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用精品致敬英雄

2020-12-13 雲南網

  原標題: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用精品致敬英雄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將於今年年底與觀眾見面。受疫情影響,劇組今年8月15日才正式開機拍攝,為保證拍攝進度,2000多人的劇組,兵分五路,同時在北京、河北、黑龍江等五省市進行拍攝,全景式呈現抗美援朝浴血奮戰的史詩篇章。今天的文化十分,繼續跟隨記者去拍攝現場探營。

  面對烈火焚身,巋然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在戰場的邱少雲,是《跨過鴨綠江》必須呈現的一個英雄人物。演員為了更逼真地還原烈士的壯舉,在氣溫零下的戶外已經趴了整整兩天,儘管沒有一句臺詞,甚至動都不能動,他還是堅持用自己的微動作微表情,完成了這次表演。嘴裡嚼著一口口枯草,身下凍硬了的土塊抓碎了一把又一把,他無聲的表演打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彭德懷飾演者 丁勇岱:對於這個戲,大家真是不管戲多戲少,我覺得大家都在鉚著一股勁兒吧,真是拿出當年抗美援朝那個勁頭來鉚這個事兒,來做這個事兒,很容易就產生共鳴了。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總導演 董亞春:《上甘嶺》重要的突出一個就是堅守,另外一個就是往上送補給,補給線都要有儀式的設計感。

  早上剛剛從北京轉場到牡丹江,下午總導演董亞春和主創團隊就走在第二天準備拍攝上甘嶺戰役的外景地上。為了真實反映出上甘嶺戰役的艱苦卓絕,數百人的美術置景團隊,已經在這裡準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密密麻麻的坑道戰壕,幾乎掏空了半個山頭。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製片人 李蕭:拍攝期只有100天,對這麼大體量的一個電視劇來說,時間是非常緊的。因為它是寫了抗美援朝整個戰爭的,從決策到最後籤訂停戰協議整個過程。還有就是拍攝難度比較大,戰場調動的裝備、資源,即使是一般的戰爭題材也沒有這麼多、這麼豐富。五個組同時在拍,整個時間、容量,包括拍攝難度都是很大的,前所未有。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是70年來首部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役和抗美援朝運動的電視劇作品。從中央領導決策、志願軍將領指揮、前線志願軍戰士血戰等多個維度,全面還原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中華民族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艱難時期,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重大歷史抉擇。而如何講好這段歷史,也讓總導演董亞春帶領的創作團隊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總導演 董亞春:其實很多年以前,我就是特別想做這個題材。這一場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帶來了70年的和平生活、和平的建設環境,意義非常重大。那麼我們這場戰爭是怎麼打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在這場戰爭有什麼值得傳頌的事情和人物,我們都想在這個作品當中儘可能把它囊括起來,哪怕是幾個鏡頭,哪怕是一場戲,我們都要把它儘可能地體現出來。這個重大的題材,就要遵循歷史本來的面目,儘可能客觀真實地講述這段歷史

  由於反映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較少,很多現有的服裝、道具、場景很難滿足劇組的需要。為此,劇組專門建造了4架道具飛機,9輛坦克裝甲車,1000餘支各類道具槍械

  電視劇《跨國鴨綠江》美術指導 常明光歷史上沒有誰挑戰過這種戲。因為跟時間賽跑,基本上沒有籌備期,伴隨著開機,我們就同步往前搶,就是在拍的過程裡邊我們在不斷地搭建,幾乎沒有不加班的時候。中南海、克裡姆林宮、白宮這一系列的,火車、火車的內景等等,還有安理會,一共300多個場景,沒有一個是拿實景直接用,全是搭和建。

  開拍前,劇組已經完成了130多萬字的資料梳理和考證,連白宮內總統桌前的一盆花,毛主席起居室中床腳下墊的一塊磚,甚至牆線的高度都經過了多次的對比和考證。

  電視劇《跨國鴨綠江》美術指導 常明光(總統辦公室)杜魯門時期是不帶花的,到後期它又轉成帶花的。譬如我們刷那個牆刷了七遍,才做出來那個顏色,這個飽和度、色相,它是準確的。所有導演一進去的時候就說,這個就對,包括攝影老師一進去的時候,說這就是白宮,就是他那個時候的白宮。其實每一個地方都是細節你要帶到鏡頭裡面去,都要特別嚴謹。

  丁勇岱飾演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是劇中的重要角色,為了能更加貼近歷史人物,丁勇岱除了研究彭德懷的一言一行,更在自己身上動起了「刀子」。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彭德懷飾演者 丁勇岱我還專門去找了牙科醫生,給他看彭老總的像,我說你看能不能,我這個嘴能不能把變化。他就提了幾個建議,他說你的嘴有點薄,但是我可以給變厚,我說你怎麼能變厚一些,能幫助我一些。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總製片人 王雁《跨過鴨綠江》就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總臺在重要時間節點,是要向全中華的兒女們呈現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它展現了中國人民敢於鬥爭的堅定信念和鋼鐵意志,尤其在今天,要給年輕人,要給我們全國的老百姓,把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呈現出來。

  400多個歷史場景,320多個有名字的角色,500多人的美術置景團隊,為了真實再現戰爭的殘酷與激烈,拍攝5場戰役就打出了8萬發子彈。在100天的拍攝周期內,主創團隊將無數不可能變成可能。我們也一起期待這部凝聚汗水、意志的史詩力作早日登上螢屏。(記者 陳瑤書 邵莉 朱治宇)

相關焦點

  • 《跨過鴨綠江》再現史詩鴻篇,總臺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又添精品力作
    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熱播,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跨過鴨綠江》全景式、史詩般再現了抗美援朝從最初決策階段到最後籤訂停戰協議的整個過程,其宏大的戰爭場面、盪氣迴腸的英雄事跡、震撼心靈的真實故事為觀眾還原了那段刻骨銘心的壯麗凱歌。
  • 揭秘《跨過鴨綠江》戰鬥場面震撼背後
    豆瓣評分  導演組介紹,《跨過鴨綠江》共有3個煙火組,70餘人,整部劇有近50000個炸點,涵蓋了土彈、炭灰包、火彈、汽油彈等爆炸效果,可能是中國炸點最多的電視劇。」,沒想到會這麼苦,《跨過鴨綠江》刷新了我們對國產戰爭劇的想像,如臨其境,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2020-08-2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公布2021年電視劇片單,《跨過鴨綠江》等劇主創登場
    11月26日下午,「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在北京舉行。《跨過鴨綠江》《大決戰》《紅船》《熱血珠峰》《城中之城》《天望》《人世間》等多部影視劇主創人員登場,現場還發布了一系列概念海報、定妝照、預告片等物料。
  • 關注度破3,《跨過鴨綠江》優在這四點,堪稱戰爭劇質量標杆
    電視劇火爆的同時,則是《跨過鴨綠江》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超高質量水平,這部電視劇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質量標杆樣式存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真正的入朝第一戰,是在第八集的時候才正式呈現的。這是以往很多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不敢採用的創作方式。而正是這種方式,讓該劇堪稱經典。我們以往的戰爭題材劇,恨不得開局第一個鏡頭就是狂轟濫炸,用視覺刺激來圈住觀眾。但沉穩大氣的《跨過鴨綠江》顯然沒有這樣做。
  • 打造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精品提高牡丹江知名度
    楊廷雙深入到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劇組進行探班    8月24日下午,市委書記楊廷雙深入到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劇組進行探班,代表市委、市政府看望慰問劇組演職人員,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謝,並預祝電視劇拍攝製作圓滿成功。    市領導陳文遠、徐利刃一同探班慰問。
  • 《跨過鴨綠江》10個愛國金句、素材來襲!八省聯考作文「銘記歷史,迎接挑戰」
    2020年歲尾,一部全景式、史詩般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恢弘大劇《跨過鴨綠江》點燃螢屏,引發了年輕人的強烈共鳴。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在年輕人佔據主流的輿論場中數據精彩、全線飄紅。據CSM全國網數據,《跨過鴨綠江》全劇平均收視率1.3%,平均收視份額5.89%,單集最高收視率1.73%,單集最高收視份額7.87%。
  • 丁勇岱《跨過鴨綠江》挑大梁,氣場十足,彭德懷影視形象愈發豐滿
    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熱播,收視率遙遙領先,足見國內觀眾對這一稀缺題材的青睞。從2000年左右到如今,國內電視螢屏上鮮有抗美援朝題材作品出現,如今在廣電總局的倡議下央視率先垂範,製作了這樣一部全景展現抗美援中戰爭的大作,值得點讚。
  • 《跨過鴨綠江》裡面,高崗展示正面形象,鏡頭較多,實事求是!
    大型革命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劇照正在熱播的主旋律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沒有像以前一樣迴避高崗,恢復了歷史上高崗該有的鏡頭。不過,由於地理差異和習慣差異,個人總結,南方人多讀第一聲,當岡字用,北方人多讀第三聲,很容易讀錯。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方言中讀第四聲,意思是「非常」【very】。總結一下,山崗連一起時,崗字屬於和岡字通用,讀第一聲;其他時候,基本上都讀第三聲。尤其是出現在北方地名裡時。那麼,開國大人物高崗的姓名中的崗字怎麼讀呢?
  • 《跨過鴨綠江》第15集:志願軍指揮部遭遇重創,毛岸英不幸犧牲
    近期,以這段著名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熱播。而在最新播出的第14、15集,這兩集讓人看得最是悲傷。因為它講述的故事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的犧牲。《跨過鴨綠江》在入朝前,彭總司令急需俄語翻譯,因為此次入朝是機密行動,要找的人需要信得過,所以才有毛岸英入朝。但劇情並沒有很深入刻畫這一點,比如人物的動機這些只是簡單帶過。
  • 致敬英雄!這70條網友留言,我們是含著淚看完的……
    致敬英雄!這70條網友留言,我們是含著淚看完的……指縫太寬光陰太瘦70年悄然流逝那一天卻太難忘懷1950年10月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土地上與大洋彼岸的強大對手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
  • 志願軍老兵: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歸來時裝一袋軍功章
    臨走時,林志洲對戰爭的印象還不太好,他雖然知道戰場的危險,但想到自己是為了保家衛國的正義而戰,他也不那麼害怕了,就這樣,林志洲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剛剛到達朝鮮時還是7月,一斤水果糖他很快就吃光了,但這個包他卻捨不得丟掉。離開家鄉,他非常想念家鄉,因此他把包貼在了背包上。
  • 致敬!今天的頭條留給這兩位抗美援朝老英雄
    、全心全意為國家奉獻、為人民謀利益歲月改變山河,時間衝淡記憶然而,留在他們軀體上的炮彈炸的傷,子彈鑽的洞,刺刀留的疤無不訴說著英雄的故事……一、1950年10月19日這一天孫景坤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大橋出國作戰
  •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是貫穿整個童年和少年的,幾乎任何遊戲都能和這掛上邊。老家東港市是縣級市,由丹東市代管,大孤山是東港市下轄的一個鎮。早前整個地區有個更久遠的名字:安東。戰國時這裡是燕國東部邊疆,一輩輩先民繁衍生息,至西漢時這裡設縣。唐代置安東都護府,取意平安東方,安東因此定名。
  • 你需要「夢想寄存」嗎,看他們是怎麼做的丨網絡文化精品展播②
    你需要「夢想寄存」嗎,看他們是怎麼做的丨網絡文化精品展播② 2020-12-15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英雄致敬!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英雄致敬!: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致敬英雄
  • 致敬丨 永不褪色的記憶
    這讓我不禁浮想聯翩,炮火連天的日子裡,還能有心學習文化,這是怎樣的一支部隊?一群人?猶記得書頁間有很多水滴狀沁過的痕跡,聯想起姥爺時常念叨的「都沒嘍,都沒嘍……」,直到老人去世許久後的某一刻我才意識到,能讓這錚錚鐵骨的漢子留下點點淚水的,大概也只有那些犧牲在朝鮮那片遙遠土地上的無畏先烈們。我對善良的理解原本只是停留在沒壞心眼,心地好。
  • 《跨過鴨綠江》王志飛:母親早逝,嶽母是我的另一個媽媽
    王志飛  2021年1月10日,40集抗美援朝史詩戰爭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精彩的劇情,演員高超的演技,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王志飛《跨過鴨綠江》劇照  2021年1月,《跨過鴨綠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張母每天都在家裡追劇。遇到有女婿的戲,她捨不得走開,連上洗手間都忍著。
  • 孟於、江明義、呂正武: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衛祖國
    這場是我們和朝鮮協奏團合演的,我們用朝鮮語演唱《金日成將軍之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受到熱烈歡迎,金日成同志為我們熱烈鼓掌。那次是我們少有的在防空洞演出的時候。當時戰爭剛剛開始,防禦工事還沒有修好。說是防空洞,也就相當於地表挖一個大坑,用木棍、稻草稍作遮蓋。演著演著,聽見「梆梆梆」的示警聲音,就知道是飛機來了,趕緊關燈、趴下。
  • 致敬英雄志願軍!《金剛川》在鄭上映看哭觀眾
    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仁海;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郭東星;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楊曦;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工會主席閆立強;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副總經理申淑娟;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副總經理田東裡;河南丹尼斯集團總經理王磊;河南文化影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河南文化影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