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們犧牲得光榮」。
1953年4月,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參加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緊握鄧芳芝的手,動情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70年前的11月25日,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
1950年10月7日晚,彭老總出徵朝鮮在即,為給他送行,毛主席特意在中南海菊香書屋內為其設下家宴,宴席上只有毛主席、彭德懷和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
然而,毛岸英出現在這家宴上,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替彭老總送行那麼簡單。為了能出現在這裡,在前些日子,他可是與自己的父親毛主席徹夜長談了一次。
為什麼毛岸英要「費盡心機」的讓自己的父親同意他入席這次家宴呢?
因為毛岸英想參加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作為主席的兒子,毛岸英自然不同普通人,不是想參加志願軍就能參加的,若沒有得到主席與彭老總的同意,是沒有人敢擅自作主,讓毛岸英參加志願軍的。
如此,這就有了毛岸英與毛主席徹夜長談那一幕。
顯然,那一夜長談,毛岸英說服了主席,所以才有了10月7日晚,那場僅有他與毛主席、彭老總三人的家宴。
宴席上,當毛岸英說出向彭老總請求上前線時,彭老總最開始是斷然拒絕的,他不同意毛岸英上前線的請求,說:「不行,去朝鮮有危險,美國飛機到處轟炸,你還是在後方,搞建設也是抗美援朝!」。
可是毛岸英卻是態度強硬,他搬出各種理由:上過蘇聯的士官學校、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當過蘇聯紅軍坦克兵中尉,參加過蘇德戰爭……。
就在毛岸英試圖說服彭老總時,毛主席也插話道:「德懷,你就收下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啊!」
見毛主席都同意毛岸英入朝參戰,且毛岸英態度也很是強硬,彭老總見事已至此,只得說:「那就讓岸英當我的翻譯官吧!岸英可是咱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啊」。
事後,很多人都趕來勸毛主席,說岸英是主席的希望,不能讓他去冒險,畢竟戰場上槍彈無眼,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毛主席怎麼承受的住。可是毛主席卻說:"誰叫他是我的兒子,他都不去誰願意去"。
臨行前,毛主席對即將趕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毛岸英囑咐道:「你是共產黨員,又是毛澤東的兒子,到了朝鮮戰場上,就更要吃苦在先,犧牲在前」。
1951年3月,毛澤東在與老友周世釗的談話中講道:「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
就這樣,10月19日,毛岸英跟隨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入朝的志願軍打響第二次戰役的第二天,時任志願軍司令部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的毛岸英正在朝鮮北部大榆洞的志願軍司令部裡緊張工作。
中午11時,4架美軍轟炸機突然向大榆洞襲來,最初毛岸英等司令部對美軍轟炸機並不在意,因為美軍的轟炸機經常在他們頭上掠過,前往北面轟炸,所以都見怪不怪。此時,這4架美軍轟炸機也的確是向北面飛去,因此毛岸英等參謀更是不在意,只是心裡默默想著,前方的戰士能夠平安躲過這次轟炸。
但是,同樣在大榆洞司令部辦公的洪學智副司令員卻很是警覺,從防空洞匆匆趕來,為以防萬一,他要求毛岸英等參謀火速收拾東西轉移進防空洞。這時,多數參謀缶聽從洪學智的命令,火速轉移進防空洞,只有毛岸英和另一名高瑞欣參謀因收拾電文的緣故,留在司令部。
就在毛岸英和高瑞欣抓緊收拾電文時,剛飛往北面的美軍4架轟炸機突然從北邊折了回來,轉眼就飛到了我軍司令部的上空,從機肚子裡甩下了上百枚凝固汽油彈。
在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只有50多平方米的作戰室木屋瞬間烈焰沖天,消失在一片火海之中,來不及撤離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壯烈犧牲在火海之中。
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傳到彭德懷的耳中時,他驚呆了,許久未說出話來,之後他將自己關在居所中,一天都不吃飯,也不說話,就這樣走來走去,一宿都未睡。
次日,彭德懷讓通訊參謀拿來一張電報紙,親自給毛主席起草電報。
電報是這樣寫的:
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這封短短的電報,彭老總寫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電報傳到中南海後,接收這份電報的收報員一時間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之後他將這份電報上報給自己的上司,詢問他該怎麼辦?上司思考片刻後,就決定不直接交給毛主席,先交給周總理,由他決定該如何。
周總理接到電報後,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眼含淚水,久久不說話,就這樣呆立著。許久後,他放下電報撥通了劉少奇和朱老總的電話,兩人接到消息後是急忙趕到周總理的辦公室,一起商量該怎麼向毛主席匯報。
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決定先暫時不要告訴毛主席。
直到1951年元旦後的第二天,因毛岸英久久未給毛主席發電報,毛主席隨之開始起疑,多次詢問彭老總岸英怎樣,見事情已經瞞不住,周總理這才將電報與他附的一封信交與毛主席秘書葉子龍,由他轉交毛主席。
在信中,周恩來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他建議「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烈士墓碑」。
事後,經毛澤東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萬個志願軍烈士一樣,長眠在朝鮮的國土上。
當時毛主席正在中南海勤政殿辦公室辦公,據毛主席衛士李家驥所說:「主席聽到後很突然,又拿煙,又把煙丟那兒。回過頭,他又點菸。本來那個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還在口袋裡找。淚汪汪的,但是不明顯地讓你看出來他在哭,但是我們心裡明鏡得很,他的淚水比我們還要多,還要疼,那是他最親愛的兒子」。
接到這封讓任何一位父親看後都會痛徹心扉的電報,毛主席卻顯得異常平靜,毛主席不是不傷心,但是毛主席知道自己不能哭,毛主席知道朝鮮戰場上不只他一個父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還有千千萬萬的父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他不能倒下,他還得帶領著中國人民打贏美帝國主義的霸權,走向繁榮昌盛。
毛主席看了很久,就對站在一邊的葉子龍說了一句話,他說:「打仗總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1990年,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在整理毛主席留下的遺物時,意外發現在毛主席居所的一個柜子裡藏有幾件衣物,事後得知,這幾件衣物是毛岸英留下的。
誰都不知道毛主席偷偷地將毛岸英在朝鮮犧牲後留下了兩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沙襪、一條毛巾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身邊,悄悄地珍藏了26年。
通過這件事,可以知道毛主席對長子的犧牲是有多麼的傷心,他細心地把兒子用過的毛巾和襪子都收藏著。不難想像,在無數個深夜裡,毛主席就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普通父親一般,將自己孩子犧牲前的衣物一件件地拿出,輕輕撫摸,悄悄落淚,回憶著與他的點點滴滴。
不久,彭老總回國向毛主席匯報志願軍在前線的情況,並詳細匯報了毛岸英犧牲的經過。
彭老總心情沉重地對毛澤東說:「主席,你把岸英託付給我,我沒有保護好他。我有責任,我請求處分!」
這時,毛主席久久地沉默著,煙一支支的抽著,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的心情有多糟糕。毛主席就這樣抬頭凝望著窗外那早已蕭條的柳枝,輕輕地念叨著《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許久過後,毛主席長長地嘆了口氣,似乎想通了什麼。
毛主席對彭老總說道:「搞革命嘛,總是要死人的。岸英是個普通戰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就不該為中朝兩國人民共同事業而犧牲,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呀!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生的?」
一席話,說得在場的人直落淚,彭老總更是老淚縱橫。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常伴左右呢!誰又希望白髮人送黑髮人呢?可是為了實現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毛主席犧牲了包括妻子、兒子在內至親至愛的6位親人。
這就是我們最最敬愛的毛主席。
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有197653名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回歸祖國。2014年至2020年9月,共有716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魂歸故裡。
這盛世,如你所願吧,山河猶在,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