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ITX主板!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評測:超頻無敵小鋼炮

2020-12-18 快科技

一、前言:Z390無敵小鋼炮 九代酷睿最強ITX座駕

在PC玩家中,雖然Mini-ITX人氣頗高,但全ITX規格攢機一直是一個不太主流的流派,一方面是因為ITX尺寸一般無法容納全尺寸的旗艦CPU/顯卡產品,也不利於機箱散熱;另一方面由於ITX產品較少價格較高,其性價比也往往受到詬病。

不過近年來晶片工藝製程的突飛猛進,除了牙膏廠英特爾一直受困於14nm之外,AMD即將邁入7nm,NVIDIA的RTX也已經用上了臺積電的12nm工藝。它們關於工藝名稱與先進程度的爭議暫且不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更先進的工藝讓DIY硬體的功耗與性能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越發出色的能耗解決了ITX一直面臨的散熱與性能瓶頸(當然水冷在這裡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人們對於輕薄的追求也進一步對ITX市場推波助瀾。

輕薄是PC市場的大勢所趨,放眼整個PC市場,2017年PC市場出貨量已經經歷了連續6年的下滑,但筆記本電腦卻逆水行舟,據統計,同年筆記本電腦市場出貨量逆市增長2.1%,臺式PC的頹勢與筆記本的興起相映成趣。這樣的場景在國內也不例外,就在今年的京東618期間,兼具輕薄與性能的遊戲本品類增速高達77%,成為了PC品類銷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消費者對於輕薄的渴望呼之欲出,在這種背景下,更輕薄、便攜且精緻的ITX主機成為了取代傳統PC臺式機熱門選擇,PC廠商對於ITX主機中最重要的組件——主板,也傾注了非常多的熱情。

隨著英特爾發布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九代酷睿最新座駕Z390晶片組也隨之登場,包括華碩、技嘉、華擎、微星等大廠都紛紛推出ITX規格的Z390晶片組主板。

不過如果從規格上橫向比較,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毫無疑問是目前市面上Z390 ITX主板的堆料之王,無論是供電設計、I/O接口、AI智能超頻、RGB燈效、雙倍內存、旗艦網卡等等等等,都堪稱是目前最出色的ITX Z390主板,沒有之一。

近日,筆者也拿到了這款旗艦ITX主板,它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二、外觀:17x17cm超迷你設計 巴掌大的小主板

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的本體,17cm的標準ITX體型讓它的小巧成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具體有多小呢?這裡和筆者的一隻手做一下對比,簡單來說,一隻手張開差不多就能覆蓋主板的大部分區域,感覺上和一張A4紙的大小類似。

雖然看起來小,但因為堆料過於豐富,導致其重量達到了660g左右。

主板左下角的酷炫貼紙是ROG STRIX最吸睛的地方之一,華碩稱其為電競圖騰,融入了多種遊戲元素。

主板頂部則是供電區域的散熱片,在大型散熱片下,華碩還配備了多組高品質導熱片,範圍延伸至電感區,提升了供電區域的導熱能力。

散熱片頂部則是8針CPU供電接口,機箱風扇/CPU風扇/一體式水冷風扇三個4針供電接口,與2個RGB供電接口。

主板的LGA1151 CPU插座,支持第八、九代酷睿桌面端處理器,全新的i9-9900K也不在話下,CPU供電4相ASP1401CTB,倍相以後等效8相,堪稱LGA1151的最強ITX主板。

插座底部是M.2插槽區域的散熱裝甲,ROG Logo刻印其上,由2顆螺絲及固定,表面則是金屬磨砂材質,無論是摸起來還是看起來質感都相當出色。

拆開以後就是M.2插槽了,華碩特地在底部配備了一塊金屬材質的散熱片,避免M.2 SSD直接接觸主板,也進一步增加了SSD的散熱效率。

主板右側則是2根DDR4內存插槽,支持64GB DDR4內存,最高支持4500+MHz頻率的內存條。不過對於需要大容量內存的用戶而言,兩條插槽確實有點少了,也不利於擴展,怎麼辦呢?

這點用戶不用擔心,華碩聯合ZADAK、芝奇(應該還會有其他廠商),設計了一種新型內存,簡單地說就是在現有內存基礎上,向上又增加了一層,可以安裝兩倍的內存顆粒,單條內存容量翻番可達32GB,兩條就等於普通的四條。

當然,這種內存需要聯合廠商重新設計優化,主板也必須提供相應的支持,目前只有華碩ROG主板可以支持,包括ROG STRIX Z390-I GAMING和ROG MAXIMUS XI APEX、MAXIMUS XI GENE。這既是華為探索主板潛力的一種嘗試,也是華碩在主板行業影響力的集中體現。

從左至右分別是USB3.0插槽、2個SATA 3.0接口、USB3.1接口、24Pin主板供電接口與EZ Debug。

紅線內是主板底部排排坐的RGB LED燈,支持12種RBG燈效,可以使用華碩軟體自行設置。

RGB效果非常酷炫,配合RGB內存、水冷、風扇可以組建非常不錯的ITX光汙染主機。

主板的I/O區域,值得一提的是華碩預裝了一體化的I/O背板,增強了主板的一體化設計感,兼具防塵功效,也有利於簡化安裝、降低靜電風險,非常貼心。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華碩ITX主板的一體化I/O背板是和供電散熱模塊整合在了一起,從而帶來了更大的散熱面積、更好的散熱效果。

從左至右分別是HDMI2.0+DP接口、6個USB+1個Type-C接口(紅色的是USB3.1 Gen2插槽),RJ45網線接口,Wi-Fi網卡天線接口與各類音頻接口。

主板包裝內標配4根SATA線,1個ASUS 2T2R雙頻Wi-Fi天線,CABLE TIE BLACK一包以及面板連線。

三、BIOS介紹:一鍵超頻5GHz 還能在線升級BIOS

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的BIOS可以在開機時連按DEL或F2進入。

BIOS默認界面是其EZ Mode,正如其名,EZ Mode是為PC初心者準備的簡單界面,在其上列出了PC的關鍵信息(例如風扇轉速與溫度)與傻瓜化操作選項。

比如在界面的右上角,是可視化的性能調節選項,簡單易懂的圖標配合一鍵操作,小白也可以輕鬆調整整機性能設置;而右下角的硬碟啟動順序設置更顯貼心。

BIOS支持9種語言顯示,也支持全程滑鼠控制,操作起來0門檻非常簡單。

而在BIOS的Advanced Mode設置中,DIYer熟悉的各種主板設置盡數列出。

AI智能超頻是華碩Z390 ROG主板最新推出的超頻技術,能提供CPU的體質信息,並且訴用戶當前頻率需要設置多高的電壓才能穩定,對於新手而言非常實用。BIOS默認就打開這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華碩BIOS有兩項非常人性化的BIOS設計,分別是BIOS OTA升級與酷睿處理器一鍵超頻。

華碩的BIOS提供了兩種升級方式,分別是通過硬碟文件升級,以及通過網際網路升級,由於主板自帶無線網卡,所以主板可以直接在BIOS界面通過網絡進行OTA更新,相當智能。

另外華碩專門為酷睿K系列處理器準備了一個5GHz超頻選項,只需要一鍵開啟該選項,主板就會自動將CPU超頻至5GHz,無需用戶繁瑣設置,這種傻瓜式超頻功能設計真的要點一百個贊。

關於AI智能超頻的具體設置方法,華碩官方貼心地給出了詳細教程,如下:

四、性能&溫度測試:5GHz超頻測試 17cm的性能小鋼炮

為了充分壓榨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的性能,我們搭建了一套i9-9900K+RTX2080的旗艦平臺對它進行測試,平臺配置具體如下:

測試分為跑分測試與遊戲幀數測試兩部分。

跑分測試使用CineBench R15與AIDA 642個跑分軟體進行測試。遊戲測試則用《古墓麗影崛起》自帶效能測試進行對比。這裡分別使用CPU/內存默頻與超頻情況下跑分成績進行對比。

——CineBench R15

相比CineBench R11.5版本的最多16個核心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上圖為超頻前跑分結果,下圖為超頻後的跑分結果。

可以看到i9-9900K超頻效果立竿見影,調整到5GHz後,CineBench R15多核與單核跑分分別提升6.1%與6.2%左右。

——AIDA 64內存超頻測試

AIDA64中文版是一個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前身是EVEREST。它能夠提供cpu、磁碟和內存基準。AIDA64提供了一個64位的基準來對計算機處理各種數據任務的速度進行衡量。內存和緩存的基準可用來分析系統的內存帶寬和延遲,處理器的基準利用MMX,3DNOW!和SSE指令。

這裡用AIDA 64來進行內存超頻測試,我們將內存設定在常規的2133MHz與超頻後的4000MHz,分別測試內存帶寬。

上圖為超頻前測試結果,下圖為超頻後測試結果。

寫入讀取單位為GB/s,延遲單位為ns。

可以看到內存超頻效果十分明顯,調整到4000MHz後,內存的寫入速度與讀取速度提升高達78%與62%,延遲則下降了18%左右。

——古墓麗影崛起

《古墓麗影:崛起》是一款單機類動作冒險遊戲,該遊戲是《新古墓麗影(原名:Tomb Raider,即是古墓麗影9)》的續作,於2015年12月正式發行。

在1440P解析度下,選擇遊戲預設值Very High,關閉垂直同步,勾選DX12,其它保持默認值,使用遊戲自帶的基準測試進行跑分測試。

由於遊戲性能主要取決於顯卡,所以CPU與內存超頻後對遊戲幀數的提升功用不大,超頻前後的幀數表現整體一致,不過不得不說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的表現確實大大超出預期,在超頻狀態下的i9-9900K+RTX2080的雙重壓榨下的表現依然不動如山。

——超頻溫度測試

為了確認主板超頻時的穩定性,這裡筆者著重測試了一下CPU在超頻前後測試CineBench R15時的溫度表現。

超頻後CineBench R15跑分時的CPU溫度截圖。

溫度測試結果如上,相較於超頻前,超頻後CPU跑分溫度提升10°C左右,不過也未超過90°C,保持在70-80°C之間。

可以看到i9-9900K超頻5GHz後,在跑分過程中,溫度全程保持在90°C以下,非常涼爽,可見這塊小主板的性能在超頻下依然遊刃有餘,不遜於許多全尺寸主板。

五、總結:ITX平臺最強主板 電競玩家的精英座駕

經過測試,可以看到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絕對是Z390 ITX主板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延續了ROG產品一貫的設計做工、堆料風格、創新功能,無論是供電電路、散熱裝甲、AI智能超頻、雙倍內存、RGB光汙染、I/O一體式背板、網卡與音頻、接口數量,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都堪稱是ITX中的豪華座駕,無愧於ROG之名。

華碩的BIOS設置非常貼心,不僅可以一鍵為i9-9900K超頻至5GHz,還能直接OTA升級主板BIOS,EZ界面也足夠親民。

而且更重要的是,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經受住了超頻考驗,在i9-9900K 5GHz超頻與內存4000MHz超頻的狀態下,完整地跑完了CPU、內存與遊戲測試,超頻性能表現相當穩定。

穩定的超頻表現可以提供極致的性能體驗,這也意味著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即便身為ITX主板,也可以和許多高端定位的超頻主板一同位列PC與電競玩家的選擇之列,堪稱ITX最強小鋼炮。

總的來說,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是當前市面上最強的ITX Z390主板,可以提供足以媲美全尺寸主板的超頻性能表現,更何況在在同類產品中根本沒有足以與其並肩的ITX主板產品。如果你想攢一臺極致性能的ITX主機,那麼華碩ROG STRIX Z390-I GAMING主板應該就是你的唯一之選。

相關焦點

  • 更年輕刺激 華碩ROG STRIX Z390-E GAMING評測
    STRIX猛禽系列一直以高性能和炫彩光效被廣大用戶所熟知,設計新穎時尚,STRIX Z390-E GAMING是其最新的猛禽系列產品之一,特色使用了EDGE外觀設計,南橋散熱片上添加了一個布材質的小logo,非常有個性針,同時對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做了更新,筆者最近也收到了這高性能主板,第一時間來給大家送上評測。
  • 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評測:顏值黨Z490主板首選
    如果說到具體的主板的話,Z490比起Z390供電相數很明顯增加了,因為第十代酷睿的最大核心數量從8個增加到10個,頻率也高了,在製程與架構都不變的情況下功耗必然增加,加上Z490設計時還需要考慮到超頻後的狀況,供電冗餘肯定要留多一些,增加相數的話也有助於降低每一相供電的發熱,讓VRM部分熱量分布更平均,當然這也得看具體的用料。
  • 正統ROG血統!華碩ROG STRIX B365-G GAMING主板評測:9900K也能壓住
    一、前言:ROG家族第一塊B365晶片組小板 ROG STRIX B365-G主板來到評測室在收到華碩ROG STRIX B365-G GAMING主板之前,我們所測試過的所有B360/365主板都無法發揮i9-9900K的性能。
  • 經典傳承 華碩ROG STRIX B360-G GAMING主板評測
    經典傳承 華碩ROG STRIX B360-G GAMING主板評測 2018年07月24日 08:28作者:孫斌編輯:孫斌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超頻利器華碩 ROG STRIX Z370-F GAMING主板 售價1999元
    超頻利器華碩 ROG STRIX Z370-F GAMING主板 售價1999元 2018年09月13日 13:31作者:李夢然編輯:李夢然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華碩ROG STRIX Z370-F GAMING評測:STRIX中最值得選的型號
    1主板開箱:猛禽STRIX回頂部【PConline 評測】ROG玩家國度這品牌在主板產品中的地位相信是無法撼動的了,2017年華碩高端主板的出貨量和市佔率又進一步地提高了,也能很好地反映這一點,其實這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ROG STRIX系列的推出,降低了ROG敗家之眼的門檻。
  •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評測:這就是頂級Z490
    ,在看第十代酷睿處理器評測的同時,我們也來看看華碩最頂級的Z490主板——ROG MAXIMUS XII EXTREME的評測。,此外Turbo Boost MAX 3.0選項也在這個菜單下,此前Z370/390主板是沒有的,只有X299主板會有,現在400系列主板如果用Core i9/i7處理器的話也會出現這個選項,還有就是此前HEDT平臺的Turbo Boost MAX 3.0是會在系統內彈對應的軟體出來的,但現在Comet Lake-S處理器不會這樣。
  • 性能狂飆 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主板首測
    作為連接英特爾十代酷睿和玩家的橋梁,B460主板擁有更加實用的用料和接口,自然也會承擔起新一代裝機平臺的重任,我們今天評測的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款主板屬於華碩的ROG STRIX猛禽系列,在英特爾Z系列晶片組主板中,ROG STRIX猛禽系列是華碩僅次於ROG玩家國度的次旗艦系列,而英特爾B系列晶片組主板中ROG STRIX猛禽系列則是華碩當之無愧的旗艦了。
  • i9-9900K超頻的正確姿勢!華碩ROG Maximus XI Hero主板評測-intel...
    >10月19號21:00,i9-9900K正式解禁,我們快科技業同步首發了相關評測,但由於測試時間極度有限,只做了一些簡單的基礎測試,現在完整的評測終於來了!10月8號,作為i9-9900K的配套主板晶片—Z390晶片組隨同9代酷睿一同發布之後,華碩也同步發售了三款玩家國度系列的主板:
  • 無線ITX小鋼炮 微星B150I GAMING PRO主板
    相較於傳統的有線網絡,通過WiFi實現無線網絡連接,會讓我們以及我們使用的PC擺脫網線的束縛,更加合理的將精心打造的ITX小鋼炮主機安置在最合適的位置上。但一般情況下,除去高端ITX主板之外,主流級ITX主板一般不會配備無線網卡模塊,這就需要玩家自購無線網卡來實現ITX小鋼炮無線上網了。
  • 堆料堪稱旗艦,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主板評測
    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這樣的供電規格,就算是應付最頂級的銳龍9 5950X也是小菜一碟,並提供出色的超頻能力。與此同時,主板在供電模塊的散熱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產品配備了超大MOS散熱裝甲,將整個MOSFET和電感區進行覆蓋,更大的接觸面積可提供更好的降溫效果。
  • 華碩PRIME Z390-A值得買麼?每日一答_華碩 PRIME Z390-A_主板新聞...
    距離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發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針對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發布的Z390系列主板也開始有一些不錯的優惠力度,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第一大主板廠商華碩出品的PRIME Z390-A主板值不值得購買。
  • 華碩B450M PRO GAMING主板評測:無腦推薦給新手的超頻神板
    五、超頻測試:銳龍9 3900X可以上4.35GHz華碩TUF B450M-PRO GAMING主板的BIOS雖然比不上頂級的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但是依然提供了比較豐富的超頻選項。
  • ITX小鋼炮 微星B550I刀鋒主板評測
    筆者這些天剛好手頭有一塊微星MPG B550I GAMING EDGE主板,也就是刀鋒板,閒話少說,下面就給大家帶來這塊ITX主板的正式評測。內存合作夥伴包括海盜船、威剛、金士頓、芝奇、美光等品牌,它們可以優化內存模塊、配置,以及改善超頻。微星超頻實驗室不僅在極端超頻上下功夫。與B450主板內存A-XMP配置文件相比,微星對B550主板改善的性能和效率確實有很大的改進。
  • ROG STRIX Z370-E GAMING評測
    而作為新一代處理器座駕的搭載了300系列晶片組的主板,則肩負起為高性能八代酷睿打造穩定工作環境的重任。品質免檢的華碩為八代酷睿插上電競得到羽翼,ROG STRIX Z370-E GAMING請你品鑑。作為ROG STRIX系列中「E」字號的旗艦級產品,它幾乎凝集了華碩在電競向主板方面的所有精華。
  • 微星MEG Z390 ACE戰神板主板評測:超頻傲視群雄
    為了保證戰神板擁有強悍的超頻能力,MEG Z390 ACE設計了13相數字供電,採用雙8pin供電接入。另外在內存超頻方面,微星主板同樣是獨樹一幟,目前的內存超頻世界記錄基本上都是採用了微星主板。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微星的幾塊Z390主板在超頻時,CPU基頻會自動加到101MHz左右,會降低超頻的成功率,需要手動調整為99.93或者任意其他接近的數值才可以。微星主板BIOS的內存超頻功能對新手非常友好,「Memory Try It !」
  • 最強X570小鋼炮 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評測
    伴隨著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上市,整個DIY市場也重新活躍了起來,各家主板廠商也同步推出了眾多搭載X570晶片組的全新主板,不過此前市售的X570主板雖然在規格上非常強大,但大多都是傳統的ATX板型,對於喜歡AMD平臺、但又想組一臺小鋼炮的高端玩家們來說,旗艦級X570小板的缺失確實是很大的遺憾。
  • 華碩ROG STRIX B360-F GAMING主板開箱:敗家之眼大升級
    【PConline 首發圖賞】以往Intel的Z和B系列主板都是同步上市的,但去年因為AMD銳龍突擊的原因,Intel急急忙忙在10月份提前放出了八代酷睿CPU來救場,然而伴隨而來的卻只有Z370主板,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更青睞的性價比B系列卻沒有同步發布,想體驗八代酷睿帶來的多核心提升就只能選擇不一定用得到全部功能的Z370主板,甚是不爽,
  • 華擎Fatal1ty Z370 Gaming-ITX AC主板評測
    英特爾為性能發燒友提供Z370晶片組的廣泛功能,從一切都可以超頻!甚至CPU的PCI Express路徑都已解鎖!但是主板設計人員在如何在小型Mini-ITX板上使用所有這些資源方面仍然會感到有些困惑。緊密的電路板間距意味著任何Mini-ITX電路板都需要妥協。
  • 華碩主板再創超頻神話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全球首款支持原生的DDR2 800內存的主板就是華碩的P5WD2 Premium,隨後不久又立即支持到DDR2 1066,許多玩家都認為這個成績在短時間內不會被打破。然而,就在10月24日,一位來自中國的玩家CD-KEY,在華碩主板上創造了DDR2-1200的世界第一記錄,頻率為602.9MHz,而他使用的這款主板正是基於i955X晶片組的華碩P5WD2 Premium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