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和機器人會拍第二部麼 小說原型很多來源於網絡

2021-01-08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死亡和機器人會拍第二部麼 小說原型很多來源於網絡 矩陣數字經濟智庫 毫無疑問,如果說steam上《只狼》成為霸屏大作;那麼,Netflix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則是當之無愧的朋友圈刷屏首

  原標題:愛死亡和機器人會拍第二部麼 小說原型很多來源於網絡

 

  矩陣數字經濟智庫

 

  毫無疑問,如果說steam上《只狼》成為霸屏大作;那麼,Netflix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則是當之無愧的朋友圈刷屏 。

  上周,Netflix推出了18集短片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作為NSFW系列,改編了眾多 的科幻小說作家的名作。如果Netflix願意公開這些素材來源,相信我們可以一飽眼福。當然目前我們可以稍作期待。

 

  在第二部來臨之前,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哪些小說會被選為素材吧。

 

  《明尼蘇達飲食》(The Minnesota Diet)

 

  《愛,死亡和機器人》中充斥著暴力和自身的恐懼。我們已知的一個作品原型來源於查理·簡·安德斯(Charlie Jane Anders) 2017年在《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的《全球反烏託邦》(Global Dystopias)上發表的《不要起訴,我也不會起訴》(Don ' t Press charge and I won ' t Sue)。故事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未來的對於性別認同的犯罪事件。而我們還可以猜測,安德斯的另一個故事《明尼蘇達飲食》(The Minnesota Diet),也可能成為下季的素材,它講述了未來都市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所發生的諷刺故事。

 

  《ok,Glory》

 

  麻省理工學院每隔數年就會出版一份叫做《12個明天》(Twelve tomorrow)的刊物,以小說式的筆法評價科技發展。其中有許多 的小說值得一讀,尤以伊莉莎白·貝爾(Elizabeth Bear)的《ok,Glory》最為精彩,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崇尚科技的億萬富翁,意外被自己的智能家居勒索的故事。

 

  《表面張力》

 

  如果把時間拉回1970年,有一本科幻小說選集《名人堂》就收錄了許多經典故事。即便時間過去多年,他們依然很適合《愛,死亡和機器人2》的基調。James Blish的《表面張力》可能會成為 。講述了一個地球探險隊在另一個水生星球迫降的故事。由於失去了獲救的可能性,他們設計出了微小的後代,並發展出了現代文明。

 

  《地球之翼》

 

  去年,克拉克斯世界雜誌上面刊載了中國科幻小說家江波《地球之翼》,講述了一對太空人- 一名中國人,一名美國人-探索一艘突然出現在地球軌道上的外星飛船的故事。當然,這多少有一些《2001太空漫遊》的色彩,但無疑會成為一部 的動畫短片。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無疑,這次的動畫集,機器人佔據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而改編自Ted Chiang的《軟體對象的生命周期》(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或許足以成為一個 的素材。故事探討了機器人在不斷的培養中逐漸覺醒了自我意識的故事。

 

  The City Born Great

 

  N. K. Jemisin已經寫出了多部 的小說作品。但這不妨礙她的高產,尤其在2016年為Tor.com所寫的小說《The City Born Great》,這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紐約,講述一個塗鴉藝術家打破物理存在的故事。

 

  The Long Chase

 

  即便至今,依然記憶猶新的一個故事是Geoffrey A. Landis寫的,一個未來戰爭的倖存者——一個機器人,試圖逃離敵人,穿越幾個世紀,乃至太陽系的故事。

 

  The Paper Menagerie

 

  劉宇昆的《祝有好的收穫》確實驚豔了我們。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他的其他作品。比如《手中紙,心中愛》便是很 的作品,是關於一個混血兒通過摺紙認知自我的故事。

 

  《遊牧民族》

 

  作為Karin Lowachee的忠實粉絲,我不得不向你推薦他的《遊牧民族》。講述了一個有著自覺意識的機甲在失去心愛的飛行員之後面對一群流氓機甲的故事。

 

  《不是現在》

 

  去年,《克拉克世界》雜誌還發表了切爾西·穆扎爾的《不是現在》。雖然篇幅很短,但是很有意思。講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機械臂和一個少年的故事。

 

  《火星方尖碑》

 

  去年獲得雨果獎提名的《火星方尖碑》同樣有著改編的潛力,這是琳達·納加塔(Linda Nagata)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億萬富翁想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座人類豐碑的故事。

 

  When Robot and Crow Saved East St. Louis

 

  去您12月出版的短篇小說《當機器人和烏鴉拯救了東聖路易斯》(When Robot and Crow Saved East St. Louis)也特別的有意思。

 

  約翰·斯卡爾齊

 

  令人驚訝的是約翰·斯卡爾齊有三部短篇小說被改成電影,也就是此次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他的小說和熒幕表現出了極大的契合。

 

  其實,《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小說原型很多來源於網絡,同時也挖掘了很多老作品,事實證明,即便時間過去,這些作品依然有著不滅的光輝。

 

  比如凱倫·特拉維斯(Karen Traviss)的科幻小說《適合東方》、查理斯·謝菲爾德的《荒原》、默裡·萊因斯特(Murray Leinster)的《第一次接觸》等等,雖然他們可能因為自己的長篇小說出名,但是不可否認在短篇小說領域,他們依然綻放著光輝。

 

  當然,有時我們也可以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對貓的使用。那麼,Arthur C. Clarke的小說《誰在那裡?》(Who’s There?)似乎也是契合的。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太空人在艙外活動中發現一些意外乘客的故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愛死亡和機器人裂縫之外原著小說介紹 原型現實人物是誰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7集《裂縫之外》集科幻,驚悚,懸疑於一身,Netflix推出的這18則單元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存在,被評為「目前最佳」的《裂縫之外》也有原型,它來自於阿拉斯泰爾雷諾茲所寫的小說。
  • 愛死亡和機器人被禁了嗎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在哪看
    冷靜一下,愛範兒沒瘋,以上都是 Netflix 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好評,包括感嘆號本身 100% 還原。上周末更新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由 18 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 6 至 17 不等。因為有《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和《死侍》導演蒂姆·米勒(Tim Miller)擔任監製,未開播先受到期待。
  • 愛死亡和機器人什時候播在哪看?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嗎豆瓣評分如何
    《愛死亡和機器人》自播出以來就好評不斷,不得不說這部劇腦洞是真的大,天馬行空的故事,畫面帶點黃bao官方也是很貼心了,建議不要在辦公室看。但並不以此為主,每一集只有十幾分鐘,但足以把整個故事推向高潮。那麼《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評分多少?一共有幾個故事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吧!
  • 愛死亡和機器人07分析結局什麼意思?裂縫之外原著小說介紹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7集《裂縫之外》集科幻,驚悚,懸疑於一身,Netflix推出的這18則單元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存在,被評為「目前最佳」的《裂縫之外》也有原型,它來自於阿拉斯泰爾雷諾茲所寫的小說。
  • 3月神劇扎堆上線,《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終於來了
    01《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2019年3月,由 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監製的成人向動畫短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Robots)在美國首播。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CGI。本劇一經播出,就受到無數內地觀眾的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認為本作短小精悍,以劇本本身的深度和廣度而言,每個故事都可以展開為一部電影,甚至10集左右的電視劇。在我們還在拍每集45分鐘,動輒5,60集,劇情拖沓的作品的時候。
  • 豆瓣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冷靜一下,愛範兒沒瘋,以上都是 Netflix 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好評,包括感嘆號本身 100% 還原。《愛,死亡和機器人》被國內網友親切地稱為《愛死機》,它由 18 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 6 至 17 分鐘不等。
  • 刷屏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很多套路你沒看出來嗎?
    圖源網絡《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些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和類型之間的重構和融合,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不同元素之間的嫁接。其播放模式也包括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未來據說還有VR。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
    時光網訊Netflix動畫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上線日期待定,第二季中還會有更多風格迥異、尺度不同的動畫短片,而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會是本劇的執行製片人,韓裔女導演呂寅榮也會加入主創團隊,成為第二季的監察導演之一。
  •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觀看地址 在哪可以看愛死亡和機器人
    Netflix的最新科幻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3月15日首播以來,幾乎一夜之間火遍全網,在中國地區也是同步流行,豆瓣上拿下9.3的高分,並被網友戲謔地稱為《愛死機》。事實上,其中有很多故事是沉寂數年的名篇,如講述了一個人工智慧藝術家回歸本我的《齊馬藍》,是英國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2006年的作品,曾在2012年由中國國內的《科幻世界》雜誌譯成中文並刊登。時至今日,當我們對照AICAN和GAN的崛起,會覺得這個預言般的構思是如此深入本質,好像把AI藝術的未來都講到了極致。
  • 一碗麵還沒泡好,《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故事已經講完
    頂著《驚奇隊長》和《復聯4》的風頭,一部名字拗口難記內容撲朔迷離的泡麵番竟然在社交網絡逆風翻盤了。這部名叫《愛,死亡和機器人》(以下簡稱《愛死機》)的新劇由 Netflix 發行,B 級片精神領袖蒂姆·米勒和大衛·芬奇監製,召集了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的頂級動畫人共同製作。
  • 北美觀眾如何評價《愛,死亡和機器人》?
    因為對於這種每一集劇情都各自獨立的作品來說,通常會出現其中某一集不是很好,另一集卻非常出色的情況。按照這個評判標準,Netflix的最新成人動畫短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總體略高於平均水平。       這部長達18集,充斥著外星人、暴力、幽默元素的動畫美劇由極具遠見的電影製作人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聯合監製。
  • 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
    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時間:2019-03-25 20:00   來源:Kaliba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 Kaliba 《愛,死亡和機器人》聽這名字吧,感覺就像是一部未來的與機器人有關題材的動漫作品,所以麼,抱著這樣的觀賞態度
  • 《鬼吹燈》8部小說,如今拍了4部網劇,剩餘哪部翻拍難度最大?
    眾所周知,《鬼吹燈》系列小說在10多年前就很暢銷了,這部網絡小說曾經擁有過很高的熱度,那時候智能機還不夠流行,即便如此,很多粉絲都用手機在網上看電子版的小說,可以說是很多80/90後一代的青春回憶。如今時代變了,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成為影視圈的香餑餑,觀眾們愛看,製作方也喜歡拍,就這樣,《鬼吹燈》系列小說就被翻拍成了一部部影視劇。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1905電影網訊 近日,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法國發布官方消息,稱大熱電視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於2019年3月播出,是一部由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執行監製的動畫短片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
  • 《愛死亡和機器人》裂縫之外結局解析,有一點細思極恐
    Netflix新作《愛死亡和機器人》火了,第7集《裂縫之外》被評為最佳故事,這則故事是科幻主題,由一次錯誤的空間跳躍引發出人類和外星蟲族的糾葛,不少人都沒看懂結局是什麼意思,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精選集由7個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涵蓋多種風格類型,有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有傳統2D和3DCGI短片等。《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18集,圍繞著愛、死亡和機器人而展開,讓我們不僅感嘆生命短暫而不確定,世事無常又艱辛,如何自處,如何追夢,好像是我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終身課題。最後,祝各位都能心懷大愛,赤誠一生吧大家的討論環節有非常多的思考湧現出來,說明電影本身給大家有非常多的啟發,這是價值之一。
  • 以扎克伯格為原型的《社交網絡》,有望拍續集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美國時間1月11日,據外媒報導,《社交網絡》的編劇阿倫·索爾金透露,該片可能會有續集。他在一段新的美聯社娛樂視頻中說道,是時候繼2010年大衛·芬奇大獲成功的電影之後再拍一部續集了。
  • 高分美劇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眾多導演共同打造的視覺盛宴
    由Netflix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在今年3月15日放出了全18集劇集,短短幾天內就刷爆了朋友圈,這部劇的口碑也是暴漲,豆瓣和IMDB都給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如今雖然隨著熱度退散,分數有所下滑,但也穩定在了9.1和8.6的高分。
  • 帶你逐集拆解網飛又一驚豔力作《愛,死亡和機器人》
    《齊馬·藍的作品》(Zima Blue)  在我看來,《齊·馬藍的作品》是全系列最具深度的一集,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它也是最優秀的一集。  動畫改編自同名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女記者受邀前往採訪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齊馬·藍的故事。雖然同樣是缺乏外部故事衝突,但卻非常具有哲學的思辨性和詩意的美感。
  • 少年派第二部續集 少年派小說有沒有第二部?
    其中女主角林妙妙的幾次人設更是掀起了網絡熱議,讓不少家庭開始反思孩子的教育問題。網友放出的圖片裡好像是小說裡的大結局,在原著裡面王勝男懷孕生二胎,妙妙也做吃播賺錢,高考只考了二本,與錢三一分開兩地。然而江天昊好像也喜歡上了林妙妙,錢三一和鄧小琪卻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一起坐車去了北京。這樣的結局是大家最無法接受的,網友都認為這不是我們的青春少年,不應該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