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周末開始,杭州中小學各種奧數競賽將密集啟動。這周末一共有三場比賽,分別是華杯賽初賽、中環杯決賽、希望杯初賽,不少學生要趕場參加不同的競賽。
目前,在奧數比賽中比較流行的競賽有華杯賽、希望杯、走美杯、中環杯等,其中參加希望杯的學生人數最多。根據希望杯組委會提供的消息,今年浙江報名參加希望杯的人數是6萬左右,和往年差不多,杭州主城區的數據基本和往年持平。
不過,快報記者從幾家老牌公辦小學了解到的信息,這些學校參加奧數競賽的人數都有回落。上城區一所知名公辦小學,去年五年級有176名學生,其中有63名學生參加了各類奧數競賽,佔總人數的35.8%;而今年五年級170名學生中,只有28人參加競賽,佔總人數的16.5%,下降幅度很大。從另外幾所學校的情況看,參加奧數競賽人數也有下降趨勢。
有孩子這周要趕三場比賽
中小學各種奧數競賽,這幾年一直佔據著一定的市場,跟小升初有著很大關係。
王女士,女兒五年級,她給孩子報了4個競賽,這個周末要連著趕3場。這位媽媽說:「我們就是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拿個獎,明年上民辦初中機會也多一些,熱點民辦初中都認這個。」
女兒上二年級時,王女士就給孩子報了奧數班,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周一次課,兩小時。王女士說:「剛開始是學著玩的,但從四年級開始,周圍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幾位家長每次一見面聊的就是奧數和小升初,五年級的競賽成績蠻重要的,今年多報了幾個,衝衝看。我們成績總體還不錯,如果有個好名次,明年小升初就可以淡定一些了。」
王先生的兒子現在讀六年級,兒子讀五年級時拿到希望杯一等獎,最近,有一所民辦初中給他打了電話,請他們去學校聊聊。
「說實話,我們兒子其它方面都挺一般的,我想應該是因為奧數的這個獎,才有學校打電話來。」王先生說,兒子從四年級開始學奧數,一共報了兩個奧數班。一個是周日下午兩個半小時,還有一個輔導班是周四晚上和周日上午,一共三個多小時。競賽前一個月,每天都要加強訓練,要做一到兩個小時題目,寒暑假也要抽出時間集中訓練。從花費上來看,一年一萬多塊錢。
「當初決定要學奧數,除了他感興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升學。學之前我們也分析過,我們家附近公辦初中很弱,想要去好的民辦初中需要孩子自己付出多一點。剛開始接觸奧數時,兒子還蠻感興趣的,學得也還算輕鬆。後來老師要求多了,訓練越來越密集,兒子有時候也覺得是一種負擔,不願意做題,我需要不斷調整他狀態。有時候看他一個人做得有點煩,我也跟他一起研究。想要取得好名次,孩子辛苦,陪考的家長也不容易。」
昨天我們也隨機採訪了幾位同學。一位五年級的男生說:「不太喜歡奧數,題目有點難,但很多同學都在學,我不學就跟不上了。」
一位六年級的女生說,學奧數就是為了上好一點的初中,拿到獎就不用再學了。
參賽人數減少 業內人士說有四個原因
今年幾所小學參加奧數競賽的學生人數,為什麼會比往年少?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從去年開始,民辦初中招生方案有較大變化,全部網上報名,招生計劃數的60%實行電腦派位,40%由學校自主招生錄取。這意味著報名門檻降低,沒有奧數成績也可以報名參加搖號,碰一碰運氣,沒有必要花很大力氣,非要弄個奧數獎項。
還有一個原因是,奧數競賽中,分量比較重的是一等獎,也最受熱點民辦學校認可。而獲得一等獎的難度實在太大了。一位民辦初中老師說,拿到希望杯一等獎確實有難度,隨機調出400多位報名學生的資料,只有3位同學是希望杯一等獎。如果其它方面不是太差,這樣的學生一般學校都不會拒絕。
以希望杯為例,競爭很激烈,參加人數多,淘汰率也很高。根據希望杯比賽規定,初賽後能進入複賽的,小學生只有四分之一,中學生只有五分之一,最終獲獎的人數也很少。從希望杯網站公布的獲獎名單看,大部分一個年級段一等獎獲獎人數不到100名。
奧數競賽參賽人數回落,還有一個原因。一位民辦校長說,這幾年,各個學校都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標準,自主招生的方案也越來越完善,沒有必要被一些奧賽獎項牽著鼻子走,有些沒有競賽成績的孩子照樣很優秀。
還有老師分析,近幾年保送生比例增加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從今年開始,保送生比例會提高到50%。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不一定憑競賽成績進民辦初中,優秀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公辦初中,爭取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