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娩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關於分娩,不少人的印象都來源於電視劇中的類似片段:產婦痛苦地捂著肚子對老公說道:「羊水破了,孩子要生了」。
通常,陣痛、見紅、破水都是分娩前的典型症狀,但是,分娩的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呢?這幾大分娩知識盲區,準媽媽們要知道。
羊水沒破也能生?
自然分娩總共分為三大產程,其中在第一產程中,有的產婦會破水,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些產婦不會破水,也就是說,自然分娩時,羊水沒破也能生。
破水,指的是包裹寶寶的羊膜破裂,裡面的羊水流出的過程。
自然情況下,在開宮口的過程中,子宮收縮大多會擠破羊膜,但是這樣不利於產期護理,所以我國大部分醫生會對產婦進行人工破水(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而決定)。
不過,也有一些寶寶是帶著羊膜出生的,且這一情況發生率,國外高於國內。
雖然羊水並非直接為胎兒提供氧氣或養分,即破水後給胎兒提供氧氣和養分的通道並不會立即中斷,但是,孕媽一旦發現破水,需理解前往醫院檢查,期間需墊高臀部,防止羊水流失殆盡,危及胎兒生命安全。
臨產信號辨別
1、喝水會造成假臨產
其實也就是「假宮縮」。
進入孕晚期之後,孕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宮縮,尤其是臨近預產期,會更加頻繁,不少寶媽常將其與臨產宮縮弄混淆。
通常,假性宮縮常發生在臨產前2-3周,表現為孕媽腰部出現酸脹感,腹部出現不規則發緊、發痛的感覺,一般無規律,持續時間不長,稍微改變姿勢就可消失。
專家表示,孕晚期水分攝入不足,臨近或已經脫水時,容易導致這一情況加速發生,此時不用著急去醫院,但孕媽如果對此不太確定的話,可以打電話給醫生諮詢具體情況,再做判斷。
所以,進入孕晚期之後孕媽要合理飲水,不宜過多過少,每日1L為佳,建議少量多次飲水。
2、規律陣痛是臨產前最可靠的信號
也就是真宮縮。
臨近分娩時,子宮收縮會變得逐漸有規律,通過不斷地擠壓試圖娩出寶寶。
剛開始時,孕媽陣痛時間間隔較久,隨後會逐漸頻繁,痛感不斷增強,持續時間也隨之延長,如果孕媽發現宮縮間隔時間縮短為5分鐘,那麼可能是要分娩了,需做好相關待產準備。
3、破水不代表馬上生
在開宮口的過程中,會伴隨出現宮縮破水等情況,但是破水之後並不會馬上分娩,因為宮頸口還未擴張至足夠分娩的條件,具體時間因人而異,但平均時間會持續12-19小時,其中,經產婦大概耗時要比初產婦少2-5小時。
所以,破水並不是要生了,而是分娩痛苦的開始。
胎兒早產的「前生後世」
1、頭胎早產,二胎早產機率大
醫學上,在孕37周以前出生的孩子被稱之為早產兒,專家顯示,頭胎早產的產婦,第二胎早產的機率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患出生缺陷的機率相對較高,體質也會對應變差。
如果孕媽頭胎是早產,或者孕期出現妊娠糖尿病、心臟病等併發症,亦或是多胎妊娠、胎盤前置、羊水過少等,孕期一定要積極按期產檢,如有異常,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安全保胎。
2、吃辣椒並不會導致早產
美國知名網站WebMD公開表示:吃辣的食物會導致胃灼熱感,但是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會導致臨產(早產)。
因此,孕期不用完全禁止吃辣,如果實在嘴饞,可以適量的吃,但一定不能過量,否則易刺激腸胃,加重便秘情況,同時還可能會導致血流量加快,使得寶寶持續興奮,過度胎動,易增加臍帶扭轉、繞頸機率。
不過,如果過了預產期(約42周),寶寶還未有出生跡象,孕媽最好能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必要時刻可以打催產素催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