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2020-12-25 雯說歷史

2006年5月12日。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遊客不遠千裡乘坐飛機來到了朝鮮平安北道東昌郡大榆洞。時隔56年 她終於來到自己的丈夫犧牲的地方。站在丈夫死去的這片土地上,她想起了自己的公公生前曾經跟她講過:「思齊,你將來有機會,還是要到岸英犧牲的地方去看一下。」而今她終於完成了公公的夙願。

如今她已經76歲了,這是她第1次來到丈夫犧牲的地方,或許也是最後一次來到這個地方。為了不留下遺憾,她決定給丈夫在他犧牲的地方立一塊高1.1米底座0.25米的石碑,因為11月25日正是自己丈夫犧牲的時間。石碑上寫著 「毛岸英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落款:「劉思齊 2006年5月12日。」

看到這個碑文,我們的思緒不禁飛往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朝鮮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南北兩國都企圖用武力來統一對方。

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向南作戰,將韓國和美國軍隊從三八線逼到了洛東江。韓國節節敗退。而美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亞洲各個國家的利益和領導地位,6月2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協助韓國。之後朝鮮發動漢城、鐵原、大田、洛東江四次戰役。最終佔領了韓國90%的地區,將韓國和美國軍隊逼退到洛東江以東1萬平方公裡的一塊地區。

1950年9月15日,美國又派第十軍在朝鮮南部西海岸登陸。在這種情況下,朝鮮腹背受敵,損失慘重。而美國不顧中國的警告,公然越過北緯三八線,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且多次派遣飛機入侵我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答應了朝鮮政府的出兵請求,迅速組建了一支由彭德懷率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

在彭德懷出徵前夕,主席為其踐行,28歲的毛岸英趁此機會向彭德懷提出了也要參加抗美援朝。彭德懷起初拒絕。後來主席也為兒子求情。最終彭德懷同意了毛岸英奔赴朝鮮戰場的請求。

10月14日,毛岸英來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妻子劉思齊,與妻子道別。這時候兩人結婚還不到一年時間。握著妻子的手,他沉默了許久,終於選擇不告訴妻子真相,只跟她講自己要去很遠的地方出差,讓他要堅持完成學業,並拜託他代自己照顧好父親和岸青。

這個時候的劉思齊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第2天便是兩人結婚一周年紀念日。一大早,毛岸英就跟隨彭德懷趕往了瀋陽,19日便跨過了鴨綠江,抵達了朝鮮戰場。

11月25日,美軍在志願軍司令部上空實施空投,在前一天忙碌到半夜才休息的毛岸英還未來得及吃早飯就犧牲了。這個28歲的小夥子就永遠地留在了朝鮮戰場。

得知毛岸英犧牲的彭德懷悲傷的吃不下飯。最終他將此事拍電報報告給了軍委。周總理收到電報後,與劉少奇兩人商量瞞著生病的主席。

1951年1月2日,周恩來將一封信和這份電報交給了主席的秘書葉子龍。毛主席收到電報之後。這份百餘字的電報他看了足足幾分鐘。過了許久,他對葉子龍說:「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什麼!」之後又是長久的沉默。

2月21,彭德懷回到北京向主席匯報了朝鮮戰場的情況以及毛岸英犧牲的細節。彭德懷說:「岸英不幸犧牲是我的責任,我沒有加強重視防空問題「。而主席聽了之後沉默許久,抽著煙對彭德懷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嘛。岸英只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彭德懷再次奔赴朝鮮戰場。臨走前毛主席還開解他說:「老彭,岸英是志願軍的一名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不能因為是我、黨主席的兒子,就不該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共同事業而犧牲。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呀!那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

而劉思齊這邊,自從1950年10月14日兩人一別,除了收到毛岸英的一封信之後就再沒有收過他的信。丈夫許久沒有音訊,劉思琪心裡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然而誰又不知道怎麼問主席。最終,在1952年下夏季的一天,按捺不住的劉思齊問毛主席:「爸爸,岸英好長時間沒有寫信給我了,出差後就來過一封信,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直不知道如何將這個消息告訴兒媳的主席只能回答「「岸英已經不在了,他已經犧牲……」劉思齊這才知道,丈夫原來不是去出差,而是去朝鮮戰場了。得知丈夫犧牲的劉思齊失聲痛哭。毛主席怕劉思琪過於傷心睡不著覺,便將自己常年吃的安眠藥給了他三顆,讓他睡不著覺的時候吃上一顆。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共同籤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

停戰之後,志願軍開始考慮撤出朝鮮。1954年12月,志願軍總部發電詢問毛岸英遺體是否願回中國。而毛主席卻回答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就這樣,28歲的毛岸英和其他志願軍烈士就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

毛岸英在去朝鮮前曾經詢問父親:「爸爸,我做你的兒子合格嗎?「而主席則回答:「等你回來,爸爸給你個答覆。」卻萬萬沒想到這一去天人永隔。得知丈夫死訊的劉思齊後來替丈夫問毛主席這個問題,主席則回答說:「合格,他是我的驕傲。」聽聞此話的劉思齊淚流滿面:「岸英活著的時候,聽到爸爸這麼說,他該多高興啊。」

主席聽到此話也為之淚目。妻子楊開慧、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毛楚雄已經有五位親人因為戰爭離開了他。現在他的長子毛岸英成為了第六位。

毛岸英五歲父親離開身邊,八歲失去母親被殺害,九歲流浪上海街頭。幼弟病逝、二弟殘疾,他身為長兄,帶著岸青出國留學,背井離鄉整整十年。

回國後回到父親身邊,又應父親的要求下鄉,結婚不滿一年,就永遠留在了抗美援朝的戰場。

他小小年紀就遠離父母,經受了我們意想不到的苦,不以領袖子女的身份行特殊化,為國家長眠在了朝鮮那片土地。遠離家鄉,他是否也會思念祖國?

然而也正是他們的犧牲,才鑄就我們如今太平的生活。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關注我,給你講訴更多歷史故事。

歡迎轉發、留言、點讚

#毛澤東#

相關焦點

  • 毛岸英懇請赴朝,彭帥堅決不從,毛主席: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彭德懷看了看毛主席,猶豫著說道:"主席,戰場上槍彈無情……"毛主席還未等他說完,就搶過話說:「哪裡的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到戰場上去鍛鍊自己有好處。我看,你就收留了他吧。」既然毛主席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彭德懷也只能接受這個兵,而毛岸英也異常興奮,隨即跟隨彭老總,奔赴朝鮮戰場。
  • 楊彥坤:我的父親高瑞欣和毛岸英一起犧牲
    和他一起犧牲的,正是毛岸英。突然得知自己的身世,源於表姐的一個電話。表姐在經過多日痛苦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打了這個電話,告訴她,她的親叔叔高子剛這些年一直在找她。原來,農村放映電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時,高子剛無比震驚地看到了哥哥和毛岸英在一起的鏡頭。毛岸英問:「家裡幾口人啊?」
  • 「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毛主席:合格,你是我的驕傲
    劉思齊與毛岸英毛岸英犧牲以後,遺體也埋在了朝鮮半島,劉思齊甚至不能見丈夫最後一面,誰知道他們僅僅成婚一年,毛岸英就奔赴前線,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沒能說上最後一句話,見上最後一面,一切都匆匆流逝。1950年9月,美國人不顧中國的警告,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城市丹東,因此中央果斷向朝鮮出兵,毛岸英得知消息後,第一個找到了父親毛澤東,要求去入朝參戰。"你雖然是我毛澤東的兒子,但你更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你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好孩子,爸爸為你感到驕傲!"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在尋常人眼中,毛澤東是帶領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雄,是高高在上的偉人;但對於家庭而言,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一個渴望子女幸福平安的長輩。長子岸英終於要結婚了,此時的毛澤東內心該是有多麼高興,說不定他已經在憧憬自己當爺爺抱孫子的幸福場景了。時間回到婚禮前一個月,毛岸英帶著劉思齊去徵求父親毛澤東關於婚禮籌備的事宜。
  • 毛岸英擔心做兒子不合格,用身體排雷,毛主席流淚:他是我的驕傲
    毛岸英和劉思齊對此,毛岸英沒有打算就此放棄,他向父親表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但卻遭到了毛主席的嚴厲申斥。毛岸英說:"歲數不到就結婚的人多著呢。"但毛主席衝他發了很大的脾氣:"誰讓你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沒想到父親的反應會如此激烈,氣衝衝的離開了父親的辦公室。之後,一連幾天毛主席也沒有見到毛岸英的人影。直到毛岸英下鄉回來,在路上碰見了毛主席,毛岸英打完招呼就想溜,卻被毛主席攔住了。毛主席對他說:"你不要躲我,結婚的事情想通了嗎?"毛岸英低著頭回答父親:"想通了。是我不對,她也想通了,我們商量好了,過年以後再結婚。"
  • 劉思齊:電視劇《毛岸英》是我送岸英的禮物
    61年前,劉思齊和毛岸英結婚,一年後,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60年過去了,她一直都在心裡留著毛岸英,電視劇《毛岸英》能夠拍攝完成,對她而言,是了卻了一樁夙願。  劉思齊:這是我30多年的一個夙願,從我看到電視劇這個藝術形式的時候,我就覺得岸英的一生用它來闡述和表達可能是最合適的。
  • 賀子珍省吃儉用接濟毛岸英
    我還好,也看了一點書,但不多,心裡覺得很不滿足,不如你們是專業學習的時候……」這封毛澤東寫給當年在蘇聯學習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的親筆信,字裡行間流露著父親對在異國他鄉的孩子們的關心。這封親筆信也引出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毛岸英兄弟、李敏等中國早期領導人及革命家後代的艱苦經歷。
  • 韶山毛澤東故居一日遊,韶山自助遊攻略
    我父親早年還是個很勤勞的人,他沒有看重山水,而是看中了那一遍土地好。」 毛澤東還給工作人員講了一件有趣的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個哥哥叫毛德臣,他們倆在虎歇坪勞做時,發現這個地方很乾燥。那時,兄弟倆活著就想到死後的歸宿,二人都想埋在這裡。他們還請了一個風水先生看了地,說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正在『龍脈』上。於是兩兄弟爭吵不休。
  • 他的母親是楊開慧,父親是毛主席,50年在朝鮮犧牲後,毛主席說了一句話
    之後的三年時間裡,毛岸英和弟弟更換過三次住所,直到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才被安排到蘇聯學習,不過過程也是十分不順利,直到1938年冬天,他們才被安排進入莫尼諾共產國際兒童院學習,就讀一年後又轉到另外一所學校學習。
  • 軍旅作家憶述毛岸英:他既是排雷家也是翻譯家
    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1953年,志願軍司令部要把「劉」秘書的墳挪到檜倉志願軍烈士陵園,但是有一個朝鮮老大娘不讓挪,說墳裡埋的是她兒子。一位志願軍首長不得不說,這裡掩埋的是毛澤東的兒子。「那時我才知道,『劉』秘書是毛岸英。」】  印象一:這個「劉」秘書曾是坦克連長  「他看上去有點大大咧咧的,有些散漫的樣子。」這是毛岸英給楊大群留下的第一印象。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70年前的11月25日,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1950年10月7日晚,彭老總出徵朝鮮在即,為給他送行,毛主席特意在中南海菊香書屋內為其設下家宴,宴席上只有毛主席、彭德懷和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然而,毛岸英出現在這家宴上,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替彭老總送行那麼簡單。
  • 毛澤東延安時期的三個小故事:對毛岸英「約法三章」
    原標題:毛澤東延安時期的三個小故事   毛主席對毛岸英「約法三章」   「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是毛主席對自己兒子的「約法三章」。一些領導幹部的腐敗,常常都是因子女而引發的,如果他們也用毛澤東的這個「約法三章」,黨內又何來因子女而產生的腐敗呢?
  • 毛岸英犧牲,毛主席悄悄藏兒子遺物26年,想起岸英就會拿出撫摸
    毛岸英便跟隨父親前往長沙東鄉板倉居住,不過因為工作的需要,毛主席便前往長沙準備起義工作。毛澤東在離開後,楊開慧便和保姆一同負責照顧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個孩子。隨著局勢的惡化,長沙也掀起一場反革命人士的活動,楊開慧和毛岸英不幸被捕入獄。8歲的毛岸英,在監獄中見識到反動派的殘忍,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被殺害。
  •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一集中,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10月21日,央視播出系列紀錄片《英雄兒女》 第一集《祖國召喚》,本集主要內容為: 1950年10月,朝鮮勞動黨和朝鮮政府向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請求,急盼中國予以特別的援助,出兵朝鮮。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毛澤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片中,央視首次公開了抗美援朝革命烈士、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在建國初期一段珍貴彩色影像資料。解說詞介紹,1949年10月,蘇聯文化科學藝術代表團來中國訪問,周恩來、鄧穎超接見代表團成員和中蘇友好協會總會成員。
  • 「感人瞬間」丨抗美援朝英雄毛岸英
    (抗美援朝英雄毛岸英)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裡沉睡著134名志願軍烈士 毛岸英同志就長逝於此1943年毛岸英參加蘇聯共產黨參加戰略反攻馳騁歐洲戰場1950年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新婚不久的毛岸英隨志願軍入朝作戰 在敵人的瘋狂轟炸中未過而立的毛岸英
  • 毛主席不同意毛岸英和劉思齊早婚,並說:再急也不能違犯法律
    毛岸英和劉思齊都在不適當的地方,選了一個不適當的時間,提出了請父親批准二人結婚這個不適當的要求。那時,毛主席正在籌劃如何用5年左右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受不得一點幹擾。毛岸英和劉思齊剛才,岸英先在後院跟父親請求了一陣子,毛主席沒有搭腔。現在父子二人走到前院槐樹蔭下,毛主席用手壓一壓,示意已經站起身的思齊,仍然坐在原位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