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020-12-11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日前,國家衛健委針對兒童飲食和身心健康發展制定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出嬰幼兒科學餵養10條準則。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信息》指出,嬰幼兒餵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這一時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階段,科學良好的餵養有利於促進兒童健康,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強化健康教育,向父母、養育人和社會公眾傳播嬰幼兒科學餵養的重要意義,普及餵養知識和技能,是改善兒童營養狀況、減少和控制兒童營養不良和疾病發生的重要措施。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個月嬰兒提倡純母乳餵養

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免疫活性物質和水分,能夠滿足0-6個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全部營養,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無法替代。6個月內的健康嬰兒提倡純母乳餵養,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餵養經濟、方便、省時、衛生,有助於嬰兒達到最佳的生長發育及健康狀態。早產兒、低體重兒更加提倡母乳餵養。母親應當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確保嬰兒攝入足夠乳汁。要了解和識別嬰兒咂嘴、吐舌、尋覓等進食信號,及時哺喂,不應等到嬰兒飢餓哭鬧時再哺喂。嬰兒從出生開始,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促進生長發育。正常足月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一般不用補充鈣劑。

母乳餵養能夠有效促進母嬰健康,降低患病風險

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嬰兒患感冒、腹瀉、肺炎等疾病的風險,減少成年後肥胖、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促進大腦發育,增進親子關係。母乳餵養還可減少母親產後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生風險。絕大多數母親都能成功母乳餵養,母親和家庭應當樹立母乳餵養信心。嬰兒配方奶是無法純母乳餵養時的無奈選擇。

特殊情形下母乳餵養,應當聽從醫務人員指導

哺乳母親患病時,應當及時諮詢醫務人員,了解疾病和用藥對母乳餵養的影響,遵循醫務人員意見,確定是否繼續母乳餵養。母親患一般感冒、腹瀉時,乳汁中的特異抗體可以保護嬰兒免於感染,母親可堅持母乳餵養。嬰兒發生腹瀉,不需要禁食,可以繼續母乳餵養,應當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補充體液,避免發生脫水。對於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和其他患病嬰兒,應當聽從醫務人員指導,做到科學合理餵養。

嬰兒6個月起應當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基礎上可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及以上

6個月後單一母乳餵養已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求,應當在繼續母乳餵養基礎上引入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一時期,嬰兒進食能力日漸完善,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此外,6個月前後也是嬰兒行為發育的關鍵時期,添加輔食能夠幫助嬰兒逐步適應不同食物,促進味覺發育,鍛鍊咀嚼、吞咽和消化功能,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避免日後挑食和偏食。過早、過遲添加輔食均會影響嬰兒生長發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母乳餵養可持續至2歲及以上,保障嬰幼兒獲取足夠的營養素和能量。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的嬰兒,滿6個月也要及時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堅持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種到多種,引導嬰兒逐步適應

添加輔食應從每日一次開始,嘗試在一餐中以輔食替代部分母乳,逐步過渡到以單獨一餐輔食替代一次母乳。添加輔食還應當從單一食物開始,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逐次引入。開始可選擇含鐵豐富的泥糊狀食物,每次餵食1小勺,逐漸加量。父母和養育人要耐心鼓勵嬰兒嘗試新的食物,留意觀察嬰兒反應。有的嬰兒很快接受新的食物,有的則需要多次嘗試。待嬰兒2-3日習慣一種新食物口味後,再添加另外一種,逐步刺激味覺發育。引入新食物1-2日內,嬰兒若出現皮疹、腹瀉、嘔吐等輕微不適,應當暫停添加,待症狀好轉後再次嘗試小量餵食。若仍出現不適或症狀嚴重,應當及時就醫。

6個月至2歲期間逐步增加輔食添加的頻次、種類,確保嬰幼兒良好生長發育

嬰幼兒輔食添加頻次、種類不足,將明顯影響生長發育,導致貧血、低體重、生長遲緩、智力發育落後等健康問題。6-9個月嬰兒,每日需要添加輔食1-2次,哺乳4-5次,輔食與哺乳交替進行。9-12個月嬰兒,每日添加輔食增為2至3次,哺乳降為2至3次。1-2歲幼兒鼓勵嘗試家庭膳食,每日與家庭成員共同進食3餐,期間加餐2次,並繼續母乳餵養。製作輔食的食物包括谷薯類、豆類和堅果類、動物性食物(魚、禽、肉及內臟)、蛋、含維生素A豐富的蔬果、其他蔬果、奶類及奶製品等7類。添加輔食種類每日應當不少於4種,並且至少要包括一種動物性食物、一種蔬菜和一種穀薯類食物。6-12個月輔食添加對嬰兒生長發育尤為重要,要特別注意添加的頻次和種類。

逐漸調整輔食質地,滿足6個月至2歲嬰幼兒所需營養素和能量供給

6個月至2歲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營養和能量需求高。這個階段嬰幼兒胃容量有限,因此輔食質地需要保持足夠稠度。與嬰幼兒的咀嚼、吞咽能力相適應,嬰幼兒的輔食應當從泥糊狀逐步過渡到團塊狀固體食物。嬰兒6個月之後添加泥糊狀食物,9個月過渡到帶小顆粒的稠粥、爛面、肉末、碎菜等,10-12個月食物應當更稠,並可嘗試塊狀食物。1歲以後吃軟爛飯,2歲左右接近家庭日常飲食。貧困地區或食物供應不夠豐富的地區,嬰幼兒不能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營養和微量元素時,應當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輔食營養補充劑(如營養包)。

耐心鼓勵嬰幼兒進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嬰幼兒6個月至2歲添加輔食,2-3歲基本獨立進食,餵養方式發生變化。從哺乳逐漸過渡到餵食、自主進食、與家人同桌吃飯,這個過程可促進嬰幼兒大動作、精細動作的發育,有利於家庭親子關係建立,促進兒童情感、認知、語言和交流能力發展。父母和養育人要營造快樂、輕鬆的進食環境,鼓勵但不強迫嬰幼兒進食。引導嬰幼兒與家人一起就餐,自主進食。關注嬰幼兒發出的飢餓和飽足信號,與嬰兒面對面充分交流,不以食物作為獎勵和懲罰手段。嬰幼兒進餐時不觀看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每次進餐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30分鐘。

提倡家庭自製食物,控制嬰幼兒糖和鹽的攝入

鼓勵家庭選擇新鮮、營養豐富的食材,自製多樣化食物,為嬰幼兒提供豐富的味覺體驗,促進味覺發育。清淡口味有利於嬰幼兒感受、接受不同食物的天然味道,降低偏食挑食風險,也有利於控制糖、鹽攝入,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發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1歲以內嬰兒輔食應當保持原味,不加鹽、糖和調味品。1歲以後輔食要少鹽少糖。2歲後幼兒食用家庭膳食,仍要少鹽少糖,避免食用醃製品、燻肉、含糖飲料等高鹽高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2歲以內嬰幼兒輔食宜單獨製作,保持食物清潔衛生,預防腹瀉和其他疾病。嬰幼兒進食要有成人看護,不逗笑打鬧,防止進食意外。整粒花生、堅果、果凍等食物易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嬰幼兒應當避免食用。

定期評價嬰幼兒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及時獲取科學餵養指導

營養評價和健康指導,是兒童健康檢查服務的重要內容。1歲以內嬰兒應當在3、6、8和12個月時,1-3歲幼兒在18、24、30和36個月時,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婦幼保健院接受兒童健康檢查,評價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餵養行為。(崔元苑)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嬰幼兒餵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  這一時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階段,科學良好的餵養有利於促進兒童健康,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國家衛健委今天(31日)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十條核心信息。
  • 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今年8月1-7日是第29個 世界母乳餵養周,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向父母、養育人和社會公眾傳播嬰幼兒科學餵養的重要意義,普及餵養知識和技能。一起來看看吧!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提出嬰幼兒科學...
    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崔元苑)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出嬰幼兒科學餵養10條準則
    來源:人民健康網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崔元苑)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 國家衛健委提出嬰幼兒科學餵養10條準則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 《信息》)。
  • 母乳餵養如何避免「踩坑」?國家衛健委發布核心信息
    為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核心信息》),向公眾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0—6個月嬰兒提倡純母乳餵養嬰幼兒餵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如何避免「踩坑」?國家衛健委發布核心...
    為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核心信息》),向公眾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絕大多數母親都能成功母乳餵養,母親和家庭應當樹立母乳餵養信心。嬰兒配方奶是無法純母乳餵養時的無奈選擇。因此,國家衛健委建議對6個月內的健康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信息,優博特醫重視科學餵養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有了質的提升,健康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基本需求,「健康中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全民關注身體健康、提高全民素質的社會背景下,嬰幼兒作為家庭和國家未來的希望,實現科學餵養、提升母嬰健康素質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
  • 國家衛健委公布十大「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為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今天,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編寫的「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正式發布。嬰幼兒餵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這一時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階段,科學良好的餵養有利於促進兒童健康,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關於印發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
    國衛辦婦幼函〔2020〕6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委組織編寫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
    國衛辦婦幼函〔2020〕64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委組織編寫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現印發給你們,供參考使用。
  • 世界母乳餵養周|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未來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以鼓勵母乳餵養和改善世界各地嬰幼兒的健康。7月30日,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參加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的「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的直播。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討論了母乳餵養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觀看下面的視頻,了解講話內容。
  • 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通知!與獻血有關
    國家衛健委11月17日發布通知,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下文簡稱《指引》)。《指引》對血站工作人員防護、工作場所的清潔與消毒、醫療廢物處理、獻血者選擇與管理、採供血流程、實驗室檢測相關要求等都作了詳細規定。
  • 國家衛健委發布《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
    05-27 17:40:04 來源: 看看新聞Knews 舉報   今天(5月2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
  • 國家衛健委最新通知來了
    今天,國家衛健委網站公布了《關於做好託育機構復託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託幼機構未達到《託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各項要求的,不得復託。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做好託育機構復託相關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好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決策部署,安全有序推進託育機構恢復入託,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國家衛健委《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
    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1範圍本標準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月至24月齡的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和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及輔食製作要求。本標準適用於滿6月至24月齡內嬰幼兒輔食添加的營養指導。3嬰幼兒輔食添加基本原則3.1輔食添加時間純母乳餵養到6月齡,且在孩子健康時添加輔食。嬰幼兒進餐時間應逐漸與家人一日三餐時間一致。同時,繼續母乳,建議母乳餵養到2歲及以上。
  • 健康素養提升速度農村高於城市 國家衛健委號召主動學習健康知識
    8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召開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2018年)有關情況。整體監測結果顯示,健康素養總體水平持續提升,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均有較大提升。
  • 關注寶寶健康成長,從嬰幼兒遊泳抓起
    關注兒童健康成長,一直是國家的戰略方向,因為兒童健康關係著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就從兒童健康運動、新生兒安全、早期發展行動、疾病防治、醫療衛生服務改善等多方面進行改善,以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
  • 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救治方案 - 新京報 - 好...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月2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國家衛健委發布高考防疫措施 監考人員提前14天健康監測
    6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高考防疫關鍵措施10條。其中特別指出,組考、監考環節的工作人員和考生,要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上述措施要求,考試前,考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確保考試時身體狀況良好,提前準備好口罩、手套、紙巾、速幹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