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媽媽教孩子寫作業倆人一起哭」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裡的孩子今年5歲多,上幼兒園,由於年齡太小,怎麼教也教不會,媽媽說了他兩句就哭了,媽媽又心疼又生氣,也跟著哭了。網友紛紛調侃,這是寫作業的最高境界。
調侃過後,眾多寶媽、寶爸都感同身受。「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禁思考,教孩子好好寫作業,真的就這麼難嗎?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陪」學攻略》,家長要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攻克,不僅能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還能引導孩子高效、準確地完成作業。
有些孩子寫作業,精神不集中,很容易被各種聲音分神。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安靜、獨立的學習空間,避免孩子受到外界聲音的幹擾。讓孩子先靜心,是完成作業的前提。
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做事隨心所欲,常常一份作業沒寫完就跑去寫另一份作業,最終導致全部都沒有完成。這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商量或幫助孩子制定作業完成順序,除了能化繁為簡,逐個擊破,還能讓孩子一開始就不被各種作業嚇到。
有些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常常是因為磨蹭、拖延造成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作業量,提早和孩子商量並規定完成時間,如果孩子按時完成,可以給出適當的獎勵,反之也不要手軟,堅定地實施懲罰。
陪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磨蹭,家長千萬不要表現得比孩子更急,用堅定而溫柔的語氣提醒就可以了,讓孩子明白這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作業,老師只會懲罰他一個人。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也要注意分寸,不是「盯著」、「監視著」,這樣只會給孩子增加緊迫感,擾亂思路,降低學習效率。真正的「陪」,是家長先不打擾孩子,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再發揮積極作用。
陪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一門高深的「哲學」,大家還有什麼錦囊妙計?歡迎留言討論。