政府同意上報,中央改革辦和教育部審定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