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第15集:志願軍指揮部遭遇重創,毛岸英不幸犧牲

2021-01-08 漫談光影

「百度授權」已成功開通全網維權功能,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號稱世界第一的美軍卻在朝鮮戰場被志願軍打得節節敗退。

要知道,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土改、剿匪、西藏、臺灣很多問題仍需要解決,但面對世界最強的美軍絲毫不示弱。

抗美援朝打出了新中國的氣勢,是近代史上一段著名的戰役。

近期,以這段著名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熱播。

而在最新播出的第14、15集,這兩集讓人看得最是悲傷。

因為它講述的故事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的犧牲。

《跨過鴨綠江》

在入朝前,彭總司令急需俄語翻譯,因為此次入朝是機密行動,要找的人需要信得過,所以才有毛岸英入朝。

但劇情並沒有很深入刻畫這一點,比如人物的動機這些只是簡單帶過。

而到朝鮮後,司令部設置在大榆洞地區,毛岸英就在司令部擔任秘書工作。

之後關於毛岸英的劇情就比較少,直到第14、15集。

《跨過鴨綠江》

在第14集,此時志願軍第一次戰役已經結束,總體來說還算勝利。

只是第三十八軍的梁興初因為求勝心切反被束縛了手腳,放走了一部分美軍。

這時,美帝已經知曉志願軍參戰。

但在白宮,杜魯門商討此事,仍表明不可能從朝鮮撤軍。

和狂妄的麥克阿瑟一樣,杜魯門也認為志願軍不可怕。

麥克阿瑟更是決定要在11月15日發起總攻,在平安夜之前佔領全朝鮮半島。

《跨過鴨綠江》

同時,劇情還穿插一段,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大會上把美帝反擊得啞口無言的段落。

要知道,抗美援朝不僅僅是在軍事上的援助,還有外交、政治這些層面。

這一段落也算完善整體劇情的結構。

當然,《跨過鴨綠江》主要講述的還是朝鮮戰局的故事。

《跨過鴨綠江》

比如,彭德懷總司令為了更好誘敵深入,故意把俘虜的美軍放回去,以此製造潰逃的假象;

東北地區大量居民在炒麵粉,以彌補後勤的不足;

東線的蓋馬高原,志願軍白天藏身於零下30多度的樹林,全身匍匐在雪地上,晚上零下40多度則在行軍趕路。

而這兩集主要講述的則是毛岸英的犧牲。

《跨過鴨綠江》

起因是美軍探到大榆洞地區有頻繁的電報往來。

雖然還不能破解電報密碼,但可以肯定那裡至少有一個師長級的指揮部,於是麥克阿瑟下令讓空軍對大榆洞地區進行轟炸。

之後的劇情,就是毛岸英的犧牲。

《跨過鴨綠江》

其實早在美軍開始轟炸前,大榆洞的指揮部就聽從毛主席的建議搬到山洞裡。

而且,為了應付往來頻繁的偵察機,指揮部還停止白天生火做飯。

在防空對策上並不含糊,而毛岸英的逝世只是一個不幸的意外。

毛岸英為了把未整理的文件帶回山洞,才會遇上美軍的轟炸機。

只是在赴朝鮮之前,毛岸英剛新婚,此時才28歲。

《跨過鴨綠江》

彭德懷總司令知道毛岸英的犧牲後,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大哭。

彭老總和毛主席相識幾十載,在出發前還答應會照顧好毛岸英,此刻毛岸英的犧牲自然是悲痛不已。

最後,在大榆洞附近簡單安葬毛岸英,並帶著全體將士一起悼念毛岸英。

其實《跨過鴨綠江》在表現這一段還是非常客觀,並沒有像網上一些觀點認為的陰謀論。

只是毛岸英犧牲的電報被周總理留起來,現在毛主席還未知此事。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時隔56年 她終於來到自己的丈夫犧牲的地方。站在丈夫死去的這片土地上,她想起了自己的公公生前曾經跟她講過:「思齊,你將來有機會,還是要到岸英犧牲的地方去看一下。」而今她終於完成了公公的夙願。如今她已經76歲了,這是她第1次來到丈夫犧牲的地方,或許也是最後一次來到這個地方。
  • 現場目擊者講毛岸英犧牲真相:批駁蛋炒飯說
    1946年,毛岸英與父親毛澤東合影(資料圖)本文原載於《文史參考》2011年第23期,原標題為: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編者按:本文作者成普是毛岸英犧牲時的現場目擊者。1972年,他給中央專案組的材料中專門寫了有關毛岸英犧牲情況的回憶,對當時的背景和情況作了清楚的闡述。1995年,成普在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信中就毛岸英犧牲的一些具體細節進行了詳盡的剖析,針對有的書籍中描寫的「毛岸英炒雞蛋」的情節,成普給予了駁斥,還以歷史本來面目。
  • 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用精品致敬英雄
    原標題: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用精品致敬英雄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將於今年年底與觀眾見面。受疫情影響,劇組今年8月15日才正式開機拍攝,為保證拍攝進度,2000多人的劇組,兵分五路,同時在北京、河北、黑龍江等五省市進行拍攝,全景式呈現抗美援朝浴血奮戰的史詩篇章。今天的文化十分,繼續跟隨記者去拍攝現場探營。
  • 揭秘《跨過鴨綠江》戰鬥場面震撼背後
    「今天我們有這樣的一部戲去表現他們犧牲的一瞬間、最壯烈的那一瞬間,我覺得意義還是非常大的,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我們應該走近他們的生活。《跨過鴨綠江》其實就是今天和歷史的一個風雲激蕩的對話。」總導演董亞春說。  戰鬥場面震撼  「如臨其境,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敵人還不知道我們來了」「這一仗要打得響、打得準、打得到位。」
  • 抗美援朝戰場上,湖南67000多名青年報名參加志願軍,5位司令員都是...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70年前,為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與強敵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志願軍老戰士回憶烽火歲月毛岸英毛岸英到朝鮮戰場後,擔任彭德懷的秘書兼翻譯,並任司令部黨支部書記。1950年11月25日,美軍轟炸機向志願軍司令部投下凝固汽油彈,毛岸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 孟於、江明義、呂正武: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衛祖國
    河北省分團的相聲演員「小蘑菇」常寶堃等人在「三八線」附近的朝鮮沙裡院慰問部隊時,就遭遇了美機的瘋狂掃射,常寶堃和負責三弦演奏的程樹棠不幸犧牲。那一年,常寶堃29歲,程樹棠41歲。代表團還有兩位同志犧牲,趙佩茹和兩個雜技演員也負了傷。聽到他們犧牲的消息,我們既難過又惋惜,但是任務還是要執行,大家沒有人退縮,更加注意防空安全。回國後,在天津市為常寶堃、程樹棠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幾萬天津群眾為他們送行。
  • 毛岸英犧牲,毛主席悄悄藏兒子遺物26年,想起岸英就會拿出撫摸
    毛岸英便跟隨父親前往長沙東鄉板倉居住,不過因為工作的需要,毛主席便前往長沙準備起義工作。毛澤東在離開後,楊開慧便和保姆一同負責照顧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個孩子。隨著局勢的惡化,長沙也掀起一場反革命人士的活動,楊開慧和毛岸英不幸被捕入獄。8歲的毛岸英,在監獄中見識到反動派的殘忍,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被殺害。
  • 楊彥坤:我的父親高瑞欣和毛岸英一起犧牲
    原載於《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第42期,作者黃衛,原題《我的和毛岸英一起犧牲的父親》。
  • 丁勇岱《跨過鴨綠江》挑大梁,氣場十足,彭德懷影視形象愈發豐滿
    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熱播,收視率遙遙領先,足見國內觀眾對這一稀缺題材的青睞。從2000年左右到如今,國內電視螢屏上鮮有抗美援朝題材作品出現,如今在廣電總局的倡議下央視率先垂範,製作了這樣一部全景展現抗美援中戰爭的大作,值得點讚。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為什麼毛岸英要「費盡心機」的讓自己的父親同意他入席這次家宴呢?因為毛岸英想參加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作為主席的兒子,毛岸英自然不同普通人,不是想參加志願軍就能參加的,若沒有得到主席與彭老總的同意,是沒有人敢擅自作主,讓毛岸英參加志願軍的。
  • 《跨過鴨綠江》10個愛國金句、素材來襲!八省聯考作文「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他是抗美援朝戰爭時的一名老兵,讓他一直放不下,堅持追看的劇,就是眼下正在央一黃金檔播出的《跨過鴨綠江》!入朝鮮戰場7年,李建勳5次死裡逃生,幾次危險遭遇讓他終身難忘。老人說:「回顧朝鮮戰場的紛飛戰火,錘鍊、成長和堅定是我最大的榮幸和自豪!」
  • 毛岸英之死:炒米飯遭空襲
    為了解毛岸英之死,王天成當年走訪了志願軍總部的許多老同志,包括時任志願軍副司令的洪學智、作戰處副處長楊迪等人,大家對毛岸英殉難之事記憶猶新。王天成向我們講述了這段歷史。   毛岸英之死   毛岸英是在1950年10月23日入朝的,其正式身份是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的秘書兼翻譯。然而,僅僅一個月後的11月25日,毛岸英就犧牲了。
  • 探訪志願軍老戰士,尋找紅色記憶!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韓戰的戰火燃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共決定入朝作戰,為了鼓舞士氣《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應景而生。從此舉國上下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湧現了大批自願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兵。
  • 志願軍老兵: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歸來時裝一袋軍功章
    臨走時,林志洲對戰爭的印象還不太好,他雖然知道戰場的危險,但想到自己是為了保家衛國的正義而戰,他也不那麼害怕了,就這樣,林志洲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剛剛到達朝鮮時還是7月,一斤水果糖他很快就吃光了,但這個包他卻捨不得丟掉。離開家鄉,他非常想念家鄉,因此他把包貼在了背包上。
  • 親歷者憶毛岸英犧牲真相:憑手錶殘殼才確認是他
    1950年,毛岸英主動請求奔赴抗美援朝戰場。11月25日,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願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正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毛岸英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犧牲的第6位親人。  「毛岸英犧牲時只有28歲,他現在還長眠於朝鮮大地。」6月下旬,記者來到北京西山腳下,聽82歲的軍事科學院原研究員王天成老人講述毛岸英烈士的故事。
  • 毛岸英懇請赴朝,彭帥堅決不從,毛主席: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隨後,毛主席就敲定彭德懷為主帥,帶領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時間緊任務重,朝鮮局勢是複雜的,麥克阿瑟帶領聯合國軍已經越過三八線,全力進攻即將抵達鴨綠江,留給彭老總準備的時間不多了,於是毛主席就極為信任地交待彭老總:給你十天準備的時間,出兵時間初步預定10月15日。10月18日,彭德懷離京赴朝之前,毛主席在菊香書屋設宴為彭總餞行,二人感慨萬千。
  •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2020-08-2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軍旅作家憶述毛岸英:他既是排雷家也是翻譯家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願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1953年,志願軍司令部要把「劉」秘書的墳挪到檜倉志願軍烈士陵園,但是有一個朝鮮老大娘不讓挪,說墳裡埋的是她兒子。一位志願軍首長不得不說,這裡掩埋的是毛澤東的兒子。「那時我才知道,『劉』秘書是毛岸英。」】
  • 把毛岸英烈士身上的髒水擦乾淨
    當時毛岸英犧牲地點與北京緯度相同,北京11月25日日出時間為7點12分,朝鮮比我們早一個時區——也就是說岸英同志犧牲是在北京時間九點鐘,楊迪看見參謀們做飯是在「拂曉前」,即北京時間6點12分之前。誰吃個早飯也不會吃三個小時,更何況楊迪並不認識毛岸英,作戰室當時有沒有換人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