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首發評測:強悍無須多言的銳龍座駕

2020-12-25 超能網

早在去年7月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和X570主板開售的時候,就有很多玩家在想,B550主板會什麼時候發售呢?雖然說X570支持PCI-E 4.0,但是其價格也讓不少人聞之卻步,那麼自然而然,低一個級別的B550主板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之後就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然後又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等啊等。

而現在,這塊期待、讓人望穿秋水的B550主板終於出來了。那麼這塊B550主板到底有些什麼新特性呢?就讓我們來透過這塊可能是華碩最頂級的B550主板,ROG STRIX B550-E GAMING一起來看看。

AMD B550晶片組介紹

作為B系列的主板,根據AMD對B350以及B450的定位,大部分人一聽到B550主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都會覺得它是用來取代B450主板的。但是按照B550的規格來看,它其實整體上來說比起X470都要好不少。

首先最主要的,當然就是新增的原生PCI-E 4.0支持了。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一共有24條PCI-E 4.0,其中16條是分給GPU的,4條是用來連接NVMe SSD,4條用來連接B550晶片,在B450以及X470上,這24條通道都是以PCI-E 3.0來運行的,而在B550上面,它們則是以原生的PCI-E 4.0運行的。

而PCI-E通道升級至4.0後,得益最大的是SSD,因為許多高性能M.2 SSD都已經觸碰到了PCI-E 3.0 × 4的極限,所以當PCI-E 3.0升到4.0後,M.2接口的帶寬理論上就能從最高4GB/s翻倍到8GB/s了。

除了讓直連CPU的PCI-E接口可以以PCI-E 4.0運作之外,B550晶片組提供的PCI-E通道也從2.0全面升級到了3.0,意味著不論是網卡還是WiFi網卡等的裝置都可以用PCI-E 3.0來運作。不過最大的得益者仍然是SSD,因為M.2 NVME SSD在PCI-E 3.0之下的體驗對比起在PCI-E 2.0之下的差異是巨大的。

最後一個B550晶片組相比B450優勝一點的地方是,前者連同處理器在內可以提供6個USB 3.2 Gen 2以及2個USB 3.2 Gen 1接口,而後者則只有2個USB 3.1 Gen 2以及6個USB 3.1 Gen 1接口。由於USB 3.2 Gen 2以及USB 3.1 Gen 2可以說是一樣的東西,因此這裡的改變主要就是把4個USB 3.1 Gen 1升級成USB 3.2 Gen 2。

主板規格

華碩的ROG STRIX B550-E GAMING是一塊標準ATX主板。它擁有8+4P處理器供電接口,VRM供電去到了14+2相,從這點上就已經看出來它很明顯比起B450主板的規格要高不少。

另外ROG STRIX B550-E GAMING也配有2.5G有線以及WiFi 6無線網卡,在網絡規格上面是大幅升級了不少。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在後置I/O原本屬於光纖S/PDIF輸出口的位置上放了一個用作聲音輸出的Type-C接口。

在外觀設計上延續了玩家國度一向的設計,最明顯的就是背板I/O大包圍上的ROG之眼以及圍繞著它的那些經典各國文字。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ROG之眼是被切成兩半的,充滿著科技感。

主板上晶片組散熱片、第一條M.2插槽的散熱片以及I/O大包圍上都各有2條紫粉色的線條,為純黑色的主板添加了一點生氣。

內存

ROG STRIX B550-E GAMING擁有雙通道4條內存插槽,最高可以支持4400 Mhz的DDR4內存,在容量方面則是允許內存最大為單根32 GB的。

B550主板其中一個特點,或者說從下至B350,上至X570主板都是可以超頻內存的,雖然各自的幅度因應不同的處理器和晶片會有所不同,但是至少是可以超頻,這點對於處理器性能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PCI-E接口

ATX主板對比起MATX的其中一個優勢是其可以有多條的PCI-E × 16插槽,ROG STRIX B550-E GAMING自然也是一樣。主板上面總共有3條PCI-E × 16以及2條PCI-E × 1插槽。

其中,第一以及第二條PCI-E × 16插槽都是屬於PCI-E 4.0的,不過第二條是以 × 8的方式來運作,而第三條則是以PCI-E 3.0 × 4來運作。

而如果兩條PCI-E × 1插槽都被佔用的話,那麼第3條PCI-E × 16插槽將會以× 2的形式來工作。

存儲接口

上面提及過,B550主板與B450以及X4760最主要的分別是PCI-E 接口全面升級了。

第一條M.2插槽

ROG STRIX B550-E GAMING的2條M.2插槽中,第一條是支持PCI-E 4.0 × 4的,而第二條則是PCI-E 3.0。兩條M.2插槽都是支持最長22110的長度,因此彈性都是比較大的。

第二條M.2插槽

不過M.2插槽上是沒有預裝SSD的螺絲固定孔的,玩家可以把主板附送的兩套螺絲鎖上去。

對於使用M.2 SSD的玩家來說這個提升是不錯的,從PCI-E 3.0升級至PCI-E 4.0的速度變化可能不是很直觀,但是從PCI-E 2.0升至PCI-E 3.0的速度變化卻是比較明顯的。

至於SATA 6Gbps接口則是有6個,從右邊上下的SATA 1和2到左邊的SATA 5和6,SATA數量也是挺足的。

要注意的是,如果主板上的第2個M.2插槽被佔用的話,那麼SATA 5和6接口就會用不了,因為第2個M.插槽和SATA 5、6是用的同一條PCI-E通道。不過即便是4個SATA接口也是基本上可以滿足主流玩家存儲需要的。

前置接口

主板上面有1個USB 3.2 Gen 2 Type-C接口、1個USB 3.2 Gen 1 接口以及可以提供4個USB 2.0埠的2個USB 2.0針口。

可以擁有USB 3.2 Gen 2 Type-C接口對於外置存儲來說,比起普遍的USB 3.2 和3.1 Gen 1接口理論上是要快不少的,所以也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升級。

後置I/O接口

主板有一塊一體式I/O背板,在這裡有4個USB 2.0 Type-A、1個USB 3.2 Gen 2 Type-C、2個USB 3.2 Gen 2 Type-A、HDMI 2.0、DisplayPort 1.2視頻輸出、WiFi 6天線接口、2.5 G網線、一組5個3.5mnm音頻接口以及1個USB 2.0 Type-C的音頻接口。

這個USB 2.0 Type-C音頻接口是比較有意思的,因為這可以說是目前第一批把SPDIF接口去掉,用Type-C代替的主板。在目前使用Type-C的耳機和設備漸漸增多的情況下,這個改變可以說是不錯的。

另外還有一個BIOS FLASHBACK的按鍵,玩家只要把含有BIOS的U盤插上旁的USB 2.0接口,按下按鍵3至5秒就可以完成刷BIOS,非常方便。

主板拆解

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上面並沒有多餘的主板裝甲,除了5塊散熱片以及一體式擋板的大包圍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東西,所以拆解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

主板散熱設計

主板上面一共有5塊散熱片,分別是VRM供電部分的2塊、M.2插槽的2塊以及晶片組上面有1塊。

作為一塊14+2相供電的主板,VRM供電的散熱片必須要跟得上才行。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的VRM散熱片分量也是挺足的,而且其為電感也做了散熱,可以更有效地幫整個VRM供電區域散熱。

M.2插槽的散熱片都是22110規格的,即便玩家是上主流的M.2 2280 SSD,加長了的散熱片也有利於SSD的散熱。另外散熱片上的螺絲都是有防掉落設計的,也方便了玩家的裝機。

晶片組散熱片是比較有趣的,因為不同於一般散熱片實心的設計,它中間是鏤空的。這樣可以增加散熱面積,並且可以讓機箱前置進風風扇的部分氣流(雖然不多)從中間通過,有利於散熱。

並聯14+2相供電

相信有不少讀者朋友可能就昆看到這個供電陣容而來的。作為一塊算是頂級的B550主板,ROG STRIX B550-E GAMING在供電方面甚至可以媲美一些X570主板了,對於這個級別的主板來說是很強大了。

並聯14+2相供電對於銳龍7 3700X 和 3800X都沒有壓力,銳龍9 3900X都可以上。

8+4P的處理器供電對於3代銳龍的任何處理器(不包括線程撕裂者)都是沒有問題的,哪怕是超頻過後也是一樣。

主板上用的PWM核心主控是ASP2006,而MOSFET則是用的DrMOS,不過MOSFET根據上面的3組數字MPS2010、MP86992、KA44381都查不到型號,應該也是被打磨過的。

風扇水泵接口

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上有2個處理器風扇接口,一個CPU FAN一個CPU OPT FAN、1個水泵接口以及3個機箱風扇接口。

處理器風扇以及水泵接口都是在內存插槽的左上方,而3個機箱風扇接口則是分別有1個在I/O大包圍的右下方、2個在第3條PCI-E × 16插槽的下方。

這個數量的風扇接口對於B550主板的定位來說也是差不多足夠了,唯一可以改進的地方是主板的右側並沒有風扇接口,如果加一個的話對於玩家理線也會有幫助。

主板BIOS介紹

華碩的BIOS一直都是以功能強大著稱的,而 ROG STRIX B550-E GAMING得益於其可以超頻的特性,使得其在BIOS內也是擁有比較完整的功能選項。

測試

測試平臺

上文有提到過,以這塊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那可以說是有點恐怖的供電規格,上銳龍9 3900X都沒有問題。那為了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筆者這次就為這塊主板配了一個銳龍9 3900X(笑)。

其他配置方面,電源方面用的是玩家國度的雷鷹850W電源,內存用的是十銓的DDR4 3200 8GB*2套條,SSD用的是影馳的名人堂HOF PRO M.2 2TB PCI-E 4.0 NVME SSD,散熱器用的ProArtist D3,而顯卡則是玩家國度的ROG RTX 2080 SUPER STRIX GAMING。

超頻測試

筆者嘗試了多次之後,終於把手上的這顆銳龍9 3900X以1.264V超到了4.2G,並且通過了15分鐘的AIDA 64 FPU測試。這次的超頻是在BIOS版本0248之下達成的。

在這個頻率之下,在Cinebench R20中銳龍9 3900X跑出了7311分的成績,比默認的6887高出不少。

其後筆者嘗試了以1.28V超4.3G,不過CPU Diode溫度會去到98、99度然後死機,顯示處理器溫度過高警告,因此作罷。這應該是因為散熱器的原因,所以這塊主板其實是應該去到更高的超頻的。

這點筆者也用紅外攝像機確認了下,在1.264V超到4.2G時VRM供電部分的溫度為52度左右,遠遠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也說明了ROG STRIX B550-E GAMING的VRM供電散熱是做得挺好的。

功耗測試

接下來筆者會進行功耗測試。目前絕大部分主板都只通過CPU供電接口為CPU進行供電,因此CPU供電輸入的功率變化基本上就是CPU功耗變化所引起的,監測該接口的功率就可以直接反應CPU功耗的高低。

此外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我們以專門的測試儀器測量的是主板上CPU供電接口的輸入功率,並非直接的CPU供電功率,因此從該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略高於CPU的實際供電功率,而且會因為每塊主板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但是這個測試數據仍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因為電源實際上是對主板進行供電而非直接對CPU進行供電,因此對於電源的選擇來說,直接測試CPU供電接口的供電功率更有實際意義。

在桌面待機時,1.248V默頻3.9G的銳龍9 3900X功耗為31W左右,這時整機的功耗約為84W。而在以AIDA 64 FPU來烤機時,處理器的輸入功耗達到了165W左右,整機功耗也去到了230W附近。

看得出來,銳龍9 3900X在這塊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上是可以可以釋出全部性能的,而主板也能夠很好的配合這顆處理器。

PCI-E 4.0測試

那麼,B550對比B450以及X470最重大的升級之一是M.2插槽多了PCI-E 4.0的支持,那麼PCI-E 4.0對比起PCI-E 3.0在速度上面到底會有多大的變化呢?筆者這次的系統盤用的是影馳的名人堂HOF PCI-E 4.0 2TB SSD,因此也用這個盤來測試了一下兩者的速度。

上方左邊是以PCI-E 3.0跑出來的成績,而右邊則是用PCI-E 4.0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得出來,讀寫速度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連續讀取在PCI-E 4.0之下達到了4833 MB/s,而寫入則是達到了4167 MB/s,相比起PCI-E 3.0讀寫速度分別提升了百分之54以及百分之34。

而這也可以看到PCI-E 3.0 × 4的確也是限制了目前市面上部分M.2 SSD 的發揮,拖了後腿。因此,升級到PCI-E 4/0對於SSD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

多言的強大

B550主板新增的PCI-E 4.0支持以及升級過的USB接口,再加上ROG STRIX B550-E GAMING擁有的14+2相供電,使得它非常適合用來搭建一套中高端的3代銳龍平臺。

且不說B550主板新增的USB 3.2 Gen 2 Type C接口可以讓外置存儲裝置傳輸更快,單單是PCI-E全面升級成3.0以及新增的PCI-E 4.0已經可以讓M.2 SSD的速度迎來一次大提升。誠然,. 對於加載遊戲來說,玩家可能不會感到明顯的感知差別,但是對於傳輸大容量文件來說差別就很明顯了。

而在主板本身,最為顯眼的14+2相供電也表現出其對於配搭高端處理器的信心。在測試中筆者用的是銳龍9 3900X,而這也是對於這塊主板的價位最極致的一個處理器了。當然,更高端的銳龍9 3950X放在這主板上面也是完全沒問題,但是考慮到其5000+的定價,筆者並不建議這樣做。

而說到最後的價格,ROG STRIX B550-E GAMING主板目前的售價為2199元,曬單還有返100元E卡。作為一塊擁有玩家國度血統的主板,加上其強大的配置,也可以說是對得起這個價格了。

相關焦點

  • 堆料堪稱旗艦,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主板評測
    作為專門為銳龍5000處理器打造的主板,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採用了數字供電控制及整合型高效解決方案,確保對銳龍5000處理器的完美支持。在強悍硬體的基礎上,主板還配備了採用AI增強識別和提速技術的ROG GameFirst VI,專為初學者、資深玩家等用戶而設計,旨在協助他們更好的優化網絡設置,進而帶來流暢、不卡頓的遊戲體驗。
  • 華碩ROG STRIX B360-F GAMING主板開箱:敗家之眼大升級
    【PConline 首發圖賞】以往Intel的Z和B系列主板都是同步上市的,但去年因為AMD銳龍突擊的原因,Intel急急忙忙在10月份提前放出了八代酷睿CPU來救場,然而伴隨而來的卻只有Z370主板,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更青睞的性價比B系列卻沒有同步發布,想體驗八代酷睿帶來的多核心提升就只能選擇不一定用得到全部功能的Z370主板,甚是不爽,
  • 每日超值推薦:TRX40主板上線,下單即送ROG龍神360水冷或海盜船燈條...
    在前天(11.25)晚上十點,AMD解禁了旗下的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處理器,Threadripper 3970X的相關評測,以強悍的勢力穩穩地坐上了HEDT平臺的巔峰王座。猛男當然要配上好的座駕,這次AMD把處理器接口更換成Socket sTRX4,雖然接口的形狀是針腳數量是一樣的,但是新處理器不再向下兼容X399,必須搭配新的TRX40主板使用。
  • 為什麼說B550是性價比最高的AMD主板!七彩虹B550M GAMING FROZEN評測
    四、超頻測試:將銳龍5 3600XT輕鬆過超頻到全核4.6GHz測試平臺如下:其實對銳龍5 3600XT來說,最合適的搭配應該是高性價比的B550主板,因此處理器我們選擇的也是銳龍5 3600XT。1、默頻CineBench R15在默頻下,七彩虹B550M主板的單線程分數為205cb,多線程分數為1685cb。
  • 三代銳龍主流座駕 華擎B550M Steel Legend開箱
    前言:就在六月初AMD發布了三代銳龍的入門級系列Ryzen3 3300X和3100,兩者大提升規格一致,只是細節方面稍有區別。關於Ryzen3 3300X啊魯前幾天已經體驗過了。但Ryzen3100還未感受過,今天趁著幫小夥伴裝機之際就來感受下。
  • 七彩虹CVN B550M GAMING FROZEN 評測:顏值與實力並存
    [PConline 評測]七彩虹CVN系列主板是去年推出的一個全新系列,主要定位遊戲和性價比。這次B550主板七彩虹就帶來了兩款CVN系列,區別主要在配色上面,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中一款——CVN B550M GAMING FROZEN,下面就為大家奉上評測。
  • ROG STRIX Z370-E GAMING評測
    ROG STRIX Z370-E GAMING評測 2017年10月05日 21:00作者:孫端編輯:孫端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而作為新一代處理器座駕的搭載了300系列晶片組的主板,則肩負起為高性能八代酷睿打造穩定工作環境的重任。品質免檢的華碩為八代酷睿插上電競得到羽翼,ROG STRIX Z370-E GAMING請你品鑑。
  • 最強ITX主板!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評測:超頻無敵小鋼炮
    消費者對於輕薄的渴望呼之欲出,在這種背景下,更輕薄、便攜且精緻的ITX主機成為了取代傳統PC臺式機熱門選擇,PC廠商對於ITX主機中最重要的組件——主板,也傾注了非常多的熱情。隨著英特爾發布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九代酷睿最新座駕Z390晶片組也隨之登場,包括華碩、技嘉、華擎、微星等大廠都紛紛推出ITX規格的Z390晶片組主板。
  • 經典傳承 華碩ROG STRIX B360-G GAMING主板評測
    經典傳承 華碩ROG STRIX B360-G GAMING主板評測 2018年07月24日 08:28作者:孫斌編輯:孫斌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微星X570 ACE主板評測:解放滿血三代銳龍的黑金戰神
    [PConline 評測]三代銳龍強不強?有多火?只要看主板廠商的跟進速度就知道了:微星破天荒的一口氣推出三款旗艦級X570主板:X570 CREATION創世板、X570 GODLIKE超神板與X570 ACE戰神板,就是為了襯得起強勁的7nm銳龍處理器。這次我們拿到的就是位列高端的X570 ACE戰神板,它搭配上Ryzen 9 3900X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 正統ROG血統!華碩ROG STRIX B365-G GAMING主板評測:9900K也能壓住
    一、前言:ROG家族第一塊B365晶片組小板 ROG STRIX B365-G主板來到評測室在收到華碩ROG STRIX B365-G GAMING主板之前,我們所測試過的所有B360/365主板都無法發揮i9-9900K的性能。
  • 性能狂飆 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主板首測
    作為連接英特爾十代酷睿和玩家的橋梁,B460主板擁有更加實用的用料和接口,自然也會承擔起新一代裝機平臺的重任,我們今天評測的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與前幾代一樣,英特爾在首發旗艦主板晶片組之後,中端晶片組就會發布,B460晶片組是專門為入門和中端的酷睿i3、酷睿i5級別十代處理器所準備。
  • 首發返1000E卡 華碩TRX40主板悍然降世
    性能炸裂的第三代AMD銳龍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處理器已經上市,華碩為其準備的TRX40主板也同步正式首發,包括至尊旗艦ROGZENITH II EXTREME主板、電競玩家利器ROGSTRIX TRX40-E GAMING主板以及御龍大師匠心之作PRIMETRX40
  • 更年輕刺激 華碩ROG STRIX Z390-E GAMING評測
    STRIX猛禽系列一直以高性能和炫彩光效被廣大用戶所熟知,設計新穎時尚,STRIX Z390-E GAMING是其最新的猛禽系列產品之一,特色使用了EDGE外觀設計,南橋散熱片上添加了一個布材質的小logo,非常有個性針,同時對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做了更新,筆者最近也收到了這高性能主板,第一時間來給大家送上評測。
  • 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評測:顏值黨Z490主板首選
    最近這時間,華碩ROG STRIX產品線推出了多款外觀雪白的PC硬體,包括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白色限定款遊戲顯卡、ROG STRIX Helios 白色機箱、華碩ROG STRIX雪鷹850W電源這些,當然,作為以板卡起家的品牌,主板這塊兒肯定也不會落下,最近推出的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就是一款主打高顏值
  • 華碩ROG STRIX Z370-F GAMING評測:STRIX中最值得選的型號
    1主板開箱:猛禽STRIX回頂部【PConline 評測】ROG玩家國度這品牌在主板產品中的地位相信是無法撼動的了,2017年華碩高端主板的出貨量和市佔率又進一步地提高了,也能很好地反映這一點,其實這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ROG STRIX系列的推出,降低了ROG敗家之眼的門檻。
  • 黑武士降臨 買華碩ROG C8DH主板送Zen3必購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1月26日,華碩專為Zen 3架構處理器打造的ROG CROSSHAIR DARK HERO(以下簡稱ROG C8DH主板)在京東正式開售,首發價3399元,且前15名搶購到該主板的玩家們將獲得AMD 銳龍9 5950X處理器必購碼,16名至N名可獲得AMD 銳龍9 5900X處理器必購碼,機會難得,不容錯過。
  • 銳龍遊戲本來了!華碩YX570銳龍版評測
    而在這關鍵時刻,人們也越來越把目光投向高性價比的AMD銳龍平臺。碰巧最近評測中心到了幾臺搭載銳龍APU的遊戲筆記本,今天就給大家測一下其中一臺,也是評測中心的老朋友——「拔絲地瓜」華碩頑石熱血版YX570系列的銳龍版。
  • 七彩虹CVN X570 GAMING PRO V14評測:輕鬆搞定銳龍9 3900X
    一、前言:要的就是性價比 七彩虹同步首發X570主板2019年PC領域最大的亮點是什麼?相信絕大部分玩家都會認為是7月份發布的7nm工藝、ZEN 2構架的AMD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
  • 下一代銳龍還能用!華碩TUF B450M-Plus GAMING評測:AMD性價比中堅
    最近,我們快科技評測室收到了一塊華碩TUF B450M-Plus GAMING主板,隸屬於TUF電競特工系列,採用軍規級認證材料,支持華碩的Aura Sync RGB 神光同步技術,支持各種 Aura Sync 兼容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